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论文_章启群

导读:本文包含了历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历史,哲学,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阶级性,绝对真理。

历史哲学论文文献综述

章启群[1](2019)在《论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古典形态的情感哲学——从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相对于先秦两汉的中国思想和哲学,魏晋玄学发生了深刻的转变。这个转变主要有叁个标志:一是理性原则和哲学思辨方法的确立;二是新的自然哲学形成;叁是情感理论的哲学建构。这叁个标志相互关联,构成中国情感哲学的古典形态。出现在魏晋时期的"中国艺术自觉"是魏晋情感哲学的外化和佐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评价》期刊2019年04期)

葛剑雄[2](2019)在《历史真实难求但不容伪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新闻和历史的区别是什么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村有一个村的历史,一个家有家谱,各人有各人的历史。有人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我不赞成。什么是过去的一切?我现在说的一句话,被听众听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过去。任何能感知到的情况都是过去。如(本文来源于《北京日报》期刊2019-12-09)

危盛[3](2019)在《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流变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哲学的发展就是一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缩微版。先秦哲学孕育出秦汉哲学、秦汉哲学孕育出魏晋南北朝哲学、魏晋南北朝哲学孕育出隋唐哲学、隋唐哲学孕育出宋明清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发展、成熟,不是一个朝代、一段历史一蹴而就养成的,是各方流派思想在纷繁久远的时局中相互激荡与采撷汇就而成,是不同时代人民的实践智慧凝集与升华的结晶,是前一阶段哲学思想与学说的传承和深化,(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9年11期)

王立胜[4](2019)在《70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70年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轨迹,经历了以加强学习为动力,以解放思想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动力,以理论创新为动力,以建构中国哲学知识体系为动力等五个阶段。站在新时代历史制高点上,未来毛泽东哲学研究应建立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基础上,以反思中国道路为前提,着力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与中西哲学思想关系;以中华民族为主体,审视毛泽东话语体系;融通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重新理解和分析毛泽东时代的相关思想及做法。(本文来源于《毛泽东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桑明旭[5](2019)在《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一文中研究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公共性逻辑,深度阐释该逻辑需要回答两大基础性问题:(1)在马克思指明的资本主义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是否具备现实基础?(2)在以批判、对抗和斗争为主要话语范畴的唯物史观框架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如何安放?换言之,唯物史观何以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在抽象的价值观批判和资本逻辑一般批判语境中,这两大问题是无法深度澄明的,必须开启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视域。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与资本主体性逻辑相对立。资本主体性发展至当前,面对普遍化、深层化的现代性危机,其强制性输出原则难以为继,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的历史必要性由此得以显现。以主体性退缩为基本条件的资本创新推动了当代生产方式的新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公共性逻辑由此具备了现实可行性。马克思资本主体性批判的历史指向不是"主体性的黄昏",而是共同体的公共性发展。这表明,公共性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范畴,公共性逻辑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向度。唯物史观的公共性向度不仅超越了现代主义哲学的单一主体性思维,也克服了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公共政治哲学、后现代主义哲学在公共性问题上的虚幻性、抽象性、虚无性,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坚实哲学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孙美堂[6](2019)在《马克思法哲学的历史辩证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的马克思主义法哲学解读范式,离开了马克思的历史视野、实践张力和整体思路,离开了马克思重要的思维方式——历史辩证法,没有把握马克思法哲学的真谛。理解马克思法哲学,需借助历史辩证法。对社会生活进行本质抽象并上升为总体性,从社会存在特别是社会的物质关系中寻找法的根源,把法视为全部社会有机体中的一环;用历史发展的观念看待社会形态与法,承认法的具体形态随着生产发展状况的提高而不断被否定和超越,随着人们间的关系从依附状态向独立自由个性的发展,法必然日益彰显其自由价值;历史实践、社会改造,尤其是生产发展,是法发展演进的根本途径。既然如此,马克思法哲学的应有之义,不是强调和固守法的阶级性,不是强调和固守国家的专政功能,而是促进人的自由解放。(本文来源于《学术界》期刊2019年11期)

王邵励[7](2019)在《历史知识的科学属性——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言说》一文中研究指出在20世纪西方"历史学的哲学"的学术传统中,先后形成了批判的历史哲学和分析的历史哲学两大流派。批判的历史哲学家力图维护历史学科的人文属性,分析的历史哲学家则试图通过重新有限引入自然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来厘定历史知识的边界。波普尔与亨佩尔强化历史知识科学属性的努力,丰富了西方思想界对于历史解释发生原理的认识,但证伪理论和覆盖律等带有自然科学倾向的史学方法,仍然不能完全适用于历史叙事的实际。(本文来源于《北方论丛》期刊2019年06期)

黄璐[8](2019)在《尼采的历史哲学与共同体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欲把握尼采的历史哲学,须以准确理解其对于历史(Geschichte)与历史学(Historie)这对概念的辨析为前提。在尼采那里,历史哲学以历史(Geschichte)为基准,展开与历史学(Historie)之间的较量。这一辨析能纠正学界的一个通识——在后现代思想语境中,福柯的历史观点通常被认为是继承了尼采的历史观念。与此同时,随着历史主义在现代化进程中愈演愈烈,尼采的历史哲学以神话(Mythus)与历史(Geschichte)为两翼,有效地思考了在时空框架中回溯原历史(Urgeschichte)的可能性。事实上,这一回溯并非意在表达尼采关于古希腊的民族认同,而是以神话-历史的模式反思现代国家。所谓模式,在此意味着从历史追问中所能获得的建构姿态,并以之展开对于具有奠基性、构造性以及敞开性力量的预示。神话-历史的模式,作为现代性"畜群"自治的对立面,揭示出历史哲学面向某种共同体的孕育能力。(本文来源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期刊2019年11期)

荆秋慧,顾丹[9](2019)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的融合发展探究——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变革,在遭遇发展瓶颈之时,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思想潮流来引领其发展。此时,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走在时代改革的前沿,引入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因其在中国的快速传播和发展带动了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创新和变革,这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结果。揆诸历史,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经在中国广泛传播,立即成为推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并在无数知识分子和革命家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中紧密结合中国历史,将其发展为适合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揆诸(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11期)

黄翔[10](2019)在《历史知识论如何成为一种科学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些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研究者对知识论概念、对象和认知机制的历史性展开研究,并逐渐形成一个研究方向,即历史知识论。然而,这一理论内容繁杂,学界存在着不少分歧。理解科学知识的一种进路如果有人间:“博物学家们使用手绘与摄影家们使(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11-07)

历史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闻和历史的区别是什么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历史,一个村有一个村的历史,一个家有家谱,各人有各人的历史。有人认为,“过去的一切都是历史”,我不赞成。什么是过去的一切?我现在说的一句话,被听众听到的时候,它就成为了过去。任何能感知到的情况都是过去。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历史哲学论文参考文献

[1].章启群.论魏晋玄学作为中国古典形态的情感哲学——从历史与逻辑两个维度[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

[2].葛剑雄.历史真实难求但不容伪造[N].北京日报.2019

[3].危盛.中国传统哲学的历史流变概述[J].决策探索(下).2019

[4].王立胜.70年来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的历史轨迹与未来展望[J].毛泽东研究.2019

[5].桑明旭.资本主体性的历史批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公共性逻辑——兼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哲学基础[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孙美堂.马克思法哲学的历史辩证法[J].学术界.2019

[7].王邵励.历史知识的科学属性——分析的历史哲学的言说[J].北方论丛.2019

[8].黄璐.尼采的历史哲学与共同体构想[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

[9].荆秋慧,顾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的融合发展探究——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历程及其规律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

[10].黄翔.历史知识论如何成为一种科学哲学?[N].社会科学报.2019

论文知识图

附录1987年哲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题目(9)汤因比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各高校、科研单位获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

标签:;  ;  ;  ;  ;  ;  ;  

历史哲学论文_章启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