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皮带穿过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并与两者相吻合,使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至少一端并设有张紧补偿组件,该端为自张紧端;所述张紧补偿组件包括张紧支架、轴槽和张紧动力件,所述轴槽设于张紧支架上,所述自张紧端的皮带轮的轮轴位于所述轴槽,所述张紧动力件作用于所述轮轴使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自动维持一定的张紧力。本实用新型通过扭簧给从动轮轴施加扭力,致使从动轮轴在滑槽内滑动,以此来给予皮带的张紧力。皮带的初始张紧力可以通过扭簧调节片调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皮带穿过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并与两者相吻合,使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至少一端并设有张紧补偿组件,该端为自张紧端;所述张紧补偿组件包括张紧支架、轴槽和张紧动力件,所述轴槽设于张紧支架上,所述自张紧端的皮带轮的轮轴位于所述轴槽,所述张紧动力件作用于所述轮轴使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自动维持一定的张紧力。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皮带穿过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并与两者相吻合,使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至少一端并设有张紧补偿组件,该端为自张紧端;所述张紧补偿组件包括张紧支架、轴槽和张紧动力件,所述轴槽设于张紧支架上,所述自张紧端的皮带轮的轮轴位于所述轴槽,所述张紧动力件作用于所述轮轴使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自动维持一定的张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为主动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为从动轮,在所述从动轮一端设置所述张紧补偿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动力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扭矩两端分别为所述张紧支架和所述轮轴,所述扭簧的下端作用于从动轮的轮轴,作用力方向为使从动轮远离主动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支架包括扭簧调节片,所述扭簧调节片位于所述张紧支架上端,所述扭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扭簧调节片上,扭簧调节片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扭簧调节片在所述张紧支架上位置的调节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槽为矩形槽或U型槽。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带传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
背景技术
自动化设备的原理是将能源的消耗转化为设备动作执行部件的动作,其所必要的中间结构为传动结构,其作用是将原始驱动端的动力传送到动作执行部件端。现有的传动结构包括齿轮传动、轴联传动和皮带传动等多种方式,其中,皮带传动结构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维护方便、传动距离大、缓和冲击、运行平稳噪声低、过载可防止其它零件损坏等特点而在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但是皮带传动的一大缺点是皮带易松弛,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轮和皮带,皮带穿过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并与两者相吻合,使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之间通过所述皮带传动;在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的至少一端并设有张紧补偿组件,该端为自张紧端;所述张紧补偿组件包括张紧支架、轴槽和张紧动力件,所述轴槽设于张紧支架上,所述自张紧端的皮带轮的轮轴位于所述轴槽,所述张紧动力件作用于所述轮轴使所述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维持一定的张紧力。当皮带使用出现松弛现象时,所述张紧动力件的作用端的作用力将使所述轮轴在轴槽内发生位移,该位移的结果是从新使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形成最佳的张紧状态进行传动,实现自张紧和自补偿的目的,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说明,所述第一皮带轮为主动轮,所述第二皮带轮为从动轮,在所述从动轮一端设置所述张紧补偿组件。
更进一步地,所述张紧动力件为扭簧,所述扭簧的扭矩两端分别为所述张紧支架和所述轮轴。所述扭簧的下端作用于从动轮的轮轴,作用力方向为使从动轮远离主动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张紧支架包括扭簧调节片,所述扭簧调节片位于所述张紧支架上端,所述扭簧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扭簧调节片上,扭簧调节片上设有用于调整所述扭簧调节片在所述张紧支架上位置的调节槽,即调整扭簧上端的位置,从而改变扭簧施加到从动轮轮轴的扭力大小,达到改变从动轮初始张紧力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所述轴槽为矩形槽或U型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皮带自张紧补偿结构,包括一圈初始长度恒定的皮带,皮带穿过主动轮与从动轮,与之相吻合。扭簧给从动轮轴施加扭力,致使从动轮轴在滑槽内滑动,以此来给予皮带的张紧力。皮带的初始张紧力可以通过扭簧调节片调节。皮带在运输一端时间后,有松弛现象,可通过该结构进行自动补偿,无需更换皮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自张紧端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第一皮带轮1、第二皮带轮2、皮带3、张紧支架41、轴槽42、扭簧43、扭簧调节片4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一种自张紧补偿的皮带结构,包括第一皮带轮1、第二皮带轮2和皮带3,皮带3穿过所述第一皮带轮1和第二皮带轮2并与两者相吻合,使第一皮带轮1和第二皮带轮2之间通过所述皮带3传动。在所述第一皮带轮1和第二皮带轮2的至少一端上设有张紧补偿组件,所述张紧补偿组件包括张紧支架41、轴槽42和张紧动力件,所述轴槽42设于张紧支架41上,用于支撑皮带轮的轮轴并使其内的轮轴可以进行一定距离的滑动,张紧动力件具有作用于轮轴使皮带3张紧的作用端,当皮带3使用出现松弛现象时,所述张紧动力件的作用端的作用力将使所述轮轴在轴槽42内发生位移,该位移的结果是从新使第一皮带轮1与第二皮带轮2形成最佳的张紧状态进行传动,实现自张紧和自补偿的目的,达到最佳的传动效果。
如图1所示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皮带轮1为主动轮,第二皮带轮2为从动轮,在从动轮一端设有张紧支架41,张紧支架41上设有轴槽42,从动轮的轮轴位于所述轴槽42内,张紧支架41上设有一扭簧43,所述扭簧43的下端作用于从动轮的轮轴,作用力方向为使从动轮远离主动轮(在图1中体现为向右远离主动轮)。本实施例中的皮带3为初始长度恒定的皮带3,在初始位置调整好张紧力并使用一端时间之后,皮带3会有松弛现象,致使传动效果不佳,此时,扭簧43下端的作用力会使从动轮的轮轴向右滑动,即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相对距离变大,以此来达到自动补偿皮带3的松弛影响,使主动轮、从动轮和皮带3始终保持最佳张紧状态的传动,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效果。
本实施例中,张紧支架41包括扭簧调节片44,所述扭簧调节片44位于张紧支架41上端,所述扭簧43的上端固定在所述扭簧调节片44上,为调节端;下端与从动轮的轮轴连接,为作用端。扭簧调节片44上设有调节槽,通过所述调节槽可以调整所述扭簧调节片44在张紧支架41上位置,即调整扭簧43上端的位置,从而改变扭簧43施加到从动轮轮轴的扭力大小,达到改变从动轮初始张紧力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轴槽42采用的是开口的U型槽,如图2所示,U型槽的开口向右,方便从动轮从右边安装以及调整初始位置进行安装固定。
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1677.9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654547U
授权时间:20191119
主分类号:F16H 7/08
专利分类号:F16H7/08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广州二十四度橙园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州二十四度橙园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石街石北工业路237号A栋201-1
发明人:温子彬;陈尚
第一发明人:温子彬
当前权利人:广州二十四度橙园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培祥
代理机构:44299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