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莺琼盆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盆地,高温,高压,井壁,测试,海相,稳定性。
莺琼盆地论文文献综述
廖奉武,李坤豫,胡友林,何芬,李炎军[1](2019)在《莺琼盆地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一文中研究指出莺琼盆地地温梯度高,压力系数大,安全密度窗口窄,抗高温高密度钻井液技术是其高温高压地层钻井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对该区块现用水基钻井液进行性能分析,通过对钻井液性能进行优化,构建了莺琼盆地高温高压段水基钻井液。该钻井液体系在200℃热滚16 h后的黏度为39 mPa·s,动切力为7 Pa,高温高压(200℃、3 MPa)沉降因子为0.512,高温高压滤失量为8.6 mL,高温高压砂床滤失量为14.4 mL,在4 MPa被CO2污染后黏度为43 mPa·s,动切力为9 Pa,API滤失量为4.5 mL,高温高压滤失量为13.6 mL。研究结果表明,该体系的流变性、沉降稳定性、高温高压滤失性、封堵性及抗酸性气体CO_2污染性能均优于莺琼盆地现有高温高压段水基钻井液体系。(本文来源于《钻井液与完井液》期刊2019年05期)
黄熠,杨进,胜亚楠,管志川,罗鸣[2](2019)在《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钻井工程风险定量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莺琼盆地具有温度高、压力高、压力台阶多、安全密度窗口窄等地质特性,钻井施工过程中工程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处理难度大,严重制约了高效、安全钻井。传统钻井工程风险评价结果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无法满足南海莺琼盆地高风险钻井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本文建立了一套钻井工程风险定量评价方法,首先对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地层压力和ECD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广义应力与强度干涉可靠度理论推导了风险评价模型。莺琼盆地高温高压探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钻井工程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钻井风险概率结果与现场实际发生风险相吻合,可为该地区高温高压探井钻井安全作业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4期)
黄熠,胜亚楠,管志川,罗鸣,李文拓[3](2019)在《莺琼盆地钻井井壁稳定性定量风险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莺琼盆地前期作业实践表明,钻井施工过程中工程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处理难度大,井壁失稳问题尤其突出,严重制约了安全高效钻井。针对这一问题,文中开展了莺琼盆地钻井井壁稳定性分析:首先,建立井壁稳定性计算模型输入地质力学参数不确定性的量化表征方法,得到地质力学参数概率分布;然后,生成符合各参数概率分布特征的随机数,并将其代入压力当量密度定量计算模型,得到压力当量密度预测结果,进而通过正态信息扩散估计得到地层坍塌及破裂压力当量密度概率分布;最后,基于定量风险评价方法实现对地层井壁稳定性的定量评价与分析。实例分析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风险评价结果与实际风险发生情况相吻合,说明该方法可进行有效风险预测,有助于保障安全高效钻井作业。(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9年03期)
陈嵘,李奎,胡向阳,袁伟,高楚桥[4](2018)在《莺琼盆地X-X气田束缚水饱和度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准确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结合含水饱和度形成的"双饱和度"法能够更为有效地评价储层是否为纯油气层。此文利用岩心毛管压力实验资料分析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和烃柱高度的关系,孔隙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气柱高度的增大束缚水饱和度呈指数降低;在油气柱高度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孔隙度的增大束缚水饱和度呈下降趋势。在此研究基础上,X-X气田底水气藏采用J函数平均的方法确定油层束缚水饱和度;对于没有气水界面的气藏可建立核磁束缚水饱和度与孔隙度模型来确定。实际应用表明,此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计算束缚水饱和度准确可靠,为莺琼盆地X-X气田储层流体性质识别和定量评价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盆地复杂流体性质的测井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石油》期刊2018年04期)
贾茹[5](2018)在《莺琼盆地盖层完整性及与天然气成藏》一文中研究指出莺琼盆地是我国南海重要的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历经多年勘探,已发现DF-A、DFB、YC-B等多个大型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地层测试及压力预测结果表明,莺琼盆地2800-3000 m以下普遍发育超压,地层压力系数最高可达2.3。随着浅层常压层系天然气勘探开发程度的逐渐提高,中深层高温高压层系成为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盖层究竟能否有效的封闭油气成为研究的重点问题。本文以莺歌海盆地中央坳陷底辟带和琼东南盆地乐东-陵水凹陷为例,分析了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发育特征及封盖模式,基于盖层岩石力学叁轴压缩实验,应用Mohr-Coulomb准则、Byerlee摩擦定律和Goetze准则法和峰值后能量守恒原理,定量表征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的脆韧性阶段,以此为基础分析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完整性破坏因素,并对不同破坏因素进行定量评价,取得的主要认识如下:莺琼盆地自上而下共发育叁套成藏体系,包括六套盖层:乐东组、莺歌海组一段、莺歌海组二段-黄流组一段、梅山组二段、叁亚组一段和陵水组二段盖层。其中,莺歌海组一段和莺歌海组二段-黄流组一段盖层是盆地范围内分布最广泛,沉积最稳定的区域性盖层,其他四套盖层均为局部盖层。通过对典型气藏的精细解剖,将叁套成藏体系盖层分为四种封盖模式,超浅层常温常压成藏体系为断层-直接盖层封盖模式;浅层底辟成藏体系为底辟-直接盖层封盖模式;中深层高温高压成藏体系进一步分为区域性盖层封盖模式和断层-局部盖层封盖模式。莺琼盆地各套盖层均以泥质岩为主,盖层封闭机理为毛细管封闭,分析结果表明,莺琼盆地盖层自身的微观封闭能力普遍较好,盖层的完整性是否被破坏成为天然气成藏的关键。盖层随埋深的变化表现为不同的脆韧性特征,在不同脆韧性阶段盖层的破裂机理和破裂特征不同,盖层完整性被破坏的条件也不同。盖层脆韧性转换条件评价结果表明,黄流组一段泥岩脆性向脆-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32 MPa,深度约为1390 m,脆-韧性向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123 MPa,深度约为5347 m;叁亚组一段泥岩脆性向脆-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78 MPa,深度约为3390 m,脆-韧性向韧性转换临界条件为219 MPa,深度约为9522 m。因此,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中发育的盖层处于脆性阶段,盖层完整性的破坏条件为脆性断裂、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而在中深层成藏体系中,盖层处于脆-韧性阶段,盖层完整性受控于涂抹型断裂和水力破裂。在明确不同成藏体系内盖层完整性主控因素的基础上,应用不同的评价方法分别对断裂、亚地震断裂、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对盖层完整性的破坏进行定量评价。在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中,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能够破坏盖层而导致其发生渗漏的根本在于连通性,包括亚地震断裂与砂体的连通以及构造裂缝自身的连通。评价结果表明,当泥岩层厚度超过10 m,亚地震断裂无法与砂体形成连通,但是裂缝仍可以形成连通使盖层完整性被破坏,而当泥岩层厚度超过60 m后,无论是亚地震断裂或是构造裂缝都不会破坏盖层的完整性。断裂在不同脆韧性盖层内变形机制不同,其定量评价方法不同。在超浅层和浅层成藏体系通过统计断接厚度得到盖层发生渗漏的临界区间为86-131 m,断接厚度小于该临界区间的盖层完整性被破坏;中深层成藏体系发育脆-韧性盖层,需应用泥岩涂抹系数定量表征断层的连续性,盖层保持完整性的临界SSF值为1.74-2.56。莺琼盆地中深层成藏体系内斜坡区、底辟构造翼部等位置发育了大量的岩性气藏,盖层完整性受构造活动形成的断裂、亚地震断裂和构造裂缝的影响较小,超压引起的水力破裂是油气发生渗漏的主要原因。利用单井漏失试验、测井资料,结合岩石力学参数,计算盖层水力破裂压力系数,对研究区内各套盖层现今水力破裂及历史时期水力破裂的风险性进行定量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建立了四种水力破裂演化模式:(1)未渗漏型:(2)先渗漏后封闭型;(3)先封闭后渗漏型;(4)渗漏型。基于以上对盖层完整性定量评价,结合流体包裹体分析、颗粒定量荧光技术等实验手段,恢复油气充注过程,最终确定盖层完整性对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油气纵向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8-12-10)
韩成,魏安超,黄凯文,罗鸣,张超[6](2018)在《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气井井底温度接近200℃,地层压力系数超过2.3,且部分井CO_2含量高。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面临测试管柱设计复杂、高密度测试液易沉降、测试管柱及封隔器受力复杂、测试管柱失效风险高等一系列难题。为此,研究了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该技术使用RD旁通试压阀有效解决了管柱密封性检验与管柱插入之间的矛盾,同时,使用选择性测试阀解决了测试工具响应问题;使用超细重晶石加重测试液,合理控制测试液pH值,显着提高了高密度测试液的沉降稳定性及抗CO_2污染性;通过模拟计算,分析封隔器受力及管柱伸缩量,有效降低了测试管柱失效风险。该技术在南海莺琼盆地3口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作业中进行了应用,成功率为100%,无事故发生,为海上超高温高压气井的安全测试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6期)
王元,李贤庆,王刚,徐新德,刘海钰[7](2018)在《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机碳测定、岩石热解分析、显微组分定量分析、饱和烃色谱、色谱-质谱等实验分析,对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不同层位烃源岩的生烃潜力。结果表明: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较低,大部分烃源岩为中等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热演化主要处于成熟阶段。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具有富含镜质组、壳质组+腐泥组次之、贫含惰性组的特征。烃源岩沉积环境主要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具有陆生高等植物和低等水生生物生源混合输入的特征。莺歌海盆地梅山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中等烃源岩,生烃潜力相对较好,叁亚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较差—中等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琼东南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综合评价为中等烃源岩,具有相当的生烃潜力。(本文来源于《现代地质》期刊2018年03期)
杨勇,罗鸣,魏安超,韩成,李祝军[8](2018)在《南海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测试液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海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高含CO2气体、低孔低渗等复杂地质条件要求测试液具有良好的抗温稳定性、沉降稳定性、抗CO2污染能力及储层保护能力。由于前期无专用高温高压测试液,导致复杂情况频发,经过多年研究与实践,在完钻使用的钻井液中引入抗高温降滤失剂Calovis,适当提高测试液碱度,合理控制测试液的MBT,配合使用超细重晶石加重,同时提高测试液的返排性能,形成了一套高温高压井测试液技术。该测试液在莺琼盆地2口高温高压探井测试作业得到成功应用,其中一口井CO2含量达到23%,井底温度超过200℃,测试液密度达到2.33 g/cm3,射孔压力及环空压力传递正常,静置7 d后,封隔器解封顺利,测试液性能未发生恶化,测试产量均超过预期产量,完成全部测试任务。(本文来源于《钻井液与完井液》期刊2018年03期)
王元[9](2018)在《莺琼盆地烃源岩生源构成、生烃潜力及其控藏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莺琼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地球化学问题,在大量样品资料的基础上,运用油气地质学、油气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使用Rock-eval热解分析、显微组分定量分析、饱和烃色谱分析、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芳烃色谱-质谱分析、族组分碳同位素分析等实验分析技术,综合评价了莺琼盆地中新统梅山组、叁亚组,渐新统陵水组、崖城组烃源岩的生烃潜力,首次应用全岩分析研究了莺琼盆地不同类型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在前人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定量剖析了不同烃源岩的生源构成特征,发展了芳烃生物标志物沉积环境判识指标二苯并噻吩系列/菲系列(DBT/P)、叁芴系列化合物相对组成以及成熟度指标MPI_1、4,6-DMDBT/1,4-DMDBT和2,4-DMDBT/1,4-DMDBT等在莺琼盆地的应用,明确了烃源岩对高温高压气田成藏的控制作用,并对天然气成藏有利区进行了分析。莺琼盆地渐-中新统烃源岩有机质丰度总体偏低,多数样品有机碳含量为0.3%-1.0%,琼东南盆地有机质丰度较莺歌海盆地相对较高。莺歌海盆地各层位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梅山组、叁亚组、陵水组;梅山组在中越合作区L-1X井和临高区L20-1、L20-2井钻遇泥岩的有机碳含量明显较低,TOC均值都在0.45%以下,乐东区L22-7井钻遇梅山组泥岩的有机碳含量较高,TOC均值高达2.07%。琼东南盆地各层位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崖城组、陵水组、叁亚组、梅山组,崖南凹陷Y13-2、Y13-4、Y13-6井、松南低凸起Y2-1井的崖城组烃源岩TOC均值均大于0.9%。岩石热解参数、全岩显微组分组成、干酪根元素组成等多种方法判别莺琼盆地各层位烃源岩有机质类型大体一致,莺歌海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少量Ⅱ_1型,陵水组烃源岩为Ⅲ型和Ⅱ_2型。琼东南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以Ⅲ型为主,部分Ⅱ_2型。莺琼盆地烃源岩样品中所见的镜质组组分主要为无结构镜质体和镜屑体,结构镜质体很少见,惰性组含量普遍较低,主要由丝质体、半丝质体和惰屑体组成,壳质组组分主要为孢子体和壳屑体,其次见角质体和树脂体,腐泥组组分主要是藻类体和矿物沥青基质。莺歌海盆地梅山组显微组分总含量较叁亚组和陵水组高,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和陵水组显微组分总含量较梅山组和叁亚组高。从平面分布特征来看,莺歌海盆地东方区D1-11井、临高凸起L20-1井、海口区H29-2井、岭头区LT35-1井和LT26-2井梅山组烃源岩TMC值相对较高;琼东南盆地Y13-3井崖城组烃源岩显微组分含量最高,TMC值占全岩体积的1.9%。莺琼盆地各层位烃源岩显微组分组成均以富含镜质组,壳质组+腐泥组次之,贫含惰性组为特点,具有陆源有机质占优势的特征。莺琼盆地各层位烃源岩生烃组分均主要为壳屑体、藻类体、孢子体和矿物沥青基质。莺琼盆地烃源岩沥青“A”族组成具有饱和烃与极性组分含量较高、芳烃含量较低的特征;梅山组烃源岩沥青“A”、饱和烃与芳烃的δ~(13)C值较叁亚组烃源岩要轻;沥青“A”与饱和烃的δ~(13)C值较轻,芳烃δ~(13)C值较重。莺琼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中低碳数正构烷烃较多,具姥鲛烷对植烷优势,陆源萜烷较丰富,藿烷系列较完整,C_(27)和C_(29)规则甾烷含量相当,主要沉积于弱氧化-还原环境;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Pr/Ph值高(多大于3),具有姥鲛烷对植烷的明显优势,普遍富含二萜烷、奥利烷等陆源标志物,C_(29)甾烷相对含量较高,沉积环境偏向氧化环境。莺琼盆地烃源岩芳烃馏分以常规多环芳烃为主,菲和萘系列含量较高,芳香甾烷类较低,检测出?、苝、芘、苯并芘等陆源标志物;陵水组和崖城组芳烃主要由菲、?和萘组成,梅山组和叁亚组芳烃主要由菲、?、芘、萤蒽、苯并芘、萘和苯并萤蒽组成。莺琼盆地各层位烃源岩生源构成整体表现出陆源高等植物生源占优势的有机质输入特征,同时有低等生物生源的贡献;莺歌海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均呈现陆源高等植物生源和低等生物生源的混源输入特征,但叁亚组烃源岩较梅山组烃源岩具有较多的陆源高等植物生源。从平面上看,靠近物源供给区的海口区和岭头区各口井烃源岩的陆源高等植物贡献明显较高。琼东南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呈现陆源高等植物生源和低等生物生源的混源输入特征,而陵水组和崖城组烃源岩则表现出以陆源高等植物生源占优势的输入特征。Y13-1气田因距离物源供给区较近,各口井不同层位烃源岩中高等植物生源所占的比例较高。莺琼盆地烃源岩主体处于成熟阶段(多数样品Ro为0.5%-1.3%)。对比而言,莺歌海盆地各层位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梅山组、叁亚组、陵水组;各层位烃源岩Ro分布在0.23%-1.04%之间,表明其热演化程度均处于未成熟-成熟阶段,绝大多数样品Ro处于生油窗范围内。各口单井烃源岩Ro值均呈现随埋深增加而有规律性增加的趋势。琼东南盆地各口井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已达到成熟阶段,处于生油窗范围内,有利于油气的生成;就同一井区而论,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热演化程度明显较叁亚组和梅山组烃源岩要高。饱和烃生物标志物参数C_(29)甾烷ββ/(αα+ββ)和C_(29)甾烷20S/(20S+20R)、芳烃生物标志物参数甲基菲比值、烷基二苯并噻吩异构体比值等均可以很好地表征莺琼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程度。以有机碳含量、显微组分总含量和生烃潜量作为有机质丰度的评价指标,认为莺歌海盆地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主要为中等烃源岩,而陵水组烃源岩较差,生烃潜力较低。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主要属中等-好烃源岩,而叁亚组和梅山组烃源岩相对较差。莺歌海盆地梅山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加之地层厚度(可达2200m以上)和烃源岩厚度较大,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为莺歌海盆地最有潜力的烃源岩;叁亚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略低于梅山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处于成熟阶段,演化程度合适,盆地中部和西南部地层厚度大,也具有较大的生烃潜力。琼东南盆地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处于成熟-高成熟阶段,其中崖城组烃源岩厚度大(可达1600m),生烃潜力大,为琼东南盆地最有潜力的烃源岩;梅山组和叁亚组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相对于崖城组和陵水组烃源岩较低,有机质类型以Ⅱ_2型和Ⅲ型为主,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具有一定的生烃潜力。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组成较为复杂且主要组分含量变化较大,而琼东南盆地天然气组成相对简单,大部分以烃类气体为主。莺歌海盆地D1-1气田和LD22气田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δ~(13)C_1值与我国煤成大中型气田甲烷碳同位素的主频率段大体相当,各区域和层位的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值均小于乙烷碳同位素值,只有极少数天然气丙烷碳同位素表现出大于乙烷碳同位素的特征,即整体上未出现倒转现象。琼东南盆地Y13-1气田、B19-2气田和L22-1气田天然气甲烷碳同位素δ~(13)C_1值则相对偏轻,只有极少数天然气丁烷碳同位素表现出大于丙烷碳同位素或丙烷碳同位素表现出大于乙烷碳同位素的特征,即整体上未出现倒转现象。莺歌海盆地的烃类气分为热成因气、生物气和混合气,以热成因气为主,生物气主要为乐东区第四系天然气,混合气主要为乐东区第四系天然气和东方区浅层莺歌海组天然气,琼东南盆地则以热成因气为主。烃源岩对高温高压大气田成藏的控制作用,包括烃源岩大面积连续展布且厚度较大;较高的有机质丰度,利于生气的有机质类型;适合的热演化程度和高温高压环境;较大的烃源岩生气强度。琼东南盆地中央坳陷带乐东—陵水凹陷烃源岩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生气强度可达30×10~8m~3/km~2以上,且烃源岩与圈闭形成期的时空配置较好,有利于天然气的成藏,具有良好的天然气潜力。(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期刊2018-03-29)
黄静,张超,罗鸣,刘贤玉,王成龙[10](2017)在《莺琼盆地某高温高压气田井壁稳定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莺琼盆地某气田为典型的高温高压气田,地质构造复杂,面临严重的井壁失稳。基于岩石力学开展了钻前井壁失稳风险预测及ECD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A井钻前压力预测显示81/2″及57/8″井段压力窗口极窄,仅为0.40 g/cm~3左右。ECD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泵排量及动切力均对ECD影响明显,塑性黏度对ECD影响很小。为避免井漏,应保证81/2″、57/8″井段泵排量分别低于2.40、1.54 m~3/min,钻井液动切力分别低于22、15 Pa。(本文来源于《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5期)
莺琼盆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海莺琼盆地具有温度高、压力高、压力台阶多、安全密度窗口窄等地质特性,钻井施工过程中工程风险事件发生概率较高、处理难度大,严重制约了高效、安全钻井。传统钻井工程风险评价结果多为定性或半定量,无法满足南海莺琼盆地高风险钻井施工作业的安全要求。本文建立了一套钻井工程风险定量评价方法,首先对地层压力和钻井液当量循环密度(ECD)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地层压力和ECD的概率分布;在此基础上,基于广义应力与强度干涉可靠度理论推导了风险评价模型。莺琼盆地高温高压探井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钻井工程风险评价模型计算得到的钻井风险概率结果与现场实际发生风险相吻合,可为该地区高温高压探井钻井安全作业提供指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莺琼盆地论文参考文献
[1].廖奉武,李坤豫,胡友林,何芬,李炎军.莺琼盆地抗高温高密度水基钻井液[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9
[2].黄熠,杨进,胜亚楠,管志川,罗鸣.莺琼盆地高温高压钻井工程风险定量评价方法[J].中国海上油气.2019
[3].黄熠,胜亚楠,管志川,罗鸣,李文拓.莺琼盆地钻井井壁稳定性定量风险评价[J].断块油气田.2019
[4].陈嵘,李奎,胡向阳,袁伟,高楚桥.莺琼盆地X-X气田束缚水饱和度评价[J].海洋石油.2018
[5].贾茹.莺琼盆地盖层完整性及与天然气成藏[D].东北石油大学.2018
[6].韩成,魏安超,黄凯文,罗鸣,张超.莺琼盆地超高温高压气井测试技术[J].特种油气藏.2018
[7].王元,李贤庆,王刚,徐新德,刘海钰.莺琼盆地中新统海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J].现代地质.2018
[8].杨勇,罗鸣,魏安超,韩成,李祝军.南海莺琼盆地高温高压井测试液的研究与应用[J].钻井液与完井液.2018
[9].王元.莺琼盆地烃源岩生源构成、生烃潜力及其控藏作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8
[10].黄静,张超,罗鸣,刘贤玉,王成龙.莺琼盆地某高温高压气田井壁稳定性技术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