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甜瓜叶部病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甜瓜,病害,病毒,杀菌剂,真菌,敏感性,高通。
甜瓜叶部病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泉,李郁婷,马国苹,吴学宏[1](2019)在《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携带一种dsRNA病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从北京地区甜瓜感病叶片上分离到一株Alternaria tenuissima (命名为21-5),其中检测到一种dsRNA病毒,通过随机克隆和末端克隆拼接得到该病毒的cDNA序列全长。经研究发现该病毒有2条dsRNA,各编码一个开放阅读框(ORF)。dsRNA 1全长6 188 bp,预测编码1个开放阅读框(ORF 1),其氨基酸序列经BLASTp比对后并没有发现保守区域;dsRNA 2全长5 903 bp,预测编码1个开放阅读框(ORF 2),其氨基酸序列经BLASTp比对后发现含有1个保守的RdRp结构域(RdRp_4)。该病毒与Alternaria botybirnavirus 1 (ABRV1)相似性极高,且认定为同一种病毒,但是两者来自于不同种类的链格孢菌,因此将该病毒命名为Alternaria botybirnavirus 1-T1 (ABRV1-T1)。采用邻接法对ABRV1-T1预测的RdRp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ABRV1-T1与Botybirnaviridae的病毒聚在一支,属于Botybirnaviridae。对ABRV1-T1的宿主真菌21-5进行致病性研究发现,其致病力显着下降,但是其致病力下降是否与其携带这种真菌病毒相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刘泉,李郁婷,陈垦西,吴学宏[2](2019)在《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甜瓜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引起的甜瓜叶部病害是甜瓜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可使甜瓜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严重影响甜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于2016—2017年,从全国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甜瓜产区采集叶部病害样品,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法得到链格孢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选取201株链格孢菌测定其对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对链格孢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3种杀菌剂对供试菌株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632 8μg/mL、0.461 7μg/mL和0.149 1μg/mL,在P<0.05水平上呈显着性差异。其中啶酰菌胺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656 7μg/mL和1.572 5μg/mL,无显着性差异(P>0.05);苯醚甲环唑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405 8μg/mL和0.603 0μg/mL,差异显着(P<0.05);咯菌腈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112 0μg/mL和0.149 1μg/mL,差异显着(P<0.05)。叁种杀菌剂中咯菌腈的毒力最强,苯醚甲环唑次之,啶酰菌胺略差。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中合理使用杀菌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刘泉,李郁婷,陈垦西,吴学宏[3](2019)在《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真菌病毒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真菌,它不仅是植物病原菌,而且还能危害人和动物。农业生产上,防治由链格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主要通过施用化学杀菌剂的方法,但由此引起的的环境污染、病原菌抗药性和农药残留等问题促使人们积极寻找可以替代部分化学杀菌剂的生防资源。随着真菌病毒Cryphonectria parasitica hypovirus 1 (CHV1)在控制欧洲板栗疫病上的成功应用,使得真菌病毒作为一种生防资源引起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中的真菌病毒资源进行挖掘。测序结果在NCBI non-redundant protein数据库中共比对得到29种病毒信息,其中+ssRNA病毒数量最多,所占比例为49%,dsRNA病毒、未分类的病毒及-ssRNA病毒所占比例分别为19%、23%和7%,仅有一条Contig比对结果为逆转录病毒,但并未比对到DNA病毒的序列信息。这29种病毒分别属于9个不同的病毒科、属以及未分类病毒,其中Ourmiavirus、Narnaviridae和Chrysoviridae所占比例较大。通过对链格孢菌中真菌病毒的深入研究可以为真菌病毒的起源和进化以及真菌病毒与寄主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理论依据,为利用真菌病毒防治链格孢菌引起的病害提供潜在的生防资源。(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乃小英,陈年来,乔昌萍,胡敏[4](2010)在《诱抗剂处理对甜瓜叶部病害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抗病品种银帝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为材料,在露地条件下研究了几种植物提取液和苯并噻二唑(BTH)处理对甜瓜主要叶部病害及果实大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BTH、中草药提取液和侧柏提取液对甜瓜叶部各种主要病害的发生都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尤其对白粉病的抑制效果最好,平均防效达75%。4种诱导剂中,BTH对各种病害的防效都较稳定,平均达51.44%,且在幼果期和伸蔓期+幼果期的预防效果均较植物提取液好。采前诱抗处理能明显提高两品种甜瓜果实品质及抗病品种(银帝)的产量,但对感病品种卡拉克赛产量影响不显着;初花期BTH处理可增加果肉厚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能改善果实经济性状。(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0年01期)
甜瓜叶部病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甜瓜是一种重要的园艺作物。由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p.)引起的甜瓜叶部病害是甜瓜生产上重要的真菌病害之一,可使甜瓜含糖量降低,产量下降,严重影响甜瓜生产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缺乏优良抗病品种的情况下,化学防治仍是控制该病害的主要手段。本研究于2016—2017年,从全国13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甜瓜产区采集叶部病害样品,利用组织分离法和单孢纯化法得到链格孢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明确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种类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和细极链格孢(A.tenuissima)。选取201株链格孢菌测定其对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啶酰菌胺、苯醚甲环唑和咯菌腈对链格孢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杀菌剂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3种杀菌剂对供试菌株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632 8μg/mL、0.461 7μg/mL和0.149 1μg/mL,在P<0.05水平上呈显着性差异。其中啶酰菌胺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1.656 7μg/mL和1.572 5μg/mL,无显着性差异(P>0.05);苯醚甲环唑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405 8μg/mL和0.603 0μg/mL,差异显着(P<0.05);咯菌腈对A.tenuissima和A.alternata的平均EC_(50)值分别为0.112 0μg/mL和0.149 1μg/mL,差异显着(P<0.05)。叁种杀菌剂中咯菌腈的毒力最强,苯醚甲环唑次之,啶酰菌胺略差。本研究结果可为生产中合理使用杀菌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甜瓜叶部病害论文参考文献
[1].刘泉,李郁婷,马国苹,吴学宏.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携带一种dsRNA病毒[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2].刘泉,李郁婷,陈垦西,吴学宏.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3].刘泉,李郁婷,陈垦西,吴学宏.引起甜瓜叶部病害的链格孢菌真菌病毒多样性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4].乃小英,陈年来,乔昌萍,胡敏.诱抗剂处理对甜瓜叶部病害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