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黔东南州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罗昌妃,胡旭[1](2021)在《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介绍了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分析了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存在的稻鱼品牌影响力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优良苗种供应不足、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提出了打造稻鱼品牌、加大资金投入、提高优良苗种供应能力、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等对策。
刘法峰[2](2021)在《贵州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文中提出蓝莓作为一种具有经济价值、营养价值、保健功能与一体的水果,在消费市场深受大众的喜欢,从国外引入到国内,蓝莓产业的发展拥有其独特的经济意义、社会意义,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产业。发展蓝莓产业对麻江县蓝莓产业链条调整、促进蓝莓产品消费结构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消除贫穷、改善人居生活环境、助推乡村经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麻江县把蓝莓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蓝莓产业的大力发展,已成为富民强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种植蓝莓的重要发展基地,也是蓝莓产业综合效益的体现。本论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理论、农户生产行为理论为基础,以描述性分析、层次性分析方法为手段,构建了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对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认为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呈增长性发展;虽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发展较好,但也存在种植方式、市场竞争力、生态意识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最后,从规范化种植、开拓国内外市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生态意识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并总结全文与研究内容的不足,提出下一步研究展望。通过对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的调查研究,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中的经济效益最高,社会效益其次,生态效益最后;麻江县蓝莓产业的发展,对增加劳动就业,GDP的增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根据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目前存在经营模式不合理、销售渠道窄、产品品质差等问题,提出蓝莓产业规范化种植、开拓国内外市场、严把产品质量管理等解决办法和建议,并为麻江县蓝莓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王忠平,杨仕国,吴文和[3](2021)在《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为促进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总结了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品牌效益和政策保障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发展主动性不足、缺乏科学的产业发展规划、技术支撑薄弱、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品牌宣传不足等主要问题,从组织领导、规划布局、技术支撑、品牌打造和产业融合发展方面提出了对策。
李如跃[4](2020)在《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认为民族地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中国政府关于消除贫困的目标是坚定的,一贯的。当前我国扶贫工作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大面积的贫困状况已经基本得到消除,这就要求今后的扶贫工作必须进一步下沉到村、精确到户。传统的以区域性经济增长来带动贫困人口脱贫的宏观扶贫思路,暴露出不少问题,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认识还不足够全面,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基层细节和具体落实轨迹,科学分析其中的减贫路径,探索实现旅游扶贫中精准对焦村寨中的目标主体的有效途径。贵州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已经发展了30多年,在探索减贫效果、培育地方产业、保护传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有益经验。本文选取了贵州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民族村寨为案例地,分析了他们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历程、经验及问题,对于探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扶贫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综合运用经济学、政治学、民族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在通过文献梳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本次研究的思路。首先,提出研究问题,分析研究背景和意义,针对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和研究方法,对案例地进行选择和调研计划。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和分析理论,掌握贫困、旅游扶贫的内容和特点,并确定反贫困理论、分配正义理论、社区参与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精准扶贫理论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理论基础,为之后的研究开展提供理论指引。第三,对贵州省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状况,从贫困现状、资源禀赋到民族村寨特点都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了贵州民族村寨进行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并梳理了其旅游扶贫开发的主要历程。第四,调查了黔东南州郎德上寨、西江苗寨和肇兴侗寨三个案例地的社区概况、旅游资源分布状况、社区旅游扶贫的发展情况,以及贫困人口的经济受益情况;调查了村寨居民在旅游扶贫的多方面感知,发现当地居民对旅游扶贫整体上持支持态度,但对旅游扶贫政策满意度不高,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第五,对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中存在的经验以及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根据三个村寨的实际调查情况归纳并发现在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着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活动中受益不足、社区参与不足且贫困人口发展机会被剥夺、利益分配机制存在不合理、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等现实问题,并梳理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第六,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针对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实现长效发展的机制,重点明确了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核心主体地位,并构建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机制。为了实现贫困人口为主体的多元合作,须对六大主体的角色和功能在旅游扶贫中进行清晰的定位,提出了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提出了构建我国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长效发展机制:打造合适的旅游扶贫动力机制,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旅游收益分配机制要向贫困人口倾斜;建立方便贫困人口表达观点、融入旅游扶贫发展的参与机制;从金融、产权等制度角度保障贫困人口的利益所得等。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黔东南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二,虽然目前在民族村寨开发旅游之后,当地获得了客观上的经济效益,但由于真正的贫困居民往往无法有效从旅游开发中得到更多发展机会,实际上他们没有成为旅游扶贫的重点对象,这就使得旅游扶贫的靶向性不足。第三,作为当地公共利益的重要代言人,基层政府的积极参与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第四,贫困人口是旅游扶贫的核心主体,要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和人力资本,使其具备起码的参与旅游接待或相关产业链的专业技能和服务常识;并增加各类扶贫贷款或专项资金投入,强化民族地区社区和贫困居民的旅游经营能力。第五,围绕着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中贫困人口如何获得公平的参与机会,激发其自身发展动力,完成自身能力提升,最终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要构建起来一套完整的旅游扶贫长效机制,从而实现在民族地区旅游扶贫活动在未来较长时期中的健康、稳定发展。
李燕娥[5](2020)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根据《关于印发〈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专项清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中农发〔2019〕3号)规定,以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成果为基础,总结归纳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适合黔东南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建议。
田菁蔓[6](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在我国城镇化、现代化发展取得显着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城乡差距较大、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发展滞后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民族地区农村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但这些地方由于资源禀赋不足、交通不便、社会生产力较落后等一系列自然和历史原因,导致了与其他地区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等情况。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现情况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和全国乡村振兴的实现成效,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刻不容缓。虽然近几年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贵州省农村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小见大,探讨了贵州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相关问题,以期提出适合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思路如下:一是梳理了学术界关于我国农村产业发展的研究;二是阐释了论文内容所涉及的相关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和分析实际问题,通过以上两点为论文写作奠定理论基础;第三是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镇远县金堡镇的产业发展为案例展开分析,探讨影响其产业发展的因素和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管窥目前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第四,在个案分析基础上,提炼出产业发展普遍存在的问题,诸如劳动力供需失衡、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低、集体经济发展不足等。基于此,提出了乡村产业发展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产业选择要因地制宜、凸显特色;产业体系建设要多元参与、各尽其能;产业模式要不断创新、强化管理等能冲破瓶颈,推动产业兴旺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能为贵州等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
笪玲[7](2020)在《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脱贫攻坚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对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贫困人口分布的新格局使得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下沉到村、扶持到户。传统的扶贫思路缺乏对贫困社会复杂性的充分认识,破解贫困的过程中脆弱性、无力感及排斥等社会问题严重。村寨旅游扶贫过程中暴露的种种问题正在消弭扶贫成效,迫切需要重新审视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轨迹,科学分析其内生的减贫因子,探索新时期让经济增长成果精准“滴落”到贫困阶层的可持续途径。贵州村寨旅游扶贫经过40余年的发展,在探索减贫道路、培育乡村业态、弘扬民族文化、保护传统村落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全国性经验。梳理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及经验,探索村寨旅游扶贫在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命题并有效激活其创新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研究整合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地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按照“背景思考—文献梳理—案例分析—实地调研—咨询交流—专题研究—重点突破”的程序,形成“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研究思路。首先,分析村寨旅游扶贫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系统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锁定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的核心命题,确定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技术路线,整合研究方法,明确论文创新,形成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第二,厘清相关概念及理论,对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可行性及局限性等要素进行系统辨识,为后续研究搭建平台;第三,选择贵州这个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最为典型的省份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主要阶段;第四,依托“省级层面的整体效果-特定区域的扶贫绩效-样本村的福利感知”搭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评价体系,运用统计描述、扶贫绩效(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福利评估等要素,对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量化评估;第五,系统总结贵州村寨旅游扶贫中政府主导、国际合作、生态补偿、管护机制、文旅融合、村民主体等成功做法,生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减贫经验。辨析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乡村异化、机会萎缩、贫富差距、公地悲剧、文化消弭等现实挑战,洞悉深层次的约束缺陷;第六,以贵州传统村寨旅游扶贫模式中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对资源、资金、技术等影响旅游扶贫的常规因子进行分析,把基层治理、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文化资本、政策整合、产业融合等纳入分析框架,锁定“乡村治理”、“土地产权(产业发展)”、“文化增值”三个视角,分别选择典型的案例村寨,探索提升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科学路径;第七,在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及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未来减贫的任务及特点,形成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体系、创新模式、差异化路径及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研究方法依托文献收集与综合集成有机结合、深度访谈和参与观察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及统计分析法系统集成等思路。质性研究,采用多案例研究的视角,锁定深度田野调查村寨三个,通过“案内分析”及“案间较差”的程序,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定量研究,设计三个研究层面:(1)全省范围内的统计描述。刻画民族村寨旅游对贫困减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及生态优化等方面的贡献;(2)典型区域的计量分析。选取典型样本(黔东南州),构建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对扶贫绩效进行科学评估;(3)问卷统计及分析。通过问卷跟踪及田野调查,运用重要度-满意度(Importance-Satisfaction Analysis,IPA)分析模型进行村寨旅游扶贫的福利效应评价。随着绝对贫困的消除,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进入由单维走向多维、由非均衡走向均衡、由效率走向共享、由产业单一走向产业协同的重要时期,理顺乡村治理夯实减贫基础、释放资源能量推动产业发、依托地方基因推动文化振兴,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实现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研究获得以下结论:第一,村寨旅游扶贫是民族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创造,这一扶贫模式在民族地区具有可行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第二,村寨旅游扶贫是贵州的重要选择,是民族地区减贫的重要经验;第三,将基层政府的公共性扎根于乡村社会是推动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重要基础;第四,土地是重要的减贫资本,产权制度改革是实现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第五,文化资本是内生的减贫资本,旅游是促进文化资本增值并减缓贫困的重要动力;第六,我国未来的减贫特征,决定贵州村寨旅游扶贫必须形成以巩固主体多元的减贫格局、构建资源联动的减贫体系、撬动资金整合的投资机制、落实“益贫”的制度安排、建立公平发展的产业格局及激活贫困人口的生计资源为核心质量提升战略,落实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等质量提升举措。
陈美玲[8](2020)在《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当前我国农业无论从发展效益还是发展速度方面,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世界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显示,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人均耕地面积少、各地自然资源条件存在差异等因素导致我国短期内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加之我国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制度,因此小农户经营仍然是我国主要经营方式,只有实现小农户现代化,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才会畅通。中央高度重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2019年2月《关于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提出要认清我国国情农情,正视小农户的作用和地位,加快发展和扶持小农户,早日实现与现代农业衔接。供销合作社在政府与农民沟通中起桥梁纽带作用,有极深厚的为农服务基础,供销合作社积极回应中办国办出台的《意见》,对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对策。首先对小农户现状进行分析,主要从小农户数量、耕地面积、人员素质、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和农产品出售途径几个方面运用统计分析法分析小农户现状,其次分析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面临的困境,小农户面临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低、适度规模经营能力有限、生产经营理念保守、规避风险能力弱、融资难。然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SWOT矩阵可以得出四个策略,分别为增长型策略、多种经营策略、扭转型策略和防御型策略,运用AHP-SWOT模型进行策略分析。通过实证模型结果得出四种策略权重最大的是增长型策略,因此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时应采取抓住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对策。文中运用三个案例对供销合作社在实际运用中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分析,案例显示供销合作社从发展基层社、创新社会化服务和发展股金服务三个方面着手,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最后提出五条发展建议:发挥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络优势,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创新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推广供销合作社培训业务,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提升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水平,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规范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农户融资难困境。
文成[9](2020)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把“三农”工作置于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0字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中,居于首位的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推进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而要实现产业兴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首要选择,也是带动当地农民脱贫致富,打赢脱贫攻坚战,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举措。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紧扣时代热点,将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问题置于乡村振兴视域下,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当地独有的自然资源禀赋和苗侗民族特色,阐述了黔东南民族地区在发展乡村特色产业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剖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二是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三是破解人力资源瓶颈,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四是构建产业品牌体系,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强竞争力。通过制定和完善积极的产业发展对策,以期在丰富乡村振兴战略及乡村特色产业等相关理论内涵的同时,为少数民族地区依托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王蓉[10](2020)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扶贫是中国产业扶贫的重要政策措施,在2011年以来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旅游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在精准扶贫“产业脱贫一批”中实施旅游扶贫,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产业。贵州省率先开展旅游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功经也得到世界银行赞誉。黔东南州旅游资源富集,贫困人口集中,较早落实旅游扶贫的各项措施,并取得明显效果。在贫困地区形成利于贫困人口收入增加和福利改善的经济体系和社会制度,是实现消除贫困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旅游扶贫效率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和分析贫困地区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带来的经济增长是否形成有利于区域贫困人口收入长期稳定增加,贫困地区是否形成利贫性质的经济体系。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和曼奎斯特指数(MI)对黔东南州和下辖的16县(市)旅游扶贫效率进行综合评价。根据指标数据的可得性和可比性情况,选择旅游综合收入、旅游接待人数作为投入指标和地区GDP、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财政收入作为产出指标,为消除人口规模的影响,每个指标采用评价单元的人均值;以精准扶贫战略政策实施的前1年2013为基期,统计公报数据有效数据年份2018年为末期数据,建立指标数据库;通过模型计算模块DEAP2.1运算旅游扶贫效率评价分值,借助ArcGI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获得以下研究结论。1.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处于较高水平。黔东南州已实施的旅游扶贫政策,通过采取多种模式带动贫困户、贫困村参与旅游经济活动,从旅游扶贫效率总的水平上判断,已基本建立利贫性的旅游经济体系,旅游经济发展为区域贫困人口提供了增加收入的机会。2.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差异受到机会成本的影响。岑巩县的旅游扶贫效率最佳,雷山县的旅游扶贫效率居末尾。岑巩县的旅游综合收入和游客总数规模相对较小,增长幅度小,而地区GDP、农村居民可人均支配收入、财政收入受其它产业的发展影响可能收入较高,因此旅游扶贫的效率表现最佳。雷山县旅游经济发展最快,旅游综合总收入和游客数量增加非常快,但是,由于旅游景点集中分布在西江、朗德、雷公山、巴拉河等景区、景点,对带动全县城乡居民增收效果不明显,而其它产业发展较慢,反而旅游扶贫效率最低。3.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尺度波动受非经济因素影响明显。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2015年的明显向下波动,可能是由于旅游综合收入经济指标统计口径变化的非经济因素影响造成的。4.旅游扶贫效率类型划分可为区域旅游扶贫政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潜力型(Ⅰ型)的有施秉县、黎平县和榕江县3县,建立旅游扶贫经济体系潜力巨大,应加强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广。发展型(Ⅱ型)的有雷山县、丹寨县、锦屏县和剑河县4个县,利贫性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旅游扶贫效率将继续增大,重点作好旅游产业的提质增效工作。稳定型(Ⅲ型)包括凯里市、从江县、天柱县、岑巩县、麻江县、台江县和三穗县等7个县,旅游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能力较小,利贫的旅游扶贫经济体系尚弱小,要加强旅游扶贫带贫机制的建设。衰退型(Ⅳ型)包括镇远县和黄平县2个县,旅游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放缓,重点是巩固已有的利贫的旅游扶贫经济体系。
二、黔东南州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黔东南州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现状 |
2 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存在的问题 |
2.1 稻鱼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附加值不高 |
2.2 资金投入不足,推广乏力 |
2.3 优良苗种供应不足 |
2.4 产业化标准化程度低 |
3 促进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的对策 |
3.1 打造稻鱼品牌,提高产业附加值 |
3.2 加大资金投入和推广力度 |
3.3 提高优良苗种供应能力 |
3.4 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提高商品率 |
(2)贵州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的主要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蓝莓产业 |
二、产业效益增长性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
二、生态-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理论 |
三、农户生产行为理论 |
第三章 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麻江县自然条件与产业发展基础条件 |
一、麻江县的地里位置与地貌特征 |
二、麻江县的自然气候特征 |
三、麻江县蓝莓产业基础条件 |
第二节 蓝莓产业发展生产要素概况 |
一、农村劳动力具备条件 |
二、麻江县蓝莓产业生产设施条件 |
三、成本优势 |
第三节 麻江县典型蓝莓加工基地发展现状 |
一、麻江县蓝莓产业基地加工产品种类 |
二、麻江县蓝莓产业生产加工企业现状 |
第四节 麻江县蓝莓产业供求现状 |
一、麻江县蓝莓种植供应能力 |
二、消费市场对麻江县蓝莓的需求 |
第四章 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评价 |
第一节 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统计数据 |
一、麻江县蓝莓产业经济效益数据统计 |
二、麻江县蓝莓产业社会效益数据统计 |
三、麻江县蓝莓产业生态效益数据统计 |
第二节 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一、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指标的选取 |
二、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评价方法选择及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节 麻江县蓝莓产业综合效益的评价分析 |
一、描述性评价分析 |
二、层次分析法评价分析 |
三、研究结论 |
第五章 制约麻江县蓝莓产业效益增长的瓶颈 |
第一节 蓝莓种植方式落后,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低 |
一、蓝莓产业种植方式落后 |
二、农业技术推广程度低 |
第二节 未充分开发国内、国际市场 |
一、蓝莓产业国内市场开发不足 |
二、蓝莓产业国际市场开发不足 |
第三节 麻江蓝莓果品质量难以保障 |
一、蓝莓果树优质种苗缺乏 |
二、销售市场上的蓝莓果品质量层次不一 |
第四节 蓝莓产业扶贫合作模式协同性不足 |
一、麻江蓝莓产业合作主体利益影响 |
二、财务单一、管理弊端、协调性不足影响整体效益 |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脆弱,农民对发展生态产业意识淡薄 |
一、麻江县蓝莓产业生态环境薄弱 |
二、对建设生态型蓝莓产业科技知识支持不到位 |
第六章 提升麻江县蓝莓产业效益的对策 |
第一节 加强蓝莓产业规范化种植的建设 |
一、规范蓝莓产业基地的种植要求 |
二、完善蓝莓种植过程注意事项 |
第二节 挖掘国内空白市场,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
一、挖掘国内空白市场 |
二、参与国际消费市场竞争,抢占国际高端市场 |
第三节 培育优质种苗、通过产品质量监督带动提升产品品质 |
一、通过优质种苗,建立健全蓝莓产业质量体系 |
二、开展质量技术培训,做好产品质量的监督 |
第四节 提高合作模式中主体间协同性,增加种植户经济收入 |
一、重视合作主体间的协调性 |
二、蓝莓产业效益带到农民助贫当中来 |
第五节 改善蓝莓生态产业环境、提高并培养生态意识 |
一、优化产业结构比例,改善蓝莓生态产业环境 |
二、培养蓝莓生态产业意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一、硏究结论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关于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生产现状 |
1.1 生产现状 |
1.2 加工销售 |
1.3 品牌效益 |
1.4 政策保障 |
2 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2.1 发展主动性不足、认识不到位 |
2.2 缺乏长远规划,生产和销售风险大 |
2.3 良种繁育及果园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研发应用不足 |
2.4 产业化生产经营体系薄弱 |
2.5 品牌宣传不足 |
2.6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
3 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对策 |
3.1 充分认识,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产业发展 |
3.2 科学规划、创新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
3.3 加强良种繁育与果园提质增效技术体系研发与推广应用 |
3.4 强化技术支撑,加大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
3.5 强化宣传,打造品牌 |
3.6 建设特色时令鲜果采摘基地,发展旅游果业 |
(4)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旅游扶贫问题的相关研究 |
1.2.2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研究 |
1.3 研究方法与田野调查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田野调查地点的选择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和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本文的不足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 |
2.1.2 贫困的类型 |
2.1.3 贫困线 |
2.1.4 绝对贫困的衡量方法 |
2.1.5 旅游扶贫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反贫困理论 |
2.2.2 分配正义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社区参与理论 |
2.2.5 旅游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6 精准扶贫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发展概况 |
3.1 贵州民族地区贫困概况 |
3.1.1 贵州贫困状况较严峻 |
3.1.2 扶贫工作难度大 |
3.2 贵州民族村寨实施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 |
3.2.1 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 |
3.2.2 可开发旅游资源丰富 |
3.2.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开发的基础广泛 |
3.2.4 国内外旅游市场需求旺盛 |
3.3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历程 |
3.3.1 探索起步阶段 |
3.3.2 初步发展阶段 |
3.3.3 快速发展阶段 |
3.3.4 攻坚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4章 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案例调查 |
4.1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1.1 西江苗寨概况 |
4.1.2 西江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1.3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1.4 西江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2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2.1 郎德上寨概况 |
4.2.2 郎德上寨旅游资源概况 |
4.2.3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历程 |
4.2.4 郎德上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发展调查 |
4.3.1 肇兴侗寨概况 |
4.3.2 肇兴侗寨旅游资源概况 |
4.3.3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4.3.4 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对居民的经济受益状况 |
4.4 西江苗寨、郎德上寨和肇兴侗寨居民对旅游扶贫的感知调查研究 |
4.4.1 研究设计 |
4.4.2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
4.4.3 量表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5章 黔东南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的经验和问题分析 |
5.1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5.1.1 探索不同的旅游发展模式 |
5.1.2 旅游扶贫效果显着,产业带动能力强 |
5.1.3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 |
5.1.4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意识增强。 |
5.1.5 社区居民维权意识和自治能力不断提高。 |
5.2 黔东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
5.2.1 贫困人口在村寨旅游扶贫中受益不足 |
5.2.2 贫困人口社区参与不足 |
5.2.3 旅游扶贫开发利益分配不合理 |
5.2.4 村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缺乏保障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民族地区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构建与实施 |
6.1 对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认识 |
6.1.1 旅游扶贫动力机制应该具有自我发展的能力 |
6.1.2 旅游扶贫参与机制应有利于贫困居民发展 |
6.1.3 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应适度向贫困居民倾斜 |
6.1.4 旅游扶贫保障机制应持续有力 |
6.2 旅游扶贫长效机制构建的原则 |
6.2.1 政府主导原则 |
6.2.2 协同发展的原则 |
6.2.3 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
6.2.4 居民主体的原则 |
6.2.5 因地制宜的原则 |
6.3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内容 |
6.3.1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动力机制 |
6.3.2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参与机制 |
6.3.3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利益分配机制 |
6.3.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保障机制 |
6.4 民族地区旅游扶贫长效机制的实施 |
6.4.1 政府要发挥关键性作用 |
6.4.2 贫困居民的积极参与是根本 |
6.4.3 利益分配是核心 |
6.4.4 制度建设是保障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调查问卷 |
2.访谈纪要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5)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现状 |
1.1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的主要背景 |
1.2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现状分析 |
1.2.1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的主要对象 |
1.2.2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的基本情况 |
1.2.3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的主要做法 |
1.2.4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的甄别指标 |
2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工作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
2.1 少数地区群众发展思想观念不强 |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大,地域分散,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
3 黔东南州涉林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整顿解决对策研究 |
3.1 把握尺度,认真高效地完成清理工作 |
3.2 创新发展模式,规范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
4 结论 |
(6)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适用本研究的相关理论阐释与讨论 |
(一)国家治理理论 |
(二)民族发展理论 |
(三)乡村治理理论 |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可能的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 |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
二、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 |
三、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
第二章 黔东南州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案例分析 |
一、金堡镇产业发展状况 |
(一)种植业发展情况 |
(二)养殖业发展情况 |
(三)规划中的产业 |
二、金堡镇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相关配套资源缺乏 |
(二)产业管理水平低 |
(三)产业市场化程度低 |
(四)集体经济发展不足 |
(五)地方政府强推项目 |
第三章 冲破瓶颈 推动民族地区产业发展 |
一、加强基层党建引领经济发展 |
二、因地制宜选择凸显产业特色 |
三、壮大集体经济增强内生动力 |
四、创新发展模式强化产业管理 |
五、多元力量参与畅通选产管销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内容及思路 |
四、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 |
五、资料数据来源与田野调查 |
第一章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贫困 |
二、民族村寨 |
三、民族村寨旅游 |
四、旅游扶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环境贫困理论 |
二、资源诅咒理论 |
三、精准扶贫理论 |
四、乡村治理理论 |
五、土地产权理论 |
六、文化资本理论 |
第三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及特点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功能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特点 |
第四节 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及局限性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可行性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局限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现实选择及发展阶段 |
第一节 贵州民族地区的贫困 |
一、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 |
二、贫困原因错综,贫困治理复杂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的主要特征 |
一、是交融散布于崇山峻岭中的“活化石” |
二、拥有着适应山地自然环境的生存智慧 |
三、凝固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结构之中 |
四、通过仪式性的活动确定社会结构关系 |
五、风险依靠有限自我救助社会组织系统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条件 |
一、资源禀赋 |
二、脱贫攻坚 |
三、市场驱动 |
第四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发展阶段 |
一、起步期(改革开放-1990年) |
二、成长期(1991年-2010年) |
三、成熟期(2011年-现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效果评估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整体效果 |
一、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大格局形成 |
二、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推动经济发展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促进减贫增收 |
四、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改善人居环境 |
五、民族村寨旅游扶贫重构人地关系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以黔东南为样本 |
一、绩效评价样本选择依据 |
二、扶贫绩效计算 |
三、绩效评价分析 |
第三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一、福利的内涵及测量 |
二、基于可行能力的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体系 |
三、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福利评估 |
四、福利改进方向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及挑战 |
第一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经验 |
一、政府主导:贫困地区的合理逻辑 |
二、搭建平台:高标准开展国际合作 |
三、生态补偿:优化旅游及人居环境 |
四、长效管护:乡村设施的投管机制 |
五、文旅融合:以旅游激活文化传承 |
六、村民主体: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 |
第二节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的挑战 |
一、异化与重构:传统乡村社会的“脱嵌” |
二、机会与风险:产业机会的盲目与麻木 |
三、能人与穷人:精英剥夺与贫富差距 |
四、扶贫与养贫:难以避免的“公地悲剧” |
五、增长与消亡:贫困减缓中“无根的增长”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扶贫困境与乡村治理:来自肇兴侗寨的调查 |
一、肇兴侗寨概况 |
二、肇兴侗寨的传统社会组织及现代意义 |
三、肇兴侗寨旅游扶贫历程 |
四、旅游扶贫中基层行政与乡村社会的拉锯 |
五、破局:村寨旅游扶贫权利的有序归位 |
第二节 扶贫质量与土地产权:来自纳灰村的调查 |
一、万峰林纳灰村概况 |
二、布依族传统的农地习俗 |
三、纳灰村旅游扶贫历程 |
四、华冠背后:景区核心村寨的尴尬 |
五、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提升村寨旅游脱贫质量 |
第三节 扶贫创新与文化资本:来自岜沙苗寨的调查 |
一、岜沙苗寨民族文化 |
二、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过程 |
三、岜沙旅游扶贫推动民族文化资本化的问题 |
四、岜沙旅游扶贫创新激活民族文化资本价值 |
第四节 案例思考: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方向 |
一、重组乡村治理结构是破解村寨旅游扶贫困境的重要基础 |
二、重赋乡村产业活力是提升村寨旅游扶贫质量的重要途径 |
三、重构乡村文化价值是促进村寨旅游扶贫创新的重要依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及举措 |
第一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一、调整贵州村寨旅游扶贫战略的依据 |
二、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战略 |
第二节 贵州村寨旅游扶贫质量提升的举措 |
一、创新多元化的村寨旅游扶贫模式 |
二、探索差异化的村寨旅游扶贫路径 |
三、推动市场化的文化价值实现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论、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不足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 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村组干部访谈提纲 |
附录四 部门及案例点主要访谈人员基本信息 |
附录五 “村寨旅游扶贫绩效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六 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8)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小农户特征相关研究 |
二、国内外现代农业相关研究 |
三、国内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相关研究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小农户 |
二、现代农业 |
三、供销合作社 |
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产权理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三章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小农户发展现状 |
一、我国小农户数量特征 |
二、小农户经营耕地细碎化程度 |
三、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基本情况 |
四、农产品出售及生产资料购买途径 |
第二节 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困境分析 |
一、小农户间组织效率较低 |
二、小农户适度规模经营能力有限 |
三、小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理念保守 |
四、小农户规避风险能力较弱 |
五、小农户资金需求来源单一 |
第四章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SWOT分析 |
第一节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优势分析 |
一、基层服务组织网络覆盖广泛 |
二、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
三、社有企业保持活力 |
四、积极打造沟通城乡物流通道 |
五、人员结构更趋合理 |
第二节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劣势分析 |
一、与农民合作关系不够紧密 |
二、基层社经营绩效不理想 |
三、层级之间联系比较松散 |
四、体制机制没有完全理顺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机会分析 |
一、中央高度重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 |
三、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发挥供销合作社的独特优势 |
第四节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威胁分析 |
一、同业竞争加剧 |
二、自然资源环境约束 |
三、配套设施薄弱 |
四、农业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策略分析 |
第一节 实证分析 |
一、AHP-SWOT模型的构建思路 |
二、构造SWOT矩阵 |
三、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四、构造判断矩阵 |
五、一致性检验及策略定位 |
六、策略选择 |
第二节 案例分析 |
一、重庆市奉节县供销合作社 |
二、湖北省潜江市积玉口镇供销合作社 |
三、贵州黔东南州供销合作社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一、发挥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络优势,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 |
二、创新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方式,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 |
三、推广供销合作社培训业务,提升小农户发展能力 |
四、提升供销合作社现代流通水平,完善农产品溯源系统 |
五、规范开展农村金融服务,改善小农户融资难困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乡村振兴进程中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四、创新及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乡村振兴 |
二、乡村特色产业 |
第二节 主要理论基础 |
一、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 |
二、以比较优势理论和资源禀赋理论为借鉴 |
第二章 乡村特色产业是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 |
第一节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
一、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根本 |
二、乡村特色产业是产业兴旺的基石 |
第二节 乡村特色产业是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
一、有利于促进黔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
二、有利于实现黔东南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
三、有利于推动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 |
第三章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成效 |
第一节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
一、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资源禀赋 |
二、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的外部支持 |
第二节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效 |
一、以自然资源为载体发展林下经济—以剑河县和天柱县为例 |
二、以苗侗医药为依托发展中药材产业―以黄平县为例 |
三、以苗侗文化为支撑发展乡村旅游业―以西江苗寨为例 |
第四章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一节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层次低规模小 |
二、乡村特色产业“特色”属性不强 |
三、农民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性低 |
四、乡村特色产业人力资源极度匮乏 |
五、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市场竞争力弱 |
第二节 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乡村特色产业结构有待优化 |
二、政府宏观指导力度有待加强 |
三、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有待激发 |
四、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待强化 |
五、乡村特色产业品牌有待提升 |
第五章 乡村振兴进程中促进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
一、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战斗堡垒 |
二、发挥基层党组织核心作用,确保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正确航向 |
第二节 激发乡村发展活力,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
一、培育多元融合主体,营造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
二、盘活乡村资产资源,激活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蛰伏潜力 |
三、推动三产融合发展,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新动力源 |
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激发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
第三节 破解人力资源瓶颈,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 |
一、吸引留住当地农民,解决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气难题 |
二、筑巢引凤引进人才,破解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瓶颈 |
三、培养储备乡土人才,提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人才保障 |
第四节 构建产业品牌体系,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增强竞争力 |
一、以“绿色”为主线,打造乡村特色产业绿色品牌 |
二、以苗侗文化为载体,提升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内涵 |
三、以质量管控为抓手,培育乡村特色产业品牌忠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 |
1.2.2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贫困与贫困地区 |
2.1.2 旅游扶贫 |
2.2 相关理论 |
2.2.1 投入产出理论 |
2.2.2 效率理论 |
2.2.3 乘数效应 |
3 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 |
3.1 研究方法 |
3.1.1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
3.1.2 曼奎斯特指数(MI)模型 |
3.1.3 ArcGIS相关方法 |
3.1.4 二维象限分类法 |
3.2 研究区概况 |
3.2.1 黔东南州基本情况 |
3.2.2 黔东南州旅游发展特征 |
3.2.3 黔东南州旅游扶贫 |
3.2.4 黔东南州下辖县市基本情况 |
4 实证研究与结果分析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指标构建的基本原则 |
4.1.2 旅游扶贫影响对象的可研性分析 |
4.1.3 旅游扶贫效率评价指标选择 |
4.2 数据来源与模型计算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模型计算过程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4.3.1 旅游扶贫综合效率分析 |
4.3.2 旅游扶贫效率的空间差异分析 |
4.3.3 旅游扶贫效率的时间尺度分析 |
4.3.4 时间演进路径 |
4.3.5 效率形态分类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原始数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黔东南州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黔东南州稻渔综合种养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罗昌妃,胡旭. 农技服务, 2021(05)
- [2]贵州麻江县蓝莓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研究[D]. 刘法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黔东南州精品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 王忠平,杨仕国,吴文和. 农技服务, 2021(01)
- [4]黔东南州苗侗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李如跃.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2)
- [5]农民专业合作社“空壳社”清理工作调查研究[J]. 李燕娥. 广东蚕业, 2020(10)
- [6]乡村振兴背景下镇远县金堡镇产业发展研究[D]. 田菁蔓. 贵州民族大学, 2020(07)
- [7]贵州民族村寨旅游扶贫研究[D]. 笪玲. 西南民族大学, 2020(12)
- [8]供销合作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研究[D]. 陈美玲. 安徽财经大学, 2020(08)
- [9]乡村振兴进程中黔东南民族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研究[D]. 文成.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10]贵州省黔东南州旅游扶贫效率的时空差异研究[D]. 王蓉.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