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底座,断路器上设置有上电极,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容纳断路器本体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与上电极电接触的下电极,断路器本体的一侧固接有圆柱形的凸柱,腔室内与凸柱对应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凸柱滑入进腔室内的限位槽,底座开设有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与限位槽相互连通,圆孔内设置有与圆孔内壁转动连接的转盘,转盘沿圆孔的轴线转动,转盘朝向底座内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槽相互连通的滑槽;当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内时,凸柱与转盘同轴设置。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拆装更换方便的断路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包括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断路器上设置有上电极(11),底座(2)的上部开设有容纳断路器本体(1)的腔室(21),腔室(21)内设置有与上电极(11)电接触的下电极(23),断路器本体(1)的一侧固接有圆柱形的凸柱(3),腔室(21)内与凸柱(3)对应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凸柱(3)滑入进腔室(21)内的限位槽(26),底座(2)开设有限位槽(26)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27),圆孔(27)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圆孔(27)内设置有与圆孔(27)内壁转动连接的转盘(4),转盘(4)沿圆孔(27)的轴线转动,转盘(4)朝向底座(2)内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的滑槽(42);当断路器本体(1)插入进底座(2)内时,凸柱(3)与转盘(4)同轴设置。
设计方案
1.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包括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断路器上设置有上电极(11),底座(2)的上部开设有容纳断路器本体(1)的腔室(21),腔室(21)内设置有与上电极(11)电接触的下电极(23),断路器本体(1)的一侧固接有圆柱形的凸柱(3),腔室(21)内与凸柱(3)对应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凸柱(3)滑入进腔室(21)内的限位槽(26),底座(2)开设有限位槽(26)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27),圆孔(27)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圆孔(27)内设置有与圆孔(27)内壁转动连接的转盘(4),转盘(4)沿圆孔(27)的轴线转动,转盘(4)朝向底座(2)内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的滑槽(42);当断路器本体(1)插入进底座(2)内时,凸柱(3)与转盘(4)同轴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的周面上同轴固接有限位环(41),所述底座(2)开有圆孔(27)的内壁上于圆孔(27)的周面开设有容纳限位环(41)的嵌槽(28),所述滑槽(42)同时开设在限位环(4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转盘(4)的周面上均匀开设便于转动转盘(4)的防滑纹(4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当转盘(4)上的滑槽(42)与限位槽(26)连通时,转盘(4)背离底座(2)内的一侧边缘处固接有第一定位柱(44),底座(2)开有圆孔(27)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5)固接在圆孔(27)的边缘处,并与第一定位柱(44)的位置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2)配合DIN导轨(7)使用,所述底座(2)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DIN导轨(7)滑动的滑动槽(2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腔室(21)的内壁上沿腔室(21)的深度方向设置有弹片(6),弹片(6)的一端固接在腔室(21)的内壁上,弹片(6)朝向腔室(21)口部的一端固接在腔室(21)的内壁上,弹片(6)的另一端朝向墙内中部弯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弹片(6)在腔室(2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特征是:所述腔室(21)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弹片(6)的凹槽(29),弹片(6)的一端固定在凹槽(29)的内壁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设备,用于在电路出现诸如短路或过载等的故障时及时中断电路中的电流,由此防止发生意外。通常断路器的接线方式有螺丝固定、焊锡和快插端子三种,这三种接线方式都需要开孔配合产品才能安装,安装复杂且安全系数低,在断路器出现问题需要更换或者修理时,拆装不够便捷,费时费力,而且在带电操作时,操作更为麻烦,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由于安装不够便捷,使得使用范围受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其优点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拆装更换方便的断路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包括断路器本体和底座,断路器上设置有上电极,底座的上部开设有容纳断路器本体的腔室,腔室内设置有与上电极电接触的下电极,断路器本体的一侧固接有圆柱形的凸柱,腔室内与凸柱对应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凸柱滑入进腔室内的限位槽,底座开设有限位槽的内壁上开设有圆孔,圆孔与限位槽相互连通,圆孔内设置有与圆孔内壁转动连接的转盘,转盘沿圆孔的轴线转动,转盘朝向底座内的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槽相互连通的滑槽;当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内时,凸柱与转盘同轴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断路器本体和底座相互安拆时,首先将转盘上的滑槽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相互对应,然后将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上,使得断路器本体上的凸柱依次滑入进限位槽和滑槽内,使得断路器本体上的上电极与底座内的下电极相互插合接触,并使凸柱的位置位于转盘圆心位置,然后转动转盘,使转盘上的滑槽位置与限位槽的位置交错,从而限制了凸柱向限位槽的方向移动,使得断路器本体和底座相互插合的更加稳固。而且工作人员仅需通过转盘的转动就可提高断路器本体和底座的固定稳定性,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周面上同轴固接有限位环,所述底座开有圆孔的内壁上于圆孔的周面开设有容纳限位环的嵌槽,所述滑槽同时开设在限位环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环和嵌槽的相互配合,限定了转盘的安装位置,便于工作人员将转盘安装在底座的腔室内,而且限位环和嵌槽的相互配合,也使得转盘的端面不突出于腔室的内壁,保障了断路器本体的正常插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的周面上均匀开设便于转动转盘的防滑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滑纹的开设,提高了工作人员转动转盘的便捷性,提高了操控转盘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转盘上的滑槽与限位槽连通时,转盘背离底座内的一侧边缘处固接有第一定位柱,底座开有圆孔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固接在圆孔的边缘处,并与第一定位柱的位置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知晓底座空腔内滑槽与限位槽的位置是否对齐,从而将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内时,提高了断路器本体和底座的对接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配合DIN导轨使用,所述底座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DIN导轨滑动的滑动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滑动槽和DIN导轨的相互配合,便于对底座进行固定和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的内壁上沿腔室的深度方向设置有弹片,弹片的一端固接在腔室的内壁上,弹片朝向腔室口部的一端固接在腔室的内壁上,弹片的另一端朝向墙内中部弯曲。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的腔室内时,弹片向断路器本体施加弹性作用力,从而增加了断路器本体与腔室内壁的摩擦力,增加了断路器本体何在底座内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片在腔室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弹片设置有若干个,从而使得断路器本体与底座腔室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断路器本体与底座插合连接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腔室的内壁上开设有容纳弹片的凹槽,弹片的一端固定在凹槽的内壁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凹槽的设置对弹片起到了固定作用,而且将弹片设置在凹槽内,便于断路器本体插入进底座的空腔内,提高了底座和断路器本体插合的便捷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使底座和断路器本体插合更加稳固;
二、使底座和断路器本体插合更加便捷;
三、方便固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断路器本体和底座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2是断路器被套泥和底座安装状态爆炸图;
图3体现下电极的剖视图;
图4是体现底座腔室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体现转盘与底座安装爆炸图;
图6是体现凸柱与转盘配合示意图;
图7是体现凸柱与转盘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8是体现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1、断路器本体;11、上电极;2、底座;21、腔室;211、滑动槽;22、容纳槽;23、下电极;231、金属片;232、接触片;24、输入接线端子;25、输出接线端子;26、限位槽;27、圆孔;28、嵌槽;29、凹槽;3、凸柱;4、转盘;41、限位环;42、滑槽;43、防滑纹;44、第一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6、弹片;7、DIN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方便安拆式的断路器,如图1所示,包括断路器本体1和与断路器本体1相互插合的底座2。
如图2和图3所示,断路器本体1的下表面设置有两个相互平行的上电极11,上电极11与断路器本体1下表面垂直设置,上电极11还与断路器本体1内部电连通;底座2的上表面开设有容纳断路器本体1的腔室21,腔室21的底壁与上电极11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容纳上电极11的容纳槽22,容纳槽22内固定有与上电极11电接触的下电极23,底座2上设置有输入接线端子24(此处如图1所示)和输出接线端子25,输入接线端子24和输出接线端子25分别设置在底座2的相对两侧,并分别与临近的下电极23电连接。
如图3所示,下电极23包括水平设置的金属片231,以及设置在金属片231相对两侧的金属材质的接触片232,两个接触片232设置在金属片231朝向腔室21的一侧,并且两个接触片232相互靠近,而且金属片231和两个接触片232为一块板材弯折形成。当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相互插合时,上电极11从两个接触片232之间插入,使接触片232贴靠在上电极11的两侧,保障了电连通的稳定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断路器本体1的一侧固接有圆柱形的凸柱3(此处如图2所示),底座2腔室21内与凸柱3对应的侧壁上竖直开设有容纳凸柱3滑入的限位槽26,底座2开有限位槽26的侧壁上开设有圆孔27,圆孔27位于限位槽26的下方,圆孔27还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限位槽26的延长线穿过圆孔27圆心位置。圆孔27内设置有与圆孔27内壁转动连接的转盘4,转盘4的直径等于圆孔27的直径,转盘4的周面上同轴固接有限位环41,限位环41的厚度小于转盘4的厚度,而底座2空腔内位于圆孔27的边沿处开设有容纳限位环41的环形的嵌槽28。当转盘4安装于圆孔27内时,使得转盘4朝向底座2腔室21内的端面与底座2腔室21内的侧壁齐平,从而保障了断路器本体1与底座2的正常插合。
如图6所示,转盘4和限位环41朝向腔室21的内壁上开设有与限位槽26相互连通的滑槽42,滑槽42的宽度等于凸柱3的直径,滑槽42穿过转盘4的圆心,并可容纳凸柱3滑入,使得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相互插合的过程中,断路器本体1上的凸柱3依次滑入进底座2上的限位槽26和转盘4上的滑槽42内,并且当断路器本体1上电极11和底座2内的下电极23插合稳定时,使得凸柱3与转盘4处于同轴状态。
如图6和图7所示,在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插合稳定后,工作人员可转动转盘4,使得转盘4上的滑槽42与底盘上的限位槽26相互错位,由于凸柱3位于转盘4的圆心位置处,而且滑槽42穿过转盘4的圆心,当转盘4转动的过程中,凸柱3一直位于滑槽42内并不会影响转盘4转动,若工作人员将断路器本体1从底座2的腔室21中拔出时,此时凸柱3会抵触在滑槽42的内壁上,从而阻碍了断路器本体1与底座2的相互拆离,也保障了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固定的稳定性,而且工作人员仅需转动转盘4就可实现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相互固定,操作简单,便于维护。
如图2和图8所示,转盘4的周面上均匀布设有防滑纹43(此处如图5所示),从而提高了手部与转盘4接触的摩擦力,使得转动转盘4更加省力。底座2开有圆孔27的外侧壁上固接有第二定位柱5,第二定位柱5位于圆孔27的边沿处。当转盘4上的滑槽42与底座2内壁上的限位槽26相互连通时,转盘4背离底座2腔室21内的端面上固接有第一定位柱44,第一定位柱44设置在转盘4端面的边沿处,并且第一定位柱44、第二定位柱5、以及与转盘4的圆心位于同一直线上。若工作人员将底座2和断路器本体1相互安装时,首先转动转盘4,使第一定位柱44转动到与第二定位柱5和转盘4的圆心共线的位置时,保障了限位槽26和滑槽42相互连通对接,此时将断路器本体1插入进底座2内,使得凸柱3滑入进限位槽26和滑槽42内,从而提高了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的安拆效率,最后再转动转盘4,使滑槽42与限位槽26位置错位,限制了断路器本体1与底座2的脱离。
如图3所示,底座2腔室21与圆孔27相对的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相互平行的凹槽29,凹槽29沿腔室21的深度方向开设,凹槽29内朝向圆孔27的内壁上设置有一弹片6,弹片6的上端固接在凹槽29的内壁上,弹片6的另一端向腔室21内方向弯折。当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相互插合时,弹片6会抵触在断路器本体1的侧壁上,从而增加了断路器本体1与底座2腔室2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断路器本体1与底座2不易脱离。
如图1所示,底座2配合DIN导轨7使用,并且底座2的底面上开设有容纳DIN导轨7滑动的滑动槽211,便于将底座2从DIN一端安装在DIN导轨7上,提高了对底座2安装和维护的便捷性。
工作过程:首先转动转盘4,使第一定位柱44转动到与第二定位柱5和转盘4圆心共线的位置上,从而使底座2的限位槽26和转盘4上的滑槽42相互连通对位,然后将断路器本体1插入进底座2内,使凸柱3依次滑入进限位槽26和滑槽42内,当断路器本体1和底座2插合稳定后,转动转盘4,使滑槽42与限位槽26端口错位,使得滑槽42的侧壁对凸柱3起到了阻挡作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1161.2
申请日:2019-03-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388978U
授权时间:20190913
主分类号:H01H 71/02
专利分类号:H01H71/02;H01H71/08
范畴分类:38C;
申请人:北京市北方森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北方森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人地址:102300 北京市门头沟区兴民大街38号
发明人:王静
第一发明人:王静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北方森源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