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中医院肛肠科)264200
【摘要】目的:观察运用通利止痛垫外敷于脐周及小腹处对肛肠手术尿潴留的疗效作用。方法:治疗组采用通利止痛垫外敷加神灯理疗治疗肛肠术后排尿困难;对照组采用传统诱导排尿护理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6.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利止痛垫外敷于脐周及小腹处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症状效果明显。
【关键词】通利止痛垫;肛肠术后;尿潴留
肛肠术后尿潴留是指患者在完成肛肠手术后由于麻醉、疼痛、肛内填塞物等各种因素引起的排尿不畅或不能自行排尿,尿液留于膀胱。临床症见小便少而费力,排出不畅,而致膀胱过度充盈、膨胀,引起下腹胀痛,甚则疼痛难忍。尿潴留是肛肠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高达52%[1]。肛肠术后尿潴留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以及反复临厕会大大增加患者创面出血及晕倒可能。本院自2015年6月至2016年10月对肛肠手术尿潴留患者采用通利止痛垫外敷于脐周及小腹处外加神灯理疗的方法治疗50例,并设对照组50例,。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观察10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6例,女性24例,年龄25-61岁,混合痔23例,肛瘘18例,肛周脓肿9例;对照组50例,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23-63岁,混合痔22例,肛瘘19例,肛周脓肿9例。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癃闭”的诊断标准
1.3治疗方法:治疗组,本组病例均采用通利止痛垫术后外敷+神灯理疗。药垫组方:厚朴30g大腹皮30g槟榔20g醋元胡20g制川乌10g制草乌10g附子20g干姜20g小茴香15g艾叶20g三棱10g莪术10g透骨草20g车前子20g茯苓20g泽泻20g冰片10g用法:以上药物粉末装袋,大小约20x20cm,蒸汽熏蒸,热度湿度合适后外敷脐周及小腹,神灯照射30分钟;对照组:神灯理疗30分钟,并采用传统诱导排尿的护理(包括改变体位、听流水声、温水冲洗会阴、按摩膀胱区等)。
1.4疗效观察:疗效标准1治愈:术后4h内排尿完全自如;显效:术后8h内恢复排尿;有效:术后12h内有效排尿,仍有小便不尽感;无效16h以上排尿量极少需要导尿。2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实施治疗后排尿情况。
2治疗结果
(见表1)
3讨论
肛肠术后尿潴留在中医属于“癃闭”的范畴。癃闭首见于《内经》,在《素问·宣明五气》曰:“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灵枢·本输》曰“实则癃闭,虚则遗溺”,癃者为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闭为小便闭塞,尿液点滴不出。古人认为癃闭主要责于膀胱,认为“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矣”。膀胱肛门直肠部同处于下焦,易生湿邪,湿热互结,阻滞经络,又因肛门部手术,经络受损,气血运行不畅,累及膀胱,膀胱藏津而不化,最终导致癃闭[2]。
药物脐周及小腹外敷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外治法之一,春秋战国《五十二病方》.就有关于肚脐贴敷药物的记载。明代时,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有敷脐治疗腹水的方法:“(商陆)治肿满、小便不利者,以赤根捣烂,入麝香三分,贴于脐心,以帛束之,得小便利即肿消”。到清代,外治专家吴师机立“十臌取水膏"等,已达外敷逐水。近年来,中医外治之法研究的方向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临床疗效比较明显、而且毒副作用较小、经济简便、操作方便、对机体的损伤小、无痛苦、患者乐于接受,其中以穴位贴敷为主。脐及小腹外敷疗法是外治用药的精髓,它的理论基础是经络学说。脐即中医之神阙穴,神阙穴是人体经络总枢,经气汇海,通过奇经八脉而遍及全身经络,联系五脏六腑,小腹部亦有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外敷可起到通气利尿止痛之功。现代医学认为脐部是人体胚胎发育过程中在腹壁上最后的闭合处,该处表皮角质层覆盖最薄,而屏障功能最弱,在其皮下没有脂肪组织,脐下腹膜含有丰富的静脉网,血管十分丰富,因此药物易于通过薄层皮肤进人血循环而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其作用原理是:①经络的传导作用;②局部皮肤的透入及热力作用;③神经的调节作用;④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厚朴、大腹皮、槟榔行气利水,醋元胡、制川乌、制草乌利湿散寒止痛,干姜、小茴香、艾叶温阳通络,三棱、莪术、透骨草行气消积止痛,车前子、茯苓、泽泻利尿通淋,冰片通窍止痛。诸药合用达到理气利尿止痛之功。
本临床观察表明,通利止痛垫外敷于脐周及小腹处对肛肠手术尿潴留患者具有较好的
治疗效果。通过药物本身的治疗作用+经络传导理论+热力透皮学说,三位一体,中西医结合。使用方法简便、治疗方法独特,无副作用,无依赖成瘾性,患者比较容易接受,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庆荣,临床肛门大肠外科学,第一版[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1992,5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