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定殖动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芽孢,杆菌,枯草,标记,马铃薯,动态,淀粉。
定殖动态论文文献综述
林巧玲,卢乃会,何红,袁越[1](2019)在《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SH-27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及促生防病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海洋细菌SH-27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及其促生长作用和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抗利福平标记法和平板对峙生长法,筛选对利福平标记稳定且对大豆疫霉菌具有较好抑菌作用的标记菌株SH-27~(Rif),培养10代后的标记菌株SH-27~(Rif)能够保持稳定,对大豆疫霉抑制率为56.92%。分别采用灌根和涂叶法研究其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灌根与涂叶法均可使标记菌株SH-27~(Rif)在大豆体内定殖,时间达31 d以上;灌根处理定殖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定殖量根>茎>叶,处理后第21 d根部定殖量达到最大(6.6×10~5 cfu/g);涂叶处理第1 d大豆叶片定殖量达到最大(6.3×10~5 cfu/g),随后呈迅速下降趋势;定殖量叶>茎,根部未检测到标记菌株SH-27~(Rif)。盆栽促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27发酵液灌根处理第15 d,处理组株高、根长、茎粗、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指标均显着高于对照组。盆栽防病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27发酵液灌根处理能显着降低大豆疫病的病情指数,对大豆疫病3、5、7和9d的防效分别为83.44%、66.34%、57.18%和52.8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海洋细菌SH-27是防治大豆疫病的潜在生防菌株,具有良好的开发和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李超,马虎,刘娟,廖江花,丁新华[2](2019)在《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过程及其种群消长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与种群消长动态,为马铃薯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系统调查乌鲁木齐市西山农牧场和叁坪农场马铃薯生长期,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比较田间不同空间位置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确定定殖时间与迁移过程。【结果】西山农牧场和叁坪农场马铃薯甲虫定殖规律为:寄主作物田外马铃薯甲虫成虫出土后,最初迁移抵达寄主田块边缘,随后逐步向田块中心扩散,直至覆盖整个田块;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时间呈负相关,定殖时间越早,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点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在马铃薯甲虫定殖的早期,马铃薯甲虫与定殖距离呈负相关,定殖距离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小;随后两者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后期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马铃薯甲虫的定殖时间和定殖位置均会对其种群数量产生影响,应在田块边缘区域开展越冬代马铃薯甲虫成虫的早期监测,有效确定轮作田块内马铃薯甲虫种群的定殖与迁移过程。(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孙世伟[3](2018)在《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生防菌株Bacillus subtilis VD18R19在香草兰上的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首先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位点的空间分布情况,然后采用菌落计数方法分析该菌株在香草兰上定殖数量的时间变化动态;最后通过田间试验检测VD18R19在自然发病的条件下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生防效果。结果发现:(1)VD18R19菌株在香草兰根系定殖数量最多,在叶片表面较少,在茎蔓表面最少;(2)在灌根处理后的45 d中,该菌株在香草兰根系上定殖数量变动不大,定殖密度保持在106CFU/g水平。(3)在自然发病的情况下,该菌株对苗圃中香草兰根(茎)腐病的防效达67.08%,显着好于多菌灵和清水对照。此外,生防菌处理能够显着促进香草兰生长,新抽茎蔓长度相对清水对照增长70.34%。总之,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可以在香草兰根际长期高水平定殖,能够有效防控香草兰根(茎)腐病并对香草兰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南晓飞[4](2018)在《冬季长白山源头溪流混合凋落叶分解与底栖动物定殖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自然溪流生态系统中,凋落叶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基于单一物种的研究并不能很好地探究凋落叶在溪流生态系统中的真实分解状态,因此,揭示凋落叶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与凋落叶分解这一重要生态功能之间的关系尤为重要。长白山森林源头溪流每年11月至次年4月约有70%的河面被冰覆盖,季节性冻融特征较为明显,但季节性冻融过程中凋落叶混合分解的过程动态尚不清晰。为了揭示冬季不同时期凋落叶分解与底栖动物定殖的关系,在长白山地区1条源头溪流中,采用凋落叶分解袋法对色木槭、紫椴、蒙古栎的单一及混合凋落叶进行了为期187天的分解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冻结初期,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在单一树种间差异显着(P<0.05),表现为:色木槭>紫椴>蒙古栎,而在四种混合凋落叶间差异不显着(P>0.05);冻结期,在3种单一凋落叶间,蒙古栎质量损失率显着低于色木槭和紫椴(P<0.05),紫椴与色木槭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混合凋落叶中,以色木槭—紫椴混合处理组凋落叶质量损失率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余混合处理组(P<0.05),其余混合处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融化期,在3种单一凋落叶间,蒙古栎质量损失率显着低于色木槭和紫椴(P<0.05),紫椴与色木槭之间差异不显着(P>0.05),混合处理组间差异不显着(P>0.05)。(2)冻结初期,凋落叶混合效应出现在紫椴—蒙古栎混合处理组中,但撕食者对凋落叶混合效应的响应不显着;冻结期,凋落叶混合效应出现在色木槭—紫椴混合处理组中,撕食者对凋落叶混合效应的响应显着。(3)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收集者是最主要的功能摄食类群,其次是撕食者和捕食者。单一凋落叶中,以蒙古栎凋落叶内收集者相对丰度最高,高达65.4%,撕食者和捕食者相对丰度分别为15.5%和13.1%;混合处理组中,以色木槭—紫椴混合处理组中收集者相对丰度最高,高达54.9%,撕食者和捕食者相对丰度分别为21.9%和16.8%。(4)Bray-Curtis相似度分析以及NMDS分析表明,在冻结初期及冻结期,定殖在不同凋落叶分解袋内的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融化期底栖动物群落相似性最高,表明在冻结初期及冻结期底栖动物对食物和栖息地有一定的选择性。其中,在冻结期,各功能摄食类群密度与生物量的最高值均出现在色木槭—紫椴混合分解袋内,说明色木槭与紫椴混合为底栖动物提供了最佳的食源和栖息地的选择。(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虹娇,李怡心,陈文静,姚兆群,曹晓蕾[5](2018)在《2株芽孢杆菌在棉花根部定殖动态及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 B44和Bacillus subtilis S37在棉花上的定殖能力与防病效果的关系,为更合理的施用芽孢杆菌提供理论指导,本研究通过Spizizen法将质粒PGF4412分别转化到2株芽孢杆菌中进行绿色荧光标记,研究不同浓度的抗性筛选平板对转化率的影响,将标记的菌株施用到棉苗根部观察其在根上的定殖量,同时将不同浓度的菌株接种到棉苗上,测定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当氨苄青霉素终浓度为15μg/mL时芽孢杆菌B.atrophaeus B44转化率最高,且假阳性较低,而B.subtilis S37的终浓度为20μg/mL。施用GFP标记的芽孢杆菌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2株菌仅在棉苗根表定殖,不能定殖于棉苗根内部。且初始接菌量越高,2株菌在土壤中及棉苗根表的定殖量越高。其中B44在最大初始接菌量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最好,S37在初始接菌量为1×10~8 CFU/g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达到51.7%。B.atrophaeus B44和B.subtilis S37可在棉苗根表定殖,且定殖量与棉苗立枯病的防效密切相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程杰杰,殷超凡,萨尔山别克·热阿合曼,孙帅欣,陈云鹏[6](2018)在《固氮菌Kosakonia radicincitans 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促生作用及其根际定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前期固氮菌分离、筛选、鉴定的工作基础上,得到固氮菌株Kosakonia radicincitans GXGL-4A(简称GXGL-4A,下同),测定其在LB液体培养基(有氮)、A15液体培养基(无氮)中的生长曲线发现,GXGL-4A在LB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迅速,在A15液体培养基中也能生长,但生长缓慢。在玉米、水稻生长过程中施用不同浓度的GXGL-4A,通过测定其鲜质量、株高、根长、根鲜质量等生物量指标证实,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生长有显着促生作用,且该促生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随GXGL-4A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设置封闭系统(灭菌土)和开放系统(非灭菌土)2个处理,将GXGL-4A释放至玉米根际土壤中,通过抗生素抗性标记法和平板分离计数法测定GXGL-4A的种群消长动态,结果显示,在监测的15 d内,灭菌土和非灭菌土中的固氮菌GXGL-4A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且在接菌后1 d达到峰值,灭菌土内的固氮菌GXGL-4A数量高于非灭菌土,GXGL-4A在根际土壤中的生长优势明显。(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汪鑫[7](2017)在《毒死蜱降解菌株Cupriavidus nantongensis X1的luxAB基因标记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迁移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毒死蜱是一种广谱氯化有机磷杀虫、杀螨剂,广泛应用于各种作物、草坪和观赏植物害虫防治。毒死蜱的重复使用不仅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还对哺乳动物和其他非靶标生物构成潜在的健康风险。本文以毒死蜱高效降解菌株南通嗜铜菌X1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转化法将含有发光酶基因luxAB的质粒pTR102转入菌株X1中,得到标记菌株Lux-X1,研究了其在土壤中的定殖;探究了土壤含水率以及毒死蜱浓度对标记菌株Lux-X1在土壤中的迁移规律的影响;对标记菌株Lux-X1和原始菌株X1降解毒死蜱及其中间产物TCP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电转化参数、质粒浓度的不同组合,在电容为25μF、场强为2.5 kV、电阻为200Ω、质粒DNA浓度为1525.3 ng·μL~(-1)的条件下,成功将质粒pTR102::LuxAB导入毒死蜱高效菌株X1中,得到标记菌株Lux-X1。在非抗性固体培养基平板上连续传代15次,与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接种于土壤中,60 d后回收的Lux-X1均可以稳定发光。2.通过研究标记菌株L-X1与原始菌株X1在土壤、水等不同条件下,毒死蜱与TCP的降解活性,结果表明,标记菌株Lux-X1投入土壤10 d时,对土壤中50μg·g~(-1)、100μg·g~(-1)、200μg·g~(-1)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85.4%、70.5%、57.6%,对土壤中20μg·g~(-1)TCP降解率为72.3%;原始菌株X1投入土壤10 d时,对土壤中50μg·g~(-1)、100μg·g~(-1)、200μg·g~(-1)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92.2%、82.4%、51.6%,对土壤中20μg·g~-11 TCP降解率为85.0%;标记菌株Lux-X1在含毒死蜱或TCP的水中培养24 h,对水中200μg·mL~(-1)的毒死蜱降解率为70.6%,20μg·mL~(-1) TCP的降解率为99.9%;原始菌株X1在含毒死蜱或TCP的水中培养24 h,对水中200μg·mL~(-1)的毒死蜱降解率为62.6%,20μg·mL~(-1)TCP的降解率为99.8%。标记菌株Lux-X1和原始菌株X1对高浓度的TCP(50μg·g~(-1))无降解活性。3.研究标记菌株L-X1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定殖的影响,在6 d内,菌株数量在不同的含水量的土壤中表现为100%WHC>80%WHC>60%WHC>40%WHC,各组菌株数量基本稳定,未出现明显增加或减少的现象。土壤含水量为40%WHC时,标记菌株活菌数量明显低于其他叁组处理,较低的土壤含水量对菌体生长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4.通过测定标记菌株在PVC小柱土壤及模拟田间土壤的土柱土壤中菌株数量随深度变化趋势来研究标记菌株在土壤中的纵向迁移。不同处理土壤影响标记菌株在PVC小柱中的纵向迁移,标记菌株Lux-X1在100%WHC的土壤中纵向迁移速率优于60%WHC的土壤。相同土壤含水量60%WHC的小柱中,同一取样时间点,添加毒死蜱的小柱土壤中,总菌量数明显高于未添加毒死蜱的小柱土壤。模拟田间土壤的土柱实验表明,标记菌株Lux-X1在0-40 cm深的土柱土壤中,10 d时均可迁移到30cm土壤深度,15 d时均可迁移至土柱底层40 cm处。添加毒死蜱的土柱土壤中,标记菌株Lux-X1总菌量数明显高于未添加毒死蜱的对照组,结果和小柱一致。5.将标记菌株L-X1投加于模拟田间土壤的土柱中定殖后回收,与原始菌株X1进行降解活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定殖30 d后回收的标记菌株Lux-X1培养对100μg·mL~(-1)毒死蜱的降解率在77.7%,原始菌株X1在相同时间对100μg·mL~(-1)毒死蜱的降解率在78.6%;定殖60 d回收的标记菌株Lux-X1对100μg·mL~(-1)毒死蜱的降解率在69.1%,原始菌株X1在相同时间对100μg·mL~(-1)毒死蜱的降解率在72.8%。对比发现,回收的标记菌株对毒死蜱降解性能在土壤定植期间保持稳定。(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8](2016)在《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在橡胶树体内及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抗生素标记法筛选获得耐受链霉素(100mg/ml)及四环素(100mg/ml)的标记菌株Czk1~R。利用不同接种方式测定了标记菌株Czk1~R入侵橡胶树的途径,其中静脉注射法接种菌株后,只可在茎部定殖,而灌根法和浸根法接种后菌株可在橡胶苗根部及茎部定殖,其中灌根法接种定殖效果最佳。测定菌株Czk1~R在橡胶苗根、茎中的定殖动态发现,菌株入侵植株后,菌量呈现先增高达到最大定殖量后,缓慢下降趋于稳定,其中根部最大定殖量为8.33×10~3CFU/g,茎部最大定殖量为8.98×10~2CFU/g,并且在同一时间内根部的定殖量始终大于茎部的定殖量;接种后60天仍能在植株的根、茎中回收到标记菌株。测定标记菌株Czk1~R在橡胶苗根围土壤中的消长动态发现,菌株Czk1~R在灭菌土中的最大定殖量为6.44×10~6CFU/g,在非灭菌土中的最大定殖量为1.20×10~6CFU/g,接种后土壤中的菌量呈缓慢下降的趋势,灌根处理60天后仍能从灭菌土中回收到标记菌株6.30×10~2CFU/g,从非灭菌土壤中回收到标记菌株8.77×10~1CFUU/g。(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孙柏欣[9](2016)在《西瓜噬酸菌越冬能力及两菌群在同一寄主定殖动态差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瓜细菌性果斑病(Watermelon bacterial fruit blotch)是世界范围广泛分布的西、甜瓜细菌性病害,病原菌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 Aac)。该病原菌可侵染西瓜和甜瓜等多种葫芦科作物,侵染植株或种子,可引起寄主发病,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产量损失。病原菌特性及生存特征是防治该病害的基础。本论文以西瓜噬酸菌为对象,研究其越冬能力;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对西瓜噬酸菌亚群Ⅰ菌株和亚群Ⅱ菌株进行基因组测序及组装;通过定量分析研究西瓜噬酸菌亚群Ⅰ菌株和亚群Ⅱ菌株在西、甜瓜植株组织上的定殖动态差异;对新发现的1株解淀粉芽孢杆菌进行鉴定和验证性试验,同时检测该菌株对西瓜噬酸菌的室内抑菌活性及其对两个亚群菌株的防效差异。本文研究内容为科学有效的防控西瓜细菌性果斑病提供了重要的科学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西瓜噬酸菌野生菌株Aac-5为研究对象,测定西瓜噬酸菌在不同低温条件及各地区不同地表深度的黄土和花卉土中的存活能力。经过对不同条件处理的土壤进行分离回收培养,平板计数法统计菌落数量,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西瓜噬酸菌可在4℃、-20℃、-50℃下存活,在各地区的地表、地下10 cm及地下20 cm处均可越冬存活;总体西瓜噬酸菌在花卉土中的存活量高于在黄土中的存活量;西瓜噬酸菌在南方地区的越冬存活量高于在北方地区的越冬存活量,相应回收到的西瓜噬酸菌的致病力也相对强于北方地区处理后回收菌株的致病力。2.利用第二代测序技术,Illumina公司的Miseq 2000平台对西瓜噬酸菌亚群Ⅰpslb65菌株和亚群Ⅱ pslbtw6菌株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并拼接组装,最终得出西瓜噬酸菌亚群Ⅰpslb65菌株为一个4903,443 bp的环状染色体,共包含4532个ORF,基因编码率为88.61%,GC含量平均为68.8%,其中注释到54个RNA;西瓜噬酸菌亚群Ⅱpslbtw6菌株为一个5080,614 bp的环状染色体,共包含4759个ORF,基因编码率为88.41%,GC含量平均为68.7%,其中注释到51个RNA;西瓜噬酸菌亚群Ⅰ pslb65菌株与Ⅰ组测序菌株M6进化关系近,分于一组。3.在温室条件下,用标记GFP的亚群Ⅰ pslb3菌株和亚群Ⅱ pslbtw43菌株接种西、甜瓜种子,播种后定期回收下胚轴、根、茎秆、子叶和叶片,分离回收西瓜噬酸菌并用平板计数法统计菌落数量。结果表明亚群Ⅰ pslb3菌株和亚群Ⅱpslbtw43菌株均可在西、甜瓜各组织中定殖,在子叶上的定殖能力最强,在叶片上的定殖能力最弱。亚群Ⅰ pslb3菌株在甜瓜组织中的定殖能力强于亚群Ⅱ pslbtw43菌株,而亚群Ⅱ pslbtw43菌株在西瓜组织中的定殖能力强于亚群Ⅰ pslb3菌株。4.分离筛选出1株对西瓜噬酸菌有拮抗功能的生防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命名为JD001。通过室内抑菌试验验证了其对西瓜噬酸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同时测定了JD001菌株分别对西瓜噬酸菌两个亚群菌株的抑制效果及其在西、甜瓜植株上对西瓜噬酸菌两个亚群菌株的防效比较,得出菌株JD001对西瓜噬酸菌亚群Ⅰ pslb3菌株和亚群Ⅱ pslbtw43菌株均有较好的室内抑菌效果,在西瓜植株上对亚群Ⅰ pslb3菌株的防治效果高于对亚群Ⅱ pslbtw43菌株的防效,而在甜瓜植株上对亚群Ⅱ pslbtw43菌株的防效高于对亚群Ⅰ pslb3菌株的防治效果。(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6-06-20)
王颖,杨成德,薛莉,崔月贞,杨小利[10](2016)在《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 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GFP标记和平板分离法研究了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 mojavensis 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着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标记菌株ZA1-gfp在土壤中定殖数量为3.7×10~4~7.3×10~4 cfu/g;马铃薯根际为3.0×10~3~1.5×10~5 cfu/g,根内为49~630 cfu/g;马铃薯的根部横切面、根毛和根表皮等部位均观察到发绿色荧光的菌株ZA1-gfp菌体或聚集菌落。利用灌根法施入生防菌后,土壤中细菌、放射菌数量显着增加(P<0.05),土壤真菌数量在中期下降;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分别在相对稳定范围内(数据之间差异不显着)消长。该结果说明菌株ZA1-gfp能够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定殖且不影响土壤中土着微生物的群落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防治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定殖动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与种群消长动态,为马铃薯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系统调查乌鲁木齐市西山农牧场和叁坪农场马铃薯生长期,田间马铃薯甲虫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比较田间不同空间位置寄主植物上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确定定殖时间与迁移过程。【结果】西山农牧场和叁坪农场马铃薯甲虫定殖规律为:寄主作物田外马铃薯甲虫成虫出土后,最初迁移抵达寄主田块边缘,随后逐步向田块中心扩散,直至覆盖整个田块;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时间呈负相关,定殖时间越早,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与定殖点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在马铃薯甲虫定殖的早期,马铃薯甲虫与定殖距离呈负相关,定殖距离越大,马铃薯甲虫种群数量越小;随后两者的相关性逐渐降低,在后期两者呈正相关。【结论】马铃薯甲虫的定殖时间和定殖位置均会对其种群数量产生影响,应在田块边缘区域开展越冬代马铃薯甲虫成虫的早期监测,有效确定轮作田块内马铃薯甲虫种群的定殖与迁移过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殖动态论文参考文献
[1].林巧玲,卢乃会,何红,袁越.海洋细菌解淀粉芽胞杆菌SH-27在大豆体内的定殖动态及促生防病作用[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9
[2].李超,马虎,刘娟,廖江花,丁新华.马铃薯甲虫田间定殖过程及其种群消长动态[J].新疆农业科学.2019
[3].高圣风,刘爱勤,桑利伟,苟亚峰,孙世伟.生防芽孢杆菌VD18R19在香草兰上定殖动态及其对香草兰根(茎)腐病的田间生防效果[J].热带农业科学.2018
[4].南晓飞.冬季长白山源头溪流混合凋落叶分解与底栖动物定殖动态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
[5].陈虹娇,李怡心,陈文静,姚兆群,曹晓蕾.2株芽孢杆菌在棉花根部定殖动态及其对棉苗立枯病的防效[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6].程杰杰,殷超凡,萨尔山别克·热阿合曼,孙帅欣,陈云鹏.固氮菌KosakoniaradicincitansGXGL-4A对玉米和水稻的促生作用及其根际定殖动态[J].江苏农业科学.2018
[7].汪鑫.毒死蜱降解菌株CupriavidusnantongensisX1的luxAB基因标记及其在土壤中的定殖、迁移动态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7
[8].贺春萍,唐文,梁艳琼,吴伟怀,李锐.双抗标记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Czk1在橡胶树体内及根围土壤的定殖动态[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9].孙柏欣.西瓜噬酸菌越冬能力及两菌群在同一寄主定殖动态差异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
[10].王颖,杨成德,薛莉,崔月贞,杨小利.拮抗内生细菌BacillusmojavensisZA1在马铃薯根内及根际的定殖动态及其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