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后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侧上下两端从左至右均焊接有圆形杆,所述底座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立柱,且第一立柱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内腔左侧底端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的一部分,所述滑块的另一部分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二立柱,且第二立柱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该纺织辊运输装置,在运输时会避免纺织辊之间相互碰撞,从而不会造成纺织布料的表面褶皱,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缠绕在纺织辊上的纺织布料松动,给后续的加工带来便利,有利于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后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从左至右均焊接有圆形杆(3),所述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立柱(5),且第一立柱(5)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的内腔左侧底端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7)的一部分,所述滑块(7)的另一部分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二立柱(8),且第二立柱(8)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8)的前侧底端均焊接有T形柱(9),所述底座(1)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焊接有矩形体(10),所述矩形体(10)的内腔轴接有贯穿的矩形杆(11),所述矩形杆(11)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腔与T形柱(9)的外壁后侧套接,所述第一立柱(5)的左侧顶端及中心位置均焊接有第二矩形板(13),所述第二立柱(8)的右侧顶端及中部均焊接有第三矩形板(14),所述第二矩形板(13)的顶端与第三矩形板(14)的底端均粘接有海绵垫(15),所述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与电动推杆(4)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正面右侧与蓄电池(16)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拉门(17),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18),所述底座(1)的右侧顶端焊接有向上倾斜推杆(19)。
设计方案
1.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后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从左至右均焊接有圆形杆(3),所述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电动推杆(4),所述电动推杆(4)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立柱(5),且第一立柱(5)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底座(1)的内腔左侧底端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6),所述滑槽(6)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7)的一部分,所述滑块(7)的另一部分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二立柱(8),且第二立柱(8)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8)的前侧底端均焊接有T形柱(9),所述底座(1)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焊接有矩形体(10),所述矩形体(10)的内腔轴接有贯穿的矩形杆(11),所述矩形杆(11)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腔与T形柱(9)的外壁后侧套接,所述第一立柱(5)的左侧顶端及中心位置均焊接有第二矩形板(13),所述第二立柱(8)的右侧顶端及中部均焊接有第三矩形板(14),所述第二矩形板(13)的顶端与第三矩形板(14)的底端均粘接有海绵垫(15),所述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与电动推杆(4)电性连接,所述底座(1)的正面右侧与蓄电池(16)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拉门(17),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18),所述底座(1)的右侧顶端焊接有向上倾斜推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圆形杆(3)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的圆形杆(3)之间的间距为60cm,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圆形杆(3)之间的左右间距为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6)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且滑块(7)与滑槽(6)相适配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杆(11)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2)的内腔形状为椭圆形。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纺织生产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纺织辊,纺织辊的用处很多,可用于导布、张紧、进布、出布、压布,因此用量很大,在现场操作时经常需要运送纺织辊,然而纺织辊的形状大小给纺织辊的运送带来不便,现有的运输纺织辊的方式是通过推车完成,在运输过程中,将数个纺织辊平放在推车上,然后用挡块进行位置限定,保证纺织辊不掉落即可,该运输方式在运输中会导致纺织辊之间相互碰撞,从而会造成纺织布料的表面褶皱,而且运输过程中还会使缠绕在纺织辊上的纺织布料造成松动,进而给后续的加工带来不便,不利于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端后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侧上下两端从左至右均焊接有圆形杆,所述底座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立柱,且第一立柱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内腔左侧底端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的一部分,所述滑块的另一部分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二立柱,且第二立柱的顶端延伸出底座的上表面,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前侧底端均焊接有T形柱,所述底座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焊接有矩形体,所述矩形体的内腔轴接有贯穿的矩形杆,所述矩形杆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且凹槽的内腔与T形柱的外壁后侧套接,所述第一立柱的左侧顶端及中心位置均焊接有第二矩形板,所述第二立柱的右侧顶端及中部均焊接有第三矩形板,所述第二矩形板的顶端与第三矩形板的底端均粘接有海绵垫,所述底座的内腔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蓄电池,且蓄电池与电动推杆电性连接,所述底座的正面右侧与蓄电池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拉门,所述底座的底端四角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的右侧顶端焊接有向上倾斜推杆。
优选的,若干个所述圆形杆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第一矩形板的前侧上下两端,位于所述第一矩形板的前侧上下两端的圆形杆之间的间距为60cm,且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圆形杆之间的左右间距为40cm。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且滑块与滑槽相适配插接。
优选的,所述矩形杆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内腔形状为椭圆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辊运输装置,通过将纺织辊的内环套接在圆形杆的外壁上,可避免纺织辊在运输中相互接触碰撞,通过控制电动推杆可使第一立柱垂直向上移动,通过T形柱、凹槽、矩形杆和矩形体的配合可使第二立柱在滑块和滑槽的配合作用下与第一立柱同步垂直向下移动,通过实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的同步运动可使第二矩形板和第三矩形板对纺织辊的上下端面进行固定,本装置在运输时会避免纺织辊之间相互碰撞,从而不会造成纺织布料的表面褶皱,而且在运输过程中可避免缠绕在纺织辊上的纺织布料松动,给后续的加工带来便利,有利于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左侧剖视图。
图中:1、底座,2、第一矩形板,3、圆形杆,4、电动推杆,5、第一立柱,6、滑槽,7、滑块,8、第二立柱,9、T形柱,10、矩形体,11、矩形杆,12、凹槽,13、第二矩形板,14、第三矩形板,15、海绵垫,16、蓄电池,17、拉门,18、万向轮,19、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辊运输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端后侧焊接有第一矩形板2,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从左至右均焊接有圆形杆3,圆形杆3可用于放置放置辊,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中心位置螺钉连接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型号为XTL100,由外部操作系统控制,电动推杆4的顶端螺钉连接有第一立柱5,且第一立柱5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底座1的内腔左侧底端中心位置沿上下方向开设有滑槽6,滑槽6的内腔顶端插接有滑块7的一部分,滑块7的另一部分沿上下方向焊接有第二立柱8,且第二立柱8的顶端延伸出底座1的上表面,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8的前侧底端均焊接有T形柱9,底座1的内腔顶端中心位置焊接有矩形体10,矩形体10的内腔轴接有贯穿的矩形杆11,矩形杆11的前侧左右两端均开设有前后贯通的凹槽12,且凹槽12的内腔与T形柱9的外壁后侧套接,当第一立柱5向上移动时,使位于第一立柱5上的T形柱9与凹槽12的内壁接触,从而使位于第二立柱8上的T形柱9带动第二立柱8向下移动,第一立柱5的左侧顶端及中心位置均焊接有第二矩形板13,第二立柱8的右侧顶端及中部均焊接有第三矩形板14,由于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8的上下移动可使第二矩形板13和第三矩形板14的相对运动,第二矩形板13的顶端与第三矩形板14的底端均粘接有海绵垫15,当第二矩形板13与第三矩形板14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时,海绵垫15可针对不同直径差的纺织辊进行固定,并且可以对纺织布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底座1的内腔底端右侧螺钉连接有蓄电池16,且蓄电池16与电动推杆4电性连接,蓄电池19的型号为55D23L-MF,启动蓄电池19后可对电动推杆4进行操作控制,底座1的正面右侧与蓄电池16相对应的位置铰接有拉门17,通过向外侧拉动拉门17可对蓄电池16进行充电,底座1的底端四角均螺钉连接有万向轮18,底座1的右侧顶端焊接有向上倾斜推杆1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若干个圆形杆3从左至右间隙设置在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位于第一矩形板2的前侧上下两端的圆形杆3之间的间距为60cm,且每两个相邻的圆形杆3之间的左右间距为40cm,通过设置有多个圆形杆3,可使工作人员一次性运输多个纺织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滑槽6的内腔形状为燕尾槽形,且滑块7与滑槽6相适配插接,避免滑块7与滑槽6的内腔脱离,使滑块7的稳定性更强。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矩形杆11水平设置,可确保矩形杆11的左右两侧摆动距离相等。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凹槽12的内腔形状为椭圆形,当第一立柱5向上移动时,可确保矩形杆11能够绕自身中心点转动,从而可以使第二立柱8向下移动。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使用时,通过推动推杆19将装置移动到需要运输的纺织辊附近,将纺织辊的内环套在圆形杆3的外壁上,启动蓄电池16,控制电动推杆4推动第一立柱5垂直向上移动,此时使位于第一立柱5前侧底端的T形柱9在凹槽12的作用下使矩形杆11的右侧向上摆动,由于矩形杆11的前侧中心位置与矩形体10的内腔前侧轴接,从而使第二立柱8能够向下移动,在滑块7和滑槽6的配合作用下可以保证第二立柱8能够垂直向下移动,并且可以确保第二立柱8移动的距离与第一立柱5移动的距离相同,由于第一立柱5和第二立柱8的同步运动,可以使第二矩形板13和第三矩形板14分别向上和向下移动,从而可使海绵垫15对纺织辊的上下端面进行压紧,从而可限制了纺织辊在运输过程中转动,通过向外侧拉动拉门17可对放置在底座1内部的蓄电池16进行充电,可用于长期使用,本装置可减轻工作人员对纺织辊的运输难度,有利于广泛推广。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06693.0
申请日:2019-01-2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6(江西)
授权编号:CN209719662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62B3/04
专利分类号:B62B3/04
范畴分类:32C;32G;
申请人:刘勇
第一申请人:刘勇
申请人地址:344100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赣东大道1140
发明人:刘勇
第一发明人:刘勇
当前权利人:刘勇
代理人:刘媛
代理机构:11777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艾皮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7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