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福泉市道坪苎麻林小学,550509)
我所任教的班级,是一个留守儿童较多的班级,大多数学生的父母为了谋生外出打工,把孩子留守在家里。这些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因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的道德情感,行为品性、知识能力等方面呈现一系列问题。而这些监护人只能给孩子生活上的照顾,无法像父母给他们以温暖和约束,因此大多数留守学生,生活在放任自流和情感缺失的环境中,控制不住情感,缺乏学习兴趣。怎样培养农村留守儿童语文学习的兴趣呢?
一、根据了解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农村留守儿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心理压抑,性格较孤僻。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看见其他同学有父母的关心照顾,心理变得自卑、孤独、粗暴,情绪不稳定,对学习缺乏热情。
2、任性、自私,自理能力较差,依赖性较强。大部分留守儿童属于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家庭中的“小皇帝”,即使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爷爷奶奶也会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对他们的不当行为容忍迁就,久而久之,他们变得狂妄自大,性格自私,缺乏自理能力。
3、学习习惯差,学习成绩下降。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父母无法监管,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经常迟到、旷课,学习主动性不强,没有进取心。
二、及时捕捉留守儿童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形成的关键,就是善于把间接学习兴趣转化为直接学习兴趣。如果做到了这点,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浓,把学习当做满足心理需要的极大乐趣。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农村留守儿童学生的具体特点,在课堂上采用形象、生动,容易引起好奇心的授课方式,持续激发和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以情激趣、以奇激趣、以疑激趣等方法,以最精练的语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生的情绪调整到最佳学习状态,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堂课时,我设计这样的导入语:同学们都喜欢旅游,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看看那里的山和水。素有“甲天下”美称的桂林山水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桂林的山奇,险中又有温婉,秀中又见刚毅;桂林的水美,清澈见底,绿浓似玉。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指导留守儿童写好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要求学生练字应做到少而精。在指导留守儿童练字的过程中,应该让其明白练字并不是简单的机械抄袭活动,而是一种复杂和繁重的脑力活动。让学生在长期练习过程中逐渐提高写字水平。老师在指导学生练习写字的过程中,应该制定严格的要求,尤其是留守儿童,应该让其写好每一笔、每一画,从而逐渐养成好好写字的习惯。
2、培养留守儿童预习与复习的习惯。预习能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哪里,带着疑问上课,从而可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留守儿童回家因无人监督,更不会复习,遗忘会更快。但是只要及时复习,就会降低遗忘率,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帮助留守儿童把平日所学的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弥补知识的缺陷。
3、培养留守儿童上课认真听讲和做笔记的习惯。在课堂上如果他们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学不好,课堂教学任务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时要对听不懂的问题,给予他们做个别辅导,在课堂上让他们多表现并得到肯定性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充满自信。
4、培养留守儿童独立完成语文作业的习惯。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消化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一环。由于留守儿童大部分学习成绩不好,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差。教师应依据他们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实际水平出发,有效地控制作业的难易程度和数量的多少,并能够克服困难,愉快地、自觉地按要求完成作业。
四、用师爱点亮留守儿童的心灵
爱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是儿童智力、道德、个性发展的风帆。一位老教师曾意味深长地说:假如你厌恶学生,那么,当你教育工作刚开始时,就已经失败了。有了爱,人与人之间容易沟通,有了爱,倔强的人会变得格外驯良,爱是通往教育成功的桥梁,也是一条基本的教育原则。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把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是促使他们健康成长的催化剂。留守儿童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平时受的批评较多,往往有自卑心理,如果还经常用批评的方式去教育这些学生,结果会事与愿违,甚至出现顶嘴或出走、退学的现象。我们要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就应该用爱心去教育转化他们,忌用“死不悔改”、“不可救药”等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言语,对他们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儿童干涸的心田。
总之,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提升留守儿童语文学习水平,发展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重要途径。在留守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的学习习惯、行为特点、生活需求等,在此基础上,通过制定科学、易行的教育手段,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学校和家庭要做好沟通和联系,给留守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与呵护,促进留守儿童语文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