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公共安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公共安全,风险,理论,农村,基层建设,差值,权责。
公共安全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徐云鹏,李辉[1](2019)在《新时代农村公共安全服务内涵、逻辑演进及构成要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意义]在理论层面厘清农村公共安全服务对新时代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方法 /过程]本文通过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Citespace聚类和大量文献梳理,以"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理论演进分析为研究主线,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两种范式,总结梳理出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的内涵、逻辑演进、内在机理和构成要件。[结果 /结论 ]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与公共服务是部分与整体关系,是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环境安全的辩证统一,其利益相关主体具有多样性。通过制度设计和大数据手段提升公共安全服务精准供给,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调节和公众参与的安全服务供给机制,系统性增进农村公共服务各部分稳步提升是新时代农村公共安全服务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智库理论与实践》期刊2019年06期)
孟华[2](2019)在《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安全服务中,公众看客心理有时会带来沉重后果,因此,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关注不够。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利用逻辑斯特回归方法,研究内在性动机、风险感知以及参与能力等对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解释作用可以发现:内在性动机能够显着提高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同时,它的自我奉献维度正向影响作用显着;风险感知中,个人-公众风险感知差值显着负向影响高风险性公众参与,风险感知总值的影响有限;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参与能力变量也产生了显着正影响。因此,为提升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行为,应该培养和识别个人内在性动机特别是自我奉献精神,并提供机会引导个人发挥内在性动机的作用,降低个人风险感知以抑制风险感知的消极影响,不断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并将参与能力合理纳入志愿者招募活动等。(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高雪菘,麻卫东,郑鹏思[3](2019)在《基于700MHz频段构建国家公共安全5G服务网络可行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公共安全无线网络建设情况,重点论述了建设覆盖全国的公共安全无线网络的必要性、广电网络运营商使用700MHz频段建设5G公共安全无线网络的可行性及优势,并简要介绍了5G体系下公共安全服务网络的建设内容。(本文来源于《有线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朱舒然,王慧华[4](2019)在《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中智慧消防的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对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中的智慧消防建设进行了探索,对智慧消防建设的功能需求、关键技术、架构设计和流程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科学构架智慧消防的建设创新思考。(本文来源于《产业创新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李辉,徐云鹏[5](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安全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中国人民大学发布的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 2015年度调查数据,可以发现:警察个体方面"警察清廉"与警察组织方面的"刑事办案效率"和"社会治安治理"都与农村公共安全服务感知呈正相关关系;"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与农村居民对农村公共安全服务感知评价呈正相关关系;检察院、法院受非法干预状况以及农民对检察官、法官的整体感知与农村公共安全服务质量感知呈现两端高于中间的"V型"变动关系。提升农村公共安全服务质量,需要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公安机关及其他核心利益主体协同供给,需要激发农民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还需要不断提升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况敬晶[6](2019)在《对新时期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农村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农村、农业、农民的现实状况及其进一步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农村即将面临全面脱贫的现实状况,对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及其长效机制建设开展了调查基础之上的研究。(本文来源于《读与写(教育教学刊)》期刊2019年09期)
黄雄,吴新春[7](2019)在《湖南设乡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黄雄 实习记者吴新春报道 日前,湖南省委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乡镇(街道)的类型和规模,规范乡镇(街道)机构设置,一般设置党政办公室、党建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办公室、社会治安和应(本文来源于《中国应急管理报》期刊2019-08-02)
丁姿,李辉,唐娜[8](2019)在《双元产权视角下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的边界测度及动态绩效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背景下,为应对转型期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探索发挥多元机制的作用,在国家综合社会治理的未来发展中同时发挥好国家、市场和社会力量的作用,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公共安全服务的混合供给,是指在公共安全服务供给中同时存在多元供给主体和多种供给方式。加强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的关键问题是确定公私分野的边界及其绩效问题。在相关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一个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机制研究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分析框架,从"权利产权"和"关系产权"双元视角切入,以公共安全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中"公"和"私"的边界测度、形成机理及动态绩效评价相关问题,以期完善我国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文来源于《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丁丹[9](2019)在《开展志愿服务 促进公共安全宣教》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工作,旨在提升全民安全意识,避免生产、生活中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宣传的深度、广度和有效度是公共安全宣传教育的关键目标。开展志愿服务,能够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其中,有效解决当前宣传人员数量少、力量弱的困境,有利于公共安全宣传教育服务民众满意度的有效提升。(本文来源于《现代职业安全》期刊2019年04期)
李晓林[10](2019)在《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将社会治理下沉到基层,社区治理的重要性日趋凸显。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环,事关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社区居民人身财产安全。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社区公共服务暴露了很多问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存在局限性,表现在理念陈旧、体制建设不完善、协作受限、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政策不完善;还有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主体角色定位错位:政府在公共安全治理中定位失当,缺乏统筹;社会组织、企业参与力度小,缺乏统一平台和制度性支持;公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事务积极性不高,公共安全意识淡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中暴露出的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社区政府服务意识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安全事务渠道少、党在社区公共安全文化引领能力弱、社区法治化程度低、社区矛盾预防化解机制不完善、社区信息化治理程度低等原因所致。城市社区治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巩固已有基础、提档升级上下功夫。传统的城市公共安全治理以政府为单一主体、自上而下进行管控,在结构设置标准上是按科级,相对僵化,管理职能定位在以突发事件应对为中心的管理职能上,管理资源相对静止、封闭。城市公共安全协同治理是对传统城市公共安全治理的升级改造,提倡多主体协同治理,不管是结构设置还是治理资源都相对开放流动,更重要的是协同治理的核心内容是以公众公共安全需求为中心提供公共安全服务。公众对公共安全需求日益多元,一是因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国内外交流日益多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包括物质文化生活,也包括对安全的需求,比如人身安全、职业安全、生活安全、环境安全等;二是国际环境不稳定因素增多,传统安全因素和非传统安全因素交织,社区作为人口密集区、社会资源集中区,公共风险隐患增多,公众对社区安全更加看重,这些都带来了公共安全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安全需求,需要从提升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入手。第一通过增强社区政府服务意识、拓展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渠道、提高党建在社区公共安全文化引领能力、提高社区法治化水平、化解社区矛盾纠纷上下功夫,创新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体系,转变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模式;第二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有效参与、社区积极供给的城市社区公共安全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第叁构建城市社区多主体协同治理的新格局,搭建多主体协同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建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机制,积极推广转移政府职能、购买社会服务的服务模式;第四通过政府“内外联动”以及发挥社区治理部门和社区组织深入基层的优势提高城市社区应急治理水平。(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1)
公共安全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公共安全服务中,公众看客心理有时会带来沉重后果,因此,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对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相当重要。但是,目前学术界对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关注不够。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利用逻辑斯特回归方法,研究内在性动机、风险感知以及参与能力等对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解释作用可以发现:内在性动机能够显着提高高风险性公众参与,同时,它的自我奉献维度正向影响作用显着;风险感知中,个人-公众风险感知差值显着负向影响高风险性公众参与,风险感知总值的影响有限;另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等参与能力变量也产生了显着正影响。因此,为提升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行为,应该培养和识别个人内在性动机特别是自我奉献精神,并提供机会引导个人发挥内在性动机的作用,降低个人风险感知以抑制风险感知的消极影响,不断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并将参与能力合理纳入志愿者招募活动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公共安全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1].徐云鹏,李辉.新时代农村公共安全服务内涵、逻辑演进及构成要件分析[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9
[2].孟华.公共安全服务中高风险性公众参与的发生机制——以制止或抓捕盗抢者为例[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3].高雪菘,麻卫东,郑鹏思.基于700MHz频段构建国家公共安全5G服务网络可行性分析[J].有线电视技术.2019
[4].朱舒然,王慧华.现代化城市公共安全服务中智慧消防的建设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9
[5].李辉,徐云鹏.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安全服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况敬晶.对新时期农村公共安全服务体系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
[7].黄雄,吴新春.湖南设乡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公室[N].中国应急管理报.2019
[8].丁姿,李辉,唐娜.双元产权视角下公共安全服务混合供给的边界测度及动态绩效评估[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9].丁丹.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公共安全宣教[J].现代职业安全.2019
[10].李晓林.城市社区公共安全治理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