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氮磷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海河,土壤,直链,春小麦,氮素,营养盐。
氮磷钾论文文献综述
水稻栽培专家,严光彬[1](2019)在《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对氮磷钾叁要素需求是有规律的。氮素吸收规律:水稻对氮素的吸收有两个明显的高峰,一是水稻分蘖期,即插秧后叁周。二是插秧后7-8周,此时如果氮素供应不足,常会引起颖花退化,而不利于高产。磷素的吸收规律:水稻对磷的吸收平均为氮量的一半,但是在生育后(本文来源于《吉林农村报》期刊2019-12-27)
林玉红[2](2019)在《兰州食用百合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长分析方法,对生长周期为3 a的兰州食用百合进行了生长发育、干物质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食用百合生长第1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不同步,生长第2年、第3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同步进行。不同生长年限下兰州食用百合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均表现为:二年生最高,叁年生次之,一年生最低。一年生、二年生、叁年生兰州食用百合的氮磷钾素吸收累积均表现为:K2O> N> P2O5。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素吸收累积的比值不同,生长第1年氮磷钾素吸收累积比值为1∶0.4∶1.4,生长第2年为1∶0.5∶1.7,生长第3年为1∶0.5∶1.5。(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冯守疆,赵连芝,刘占鑫,赵欣楠,杨君林[3](2019)在《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济谷20号为指示品种,研究了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达到45 kg/hm2时,增施P2O560~90 kg/hm2、K2O 30~90 kg/hm2、有机肥450~900 kg/hm2可显着地提高谷子的产量,较不施有机肥处理谷子产量增加200~400 kg/hm2,增产率3.23%~6.45%;增施有机肥可提高蛋白质含量2.8~6.1 g/100 g,提高粗淀粉含量15~49 g/kg、粗脂肪含量6.5~9.2 g/kg、赖氨酸含量0.7~1.6 g/kg。(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12期)
姜涛,倪皖莉,朱晓峰,赵西拥,王嵩[4](2019)在《砂姜黑土夏花生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了解砂姜黑土地区花生养分的吸收特征,根据花生的需肥特点进行合理施肥,从而提高该地区花生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为该地区花生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田间试验,在花生不同生育时期取样分析植株不同器官养分累积量,研究砂姜黑土地区夏花生养分吸收与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花生的生长发育,营养器官根、茎、叶中的氮素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并在成熟期降到最低值;磷素含量总体呈现平稳的趋势;茎、叶中的钾素含量呈现"S"型变化,根中钾素含量呈先降后增的趋势。营养器官氮素含量叶片>根>茎;钾素含量茎>叶>根。荚果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别高于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2)花生植株氮、磷、钾的累积吸收量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和生物量的不断增加而逐渐增加,收获期吸收量达到最大值,氮:磷:钾的吸收比例为1.00:(0.20~0.32):(0.47~0.95)。(3)氮、磷、钾在砂姜黑土夏花生各器官中的分配比例,苗期均以茎叶为主,根的分配量相对较少;结荚期开始主要以荚果为主,根、茎、叶中的养分累积量逐渐减少,并向荚果中转移;成熟期荚果中的氮、磷、钾累积量达到最大值,氮素累积量占整株的93.50%、磷素为89.16%、钾素为69.30%,氮、磷、钾在根、茎、叶和荚果中的分配比例分别为0.47%:4.05%:1.98%:93.50%、0.66%:8.32%:1.87%:89.16%和1.32%:24.04%:5.26%:69.39%。综上,结荚至饱果期是花生养分吸收的高峰期,生产上应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特性,合理安排施肥,确保满足生长后期的养分需求,以增加产量。(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郭悦,杨军,郭俊娒,杨俊兴,郑国砥[5](2019)在《氮磷钾配施促进向日葵铅吸收转运的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向日葵(Helianthns annuus L.)具有修复土壤铅(Pb)污染的潜力。研究施肥措施对不同向日葵品种Pb吸收转运的影响机理,有助于探明提高向日葵Pb修复效率的合理施肥措施,为向日葵合理修复我国大面积中轻度Pb污染农田土壤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我国北方典型Pb污染农田土壤(全Pb含量174 mg/kg)为介质进行了盆栽试验。供试材料为叁个向日葵品种:LD5009(食用葵)、T562(油葵)和欢乐火炮竹(观赏葵),均设置CK、N、NP、NPK四个施肥处理。待向日葵生长40天后收获,调查分析了植株地上部和根部生物量、Pb含量、亚细胞区隔化,根际土壤pH和各Pb形态含量。【结果】供试叁种向日葵的Pb富集能力具有显着差异,LD5009地上部Pb富集量最高,是欢乐火炮竹和T562的1.6倍和1.7倍。施肥处理显着促进了供试叁种向日葵生长和对Pb的吸收转运,其中氮磷钾肥料配施条件下LD5009、欢乐火炮竹和T562地上部Pb富集量分别达184.2、112.5和108.5μg/株,显着高于CK、N和NP处理(P <0.05)。对向日葵叶片中Pb亚细胞区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叶中的Pb主要区隔在金属富集颗粒组分(56.1%~86.4%)和细胞碎屑组分(8.1%~38.3%),为Pb胁迫下向日葵在亚细胞水平上的重要富集机制,施肥处理显着提高了Pb在细胞碎屑和金属富集颗粒组分的含量(P <0.05)。对向日葵根际土壤Pb形态的研究结果表明,NP和NPK处理虽然降低了向日葵弱酸提取态Pb含量,但其对向日葵根系和地上部生长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土壤Pb有效性的降低效果,促进了向日葵根系对土壤中Pb的吸收转运。【结论】食用葵品种LD5009是修复中轻度Pb污染土壤的良好材料。氮磷钾配施可显着促进向日葵的生长和对土壤Pb的吸收转运,进而提高向日葵对Pb的修复效率。(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王颖[6](2019)在《氮磷钾复合肥市场行情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单质肥价格全面下降,受此影响,复合肥价格也持续走低。近日,第20届磷复肥产销会召开,多位企业高层给出了氮磷钾复合肥市场行情分析。氮肥:需求稳定,尿素后市不容乐观2019年随着环保政策趋严,尿素产能不断下降,年产能仅为7237万吨,比2(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技报》期刊2019-11-23)
郝荣兰[7](2019)在《分析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玉露香梨作为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培育出的新型梨类水果,在市场中十分受欢迎。近些年,山西长治地区大力推动玉露香梨种植业发展,为了能够提高玉露香梨产量和质量,做好施肥工作尤为重要,特别要控制好氮、磷、钾肥的配比量。基于此,本文对玉露香梨进行简单介绍,进而提出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玉露香梨品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1期)
宋秋阳,秦人洁,罗维,吴光红[8](2019)在《海河干流沉积物氮磷钾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海河干流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和营养盐的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采集了海河干流12个点位的60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测定其有机碳、总氮、碱解氮、总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评价海河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总氮和总磷的富集水平。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氮和总磷污染较为严重,但氮、磷的生物有效性较低。有机碳主要来自河流中藻类及浮游生物等生物残体的分解,有机质在沉积物中的富集成为氮的重要来源,而对磷的沉积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石岩松,曹晶晶,李琳琳,刘建国[9](2019)在《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托棉花长期连作定位试验,设置秸秆还田条件下棉花连作5、10、15、20年及无秸秆还田处理下连作5、10、20年处理,对比分析不同连作年限棉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养分的变化特征,对深入认识连作棉田土壤肥力演变及对合理施肥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结果表明,无论是秸秆还田还是无秸秆还田土壤中有机碳和全氮在水稳性团聚体总的分布规律是一致的,各个处理团聚体中的有机碳、全氮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1 mm,<0.053 mm,0.25≤粒径≤1 mm,0.053≤粒径<0.25 mm,且各个处理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含量随着粒径的不断增大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在秸秆还田处理中,各个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而无秸秆还田处理中,各个粒径水稳性团聚体中有机碳、全氮含量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全磷、全钾含量较均匀地分布在各个粒径的团聚体中,表明团聚体中全磷、全钾含量受粒径变化的影响较小。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中的养分对土壤总体养分的贡献率从高到低依次为0.25≤粒径≤1 mm、粒径<0.053 mm、0.053≤粒径<0.25 mm,粒径>1 mm团聚体。秸秆还田处理下0.25≤粒径≤1 mm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总体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0.053≤粒径<0.25 mm和粒径<0.053 mm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逐渐减低;粒径>1 mm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无秸秆还田处理0.25≤粒径≤1 mm、0.053≤粒径<0.25 mm和粒径<0.053 mm团聚体对土壤养分的贡献率与秸秆还田处理呈现相反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9期)
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10](2019)在《气候变暖将显着降低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宁夏引黄灌区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氮(N)、磷(P)、钾(K)养分吸收利用对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为预测气候变暖对干旱半干旱区春小麦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试验于2018年3月在宁夏银北引黄灌区宁夏大学试验站进行。供试春小麦品种为‘宁春50号’,供试肥料为磷酸二铵和尿素。采用自动控制红外线辐射器进行野外增温,每个小区内分别设置一组红外灯管作为增温装置、一套自动控温电子设备与一组可移动温度传感器作为控温装置,增温装置直接连接控温装置以使增温梯度达到预设水平,增温时间为昼夜不间断增温。以春小麦冠层自然温度为对照温度(增温0℃,CK),设置4个增温梯度(0.5℃、1℃、1.5℃、2.0℃)处理。于苗期、拔节、抽穗、灌浆、灌浆后10天、成熟期采集植株样品,测定叶、茎、穗的N、P、K养分含量,计算地上部各器官的养分累积吸收量、养分分配率和地上部植株养分累积量,并测定春小麦植株地上部干物重和产量。【结果】增温0.5℃,春小麦植株苗期干物重、拔节期地上部各器官N、P、K养分含量及养分累积吸收量均显着高于CK。增温1.0℃,苗期植株N、K含量和N素吸收量以及拔节期叶片的N、P、K含量显着高于CK,较对照提高3.2%~23.7%。增温1.5℃,仅苗期植株K含量显着高于CK,较对照提高22.2%。增温2.0℃,从苗期开始各项指标均显着低于CK。拔节期以后,除增温0.5℃春小麦K素含量与CK差异不显着外,其余指标均显着低于CK,春小麦成熟期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下降的趋势,增温2.0℃,分别较对照降低53.7%、24.1%、13.4%、21.7%。增温梯度越大,各指标下降的幅度越大。【结论】春小麦苗期温度升高0.5℃~1.0℃尚有利于拔节期前春小麦对N、P、K养分的吸收,但拔节期后增温超过1.0℃以上都会对N、P、K养分吸收产生显着负作用,导致使生育后期干物质的累积量减少,千粒重、穗粒数等降低,并最终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本文来源于《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氮磷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生长分析方法,对生长周期为3 a的兰州食用百合进行了生长发育、干物质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分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兰州食用百合生长第1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不同步,生长第2年、第3年对氮磷钾素养分的吸收累积与干物质累积同步进行。不同生长年限下兰州食用百合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均表现为:二年生最高,叁年生次之,一年生最低。一年生、二年生、叁年生兰州食用百合的氮磷钾素吸收累积均表现为:K2O> N> P2O5。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发育阶段对氮磷钾素吸收累积的比值不同,生长第1年氮磷钾素吸收累积比值为1∶0.4∶1.4,生长第2年为1∶0.5∶1.7,生长第3年为1∶0.5∶1.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氮磷钾论文参考文献
[1].水稻栽培专家,严光彬.水稻各生育阶段对氮磷钾的需求[N].吉林农村报.2019
[2].林玉红.兰州食用百合生长发育及氮磷钾素养分吸收累积与分配规律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2019
[3].冯守疆,赵连芝,刘占鑫,赵欣楠,杨君林.氮磷钾与有机肥配施对谷子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甘肃农业科技.2019
[4].姜涛,倪皖莉,朱晓峰,赵西拥,王嵩.砂姜黑土夏花生氮磷钾吸收与分配特征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5].郭悦,杨军,郭俊娒,杨俊兴,郑国砥.氮磷钾配施促进向日葵铅吸收转运的机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
[6].王颖.氮磷钾复合肥市场行情分析[N].江苏农业科技报.2019
[7].郝荣兰.分析氮磷钾配比施肥对玉露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
[8].宋秋阳,秦人洁,罗维,吴光红.海河干流沉积物氮磷钾含量及其赋存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9].石岩松,曹晶晶,李琳琳,刘建国.长期连作棉田土壤团聚体有机碳及氮磷钾含量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9
[10].李娜,张峰举,许兴,肖国举,罗成科.气候变暖将显着降低引黄灌区春小麦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