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姚相君

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姚相君

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鲁迅美术学院,雕塑,《人民公社万岁》,民族化

中国年代美术论文文献综述

姚相君[1](2019)在《20世纪50年代中国雕塑的民族化转向——以鲁迅美术学院群雕《人民公社万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背景为切入点,以鲁迅美术学院群雕《人民公社万岁》为例,讨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美术创作从全盘吸收苏联到民族化转向的原因。并且通过研究得知,组雕《人民公社万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期最早的大型民族化的城市雕塑,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09期)

韩延兵[2](2019)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下)》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元发展、深入研究的景象。不仅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论述;既有专业建设方面的研讨,也有具体课程、项目的探讨。但成就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3期)

韩延兵[3](2019)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90年代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元发展、深入研究的景象。不仅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论述;既有专业建设方面的研讨,也有具体课程、项目的探讨。但成就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33期)

董丽慧[4](2019)在《妖术/技术/美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摄影的历史语境》一文中研究指出19世纪中叶,摄影术随西方殖民者、商人及摄影师传入中国。19世纪下半叶,作为西方文化及民主政治变化的表征,摄影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期间,清政府将摄影的重要性提升到可用于实业救国的西方先进科技之一。到20世纪20年代,随着文学艺术界一系列革命口号和历史事件的展开,摄影在中国最终成为现代艺术之一种。本文通过对中国早期摄影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历史语境的考察,展现了中国早期现代摄影经历从妖术、技术、进而成为美术的一部分,在20世纪20年代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现代性的一个特殊面向。(本文来源于《艺术设计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黄晶晶[5](2019)在《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电影与美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的社会政策和复杂多样的社会文化现象对此时期中国电影和美术的发展影响很大,也是形成此时期发展格局的真正原因。本篇简短的论文用以分析90年代中国美术和电影在同一时期发展的趋势和大致的主流方向,分析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社会制度及文化对电影和美术发展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国际公关》期刊2019年04期)

陈长田[6](2018)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史教材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20年代是国内中国美术史教材建设的初创期,分别出现了陈师曾、滕固和潘天寿编写的教材。它们与后来出现的中国美术史教材相比,具有鲜明的开创期和特定时代下的叁个特征:纲要式编写体例;明确的进化论史观以及对日本的中国美术史研究成果的参照和模仿。(本文来源于《齐鲁艺苑》期刊2018年02期)

陈长田,张莉莉[7](2018)在《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史教材特征及成因——以陈师曾、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在颁行的《师范学校课程标准》中首次将"美术史"课程列入,但因师资和教材的缺乏,只好特别注明"得暂缺之"。为改变这种状况,一些国画家、美术史家开始自编教材或讲义。1917年,姜丹书编写的《美术史》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印行,并经由教育部审定作为师范学校美术史课程教科书,开创了国内美术史教材写作的先河。1925年,俞剑华根据陈师曾在北京(本文来源于《国画家》期刊2018年02期)

韩延兵[8](2018)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的工艺美术教育事业不仅有宏观的探讨,还有微观的论述,既有总括性的教育教学研究策略,又有具体而微的课程探讨,成就和不足也是显而见之的。(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8年03期)

吴永强[9](2018)在《互动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与美术传播的现代性生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美术》杂志为先导,20世纪80年代的国内美术报刊直面当下文艺现实,普遍作出了介入思潮、把握动向、引导反思、开启未来的拓进性选择。它们以多方位、多层次的信息结构,系统地反映了80年代中国美术发生现代性转型的历史生态,为观察当时的美术思潮、反映时代艺术文化提供了镜像,并为实现媒介叙事到历史书写的转译准备了条件。同时,尽管这些报刊的媒体身份有别,传播表现各异,但皆以对主旋律与多样化的平衡处理实现了艺术与传播的有效互动。(本文来源于《艺术当代》期刊2018年01期)

曹汝平[10](2017)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设计的观念启蒙》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工艺美术"与"设计"概念的讨论体现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分野,其中隐含着"观念启蒙抑或革命才是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的命题。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的背景下,保守与前进、历史与现代、设计与市场、本土与西方的综合性建构是80年代美术设计所面临的问题与任务,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中国当代美术设计的观念启蒙运动。(本文来源于《创意设计源》期刊2017年02期)

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90年代的高等工艺美术教育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多元发展、深入研究的景象。不仅有宏观的探讨,也有微观的论述;既有专业建设方面的研讨,也有具体课程、项目的探讨。但成就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参考文献

[1].姚相君.20世纪50年代中国雕塑的民族化转向——以鲁迅美术学院群雕《人民公社万岁》为例[J].大观(论坛).2019

[2].韩延兵.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下)[J].艺术品鉴.2019

[3].韩延兵.20世纪9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概述[J].智库时代.2019

[4].董丽慧.妖术/技术/美术:20世纪20年代中国现代摄影的历史语境[J].艺术设计研究.2019

[5].黄晶晶.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对电影与美术的影响[J].国际公关.2019

[6].陈长田.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史教材特征研究[J].齐鲁艺苑.2018

[7].陈长田,张莉莉.浅析20世纪20年代中国美术史教材特征及成因——以陈师曾、潘天寿的《中国绘画史》为例[J].国画家.2018

[8].韩延兵.20世纪80年代中国高等工艺美术教育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18

[9].吴永强.互动的转型: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与美术传播的现代性生成[J].艺术当代.2018

[10].曹汝平.20世纪80年代中国美术设计的观念启蒙[J].创意设计源.2017

标签:;  ;  ;  ;  

中国年代美术论文-姚相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