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包括介质基板,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第一馈线组、第二馈线组、第三馈线组、第一微带、第四馈线组和第五馈线组,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线组和第二馈线组的一端连接的端口,以及分别与第一馈线组、第二馈线组、第三馈线组和第一微带连接的第一跨接微带;所述第三馈线组与第一馈线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第四馈线组和第五馈线组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微带与第二馈线组的另一端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具有结构简单、驻波率较低、功率分配均匀等优点,在卫星侦察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包括介质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1)上的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线组(3)和第二馈线组(4)的一端连接的端口(2),以及分别与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和第一微带(6)连接的第一跨接微带(46);所述第三馈线组(5)与第一馈线组(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微带(6)与第二馈线组(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馈线组(3)与第二馈线组(4)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且所述第二馈线组(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微带(411)、第十二微带(412)、第十三微带(413)、第十四微带(421)、第十五微带(422)、第十六微带(423)、第十七微带(431)、第十八微带(432)、第十九微带(433)、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一微带(442)、第二十二微带(443)、第二十三微带(451)、第二十四微带(452)和第二十五微带(453);所述第十二微带(412)、第十四微带(421)、第十六微带(423)、第十八微带(432)、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二微带(443)和第二十四微带(452)均为半圆环形状;所述第三馈线组(5)与第五馈线组(8)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设;所述第三馈线组(5)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跨接微带(46)连接的第二微带(51)和第三微带(52),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5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跨接在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跨接微带(59),一端分别与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一微带组(53)连接的第四微带(55),与所述第四微带(5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六微带(57),一端与所述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二微带组(54)连接的第五微带(56),以及与所述第五微带(56)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组(58);所述第四馈线组(7)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6)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馈线组(8)连接的第七微带(71)、第四微带组(72)、第八微带(73)。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包括介质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1)上的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线组(3)和第二馈线组(4)的一端连接的端口(2),以及分别与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和第一微带(6)连接的第一跨接微带(46);所述第三馈线组(5)与第一馈线组(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微带(6)与第二馈线组(4)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馈线组(3)与第二馈线组(4)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且所述第二馈线组(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微带(411)、第十二微带(412)、第十三微带(413)、第十四微带(421)、第十五微带(422)、第十六微带(423)、第十七微带(431)、第十八微带(432)、第十九微带(433)、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一微带(442)、第二十二微带(443)、第二十三微带(451)、第二十四微带(452)和第二十五微带(453);所述第十二微带(412)、第十四微带(421)、第十六微带(423)、第十八微带(432)、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二微带(443)和第二十四微带(452)均为半圆环形状;
所述第三馈线组(5)与第五馈线组(8)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设;所述第三馈线组(5)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跨接微带(46)连接的第二微带(51)和第三微带(52),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5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跨接在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跨接微带(59),一端分别与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一微带组(53)连接的第四微带(55),与所述第四微带(5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六微带(57),一端与所述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二微带组(54)连接的第五微带(56),以及与所述第五微带(56)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组(58);
所述第四馈线组(7)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6)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馈线组(8)连接的第七微带(71)、第四微带组(72)、第八微带(7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带组(53)与所述第二微带组(54)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所述第一微带组(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十六微带(531)、第二十七微带(532)、第二十八微带(533)、第二十九微带(534)、第三十微带(535)、第三十一微带(536)和第三十二微带(537);所述第二十六微带(531)与第三微带(52)连接,且所述第三十二微带(537)与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四微带(5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微带组(72)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七微带(71)连接、且另一端与第八微带(73)连接的第三十八微带(720)、第三十九微带(721)、第四十微带(722)、第四十一微带(723)、第四十二微带(724)、第四十三微带(725)、第四十四微带(726)、第四十五微带(727)和第四十六微带(728);所述第三十八微带(720)、第四十微带(722)、第四十二微带(724)、第四十四微带(726)和第四十六微带(728)均为半圆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微带组(58)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第五微带(56)连接的第三十三微带(581)、第三十四微带(582)、第三十五微带(583)、第三十六微带(584)和第三十七微带(585);所述第三十四微带(582)和第三十六微带(584)均为半圆环形状。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侦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
背景技术
天线馈线,是指连接天线与收、发信机传送射频能量的传输线。其要求与天线有良好的阻抗匹配、传输损耗小、辐射效应小、有足够的频带宽度和功率容量。其主要包括平行双线、同轴线、微带线、波导管。通常,平行双线和同轴线用作线天线的馈电线;微带线和同轴线用作微带天线的馈电线;波导管用作反射面天线和喇叭天线的馈电线。天线馈线被广泛运用在信号发生器、频率计、功率计、阻抗测量仪、驻波测量仪、场强计、频谱仪、测试接收机、网络分析仪、示波器、集成电路测试仪、传输综合测试仪等设备。
阵列天线,是一类由不少于两个天线单元规则或随机排列并通过适当激励获得预定辐射特性的特殊天线,在天线在通信、广播、电视、雷达和导航等无线电系统中被广泛运用。由于军用和民用通信、导航设备易于受到外界的干扰攻击;特别是在军事上,在战时地方释放强干扰将使我方的通信、导航设备瘫痪。抗干扰阵列天线能在干扰方向形成零陷,从而避免设备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电子对抗方面可发挥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所研制的抗干扰设备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宽带干扰和多个窄带干扰抑制能力比较差;第二,信号的干信比大多为50dB。
为此,申请人特提出一种阵列天线,其包括支撑架,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的天线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天线安装座上、且呈圆形矩阵排布的数个螺旋天线单阵子,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上、且与8个天线单阵子一一对应连接的射频接收器。目前,市面上并未涉及与阵列天线一致匹配的馈线网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包括介质基板,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上的第一馈线组、第二馈线组、第三馈线组、第一微带、第四馈线组和第五馈线组,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线组和第二馈线组的一端连接的端口,以及分别与第一馈线组、第二馈线组、第三馈线组和第一微带连接的第一跨接微带;所述第三馈线组与第一馈线组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第四馈线组和第五馈线组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微带与第二馈线组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馈线组与第二馈线组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且所述第二馈线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微带、第十二微带、第十三微带、第十四微带、第十五微带、第十六微带、第十七微带、第十八微带、第十九微带、第二十微带、第二十一微带、第二十二微带、第二十三微带、第二十四微带和第二十五微带;所述第十二微带、第十四微带、第十六微带、第十八微带、第二十微带、第二十二微带和第二十四微带均为半圆环形状;
所述第三馈线组与第五馈线组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设;所述第三馈线组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跨接微带连接的第二微带和第三微带,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组和第二微带组,跨接在第一微带组和第二微带组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跨接微带,一端分别与第二跨接微带和第一微带组连接的第四微带,与所述第四微带的另一端连接的第六微带,一端与所述第二跨接微带和第二微带组连接的第五微带,以及与所述第五微带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组;
所述第四馈线组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馈线组连接的第七微带、第四微带组、第八微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微带组与所述第二微带组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所述第一微带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十六微带、第二十七微带、第二十八微带、第二十九微带、第三十微带、第三十一微带和第三十二微带;所述第二十六微带与第三微带连接,且所述第三十二微带与第二跨接微带和第四微带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微带组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七微带连接、且另一端与第八微带连接的第三十八微带、第三十九微带、第四十微带、第四十一微带、第四十二微带、第四十三微带、第四十四微带、第四十五微带和第四十六微带;所述第三十八微带、第四十微带、第四十二微带、第四十四微带和第四十六微带均为半圆环形状。
优选地,所述第三微带组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第五微带连接的第三十三微带、第三十四微带、第三十五微带、第三十六微带和第三十七微带;所述第三十四微带和第三十六微带均为半圆环形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巧妙地第一馈线组、第二馈线组、第三馈线组、第一微带、第四馈线组和第五馈线组,其中,第一馈线组与第二馈线组的结构相同,且第三馈线组与第五馈线组的结构相同,其结构较为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具有结构简单、驻波率较低、功率分配均匀等优点,在卫星侦察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馈线组和第二馈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馈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四馈线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驻波测试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功率分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相位分配图。
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
1-介质基板,2-端口,3-第一馈线组,4-第二馈线组,5-第三馈线组,6-第一微带,7-第四馈线组,8-第五馈线组,46-第一跨接微带,51-第二微带,52-第三微带,53-第一微带组,54-第二微带组,55-第四微带,56-第五微带,57-第六微带,58-第三微带组,59-第二跨接微带,71-第七微带,72-第四微带组,73-第八微带,411-第十一微带,412-第十二微带,413-第十三微带,421-第十四微带,422-第十五微带,423-第十六微带,431-第十七微带,432-第十八微带,433-第十九微带,441-第二十微带,442-第二十一微带,443-第二十二微带,451-第二十三微带,452-第二十四微带,453-第二十五微带,531-第二十六微带,532-第二十七微带,533-第二十八微带,534-第二十九微带,535-第三十微带,536-第三十一微带,537-第三十二微带,581-第三十三微带,582-第三十四微带,583-第三十五微带,584-第三十六微带,585-第三十七微带,720-第三十八微带,721-第三十九微带,722-第四十微带,723-第四十一微带,724-第四十二微带,725-第四十三微带,726-第四十四微带,727-第四十五微带,728-第四十六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螺旋天线单阵子的馈线网络,其包括介质基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均印制在所述介质基板1上的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分别与所述第一馈线组3和第二馈线组4的一端连接的端口2,以及分别与第一馈线组3、第二馈线组4、第三馈线组5和第一微带6连接的第一跨接微带46。所述第三馈线组5与第一馈线组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微带6、第四馈线组7和第五馈线组8依次连接,且所述第一微带6与第二馈线组4的另一端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等序号用语仅用于区分同类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馈线组3与第二馈线组4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且所述第二馈线组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十一微带411、第十二微带412、第十三微带413、第十四微带421、第十五微带422、第十六微带423、第十七微带431、第十八微带432、第十九微带433、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一微带442、第二十二微带443、第二十三微带451、第二十四微带452和第二十五微带453;所述第十二微带412、第十四微带421、第十六微带423、第十八微带432、第二十微带441、第二十二微带443和第二十四微带452均为半圆环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馈线组5与第五馈线组8的结构相同,且相对布设;所述第三馈线组5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跨接微带46连接的第二微带51和第三微带52,一端与所述第三微带52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跨接在第一微带组53和第二微带组54的另一端之间的第二跨接微带59,一端分别与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一微带组53连接的第四微带55,与所述第四微带5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六微带57,一端与所述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二微带组54连接的第五微带56,以及与所述第五微带56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三微带组58。其中,第一微带组53与所述第二微带组54的结构相同,且镜像布设;所述第一微带组5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十六微带531、第二十七微带532、第二十八微带533、第二十九微带534、第三十微带535、第三十一微带536和第三十二微带537;所述第二十六微带531与第三微带52连接,且所述第三十二微带537与第二跨接微带59和第四微带55连接。另外,该第三微带组58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第五微带56连接的第三十三微带581、第三十四微带582、第三十五微带583、第三十六微带584和第三十七微带585。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馈线组7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6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第五馈线组8连接的第七微带71、第四微带组72、第八微带73。其中,第四微带组72包括依次连接后一端与所述第七微带71连接、且另一端与第八微带73连接的第三十八微带720、第三十九微带721、第四十微带722、第四十一微带723、第四十二微带724、第四十三微带725、第四十四微带726、第四十五微带727和第四十六微带728;所述第三十八微带720、第四十微带722、第四十二微带724、第四十四微带726和第四十六微带728均为半圆环形状。
为了验证馈线网络的电气特性,申请人特进行驻波、功率分配和相位分配测试,该馈线网络的驻波小于等于2.5,且功率分配较为均匀。可以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在卫星侦察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但凡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非创造性劳动而作出的变化,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2003.9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344319U
授权时间:20190903
主分类号:H01Q 1/50
专利分类号:H01Q1/50;H01Q21/00
范畴分类:38G;
申请人:四川拜伦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四川拜伦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腾飞九路1号
发明人:谭晋川
第一发明人:谭晋川
当前权利人:四川拜伦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余小丽
代理机构:51266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