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成因论文_苏航,吴丰,孟凡,王彬,姚聪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阻成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层,成因,孔隙,准噶尔盆地,饱和度,粘土,馆陶。

低阻成因论文文献综述

苏航,吴丰,孟凡,王彬,姚聪[1](2019)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气层低阻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气层泥质含量高,气层与水层之间的电阻率差异较小,属于典型的低阻气层,但其成因机理尚不够明确,流体性质判别较为困难。以玛河气田和呼图壁气田为例,利用孔渗、岩电、核磁、压汞、薄片、阳离子交换容量和X射线衍射全岩及黏土矿物分析等实验,结合地质和测井资料,对准噶尔盆地南缘古近系紫泥泉子组气层低阻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构造对气层电阻率的影响较小,叁角洲前缘的沉积环境导致岩石颗粒粒度细、泥质含量高,因此,沉积环境是气层低阻的主要成因;岩石颗粒越细,泥质含量越高,则小孔隙越多,束缚水饱和度越高,岩石的导电性也越好,因此,高束缚水饱和度和黏土附加导电性是气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新疆石油地质》期刊2019年06期)

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2](2019)在《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低阻气层地质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盒8段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低阻气层。受地质条件、测井仪器精度等原因所限,无法有效识别低阻气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岩心、分析化验、试气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入手,通过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的对比,对低阻气层的形成的地质成因进行分析。较常规高阻气层,低阻气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约为0.008~0.17μm,粘土矿物总量为16%~19%且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5%~47%和32%~76%,造成了储层的高不动水饱和度。储层中发育的厚度8~15 cm砂岩与厚度为4~6 cm泥岩薄互层使电阻率测量值偏小。以上成因导致了低阻气层的发育。(本文来源于《河北地质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马晓丽,王洪君,李军建,马国涛,肖晖[3](2019)在《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延长组长4+5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低阻油层在鄂尔多斯盆地叁迭系延长组不断被发现,逐渐成为主要产油层。针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长4+5低阻油层,通过岩芯观察、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观察、黏土矿物X射线衍射及高压压汞等分析测试,研究该地区长4+5低阻油层成因,认为构造圈闭幅度低、束缚水饱和度与地层水矿化均较高等是造成油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因素。利用交会图版法、电阻率差异法及计算自然电位差法3种方法,结合试油资料,对低阻油层进行定性识别。(本文来源于《地质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董杨坤[4](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任山地区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成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砂岩储层,常常会出现绝对或者相对较低的油层电阻率,但仍能形成工业油流,即低阻油层。由于该类油层使传统测井方法解释油气层的精度下降,造成了对油水层解释的混淆或者误判。本论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志丹油田任山地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作为研究目标,针对长2油层组电阻率普遍偏低的特点,从区域地层、局部构造、沉积相、储层四性关系入手,对低阻油层的发育特征以及形成机理进行探讨,并利用多种判识方法对油水层进行判别,其中测井曲线重迭法、横向对比法对识别油层效果较好。通过研究表明,研究区长2油层组低阻特征明显,油水层较难区分,平面上低阻油层分布规律性不强,低阻油层的形成与成岩作用对孔隙结构的改造、地层水矿化度、远源成藏、钻井液侵入以及构造幅度的高低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当中远源成藏、低幅构造以及钻井液的侵入是造成该区油藏电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01)

赵晓鸿,夏竹君,王光[5](2019)在《珠江口盆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低阻成因,选取这两套油层的岩心/岩屑样品进行实验对比分析,岩性细、泥质含量高,伊蒙混层含量高;孔隙、吼道不发育、孔隙结构复杂是导致油层低阻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勇,叶展荣,赵虎,吴道勇[6](2019)在《隧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双侧低阻”型干扰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地质情况复杂且岩溶广泛分布,隧道建设过程中因为缺少相关地质资料,经常会发生岩溶突水、冒顶事故等。如何高效地做好隧道超前预测工作是勘察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难题,直接影响到设计、施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具有高效性、便携性、体积效应小等优点,是目前隧道超前预测预报的主要手段之一。在使用瞬变电磁法进行隧道超前预报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规律的现象:隧道巷道两侧的探测反演图像形如蝴蝶的翅膀,即在两侧出现较为明显的对称低阻异常区域。但通过开挖揭露验证,巷道两侧岩体的分布和稳定性往往是正常的。分析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测线的旋转角、背景场的差异、金属干扰及信号衰减等原因,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动态表现,可通过改进探测方法和调整参数予以解决。在实践过程中,将掌子面分为左帮、迎头、右帮3个部分,进行分区探测和数据采集,不仅增加了数据量,也方便后期将数据分段处理后迭加在统一的背景场下,以满足探测是基于均匀背景下建构的理论。采用改进的探测方法后,对比常规探测方法,反演图像视电阻率整体较高,且稳定连续,未发现异常现象,与实际地质情况相符。(本文来源于《安全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杨毅,袁伟,杨冬,谭伟,吴进波[7](2019)在《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古近系流沙港组砂砾岩油藏电阻率差异较大,高、低阻油层并存,流体性质难以识别,给油田开发带来一定难度。为此,利用测井、录井、试井、岩芯分析化验等资料,对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开展系统深入的剖析。结果表明,泥浆侵入、导电矿物、地层水矿化度等对电阻率影响较小,高束缚水饱和度是油层电阻率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此认识基础上,通过微观孔隙结构的精细评价,发现低阻油层储集空间为原生粒间孔、次生铸模孔混合孔隙组合,发育片状、弯片状喉道,排驱压力大,孔喉半径小,孔隙结构复杂是储层高束缚水饱和度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林国松,康凯,郭富欣,刘彦成,王永慧[8](2019)在《渤海海域蓬莱油田低阻油层成因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蓬莱油田l_6~2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及其宏观地质成因模式,运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利用实验数据,分别对油田各主力小层的粒度、泥质含量、蒙脱石含量、束缚水饱和度、阳离子交换能力、古气候、古物源进行了研究,并进一步做耦合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l62低阻油层为高束缚水-黏土附加导电复合成因低阻油层,是受母岩岩性、搬运距离以及古气候共同控制形成的。该研究对渤东地区低阻油层的勘探部署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3期)

汪跃,刘洪洲,李宏远,石鹏,谢岳[9](2019)在《基于地质因素控制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低阻油层已成为渤海油田渤西油田群增储上产的主力储层之一。通过老油田挖潜,发现存在两类低阻油层:一类是与标准油层比,储层物性相对较差;另一类是与标准油层比,储层物性相当甚至更好,但电阻率比标准油层低很多。针对老油田非主力层位录取资料少,常规方法无法识别低阻油层,通过储层与流体的双重作用正演电阻率,建立了电阻率曲线形态识别低阻油层的图版;利用毛管压力公式计算原始油藏中油水同层厚度,定量判断低阻油层潜力。通过以上技术,在低阻油层中挖潜出一个中型油田,实现了老油田的高效开发。(本文来源于《复杂油气藏》期刊2019年01期)

刘文超,张国坤,李强,郭维,柳佳期[10](2018)在《环渤中西洼馆陶组低阻油层微观成因及其主控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钻井、测井、取芯、分析化验等资料,与常规砂岩段对比,对环渤中西洼馆陶组中段发育的一套区域稳定分布的低阻油层段的微观成因和主控因素进行研究。从微观成因来看:岩性细、泥质多,岩石颗粒比表面大,吸附水分子能力强是主因;蒙皂石含量高,且伊蒙混层多呈丝片状、搭桥状和薄膜状存在,改善了储层导电网络;颗粒分选差、孔隙结构复杂,存在大量微孔隙和微吼道,滞留水难以排出,增加了导电性。从主控因素来看:水动力强度小,沉积低能,泥质多,是发育区域稳定分布低阻油层段的主要控制因素;馆陶组中期相对干冷的古气候和酸性喷出岩的母岩共同控制了北部石臼坨凸起斜坡带高含量蒙皂石型低阻油层的形成;中部渤中凹陷区和南部沙垒田凸起区低阻油层段泥质更多,泥质胶结作用更为普遍,使得泥质多以条带状、纤维状和鳞片状存在于粒间孔隙,形成了更加复杂的孔隙结构,对低阻油层的形成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低阻成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盒8段发育有一定规模的低阻气层。受地质条件、测井仪器精度等原因所限,无法有效识别低阻气层。针对这一问题,论文从岩心、分析化验、试气以及测井响应特征入手,通过高阻气层与低阻气层的对比,对低阻气层的形成的地质成因进行分析。较常规高阻气层,低阻气层中孔隙结构复杂,孔喉半径小,约为0.008~0.17μm,粘土矿物总量为16%~19%且以伊利石、伊/蒙混层为主,相对含量分别为25%~47%和32%~76%,造成了储层的高不动水饱和度。储层中发育的厚度8~15 cm砂岩与厚度为4~6 cm泥岩薄互层使电阻率测量值偏小。以上成因导致了低阻气层的发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阻成因论文参考文献

[1].苏航,吴丰,孟凡,王彬,姚聪.准噶尔盆地南缘紫泥泉子组气层低阻成因[J].新疆石油地质.2019

[2].吕明,王振国,和向楠,赫文昊.延安气田东南部上古生界山西组—下石盒子组盒8段低阻气层地质成因分析[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19

[3].马晓丽,王洪君,李军建,马国涛,肖晖.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以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延长组长4+5段为例[J].地质学刊.2019

[4].董杨坤.鄂尔多斯盆地任山地区长2油层组低阻油层成因研究[D].西北大学.2019

[5].赵晓鸿,夏竹君,王光.珠江口盆地低阻油层成因分析[J].石化技术.2019

[6].王勇,叶展荣,赵虎,吴道勇.隧道瞬变电磁超前探测“双侧低阻”型干扰的成因分析和对策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9

[7].杨毅,袁伟,杨冬,谭伟,吴进波.北部湾盆地乌石凹陷低阻油层微观成因机理[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8].林国松,康凯,郭富欣,刘彦成,王永慧.渤海海域蓬莱油田低阻油层成因模式研究[J].特种油气藏.2019

[9].汪跃,刘洪洲,李宏远,石鹏,谢岳.基于地质因素控制的低阻油层成因分析及识别方法[J].复杂油气藏.2019

[10].刘文超,张国坤,李强,郭维,柳佳期.环渤中西洼馆陶组低阻油层微观成因及其主控因素[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论文知识图

d W油藏粘土矿物特征及油层低阻成因丁1测井物性参数和成果王集探区测井相-流体参数主成分两两...主要研究技术路线图低阻油气层与常规油气层孔隙度、渗透率...Q 50-10井测井综合曲线

标签:;  ;  ;  ;  ;  ;  ;  

低阻成因论文_苏航,吴丰,孟凡,王彬,姚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