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与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盖文燕,侯显涛,秦晓庆,刘红芹,王芳,王宝杰[1](2021)在《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策略》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宠物饲养量增加,人兽共患病问题接踵而至,犬猫作为宠物所传播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也应该引起重视。犬猫寄生虫病与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有效的对犬猫人畜共患寄生虫病诊断是疾病防控的关键。因此,了解掌握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对人们有效的掌握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制定该病的防控计划和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就几种常见的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方法的研究和防控策略进展作一综述。
丁繁萍[2](2021)在《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牛衣原体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说明衣原体和隐孢子虫都是人畜共患病。衣原体感染人、哺乳动物及禽类后眼部、泌尿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受到损伤,感染反复会造成不孕不育和失明等严重损伤。隐孢子虫是一种可以引起人及动物严重腹泻的重要机会性原虫,被感染的人及动物会出现腹泻及呼吸道病症,造成生产性能急剧下降或者直接死亡。这两种疾病严重威胁人畜健康,对畜牧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本研究运用血清学ELISA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牛场进行衣原体与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为该地区人畜共患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1.以“发现疫病或证明无疫”的抽样策略,在新疆南疆部分地区7个牦牛场(A~G)、9个规模化奶牛场(H~P)共采集320份样品,经衣原体、隐孢子虫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16个牛场均检测到衣原体、隐孢子虫的血清阳性抗体,群间阳性感染率为100%,证实该地区规模牛场存在衣原体、隐孢子虫的感染。2.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7个牦牛场(A~G)521份血清样品、9个奶牛场(H~P)576份血清样品进行衣原体抗体ELISA检测,牦牛和奶牛衣原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2.46%和13.71%。3.以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牦牛场的276份衣原体抗体阴性血清作为样本,经衣原体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A、C、E、G四个场存在衣原体感染情况,抗原阳性率分别为5.13%、7.69%、5.00%和2.50%。4.在新疆南疆部分地区9个奶牛场,以1<年龄≤3有流产史母牛为抽样对象,采集60份阴道拭子,运用Real-Time PCR检测,检测出9份强阳性样本(Ct≤15),经流产衣原体特异性引物进行巢式PCR扩增、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分析,证实为流产衣原体。5.对新疆南疆部分地区7个牦牛场(A~G)521份血清样品、9个奶牛场(H~P)576血清样品进行隐孢子虫抗原ELISA检测,结果显示:牦牛和奶牛隐孢子虫抗原阳性率分别为11.13%和7.12%。
何思琪[3](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李蕴慧[4](2021)在《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的三种重要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spp.)、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oides coli)和毕氏肠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是寄生于人及多种动物肠道内的三种重要原虫,均通过粪-口途径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三种病原的感染不仅会造成畜禽生产性能下降,也可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威胁。陕西省是中国西北部发展地方特色生猪产业的重要地区,但该省猪中三种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和种群分布特点鲜有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上述三种肠道原虫在陕西省部分规模猪场不同年龄段猪中的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猪的三种肠道原虫感染情况:本研究选取了陕西省周至县、临潼区、岐山县、勉县和榆阳区5个规模猪场,采集了包括哺乳仔猪(<25日龄)、断乳仔猪(1~4月龄)、育肥猪(5月龄~3岁)和成年猪(>3岁)4个年龄段共计560份猪粪便样品。形态学检测发现,在40×10倍显微镜下可见近似椭圆形的隐孢子虫卵囊,大小约为4~6μm,外具较厚卵囊壁,内部可见卵囊残体或1~4个弧形子孢子。结肠小袋纤毛虫的滋养体在20×10倍显微镜下可见,形状呈梨形,长度在50μm左右,可运动。基于隐孢子虫的18S r RNA基因、结肠小袋纤毛虫的ITS1-5.8S r RNA-ITS2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ITS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所调查猪场猪的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总感染率分别为20.7%(116/560)、16.8%(94/560)和78.9%(442/560)。共计496份样品(88.6%,496/560)存在至少一种原虫的感染,其中14份样品(2.8%,14/496)存在三种原虫混合感染,128份样品(25.8%,128/496)存在两种原虫混合感染。三种病原中仅隐孢子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各年龄段和采样点间的感染率分布差异极显着(P<0.01),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分布则未呈现显着差异(P>0.05)。(2)猪的隐孢子虫种类和种群结构:对116份隐孢子虫阳性粪便样品的18S r 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猪感染的隐孢子虫分别属于3种隐孢子虫种,即种母猪隐孢子虫(C.scrofarum)、猪隐孢子虫(C.suis)和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其中C.scrofarum为优势虫种(90.5%,105/116),在各年龄段和采样点均呈显着优势分布(P<0.05),而C.suis和C.parvum分别占比3.4%(4/116)和6.0%(7/116),仅分别分布于周至县断乳仔猪和榆阳区哺乳仔猪中。三个虫种均有人感染的相关报道,可能存在公共卫生风险。(3)猪的结肠小袋纤毛虫种群结构:对94份结肠小袋纤毛虫阳性粪便样品的ITS1-5.8S r RNA-ITS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猪的结肠小袋纤毛虫共存在两种基因型,即基因变体(genetic variant)A和基因变体B,其中基因变体B为优势基因型,占阳性样品的69.1%(65/94)。两种基因型均在所有采样点和年龄段中有分布,其中基因变体B在除哺乳仔猪(27.3%,3/11)与成年猪(40.0%,2/5)外的所有年龄段和采样点中均呈优势分布。(4)猪的毕氏肠微孢子虫种群结构:对352份毕氏肠微孢子虫阳性粪便样品的ITS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猪的毕氏肠微孢子虫共存在34种基因型,包括12种已知基因型(CHC5、CHG3、CHG19、CHN7、CHS5、CM6、D、Ebp A、H、Henan-IV、Pig Eb4和Pig EBITS5)和22种可能的新基因型(根据基因型包含的样品名称命名为SHZA1、SHZC1、SLTC1~3、SMXB1、SMXC1、SMXD1~2、SYLA1~5、SYLC1、SYLD1、SZZA1~2、SZZB1、SZZC1和SZZD1~2),其中新基因型SZZD1为优势基因型(23.0%,81/352)。多位点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在MS1、MS3、MS4和MS7位点分别形成了29、19、17和22个基因型,109个分离株在4个基因位点全部成功扩增,共形成了87个多位点基因型(multilocus sequence genotypes,MLGs)。综上,本研究阐明了陕西省部分规模猪场不同年龄段猪的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研究结果为探究猪中三种病原的生物学特性、评估人畜共患风险及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了基础数据。
刘振伟[5](2021)在《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关于动物防疫法第二次修订》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已由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2021年1月22日修订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更好学习宣传和施行这一事关动物卫生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法律制度,本刊约请主持法律修改工作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振伟对修改的主要问题作权威解读。
昝珂,王丹丹,李耀磊,金红宇,魏锋,王莹,马双成[6](2020)在《动物类中药材生物安全现状及风险防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动物类中药材的生物安全现状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动物类中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其监管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国内相关法规、文献、质量标准及炮制规范,进行归纳分析,提出动物类中药材的生物安全防控原则。结果与结论:动物类中药材的基原动物较多,部分品种的基原动物有相关规定,但仍有部分品种缺乏对生物安全方面的研究和监管规定。动物类中药材中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存在较大隐患,应研究制订相关品种的具体控制规则,加强生物安全监管,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周磊[7](2020)在《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肝片吸虫血清学调查及西藏螺内寄生虫鉴定》文中指出青藏高原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传统的放牧方式是畜牧业的主要形式,畜牧业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传统且粗犷的放牧方式,导致当地的寄生虫病频发,寄生虫病的肆虐对青藏高原的畜牧业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本研究首先对高原牦牛、藏羊开展了肝片吸虫的血清学调查,系统性的分析了2012-2017年间采集的牦牛血液样本3276份和藏羊血液样本1092份肝片吸虫的感染情况及潜在风险因素。其次,针对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螺进行研究,采集西藏自治区寄生虫病频发的五个地区的螺进行螺种鉴定,调查了螺体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并通过肝片吸虫的线粒体基因cox1对牦牛肝片吸虫、螺内寄生虫进行了分子特征、单倍型研究。取得结果如下:1.牦牛、藏羊肝片吸虫血清学调查本次检测的四个高原地区均有肝片吸虫阳性检出,总体血清阳性率为44.3%。不同地区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为34.1%~72.0%;其中青海和甘肃牦牛肝片吸虫的阳性率高于四川牦牛,而西藏牦牛与四川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公牦牛和母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分别为43.3%和45.6%,无显着差异。不同年龄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为24.3%~47.3%;其中2~4岁牦牛(P<0.001)和4岁以上牦牛(P<0.001)肝片吸虫阳性率均显着高于0-1岁牦牛,而1-2岁牦牛与0-1岁牦牛肝片吸虫感染差异不显着(P>0.05)。不同年份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为18.5%~54.4%;其中2013年牦牛(P<0.001)、2014年牦牛(P<0.001)、2015年牦牛(P<0.01)、2016年牦牛(P<0.001)和2017年牦牛(P<0.001)均显着高于2012年牦牛。从整体水平看,2012~2017间牦牛肝片吸虫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西藏四个地区均有藏羊肝片吸虫阳性检出,总体血清阳性率为37.1%。不同地区藏羊肝片吸虫阳性率为12.1%~61.6%;其中索县(P<0.05)、青龙乡(P<0.001)和班戈县(P<0.001)藏羊感染肝片吸虫的风险均显着高于聂荣县。公藏羊和母藏羊肝片吸虫阳性率分别为36.9%和37.4%,无显着差异。不同年龄藏羊肝片吸虫阳性率为23.9%~46.1%;其中1~2岁藏羊(P<0.001)和2岁以上藏羊(P<0.001)肝片吸虫阳性率均显着高于0-1岁藏羊。2.西藏地区螺种分布及螺内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林芝县、波密县这五个地区,海拔高度分别为:5000m、3700m、3700m、2800m、2900m。共采集螺样本812只,其中当雄县采集样本40只,主要螺种为小土蜗,尼木县采集样本300只,主要螺种为耳萝卜螺,曲水县采集样本260只,主要螺种为耳萝卜螺,林芝县采集样本142只,主要螺种为耳萝卜螺,波密县采集样本70只,主要螺种为小土蜗。通过本次调查,发现西藏地区的淡水螺种类主要为耳萝卜螺和小土蜗,在高海拔和低海拔的区域都有小土蜗和耳萝卜螺的分布。螺内寄生虫的调查发现,螺体内存在雷蚴、子雷蚴、尾蚴、囊蚴这四个形态的寄生虫蚴虫。通过形态学观察,确定主要的寄生虫为肝片吸虫。此外,发现数量不多的尾部分叉的复殖吸虫尾蚴。经过统计发现,尼木县、曲水县、当雄县这三个地区的螺体内主要为肝片吸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70.67%、26.15%、27.5%;林芝县的螺体内主要为肝片吸虫和复殖吸虫感染,感染率分别为:33.8%、4.93%;波密县螺体内未发现寄生虫感染。本次调查结果表明,西藏地区的螺内寄生虫的感染率高于其他地区,该结果也与西藏地区动物体内的寄生虫病感染率高的情况相吻合。3.牦牛肝片吸虫、螺内寄生虫分子特征研究提取牦牛肝片吸虫、螺内寄生虫DNA、PCR扩增cox1基因、序列纯化、基因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DNAMAN、Mega等对cox1基因进行了多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发现本次测序的肝片吸虫cox1序列仅有个别碱基差异。NJ进化树分析发现T4、T7、T9、T10、T14、T17、T34、T46分一个分支;T8和T15分一个分支;T26分一个分支;T58为一个分支;T44为一个分支;T56为一个分支;Y1、Y2、Y3、T33、T37、T43、T48、T55为一个分支。同源性分析发现本次获得的肝片吸虫cox1基因与之前报道的cox1参考基因的同源性为99.6%~100%。Pop ART 1.7分析发现22个肝片吸虫cox1基因共聚积成5个单倍型,其中T4、T7、T9、T10、T14、T17、T34、T46为一个单倍型;T8和T15为一个单倍型;Y1、Y2、Y3、T26、T33、T37、T43、T48、T55、T56为一个单倍型;T44为一个单倍型;T58为一个单倍型。Dna SP软件分析发现这些单倍型多样性和差异性指数分别为0.913和0.00092。
雷萌桐[8](2020)在《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水域资源丰富,土着鱼类种类较多,其在青藏高原生态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寄生虫作为高原生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迄今对青藏高原土着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较少,随着青海水产业的快速发展,鱼病成为影响渔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青海黄河水系、长江水系、青海湖等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以及水库、池塘等的养殖鱼类的蠕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并对在天然水系土着鱼类中感染率高的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获得了以下结果。(1)青海鱼类主要寄生蠕虫的种类。在26种744尾鱼体内外共检出蠕虫12种,隶属于4门6纲7目9科10属。扁形动物门(Platyhelminthes)中有3纲,其中单殖吸虫纲(Monogenoida)1种,为副双身虫属双身虫(Paradiplozoon sp.);绦虫纲(Cestoidea)7种,分别为鱊头槽绦虫(Bothriocephalus acheilognathi)、东方短结绦虫(Breviscolex orientalis)、中华许氏绦虫(Khawia sinensis)、鲤蠢属未定种绦虫(Caryophyllaeus sp.),头槽绦虫裂头蚴(Bothriocephalus sp.plerocercoid),双线绦虫裂头蚴(Digramma sp.plerocercoid)、肠舌状绦虫裂头蚴(ligula intestinalis plerocercoid);线虫纲(Nematoda)1种,为对盲囊属线虫幼虫(Contracaecum spp.larva),另有线虫未定种2种;棘头虫门(Acanthocephala)有2纲,分别为始新棘头虫纲(Eoacanthocephala)的青海新棘吻虫(Neoechinorhynchus qinghaiensis)和古棘头虫纲(Palaeacanthocephala)的裸鲤棘吻虫(Echinorhynchus gymnocyprii);环节动物门(Annelida)蛭纲(Hirudinea)的尺蠖鱼蛭(Piscicola geometra)。(2)青海天然水系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在天然水系共采集到20种525尾野生鱼,198尾鱼感染蠕虫,蠕虫整体感染率为37.7%,感染的蠕虫包括棘头虫、绦虫、线虫、吸虫。棘头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0.9%和15.2条,绦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8.4%和12.8条,线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5.1%和11.8条,吸虫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分别为3.4%和10.3条。厚唇裸重唇鱼(Gymnodiptychus pachycheilus)、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裸腹叶须鱼(Ptychobarbus kaznakovi)、小头高原鱼(Herzensteinia microcephalus)等5种鱼的蠕虫感染率较高,均达50%以上。检查长江水系土着鱼类7种112尾,蠕虫感染率为34.8%,共发现7种寄生虫,包括鱊头槽绦虫、东方短结绦虫、鲤蠢属绦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吻虫、副双身虫属吸虫及线虫未定种,棘头虫和绦虫感染较为普遍,其中棘头虫的平均感染率为23.21%,平均感染强度为19.4条。采集到青海省内黄河水系鱼类12种337尾,其中土着鱼类有7种291尾,黄河水系鱼类的蠕虫感染率为33.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线虫未定种、副双身虫属吸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尺蠖鱼蛭等7种蠕虫,其中土着鱼类的棘头虫平均感染率为32.3%,平均感染强度为10.9条。采集到天然湖泊土着鱼类2种76尾,蠕虫平均感染率为60.5%,感染有肠舌状绦虫裂头蚴、对盲囊线虫幼虫、青海新棘吻虫、裸鲤棘头虫、副双身虫吸虫等5种蠕虫,其中棘头虫平均感染率55.26%,平均感染强度为20.7条。(3)青海养殖鱼类蠕虫感染情况。共采集到9种225尾养殖鱼类,蠕虫整体感染率为6.22%,感染强度为4.79条,感染的蠕虫均为绦虫,分别为鱊头槽绦虫、头槽绦虫裂头蚴、双线绦虫裂头蚴、中华许氏绦虫、舌状绦虫裂头蚴。(4)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分析。对青海不同宿主来源和区域的裸鲤棘吻虫的核糖体18S rRNA、rRNA-ITS及线粒体cox1基因进行扩增测序,获取了34条18S rRNA基因序列、34条rRNA-ITS基因序列及35条cox1基因部分序列,并对其序列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18S rRNA、rRNAITS、cox1基因序列,以邻接法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树形相似,证实了不同宿主及地理来源的棘头虫为裸鲤棘吻虫,亦进一步证实了裸鲤棘吻虫为有效的独立种。基于COI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裸鲤棘吻虫具有一定的水系分布特性。中性检验提示裸鲤棘吻虫核糖体基因可能存在定向选择,而线粒体cox1基因可能存在遗传漂变;种群历史动态分析提示裸鲤棘吻虫种群大小保持稳定。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青海天然水系中的土着鱼类及养殖鱼类的蠕虫区系进行调查,初步明确了青海鱼类的蠕虫感染状况,丰富了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资料,可为今后青藏高原鱼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同时对裸鲤棘吻虫进行了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其病原学资料,为今后对其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周鸿让[9](2020)在《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文中认为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又称包虫病(Hydatidosis),是一种可引起严重疾病负担并影响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和畜牧业发展的慢性人兽共患寄生虫病[1],可造成严重的医疗、社会和经济负担及后果[2-5]。所以早期、准确的诊断和检测,实时监测各类宿主的感染情况,对该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1,6]。本研究针对棘球绦虫的鉴别与棘球蚴病诊断方法的可操作性、检测灵敏度以及特异性,并依据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扩增方法(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AA)的原理,建立了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和多房棘球绦虫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具体开展以下三部分研究工作,以期为棘球绦虫的检测以及棘球蚴病的诊断提供可选择的检测方法:一、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细粒棘球绦虫G1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以细粒棘球绦虫G1(EgG1)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TM No.AF297617)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6对引物。经筛选获取最佳引物,并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以优比RAA反应体系。以PCR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以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含目的基因片段不同拷贝数的pMD19-T(Simple)克隆质粒进行RAA灵敏度扩增检测,同时以多房棘球绦虫、牛带绦虫、亚洲带绦虫、多头带绦虫、犬复孔绦虫、犬弓首蛔虫、毛首鞭形线虫、贾第鞭毛虫、肝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大片吸虫以及华支睾吸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用于特异性评价。此外,分别对不同样本(感染EgG1的动物组织样本(10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5份))进行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检测方法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gG1的目的基因片段。经优化确立最佳温度为37℃,最佳引物(10μmol/L)用量为2μL,即反应浓度为0.4μmol/L,最佳醋酸镁(280mmol/L)用量为2.5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灵敏度方面,RAA法最低可检测到10 pg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特异性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EgG1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二、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以多房棘球绦虫(Em)线粒体基因序列(GenBankTM No.AB01 8440)作为靶序列,根据RAA反应原理设计合成5对引物。经筛选获取最佳引物后,再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以优化RAA反应体系。以PCR作为平行对照,分别以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质粒进行RAA扩增,以评价RA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RAA扩增用于特异性评价。此外,分别对不同样本(感染Em的动物组织样本(9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2份))进行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RAA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建立的RAA法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m的目的基因片段。经优化确立最佳温度为37℃,最佳引物(10μmol/L)用量为2μL,即反应浓度为0.4μmol/L,最佳醋酸镁(280mmol/L)用量为2.5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灵敏度方面,RAA法最低可检测到10 pg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特异性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的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三、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G1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与初步应用评价本部分利用第一与第二部分所设计的引物(专利申请号:20191116433 7.5)建立了可在40 min内特异性扩增EgG1与Em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方法(Multiplex recombinase-aid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mRAA)。实验分别从温度、引物及醋酸镁3个方面进行多重RAA反应体系的优化。以mPCR作为平行对照,应用mRAA方法扩增不同稀释浓度的基因组DNA及梯度稀释的质粒,以评价RAA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同时检测多种寄生虫的基因组DNA,以评价其特异性。对所建立的方法优化后,应用于样本(感染棘球绦虫的动物组织样本19份(Eg,10份;Em,9份)、模拟现场阳性犬粪样本3份(含Eg与Em混合样本,3份)以及现场阳性犬粪样本7份(Eg,5份;Em,2份))的检测,以验证所建立的mRAA检测技术的可靠性和实用性。本研究经优化确立了最佳温度为37℃,EgG1正、反向引物(10μmol/L)最佳用量各为1μL,即反应浓度为0.2μmol/L,Em正、反向引物(10μmol/L)各为1.5μL,即反应浓度为0.3 μmol/L,醋酸镁(280mmol/L)最佳用量为2.5 μL,即反应浓度为14 mmol/L的反应体系。在灵敏度检测方面,mRAA最低可检测出0.1 ng的基因组DNA以及104个拷贝数的质粒;在特异性检测方面,以其他寄生虫基因组DNA为模板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感染样本mRAA检测结果均为阳性,且与mPCR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建立的RAA以及mRAA检测方法较常规PCR快速,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高,其在EgG1与Em虫种的鉴定方面以及棘球蚴病基因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为快速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敏感和特异的工具。有望为棘球蚴病的现场防治工作提供高效、快速的技术支撑。
张平[10](2020)在《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文中研究表明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对人民群众健康和养殖业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本文就几种常见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治疗进行简单的论述,旨在人们在饲养和个人防护方面有所裨益,减少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感染,保障人畜安全,保障畜牧业健康有序发展。以下简述仅做抛砖引玉,不妥之处请同行斧正。
二、几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与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几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犬猫相关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方法 |
1.1 弓形虫病 |
1.2 旋毛虫病 |
1.3 包虫病 |
1.4 隐孢子虫病 |
2 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 |
2.1 完善犬猫行业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宠物行业管理秩序 |
2.2 完善各级动物防疫检疫机制,建立综合防控体系 |
2.3 提高犬猫主饲养水平,科学管理宠物 |
2.4 建立健全的犬猫进口相关的制度,加强海关检疫 |
2.5 开展形式多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
3 结语 |
(2)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牛衣原体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衣原体研究概况 |
1.1.1 衣原体概述 |
1.1.2 临床表现 |
1.1.3 生物学分类及特性 |
1.1.4 流行情况 |
1.1.5 诊断方法 |
1.1.6 防控措施 |
1.2 隐孢子虫研究概况 |
1.2.1 隐孢子虫概述 |
1.2.2 临床表现 |
1.2.3 生物学分类及特性 |
1.2.4 流行情况 |
1.2.5 诊断方法 |
1.2.6 防控措施 |
1.3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牛衣原体、隐孢子虫疫病证明无疫或发现疫病的调查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样品来源及抽样原则 |
2.1.2 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样品处理 |
2.2.2 衣原体抗体ELISA检测 |
2.2.3 隐孢子虫抗体ELISA检测 |
2.3 试验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3章 牛衣原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3.1 试验材料 |
3.1.1 样品来源 |
3.1.2 仪器设备 |
3.1.3 试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牛衣原体抗体ELISA检测 |
3.2.2 牛衣原体抗原ELISA检测 |
3.3 试验结果 |
3.3.1 ELISA抗体检测结果 |
3.3.2 ELISA抗原检测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4章 新疆南疆部分地区奶牛衣原体PCR检测 |
4.1 试验材料 |
4.1.1 仪器设备 |
4.1.2 试验试剂 |
4.1.3 样品来源 |
4.2 实时荧光PCR试验方法 |
4.2.1 样品处理 |
4.2.2 样品DNA的提取 |
4.2.3 实时荧光PCR |
4.3 巢式PCR试验方法 |
4.3.1 样品处理 |
4.3.2 引物 |
4.3.3 参考毒株 |
4.3.4 巢式PCR |
4.3.5 PCR产物回收及测序 |
4.4 实时荧光PCR试验结果 |
4.5 巢式PCR试验结果 |
4.5.1 PCR扩增结果 |
4.5.2 核苷酸同源性比较 |
4.6 讨论 |
4.7 小结 |
第5章 牛隐孢子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
5.1 试验材料 |
5.1.1 样品来源 |
5.1.2 仪器设备 |
5.1.3 试验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操作步骤 |
5.2.2 计算方法 |
5.2.3 结果判定 |
5.3 试验结果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
2.1.2 食品安全 |
2.1.3 食品检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
2.2.3 目标模式——泰勒 |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
3.1.1 针对性原则 |
3.1.2 以学生为本 |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调查法 |
3.2.3 实验研究法 |
3.2.4 SWOT分析法 |
3.3 研究工具 |
3.3.1 问卷 |
3.3.2 试卷 |
3.3.3 访谈提纲 |
3.3.4 量表 |
3.4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
4.1.1 学校环境分析 |
4.1.2 学生需求分析 |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
5.2 教学方法 |
5.2.1 演示法 |
5.2.2 讲授法 |
5.2.3 合作学习法 |
5.2.4 情境教学法 |
5.2.5 案例教学法 |
5.2.6 小组讨论法 |
5.3 课例分析 |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
6.3.3 访谈结果分析 |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1.1 促进学生发展 |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
7.2 思考与讨论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的三种重要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猪的重要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研究进展 |
1.1 猪常见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 |
1.1.1 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
1.1.2 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情况 |
1.1.3 毕氏肠微孢子虫感染情况 |
1.2 隐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种群结构 |
1.2.1 隐孢子虫种类和基因分型 |
1.2.2 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分型 |
1.2.3 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分型和多位点基因分型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的三种重要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 |
2.2.1 肠道原虫的形态学检查结果 |
2.2.2 肠道原虫目的基因的PCR扩增结果 |
2.2.3 三种肠道原虫的感染情况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源隐孢子虫种类鉴定与种群结构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猪源隐孢子虫种类鉴定结果 |
3.2.2 猪源隐孢子虫种类分布特征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种群结构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鉴定结果 |
4.2.2 猪源结肠小袋纤毛虫基因型分布特征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源毕氏肠微孢子虫种群结构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2 结果 |
5.2.1 猪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鉴定结果 |
5.2.2 猪源毕氏肠微孢子虫多位点基因分型结果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关于动物防疫法第二次修订(论文提纲范文)
一、修订动物防疫法的重要意义 |
二、修订动物防疫法的总体思路及重点 |
(一)强化对重点动物疫病的净化、消灭,调整动物防疫方针 |
(二)强化人畜共患传染病防控,保障公共卫生和人体健康 |
(三)强化非食用性利用野生动物检疫 |
(四)强化“三方”责任 |
(五)强化动物防疫制度体系 |
(六)强化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能力建设,完善保障措施 |
(七)强化法律责任制度 |
(6)动物类中药材生物安全现状及风险防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动物类中药材生物安全现状 |
1.1 动物类中药材生物安全法律法规 |
1.2 常用动物类中药材的生物安全研究 |
1.2.1 哺乳动物类中药材 |
1.2.2 爬行动物类中药材 |
1.2.3 家禽类中药材 |
1.2.4 两栖动物类中药材 |
1.2.5 节肢动物类中药材 |
2 动物类中药材风险分析 |
2.1 生物安全风险较大的动物类中药材 |
2.2 生物安全风险较小的动物类中药材 |
2.3 生物安全风险尚不明确的动物类中药材 |
3 讨论与建议 |
3.1 病毒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 |
3.2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
3.3 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研究 |
3.4 制订技术指导原则 |
(7)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肝片吸虫血清学调查及西藏螺内寄生虫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淡水螺概况 |
1.2.1 淡水螺类与环境的关系 |
1.2.2 椎实螺的生物学分类、生活史及形态特征 |
1.3 西藏地区主要螺种简介 |
1.3.1 耳萝卜螺 |
1.3.2 小土蜗 |
1.4 西藏螺地区螺内寄生虫病概况 |
1.4.1 复殖吸虫 |
1.4.2 肝片吸虫 |
1.5 寄生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 |
1.6 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 |
1.6.1 预防防治 |
1.6.2 治疗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肝片吸虫血清学调查 |
2.1 材料 |
2.1.1 样本来源与采集方法 |
2.1.2 ELISA检测试剂盒 |
2.1.3 主要器材 |
2.2 试验方法 |
2.2.1 血清学检测 |
2.2.2 统计分析 |
2.3 结果 |
2.3.1 牦牛肝片吸虫检测结果 |
2.3.2 藏羊肝片吸虫检测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西藏地区螺类分布及螺内寄生虫调查 |
3.1 材料 |
3.1.1 样本来源与采集方法 |
3.1.2 样本的保存与运输 |
3.1.3 主要器材 |
3.2 试验方法 |
3.2.1 螺类的初步分类 |
3.2.2 螺的解剖与测量。 |
3.2.3 螺的形态学鉴定 |
3.2.4 螺内寄生虫的分离 |
3.2.5 寄生虫的形态学鉴定 |
3.3 结果 |
3.3.1 螺的形态鉴定 |
3.3.2 西藏地区的螺类分布 |
3.3.3 肝片吸虫形态 |
3.3.4 复殖吸虫蚴虫的收集及形态学观察 |
3.3.5 西藏螺内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情况 |
3.4 讨论 |
3.4.1 椎实螺的地理分布 |
3.4.2 不同海拔高度椎实螺的分布情况 |
3.4.3 螺内寄生虫的感染情况 |
3.5 小结 |
第四章 西藏地区螺内肝片吸虫、牦牛肝片吸虫的分子特征研究 |
4.1 材料 |
4.1.1 样本来源与采集方法 |
4.1.2 主要器材 |
4.2 方法 |
4.2.1 虫体DNA提取 |
4.2.2 PCR扩增 |
4.2.3 电泳 |
4.2.4 测序 |
4.2.5 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 |
4.3 结果 |
4.3.1 肝片吸虫的PCR扩增结果 |
4.3.2 序列比对与进化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鱼类寄生虫及寄生虫病研究进展 |
1.1 我国鱼类寄生虫研究概况 |
1.2 鱼寄生虫对鱼类健康的影响 |
1.2.1 机械性刺激及损伤 |
1.2.2 掠夺宿主的营养 |
1.2.3 对鱼生理功能的影响 |
1.2.4 繁殖力降低 |
1.2.5 毒素作用 |
1.2.6 继发感染 |
1.3 鱼类寄生虫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3.1 鱼源人兽共患吸虫病 |
1.3.2 鱼源人兽共患绦虫病 |
1.3.3 鱼源人兽共患线虫病 |
1.3.4 水产养殖与鱼源性人兽共患蠕虫病 |
1.3.5 鱼源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
1.4 鱼类寄生虫的分类概况 |
1.5 鱼类主要寄生虫病 |
1.5.1 原虫病 |
1.5.2 吸虫病 |
1.5.3 绦虫病 |
1.5.4 线虫病 |
1.5.5 棘头虫病 |
1.5.6 寄生甲壳动物病 |
1.6 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控 |
1.6.1 科学规划 |
1.6.2 生物安全 |
1.6.3 科学管理 |
1.6.4 饲料的优化及管理 |
1.6.5 生物防治 |
1.6.6 废弃物处理 |
1.6.7 药物控制 |
第二章 鱼类棘头虫研究进展 |
2.1 棘头虫的主要形态特征 |
2.2 棘头虫的生活史 |
2.3 棘头虫对鱼的影响 |
2.4 棘头虫的分子生物学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试验研究 |
第三章 青海省天然水系野生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3.1 材料 |
3.1.1 调查地点 |
3.1.2 样品的采集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肉眼检查 |
3.2.2 镜检 |
3.2.3 检查顺序 |
3.2.4 鱼类寄生蠕虫的收集和固定 |
3.2.5 寄生虫的染色方法 |
3.2.6 乳酚透明法 |
3.2.7 虫体鉴定方法 |
3.3 结果 |
3.3.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3.3.2 鱼类感染蠕虫总体状况 |
3.3.3 天然水系中不同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3.3.4 不同水系中鱼的蠕虫感染情况 |
3.3.5 不同水系中鱼的棘头虫感染情况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青海省养殖鱼类蠕虫的调查研究 |
4.1 调查地点及方法 |
4.1.1 调查地点 |
4.1.2 调查方法 |
4.2 结果 |
4.2.1 寄生蠕虫的鉴定结果 |
4.2.2 各调查点养殖鱼类蠕虫总体感染情况 |
4.2.3 不同养殖鱼种感染蠕虫情况 |
4.2.4 养殖鱼种感染蠕虫种类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 |
5.1 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2 方法 |
5.2.1 样品的采集 |
5.2.2 DNA提取、PCR扩增、克隆与测序 |
5.2.3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PCR扩增产物 |
5.3.2 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分析 |
5.3.3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5.3.4 基于18S rRNA、rRNA-ITS和 cox1 序列的单倍型多样性分析 |
5.3.5 种群历史动态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结论 |
本论文的创新点 |
附录 A 裸鲤棘吻虫总DNA提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棘球绦虫与棘球蚴病检测技术 |
2.1 病原学检查 |
2.2 影像学诊断 |
2.3 免疫学诊断 |
2.4 分子生物学诊断 |
3 研究目的和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第一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细粒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EgG1的引物筛选结果 |
3.3 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等温核酸扩增技术检测多房棘球绦虫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Em的引物筛选结果 |
3.3 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第三部分 重组酶介导的多重核酸等温扩增法鉴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技术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评价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寄生虫样本及其基因组DNA来源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2 寄生虫材料基因组DNA验证 |
2.2.3 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4 质粒构建 |
2.2.5 多重RAA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6 多重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
2.2.7 扩增反应条件的优化 |
2.2.8 多重RAA检测灵敏度评价 |
2.2.9 多重RAA检测特异性评价 |
2.2.10 不同种类标本的多重RAA法检测 |
3 结果 |
3.1 不同寄生虫基因组提取验证 |
3.2 目的片段的扩增 |
3.3 多重RAA反应体系优化 |
3.4 PCR反应体系优化 |
3.5 多重RAA检测灵敏度验证 |
3.6 多重RAA检测特异性验证 |
3.7 样本检测 |
4 讨论 |
研究小结 |
1 主要结果 |
2 创新点 |
3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申请专利与发表文章 |
附件 |
(10)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提纲范文)
1 弓形体病 |
2 包虫病 |
3 日本分体吸虫病 |
4 猪囊虫病 |
5 旋毛虫病 |
四、几种重要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检疫与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 [1]犬猫人兽共患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控策略[J]. 盖文燕,侯显涛,秦晓庆,刘红芹,王芳,王宝杰. 山东畜牧兽医, 2021(10)
- [2]新疆南疆部分地区牛衣原体和隐孢子虫的流行病学调查[D]. 丁繁萍. 塔里木大学, 2021
- [3]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4]陕西部分规模猪场猪的三种重要肠道原虫感染情况和种群结构研究[D]. 李蕴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构建科学合理健全的动物防疫法律制度——关于动物防疫法第二次修订[J]. 刘振伟. 农村工作通讯, 2021(03)
- [6]动物类中药材生物安全现状及风险防控分析[J]. 昝珂,王丹丹,李耀磊,金红宇,魏锋,王莹,马双成. 中国药事, 2020(11)
- [7]青藏高原牦牛、藏羊肝片吸虫血清学调查及西藏螺内寄生虫鉴定[D]. 周磊. 西藏大学, 2020(12)
- [8]青海鱼类蠕虫区系调查及裸鲤棘吻虫的系统发育研究[D]. 雷萌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3)
- [9]重组酶介导的核酸等温扩增技术快速检测棘球绦虫的研究[D]. 周鸿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0
- [10]几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的防治[J]. 张平. 中国动物保健,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