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习;自主;效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师全堂讲述与学生的被动接受已经让位于教师的组织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预习成为十分重要且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它是提高听课效果的重要前提,听课的效果与预习的质量常常是成正比的。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
因此,课前预习是语文学习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必须抓好此环节。在此,笔者通过近三十年的教学经验与同仁共勉:
一、预习的意义
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如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一样,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就是预习。预习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所谓预习就是“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非常被动,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紧张又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课堂效率也不高,在复习的时候更是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会心中有数,课堂记录也有了重点,不会“胡子眉毛一把抓”(凡是教师讲的,通通都记下来),对教师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这样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而且还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二、预习的步骤方法
1.总览单元
现行中学语文课本都是以单元作为基本单位的,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除各具有特色外,尚有其共同的知识和规律。因此,在每一单元的学习之前对整个单元浏览一遍,从整体上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和重点,思考如何学习的方法。这样一来就预先形成了一个知识系统,明确了单元要点,高屋建瓴,可少走弯路,便于对比和总结。
2.分析课题
教师上课时,常有“解题”一项,学生在预习课文时,也不妨做些课题分析。因为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透视”美景的“窗口”,充分利用这个窗口,也就占据了“攻击”课文的有利地势。有的题目启人深思,例如《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等,文章的内容往往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和解释。有的题目则直接告诉我们文章的中心,说明或记叙的对象,如《苏州园林》、《南京大屠杀》等。
3.分析提示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都有“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些“提示”就是帮助预习课文的“钥匙”。“提示”一般提供以下信息:写作背景、中心思想、结构安排、艺术特点及语言风格等。预习时若带着这些信息去了解课文,分析问题,就会有的放矢,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4.标注序号
读课文之前首先用阿拉伯数字1、2、3、……标出每个自然段,这样,提问题或回答问题时就简洁方便多了,特别是文章文字多时更是如此。
例如:《一厘米》一共144个自然段,教师:请同学们分析84自然段的“陶影的手像折断的翅膀僵在半空中。”学生一下就能找到,这就节约了时间。
5.查阅工具
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新课标要求教师“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学生阅读文本,首先遇到的是语言障碍。解决文中生字词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似乎”与“确凿”两个词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这里,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划出来,再打上问号,当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学生就可带着问题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对于大量充斥着生字词的文章,学生是很难理解的。课前学生在通读全文时,除了课文中已有的注解外,教师应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重点画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读音的字,然后查工具书解决,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根据上下文具体语境自我理解,实在解决不了的,在课堂上质疑,由教师帮助解决。课前学生依靠自己的能力认识生字词,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带着问题上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6.熟读课文
接下来要准确、流畅地通读课文。第一遍是先将教材粗读一遍,领会基本大意,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并试着用一句话或几句话加以表达,同时弄清文体。然后再反复细读。细读时,可用彩笔在课本上初步勾划出重点、难点、疑难问题。
7.注重朗读
朗读有助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新课标高度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要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扫除语言障碍、理解课文内容之后,教师指导学生预习时,就应指导学生从朗读入手,体会作者情感。笔者的做法有二:一是要求学生朗读时应做到字正腔圆,即普通话咬字要准确,吐字要清晰,声音要洪亮,朗读要流利,并且应根据课文的思想内容确定朗读的语速与语调;二是指导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副词与动词、形容词,散句与整句,长句与短句,议论与抒情以及不同标点符号的朗读要求,让学生意识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情感是可以通过朗读体会出来的。
8.了解背景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其时代的符号,都是为时而作,有针对而写,有感而发的。对背景的了解有利于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和中心内容。
当今时代,有很多文章看起来很难理解,实际上,我们是没有处在原来那种环境下去理解。时代总是在变化的,我们的审美等都有了巨大的改变,但文章的内容没有改变,所以想要真正走进作者的世界里,探究作者当时的所思所想,就需要我们了解文章背后的故事。
这种感觉有点像学习历史。通过了解文章的背景和作者的经历,可以让你走进一个与自己现在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中去,去感受他的人生、他的故事。这样就会大大提高文章的趣味性。每一位文章被收录进教科书的作者背后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他们的经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只能观摩不能复制。大家通过这些传奇的经历,可以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正。
研究完了文章之后,顺便看看课后练习。这些课后练习考查的往往是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这个时候不要尝试着去做,而仅仅是浏览下就可以。对考查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等到教师讲授完毕之后,再认真测试自己是否完全且深刻地掌握了所学知识。
9.展示结果
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预习结果的机会,这既是对预习结果的检查,又是学生交流提高的过程。教师通过检查、组织交流、提问等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使他的学习结果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认可,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有了成就感和自主学习的动力,从而促使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具有持久性;同时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又发现了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爱好,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部署,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总之,语文学习过程是教师、学生、文本多元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当成为学生逐步学会学习的过程。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方面,预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学生做好预习,学会预习,课堂学习才会有效果,课堂才能实现互动而呈现出勃勃生机。因此,预习习惯在语文学习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重预习习惯的培养。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指导预习,都是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其目的是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作者单位:贵州省正安县第三中学
邮政编码:56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