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限制论文-王斐

语用限制论文-王斐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用限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人家,感情色彩,语用限制

语用限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斐[1](2013)在《人称代词“人家”的感情色彩以及语用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家"是用法非常灵活的人称代词,可以代替第一、二、叁人称和旁指代词,但是与其他人称代词不同的是,用"人家"指代的时候往往会带有说话者的某些感情色彩。本文拟对"人家"作旁指代词、第叁人称和第一人称代词时带有的感情色彩进行分析,找出不同感情色彩之间的联系,并说明"人家"的语用限制。(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期刊2013年12期)

张鸽[2](2011)在《会话答语中“对”的语用限制因素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学习"对"的义项时,一般重点分析"对"作为介词时的语法意义或者将"对"与"对于"作对比分析。然而,在语用中,"对"作为答语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本文将依据标记现象在语用层面的表达,初步分析"对"在答语中的不同意义。(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1年11期)

李昌年[3](2011)在《古代汉语使动用法的句式特征、句式意义和语用限制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使动中作述语的名词、形容词等可视为古代词多功能性的表现。使动结构是一种准句式,它与同义的使字式有句式转换、传承关系,其句式意义是:由于某个相关事物的影响,致使宾语发生述语显示的非自主性改变或活动。使动的句义构成是理解、辨识它的依据,而宾语发生改变或活动的非自主性则是其自身立句以及与多数使字式分工的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5期)

孟丹[4](2010)在《“对”的语用限制因素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陆剑明先生的《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从语言的认知分析角度探讨了"对"的六种语用限制因素,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网络版)和作者内省语料基础上,阐述了什么时候中国人需要使用"对",并将这些场所进行了英汉语言对比。本篇文章从一定程度上帮助留学生理清了"对"的使用场合,并对对外汉语教学界关于"对"的研究提供了一些素材。(本文来源于《科技信息》期刊2010年27期)

鹿荣,陈丽萍[5](2010)在《材料、结果主宾可逆的语义语用限制——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选择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主要讨论由材料格充当NP1、结果格充当NP2构成的供用句可逆的语义和语用限制。材料格充当NP1、结果格充当NP2构成的供用句是供用——益得类可逆句中的一个小类。这类句子除了具备所有供用——益得类可逆句的共性特点之外,其可逆要想成立,还要求动词必须具有[+制作]、[+具体动作]的语义特征,材料格必须具有指别性和未知性。另外,对举式和数量对应的加强式形式也有助于这种语义类型的句子可逆的实现。(本文来源于《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张丽霞[6](2007)在《中英文被动句语义语法语用限制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认知的极大共性,中英文在被动语态方面也有着众多共同之处。但中英文毕竟属于两个语族,所以,在被动语态方面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自的特性。为了全面地认识被动语态,衣文旨在从共性和个性出发,在语义、语法、语用叁个平面对该语言现象进行对比,以求全面认识被动语态。(本文来源于《消费导刊》期刊2007年03期)

张蓉[7](2005)在《英语句法层面的语用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意识到如果单纯地从句法角度研究句子,有很多语言现象是难以说明和解释的。他们开始用相关领域的成果来研究句法问题。本文基于语用学的理论和方法在句法研究中的运用,在英语句法层面分析其受语境、语用功能和语用原则等因素的制约。(本文来源于《沈阳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陆丙甫,徐阳春[8](2003)在《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徐烈炯、刘丹青(1998:97-101)提出的疑问性话题,指出导致疑问词前移的主要因素,跟汉语中许多成分的前移的原因一样,也是较大的可别性(identifiability),而不是焦点性。这跟英语中的疑问词的焦点性前移不同。这种功能原因的不同导致了两者的一系列差异。(本文来源于《语言科学》期刊2003年06期)

李昌年[9](2003)在《“把”字句使用的语用限制条件》一文中研究指出“把”字句的使用除了要符合句法形式要求外 ,还受到一定的语用条件限制。表现事物的非正常状态、表现事物的新变化状态、表现主体的主动追求性是“把”字句常见的叁种语用限制条件。前两种是对“把”字句中行为对象在动作行为影响下所出现状态、结果的范围限制 ,第叁种是对认知、心理活动类的动词进入“把”字句的条件限制。它们都是“把”字句在使用时的必要条件。(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杨期品[10](1996)在《双重属格的语义与语用限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双重属格的语义与语用限制杨期品英语中所属关系的表示一般用两种方式,或用词法形式s或用句法手段of短语。如果把s形式和of短语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双重属格(doublegenitive);双重属格与s属格或of属格在含义上有一定的差异,写作...(本文来源于《大学英语》期刊1996年08期)

语用限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在学习"对"的义项时,一般重点分析"对"作为介词时的语法意义或者将"对"与"对于"作对比分析。然而,在语用中,"对"作为答语的情况也很常见。因此,本文将依据标记现象在语用层面的表达,初步分析"对"在答语中的不同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用限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斐.人称代词“人家”的感情色彩以及语用限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3

[2].张鸽.会话答语中“对”的语用限制因素初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

[3].李昌年.古代汉语使动用法的句式特征、句式意义和语用限制条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

[4].孟丹.“对”的语用限制因素探讨[J].科技信息.2010

[5].鹿荣,陈丽萍.材料、结果主宾可逆的语义语用限制——供用——益得类可逆句式的选择性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

[6].张丽霞.中英文被动句语义语法语用限制的对比研究[J].消费导刊.2007

[7].张蓉.英语句法层面的语用限制[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5

[8].陆丙甫,徐阳春.汉语疑问词前移的语用限制——从“疑问焦点”谈起[J].语言科学.2003

[9].李昌年.“把”字句使用的语用限制条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10].杨期品.双重属格的语义与语用限制[J].大学英语.1996

标签:;  ;  ;  

语用限制论文-王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