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属于半导体制冷片领域。包括:空气开关、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连接端子、风扇、导热片、加热片、散热片、热电偶和热电偶温度计;空气开关连接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端,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输入端,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连接端子输入端,连接端子输出端连接风扇和加热片,热电偶与热电偶温度计连接,导热片位于加热片和散热片基底之间,风扇位于散热片的散热端。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效果是否正常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开关(1)、直流稳压电源(2)、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连接端子(4)、风扇(5)、导热片(6)、加热片(7)、散热片(8)、热电偶和热电偶温度计;空气开关(1)连接直流稳压电源(2)输入端,直流稳压电源(2)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入端,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出端连接连接端子(4)输入端,连接端子(4)输出端连接风扇(5)和加热片(7),热电偶与热电偶温度计连接,导热片(6)位于加热片(7)和散热片(8)基底之间,风扇(5)位于散热片(8)的散热端。
设计方案
1.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开关(1)、直流稳压电源(2)、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连接端子(4)、风扇(5)、导热片(6)、加热片(7)、散热片(8)、热电偶和热电偶温度计;空气开关(1)连接直流稳压电源(2)输入端,直流稳压电源(2)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入端,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出端连接连接端子(4)输入端,连接端子(4)输出端连接风扇(5)和加热片(7),热电偶与热电偶温度计连接,导热片(6)位于加热片(7)和散热片(8)基底之间,风扇(5)位于散热片(8)的散热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热垫,导热垫位于所述加热片(7)与所述导热片(6)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墨片,石墨片位于所述导热片(6)与所述散热片(8)基底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片为两片,且两片均一面带胶,第一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所述散热片(8)基底上,第二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所述导热片(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8)的散热叶片与基底为一体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8)的散热叶片表面为一斜面,且具有波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5)还包括风扇罩,风扇罩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风扇(5)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片(6)为铝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端子(4)为2进8出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片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板(9)和底座(10),底座(10)两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和连接端子(4)安装在上板(9)上,所述空气开关(1)、直流稳压电源(2)、和散热片(8)安装在底座(10)上,上板(9)安装在底座(10)上。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制冷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冷片的检测方面,常规的无损检测方法例如超声波探伤、射线探伤、磁粉和渗透探伤等的研究虽然已经成熟,但仍然有较大的局限性,比如:检测时间过长、检测成本过高、只能进行局部检测、检测到的缺陷不够全面(如短路、滑锡、裂粒、镍层开缝、掉镍层等无法全部检测出来),从而无法判断半导体制冷片制冷效果是否达到要求。
因此,需要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快速、全面、高效的对制冷片的制冷效果进行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制冷片制冷效果是否正常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包括:空气开关、直流稳压电源、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连接端子、风扇、导热片、加热片、散热片、热电偶和热电偶温度计;空气开关连接直流稳压电源输入端,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输入端,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输出端连接连接端子输入端,连接端子输出端连接风扇和加热片,热电偶与热电偶温度计连接,导热片位于加热片和散热片基底之间,风扇位于散热片的散热端。
优选地,所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热垫,导热垫位于所述加热片与所述导热片之间。
优选地,所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石墨片,石墨片位于所述导热片与所述散热片基底之间。
优选地,所述石墨片为两片,且两片均一面带胶,第一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所述散热片基底上,第二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所述导热片上。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散热叶片与基底为一体成型。
优选地,所述散热片的散热叶片表面为一斜面,且具有波纹。
优选地,所述风扇还包括风扇罩,风扇罩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风扇上。
优选地,所述导热片为铝片。
优选地,所述连接端子为2进8出结构。
优选地,所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上板和底座,底座两端设置有把手;所述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和连接端子安装在上板上,所述空气开关、直流稳压电源、和散热片安装在底座上,上板安装在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用热电偶测试导热片的温度来判断制冷片的制冷效果,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检测成本低、检测全面,从而检测的效果更好;
连接端子采用2进8出结构,从而可以同时检测多个制冷片,检测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制冷片检测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所附图仅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
一种制冷片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空气开关1、直流稳压电源2、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连接端子4、风扇5、导热片6、加热片7、散热片8、热电偶和热电偶温度计;空气开关1连接直流稳压电源2输入端,直流稳压电源2输出端连接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入端,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输出端连接连接端子4输入端,连接端子4输出端连接风扇5和加热片7,热电偶与热电偶温度计连接,导热片6位于加热片7和散热片8基底之间,风扇5位于散热片8的散热端。
检测时,将制冷片与连接端子4输出端连接,并将制冷片放置于导热片6和散热片8基底之间。打开空气开关1接通220V电源,打开36V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同时给加热片7、风扇5和制冷片供电,同时用热电偶测试导热片6温度。5分钟后,观察热电偶温度计上的温度,并判断测得的温度是否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若制冷片工作正常,则导热片的温度下降,且温度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若制冷片工作不正常,则导热片的温度不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其中,设定的温度为18±2℃,该温度为技术人员实验所得。
风扇5用M3×50mm的十字盘头螺丝固定在散热片8的基底上,对制冷片热端进行降温。
优选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导热垫,导热垫位于加热片7与导热片6之间。导热垫增加了导热效果,使加热片的热量有效地传递到导热片6。
优选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石墨片,石墨片位于导热片6与散热片8基底之间。石墨片能够均匀导热,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传递到制冷片制冷端和散热片8基底上。
优选地,石墨片为两片,且两片均一面带胶,第一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所述散热片8基底上,第二石墨片带胶的一面粘在导热片6上。石墨片不带胶的一面与制冷片接触,有利于对制冷片进行取放。
优选地,散热片8的散热叶片和基底为一体成型,规格为50×50×77mm。一体成型的设计有效地解决了基底表面贴散热叶片导致散热效果不好的问题,另一方面降低了散热叶片与基底一体加工出来时的工艺复杂性,同时也提高了加工效率。
优选地,散热片8的散热叶片表面为一斜面,且具有波纹。散热叶片之间的间隙为风扇5吹入的风道,斜面有利于减小风阻,增加了散热效果。散热叶片表面的波纹增加了散热叶片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了散热效果。
优选地,风扇5还包括风扇罩,风扇罩通过螺丝固定在风扇上。风扇罩可以在风扇5工作时,防止人体接触到扇叶而受到伤害。
优选地,导热片6为铝片,铝片的导热性好,且质量轻。
优选地,连接端子4为2进8出结构。该结构可以使连接端子4同时接4个制冷片,从而提高了检测的效率。
优选地,制冷片检测装置还包括:上板9和底座10,底座10两端设置有把手;用M2.5×5mm十字盘头螺丝将可调直流稳压恒流电源3和连接端子4安装在上板9上,用M2.5×5mm十字盘头螺丝将空气开关1和直流稳压电源2安装在底座10上、用M3×60mm铜柱将散热片8安装在底座10上,用M3×60mm铜柱将上板9安装在底座10上。
本实施例通过用热电偶测试导热片的温度,并判断测得的温度是否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若制冷片工作正常,则导热片的温度下降,且温度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若制冷片工作不正常,则导热片的温度不在设定的温度范围内。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检测导热片的温度,间接地检测制冷片的制冷效果,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判断制冷片制冷效果是否正常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0227.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70539U
授权时间:20191101
主分类号:G01N 25/20
专利分类号:G01N25/20
范畴分类:31E;
申请人: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燕子河路388号亿智科技产业园1号楼
发明人:王浩;沈锐;金长明
第一发明人:王浩
当前权利人:合肥埃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金凯
代理机构:34115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直流稳压电源论文; 散热片论文; 导热石墨片论文; 直流风扇论文; 石墨结构论文; 空气开关论文; 石墨论文; 热电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