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参数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太阳系小天体,多项式级数,表面建模
表面参数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帅,于洋,吕敬[1](2019)在《基于多项式级数的小天体表面参数化表征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对小天体地质结构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小天体具有不对称和不规则的质量分布.小天体的这些特点对其表面的准确建模提出了挑战.对于太阳系中的小天体表面研究,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是多面体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任意小天体外形的参数化表征方法.与多面体方法相比,多项式为小天体表面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形状解析的描述,它是连续可微的,并且对不同形状保持高度的通用性.本文首先利用同时控制长度失真和面积失真的CALD算法将小天体的样本点数据映射到单位球面上,得到小天体表面与单位球面之间的双射关系.然后应用多项式级数形式的基函数表征该双射关系,并进一步利用LSMR算法求解得出小天体表面模型的表征形式.最后讨论方法的数值表现,通过分析不同修正参数对模型误差的影响,验证了该方法在数值上的优势与可行性,给出了多个样本小天体表面形状的参数模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9年08期)
杨堤益[2](2019)在《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表面能量平衡的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极冰盖表面冰/雪-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制约我们认识表面物质平衡和提升极地天气气候预报水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东南极冰雪表面能量平衡过程的参数化,有助于更准确的预测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同时也能为卫星产品和模式评估,提供更可靠的地面验证。基于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的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和涡动试验,本文评估了能量平衡关键因子(太阳辐射、反照率、长波辐射、感热和冰雪热通量)的不同模拟和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下降风区的最佳参数化方案。之后,本文模拟了各个能量平衡组分,分析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原因,并结合南极其他站点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辐射通量的参数化表明,本下降风区中,(1)Crawford和Laevastu方案分别适合晴空下和全天空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2)Greuell方案反照率对比模拟表现最好,但在冬季增强下降风和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下结果会偏低。(3)模拟短波辐射时表明,由于本文高估了某些大气成分的削弱作用,使得模拟短波和净短波辐射总体偏小。总体短波实测值水平是高于低海拔地区的。(4)通过拟合系数提升了向下长波参数化精度,结果表明Dilley和Konzelmann方案分别是晴空和全天空下表现最好的方案。但在云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可能会高估南极云层对于向下长波辐射的反射能力。(5)模拟长波辐射结果显示,辐射呈现出夏高冬低的特征。由于更多的向下和更少的向上长波辐射,净长波辐射损失相比低海拔地区更少,更接近于内陆高原站点的净辐射特征。2.湍流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假定动量粗糙度为常值,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本研究区"_#为2.1×10~()*)。当风向发生偏离时,雪丘的存在会使得表面动量粗糙度显着增大。(2)在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Businger的方案总体误差最小,但是Beljaars方案在强稳定状态下会显着降低对湍流发展的低估,其物理意义相比前者更加合理。不稳定大气下,Lettau方案则表现更好。(3)由于冬季冰盖表面温度下降使空气受冷,大尺度的压力梯度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增强的下降风,产生了明显的风速与温度季节周期。(4)研究区大气总体以感热的形式向雪表输送热量。由于冬季增强下降风、风的垂直混合和雪表面能量平衡的热量补偿作用,感热通量表现为冬高夏低。3.冰雪热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雪的低热传导率会滞后下层雪温变化和限制下层温度变幅。从雪温廓线来看,除了11、12和1月,冰雪热通量传输方向整体多指向雪表。(2)模拟有效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经验性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为0.22至0.49 W?m~()0)?k~()0);傅里叶拟合位相差方案结果在0.12至0.19 W?m~()0)?k~()0);利用迭代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最大,最大值可以达到0.24 W?m~()0)?k~()0),最小低至0.0019W?m~()0)?k~()0)。(3)根据简化的一维热扩散方程,本文将模拟10cm雪温与实测温度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迭代参数化的方法误差表现最好,但是不同的时间窗口期会使模拟雪温表现不同。(4)温度变幅散点的相关图中,参数化方案大多高估了温度变化幅度。迭代参数化窗口选取为月和季尺度上显着提升了模拟表现,误差最低。(5)结合对比结果,月或者季尺度为时间窗口时方案结果是最优的。计算冰雪热通量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会使计算值结果不同,也会提前或者滞后最大热通量时间,这对于研究融雪关键区域的积雪变化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陈杰,梁华,魏彪,赵光银,苏志[3](2019)在《参数化纳秒脉冲电源激励下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纳秒脉冲电压上升沿、下降沿、脉宽、以及覆盖电极宽度对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的影响。结合放电图像、电压–电流波形以及高速纹影详细分析了各参数对纳秒脉冲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的放电形态、能量消耗以及诱导流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脉冲电压上升沿与下降沿时间对放电细丝的均匀性有影响,而放电细丝的长度受脉宽影响较大,同时也受到覆盖电极宽度的制约;纳秒脉冲激励产生冲击波的同时会诱导产生速度较小的弱射流,且射流方向受到各电参数的影响,因此,纳秒脉冲激励不只是单纯的快速加热,还有体积力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高电压技术》期刊2019年10期)
王帅,于洋,吕敬[4](2017)在《基于Taylor级数的小行星表面地形参数化建模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天体的表面形状、地貌特征的精确描述是现代天文观测的重要研究方向,也是近距离小天体探测任务在预研阶段亟待了解的信息。对于小行星表面地形的分析在小行星的地质演化研究中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对小行星地质构造的相关研究表明,大部分直径在1 km到100 km之间的小行星为疏松的碎石堆结构,且多数形状都是非对称和不规则的,要准确合理的对其表面进行参数化建模具有一定的困难。目前对小行星表面形状表征的主要方法包括球(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9-22)
姚芳芳,刘明玺[5](2017)在《基于参数化编程的双曲线回转表面数控加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加工双曲线回转表面零件,采用直线拟合逼近,选用FANUC 0i系列数控车床进行参数化编程,通过节点计算、参数赋值、程序编制及仿真加工,编制了可适用于双曲线轴线与机床坐标轴平行情况下任意位置、任意形状、任意起点和终点线型的加工程序,且有效避免空刀,确保加工效率。(本文来源于《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期刊2017年04期)
冯明,李辰[6](2015)在《表面张力密封性能的参数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张力密封的原理和其失效原因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对于通用旋转机械通用的表面张力密封性能判定依据,计算了润滑剂的不同物性参数和密封结构如开口夹角、充液量和螺旋槽等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张力系数起最主要的作用,接触角和密度也会对密封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随着锥角增大和充液量的增加,密封性能逐渐下降,而黏度和螺旋槽等对其性能的影响相对较小。(本文来源于《导航与控制》期刊2015年04期)
孔鹏[7](2015)在《频率选择表面宽带吸波体的参数化设计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频率选择表面(FSS)吸波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新型结构型吸波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方法对于推动FSS宽带吸波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FSS吸波体的吸波机理及其模型的参数化方法,讨论了FSS宽带吸波体的性能评价方法、分析方法及其优化框架。通过建立合理的参数化模型,使用合适的评价与分析方法,针对单元图案、结构排布等不同的侧重点,优化设计了多种FSS宽带吸波体。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从谐振、阻抗匹配等角度讨论了FSS吸波体的吸波原理,以传输线模型为基础定性分析了影响FSS吸波体谐振与阻抗匹配状态的各种要素,以此为基础提出FSS吸波体的模型参数化方法。FSS的单元图案尺寸、器件以及结构等均可以使用此方法参数化。根据FSS宽带吸波体的性能特点,讨论并提出了能够有效评价其宽带吸收性能的评价方法,以评价函数为基础提出了FSS宽带吸波体的二维解空间描述方法。基于FSS宽带吸波体的参数化模型,有针对性地梳理与改进遗传算法在FSS优化中的应用。最后以设计、评价、分析、优化等为基础构建FSS宽带吸波体的智能优化框架。研究与设计了一种4-8GHz开关切换式FSS宽带吸波体。侧重图案参数,对开关性能进行设计与优化。以双开口环耦合图案为基础,设计具有双谐振特性的可调单元结构。提出多态联合评价遗传算法(PUE-GA)对其开关特性进行评价与优化。最终实现了OFF状态-10dB吸收、ON状态全反射的开关切换式FSS宽带吸波体。研究与设计了一种1-5GHz超宽带连续可调式FSS宽带吸波体。侧重图案参数,对连续可调吸波性能进行设计与优化。以一种简单谐振单元为基础,优化与设计具有多谐振特性的单元图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提出具有渐变边缘的多谐振单元图案。通过设计合理的可调器件加载和激励方式,赋予FSS吸波体双可调自由度,从而充分发挥出渐变边缘图案的多谐振特性。最终实现了1-5GHz范围-10dB宽带可调吸波性能。研究与设计了一种具有极化无关性能的1-8GHz超宽带连续可调式FSS吸波体。侧重图案参数与结构层厚度,对连续可调吸波性能进行设计与优化。基于渐变边缘图案的设计思路,在保持可调性以及吸波性能的同时,通过简化、改进得到具有极化无关特性的基础图案。使用PUE-GA进行性能优化后,结合可调器件激励方法,最终在1-8GHz超宽带范围实现了极化无关性能与-10dB吸收性能。研究与设计了一种具有极化无关性能的1-8GHz超宽带多层结构无源FSS宽带吸波体。侧重图案参数与结构参数,对不可调宽带吸波性能进行设计与优化。通过放开两层图案加载层与电介质基底层的排列形式,搜索更适于1-8GHz超宽带吸波的构型。使用“设计-全局优化-分析-局部优化”的优化框架,对多层结构FSS宽带吸波体的性能进行优化。最终得到在1-8GHz具有-10dB吸收性能和极化无关性能的多层结构无源FSS宽带吸波体。本文的研究说明,所提出的模型参数化方法以及设计、评价、分析和优化方法能用于有源和无源FSS宽带吸波体的设计与优化。所得到的多种FSS宽带吸波体在其目标频段均具有良好性能。这些研究将为隐身技术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5-04-01)
胡志刚,郑秋白[8](2014)在《相交圆柱表面展开参数化绘图命令的Lisp二次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对钣金展开图中常见的叁通管件圆柱表面展开的Lisp二次开发命令的优点及必要性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两个相交圆柱面的展开及相贯线算法的参数公式和开发步骤,开发出了叁通管件叁视图及圆柱表面钣金展开图的绘图命令;该命令由基于参数化绘图方法的Lisp程序和基本尺寸参数输入对话框的DCL程序实现,同时列出了基本尺寸参数的输入条件和根据不同参数绘制出的4种典型图样.(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5期)
张卫,程焕兵,陆宝春,郭凡,马冲[9](2014)在《插装阀块表面元件布局的参数化设计及布孔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插装阀块的设计效率和工艺合理性,提出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获得表面液压元件布局和启发式布孔算法优化内部孔道连通顺序。通过建立二通插装阀孔及常用液压元件安装面的设计特征库,结合工程经验实现插装阀块的参数化表面元件布局。基于工程规则提出了内部孔道连通设计及其布孔顺序优化的启发式布孔算法,实现了插装阀块内部孔道的高效连通、顺序优化和设计校核。工程实例表明,孔道路径总长减少68.1%,工艺孔数量减少37.5%。(本文来源于《南京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李新汶,张宁,董根金,刘敏[10](2011)在《回转体进流段型线参数化设计及其表面压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几何边界条件的待定系数法,推导出回转体进流段双参数型线表达式,再利用轴线分布源汇的线元法,将回转体轴上分布的源汇离散,计算得到节点处的源强,进而求得回转体型线的压力分布。相比其他方法,其数据输入简单,易于编程,计算量小,可快速输出压力计算结果。最后采用此数值求解方法计算了SUBOFF的前体段压力分布,与模型试验结果十分吻合,结果可信。(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1年08期)
表面参数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南极冰盖表面冰/雪-气相互作用过程,是制约我们认识表面物质平衡和提升极地天气气候预报水平的关键科学问题。因此,东南极冰雪表面能量平衡过程的参数化,有助于更准确的预测南极乃至全球的气候,同时也能为卫星产品和模式评估,提供更可靠的地面验证。基于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的气象长期观测资料和涡动试验,本文评估了能量平衡关键因子(太阳辐射、反照率、长波辐射、感热和冰雪热通量)的不同模拟和计算方法,提出了适用于下降风区的最佳参数化方案。之后,本文模拟了各个能量平衡组分,分析各要素随时间的变化特征与原因,并结合南极其他站点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1.辐射通量的参数化表明,本下降风区中,(1)Crawford和Laevastu方案分别适合晴空下和全天空条件下太阳辐射的模拟。(2)Greuell方案反照率对比模拟表现最好,但在冬季增强下降风和低太阳高度角的影响下结果会偏低。(3)模拟短波辐射时表明,由于本文高估了某些大气成分的削弱作用,使得模拟短波和净短波辐射总体偏小。总体短波实测值水平是高于低海拔地区的。(4)通过拟合系数提升了向下长波参数化精度,结果表明Dilley和Konzelmann方案分别是晴空和全天空下表现最好的方案。但在云量较大的情况下,方案可能会高估南极云层对于向下长波辐射的反射能力。(5)模拟长波辐射结果显示,辐射呈现出夏高冬低的特征。由于更多的向下和更少的向上长波辐射,净长波辐射损失相比低海拔地区更少,更接近于内陆高原站点的净辐射特征。2.湍流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假定动量粗糙度为常值,我们可以计算得到本研究区"_#为2.1×10~()*)。当风向发生偏离时,雪丘的存在会使得表面动量粗糙度显着增大。(2)在稳定大气层结条件下,Businger的方案总体误差最小,但是Beljaars方案在强稳定状态下会显着降低对湍流发展的低估,其物理意义相比前者更加合理。不稳定大气下,Lettau方案则表现更好。(3)由于冬季冰盖表面温度下降使空气受冷,大尺度的压力梯度力与重力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增强的下降风,产生了明显的风速与温度季节周期。(4)研究区大气总体以感热的形式向雪表输送热量。由于冬季增强下降风、风的垂直混合和雪表面能量平衡的热量补偿作用,感热通量表现为冬高夏低。3.冰雪热通量的参数化表明,(1)雪的低热传导率会滞后下层雪温变化和限制下层温度变幅。从雪温廓线来看,除了11、12和1月,冰雪热通量传输方向整体多指向雪表。(2)模拟有效热传导系数结果表明,经验性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为0.22至0.49 W?m~()0)?k~()0);傅里叶拟合位相差方案结果在0.12至0.19 W?m~()0)?k~()0);利用迭代参数化方案的结果范围最大,最大值可以达到0.24 W?m~()0)?k~()0),最小低至0.0019W?m~()0)?k~()0)。(3)根据简化的一维热扩散方程,本文将模拟10cm雪温与实测温度进行验证比较。结果表明迭代参数化的方法误差表现最好,但是不同的时间窗口期会使模拟雪温表现不同。(4)温度变幅散点的相关图中,参数化方案大多高估了温度变化幅度。迭代参数化窗口选取为月和季尺度上显着提升了模拟表现,误差最低。(5)结合对比结果,月或者季尺度为时间窗口时方案结果是最优的。计算冰雪热通量表明,不同时间尺度会使计算值结果不同,也会提前或者滞后最大热通量时间,这对于研究融雪关键区域的积雪变化十分重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参数化论文参考文献
[1].王帅,于洋,吕敬.基于多项式级数的小天体表面参数化表征方法[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9
[2].杨堤益.东南极冰盖典型下降风区表面能量平衡的参数化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19
[3].陈杰,梁华,魏彪,赵光银,苏志.参数化纳秒脉冲电源激励下表面介质阻挡放电特性[J].高电压技术.2019
[4].王帅,于洋,吕敬.基于Taylor级数的小行星表面地形参数化建模方法[C].第十届全国多体动力学与控制暨第五届全国航天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7
[5].姚芳芳,刘明玺.基于参数化编程的双曲线回转表面数控加工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7
[6].冯明,李辰.表面张力密封性能的参数化研究[J].导航与控制.2015
[7].孔鹏.频率选择表面宽带吸波体的参数化设计与优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5
[8].胡志刚,郑秋白.相交圆柱表面展开参数化绘图命令的Lisp二次开发[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9].张卫,程焕兵,陆宝春,郭凡,马冲.插装阀块表面元件布局的参数化设计及布孔优化[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2014
[10].李新汶,张宁,董根金,刘敏.回转体进流段型线参数化设计及其表面压力计算[J].舰船科学技术.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