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华重庆教育学院旅游系400067
摘要我国红色旅游正处于全面发展阶段,重庆红色旅游有很好的发展机会和前景,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本文对重庆的红色旅游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发展重庆红色旅游对策,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重庆红色旅游发展
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期间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党中央、国务院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的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发展红色旅游的重大决策。据2007年7月对沈阳、上海、瑞金、临沂和遵义5个红色旅游区进行的游客抽样调查显示,有90.6%的游客有继续参加红色旅游的意向,有94.7%的游客愿意把红色旅游景区推荐给亲友。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旅游具有旺盛的人气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抗战期间,重庆因其特殊的政治环境和地理位置,成为我国的战时陪都,留下了一大批反映抗战文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的景点及文物,在革命期间也留下了大量的文物或建筑,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怎样充分利用这些独特的资源,大力发展重庆红色旅游从而促进重庆旅游经济发展尤其重要。
一、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重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
重庆拥有大批红色旅游资源,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统一战线传统,重庆市拥有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6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6个,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保护单位4个,市级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4个,与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战争时期领导人民推荐内解放事业有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7个,还有一大批区(县)级红色旅游资源。
重庆市以红岩精神为主题形象进入了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全国红色旅游精品旅游线路之中。根据《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重庆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区域定位是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红色旅游区”,主题形象定位是“川陕苏区、红岩精神”并将形成“一地、六区、十线”的总体布局。
重庆市政府非常重视本市红色旅游的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对全市红色旅游进行普查后,先后编制完成了《重庆市贯彻实施〈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重庆市2005——2007年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方案》、《2005——2010年重庆市红色旅游景区公路建设规划》。
(二)发展重庆红色旅游的区位优势
重庆地处中国的中西部结合部,承东启西,并拥有长江和嘉陵江,便利的水运交通网络使进出更方便。重庆工业基础雄厚,并且不断吸引众多企业来渝投资,作为直辖市,其经济优势明显。这些优势都为大力发展重庆红色旅游打下基础。
2005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也是我国的第一个“红色旅游年”,1-6月重庆市红色旅游接待了305万人次,仅仅是5月1日到5日全市红色旅游各个景区共接待游客15.21万人次。2007年五一长假前五日,重庆市红色旅游各个景区共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即使是遭受特大暴雨和洪灾影响,全年全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仍达到680.2万人次,同比增长13.4%,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拥有较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重庆在全国性的红色旅游热的带动下必定会迎来一个全新的快速发展期。
二、重庆红色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重庆在努力发展红色旅游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较其他著名的重点红色旅游省(市)还有很大差距。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展示手段单一
多数红色旅游景区的开发没能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中,没能深挖红色文化内涵,没能展现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带有显著的政治色彩,表现为旅游主题单一和低水平重复建设,消费群体和时间都受到一定的局限,并受革命纪念日和政治活动影响明显,红色旅游主题活动过后,难以吸引游客,时效性较强。虽然重庆有很多旧址,但是展示的手段非常单一,在展示形式上,以革命活动遗址、名人故居、纪念馆等传统平面的、静态形式的展览陈列为主,再配以简单图片文字解说,开发方式粗糙,表现手段落后,宣传内容陈旧落后,缺乏现代化的数字声光设备设施,缺乏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
(二)缺乏科学规划、旅游环境有待改善
重庆红色旅游景点分布在各区县,主城区、渝东南、渝东北都分散着红色旅游资源,有些景点缺乏统一科学的规划,在旅游发展的规划上还缺乏科学性和前瞻性。红色景区的旅游功能主要是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兼具观光游览和疗养的功能,常常会强化旅游的革命教育功能,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相结合,顾此失彼的决策使旅游功能比较单一,综合功能不强。景点只重视内部的管理,忽视周边环境的整治和保护,致使周边环境脏、乱、差的现象突出,亟待改善。部分景点人造景观,制造“钢筋混泥土”垃圾,破坏了当地的植被和生态环境也浪费了大量的良田。
(三)观念落后、经营管理不善
目前,不管是在旅游管理人员队伍里还是普通群众中,都还存在对发展红色旅游的意义认识不够和对保护红色旅游资源的意识不够的情况,也仍有“为保护而保护”的传统观念。红色旅游重视内涵,知识性很强,一些管理人员对红色文化认识不够,没能起到传播者的作用。还有,某些景点在管理上还比较粗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对发展旅游的认识不够统一,经营管理体制不够灵活,还保留传统的经营管理模式,还没有建立有效的旅游产业运作体系。
(四)接待设施不完善、受其他著名红色旅游景区威胁
红色旅游景点大都在郊区或是山村,除主城区外还分散在渝东南、渝东北等地,整体经济实力较弱,接待游客的基础条件和旅游经济配套服务较差,目前覆盖我市的旅游交通网络还不完善,餐饮、住宿、购物设施等产业要素不健全,影响游客的到来,最终会影响到我市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其他一些著名的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如陕西、贵州等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知名度也非常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十分强烈,对重庆红色旅游的发展有一定的威胁。如四川广安市有小平故里,贵州有红军长征线路,这些红色旅游资源都是人们所熟悉的,要防止它们对重庆的红色旅游产生替代效应。
三、解决对策
(一)深度挖掘红色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提升红色旅游产品品位
红色旅游是红色景点与缅怀学习、观光游览相结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红色旅游一定要有文化含量。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应做到不断挖掘其文化内涵、提升其产品品位,要做到深度开发与创新开发相结合。加大收集整理革命历史文献和资料的力度,对重庆革命历史时期的历史进行比较全面和细致地调查了解。并且要扩大“红色旅游”的活动内容,与多种旅游形式相结合,从而增加“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可开设一些体验式、参与式的旅游项目,布置一些真实场景,让游客身临其景地感受那种氛围,通过让游客真实地感受到革命年代的氛围、切身体验到革命年代的斗争生活等方式,才能使游客更好地了解革命历史,理解红色精神,“寓教于游、寓教于乐”,于潜移默化中受到深刻的思想洗礼。积极引导红色旅游景区运用高科技手段,改变单纯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用一些现代的数字声光设施设备,使表现手段更加科学化、现代化。重视重庆地方文化和音乐舞蹈的软环境,充分利用重庆当地音乐院系、剧团、文化馆、博物馆等的文学、艺术人才、现代技术专家,走红色旅游艺术化、现代化、信息化的道路。
丰富红色旅游产品内容,满足不同层次游客需要,既要突出“红色”线,又要把当地的人文自然、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以及工农业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将红色旅游的主题融入到当地的地脉和文脉中去,将红色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如红绿(自然生态)结合、红古(历史文化)结合、红俗(民俗风情)结合等,形成优势互补的综合性旅游产品,产生叠加效应,保证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并丰富旅游内容,增强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打造品牌、加大宣传力度
打造红色旅游品牌,目前重庆已经成功打造了“红岩联线”这个知名品牌,重庆市其他地区还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也要努力塑造整体品牌,并可以借“红岩联线”的知名度进行塑造,进行辐射经营,也可以把节庆活动办成旅游品牌。
加强省际横向联合,目前重庆、四川广安、贵州贵阳、遵义“三省四市”已经联合推出广安—重庆—贵阳—遵义红色旅游线路,在此基础上加强几省市的联系,加强研究探讨,进行优势互补,寻求共同发展之路,不仅在这几个省市还在其他省市设立旅游办事机构,介绍重庆的红色旅游,形成全方位的旅游宣传促销攻势,建立稳定的客源市场网络。加大宣传力度,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我市红色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提高知名度,充分利用电视、广播、书籍、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举办一些大型的专题展览,到全国各地进行巡展,提高各景区的知名度。还可以在各个红色景点的宾馆、酒店等所有红色旅游定点接待场所的前厅绘制重庆红色旅游导游图,在各房间和餐厅的墙面上也悬挂一些能反映本地景点的珍贵图片或重要人物的留影等。
现在网络的广泛影响力不容忽视,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进行广泛宣传,重庆也可以创建“中国红岩网”,甚至可以把重庆的各个红色景点联合起来创办“重庆红色旅游网站”并且要与全国其他的经典红色旅游景区网站实行友情链接,共同向人们展出中国红色旅游品牌景区的风采。
(三)科学规划、完善接待设施
要加强领导,进行统一规划,使规划与国家有关发展规划相衔接,结合本市的资源特色确定具体主题,要避免无序开发和盲目的建设,以免造成资源破坏和资金的浪费。在红色旅游区内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才能统一规划和统一开发利用,确保红色旅游的安全、质量、有序,促进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大力净化红色旅游景区的游览环境,整顿和规范红色旅游景区旅行社经营和导游服务行为,同时要严格规范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的旅游饭店服务质量。在进行规划建设时,要注意突出重庆市红色文化的特色,营造浓郁的红色旅游氛围。
积极向国家和政府申请各项建设资金,除此以外,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安排好资金,把发展红色旅游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搞好本市各红色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在加快建设市内高速公路网络的基础上,完善与周边省市的交通建设,突出改善景区公路和旅游步道设施,完善立体交通网络以及餐饮、住宿、娱乐等相关设施设备,要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地安排与景区相协调的住宿和饮食设施,提高景点的可进入性与游客参观游览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树立正确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素质
加强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人才,切实提高对开发红色旅游人才的认识,把旅游教育培训作为红色旅游基础工程来抓。要提高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可以适时举办红色旅游区点管理人员培训,学习管理知识和宣传推广知识,熟知红色历史、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要使每一个管理人员都成为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注重编写导游词和解说词,导游是直接面对游客的工作者,一定要规范导游员的讲解行为。同时注重围绕旅游业的各类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的培养,比如加强对旅游饭店和旅游交通部门工作人员的培养,加大力量为发展红色旅游出力。还要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公开招考的办法,引进、选调一批素质高、旅游专业能力强的人员充实到现有的管理服务队伍,或者选送一批优秀人员到高等旅游学校进行集中培训,尽快提高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档次。
(五)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的关系
为了重庆红色旅游的协调快速发展,政府主导和市场运作这两种机制都不可或缺,不仅如此,还得使他们协调运行,仅靠市场运作难以形成旅游经济规模,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动员专家、学者深入研究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展现方式,提升红色旅游产品的品位,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国家通过多种投资渠道加大红色旅游景区的投资力度等。发展重庆红色旅游在以强化政府主导的基础上,更要积极的建立发展红色旅游的市场运作机制,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围绕红色旅游,特别是革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开发策划项目;利用现代技术对外发展服务;加快建立红色旅游项目的招商引资机制等,从而促进红色旅游开发的投资多元化。激活旅游市场的潜力和市场机制的活力,从而推进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搞活经营管理体制。用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促进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小结
发展红色旅游既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又是一项经济工程,更是文化工程、政治工程,是一项利党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是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重庆按照〈纲要〉指定红色旅游发展规划,有效推动红色旅游持续健康发展,使红色旅游成为开展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成为一项重大的世界文化遗产交流工程,重大的扶贫工程、民心工程和社会协调工程,成为一个新兴的转向旅游产品,一项重要的产业。
参考文献
【1】《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05》
【2】中国青年报/2008年/1月/11日/第011版
【3】承德日报/2007年/1月/22日/第003版综合新闻
【4】中国旅游报/2008年/1月/14日/第007版
【5】史玉江唐雯《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对策新论》《商场现代化》2008年5月(中旬刊)总第5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