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视产业经营要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论文文献综述)
陈玉萍[1](2021)在《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伴随中国体育旅游产业的快速兴起,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呈现多发态势,在互联网场域中,此类危机事件被当事人、网民、媒体等主体爆料后,经由网络媒体与自媒体的传播扩散,极易演化为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文以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为研究对象,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治理理论、生命周期理论、议程设置理论、系统论等理论基础,综合应用文献资料法、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方法,系统研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演化、影响与治理等核心内容,其理论贡献在于形成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的理论体系,也将为应对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保障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参考。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旅游快速发展促使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增加,体育旅游危机事件显示出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交融触发、事发空间从局地性向广域化扩散、事发时间从集中向分散迁移等发展态势。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在互联网场域中极易演变为网络舆情。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是由客体、主体、本体以及载体等四大要素构成,呈现出主体多元性与社群化、客体破坏性与复杂化、本体隐匿性与无序化、载体交互性与多样化等特征,呈现出网民表达理性化、舆情信息去中心化、传播媒介融合化等演变态势,具有主体需求导向功能、体育旅游产业危机预警功能、网民舆情依赖功能与多利益主体行为监督功能。(2)体育旅游系统由客源地需求系统、目的地接待系统、通道系统与支持保障系统构成。体育旅游系统子系统突变、子系统协同弱化、外部环境变迁冲击等原因引致系统整体紊乱。当紊乱熵值超越临界点之后,系统发生脆性崩塌引致危机事件发生。危机事件完成比特化网络转录后,在事件属性、网络表达平台、网民心理行为、政企调控缺失、媒体注意力聚焦等因素合力作用下,极易发酵演变为网络舆情,进而形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的标志为:(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完成从事发地到互联网场域的比特化转录;(2)网民、媒体、意见领袖、政府等利益相关者开始将注意力资源大量投向体育旅游危机事件;(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呈现特定流向规律。(3)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具有时序动态性、多维性、跃变性、衍生性、反馈性、不确定性等特征,它受网络舆情系统中主体子系统、载体子系统、客体子系统的综合影响,外围宏观舆情环境通过主体因素、载体因素、客体因素的中介力量间接推动网络舆情演化。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内源动力包含事件冲击力与当事人牵引力,外源动力则由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网络平台扩散力等构成,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前期演化动力主体为内源动力,后期演化受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耦合交互作用。在网民关注力、媒体关注力、政府调控力、意见领袖动员力、当事人牵引力、事件冲击力、公共或个人网络平台扩散力的合力作用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经历酝酿、爆发、成熟与衰退四个生命周期阶段;不同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变的各动力源作用强度不同,引致各生命周期阶段呈现出异质的演变规律。(4)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呈现出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并举的影响格局。宏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国家形象、国际体育赛事旅游承办、宏观政策制度变迁等方面;中观影响主要表现为对体育旅游产业需求、体育旅游产业供给、体育旅游产业区域竞争格局、体育旅游市场规模、体育旅游产业生命周期演化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微观影响主要为对体育旅游者、体育旅游企业、体育旅游从业人员、体育旅游目的地、网民、媒体等主体的影响。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存在空间溢出与产业溢出效应,对具有地理空间隶属关系的目的地、同质体育旅游目的地、同质旅游危机事件发生地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对目的地体育产业、旅游产业等有产业溢出影响,并通过城市形象受损影响制造业与服务业发展。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对线下线上有融合影响作用;其影响场域呈现从体育旅游事发地到体育旅游目的地再到空间关联及产业关联旅游目的地的扩散规律。在各生命周期阶段,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舆情球体”体积发生动态变化,反应舆情热度高低,进而对宏观、中观、微观各层面产生非均衡的影响强度。(5)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考虑到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不同发展程度、不同治理主体、不同治理手段下,治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在路径与策略上的差异性,特提出协同分异治理的理论范式。建议以制度保障为基础、以组织保障为核心、以资源保障为依托,建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保障体系;同时,建构涵盖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监测预警机制、应急处理机制、恢复与重建机制的协同分异治理机制。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的过程性差异,提出协同分时治理路径及策略。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差异,将网络舆情分成轻微级、警示级、严重级三种等级,提出针对不同级别的协同分级治理路径及策略。从政府、媒体、社区居民、意见领袖、体育企业与旅游企业、体育社群等主体出发,提出协同分主体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基于治理方式的刚柔性差异,提出协同分式治理的路径与策略,刚性治理方式表现为强化舆情管控法律与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治理能力,柔性治理方式则重在塑造舆情治理理念、培育体育旅游业风险文化、引入社会力量管控、重视网络伦理建设;柔性治理与刚性治理在协同分异治理下的耦合互动,可提升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水平,进而有助于推动体育旅游产业生态改善与体育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
魏兵[2](2021)在《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西方媒介理论的学术版图中,传播政治经济学是从社会宏观层面批判性地研究西方政治与经济权力控制媒体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路径方法。从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视角看,电视媒体不仅是一种大众传媒,而且是经济生产与文化生产的结合体。研究电视媒体需要关注电视的产业结构、生产关系、广播电视体制和全球传播秩序等社会性与机制性问题。所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力主采取社会整体的宏观视野,考察包括电视在内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功能。整体而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相关概念、观点与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术母体,着重研究电视等大众媒体的传播机制。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路径,它尤其关注电视媒体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结构和市场运行过程。该研究主张,由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逐利性,作为一种文化工业的电视媒体,不仅受到资本与政治等权力的制约,而且成为控制大众意识形态和实施国际文化霸权的工具,呈现出复杂而消极的文化生产局面。深入透彻地了解西方广播电视机制的理论成果,既可以掌握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模式,又能进一步认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缺陷与问题,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制度性优势。本论文以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电视理论为研究对象,通过厘清其学术渊源、研究背景、主要学者、核心观点与理论,进而阐述并评析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就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电视媒体权力控制问题的电视理论研究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电视理论研究和电视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学术探讨和理论镜鉴的态度拓展我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视角,为我国电视的管理实践、艺术创作、产业发展与对外传播汲取理论经验与发展启示。因此,本文围绕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焦点问题,分七个章节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概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分别就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和学者群体等展开论述,以期描摹出该领域电视理论的整体特点。第一章为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生成语境,重点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的思想渊源、学术借鉴和西方媒介的发展背景与机制等。第二章是对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主要学者的概说与评述,通过梳理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在发展过程中在北美与欧洲两大地区集中的核心学者,阐述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领域的学者集群、学术承继、重要电视理论与观点概况、主要着作和学术地位等,进而为探讨该领域电视理论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理论价值做出相应的学理性准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内容,即以电视媒体的政治经济权力控制问题展开三个方面的思考与研究,即经济宰制观、意识形态操控观和国际文化霸权批判观。第三章主要探究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起点,即经济控制下电视媒体的商品属性。通过对受众商品论、文化生产的双重意义、电视内部的隐形审查机制和资本主义商业媒体的逐利性原则等观点与理论的探讨与研究,提炼该研究领域对资本控制大众媒体的批判性观点。第四章的主要内容围绕着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者就电视等大众媒体的思想控制议题提出的如“思想管理者”、“文化有限公司”、“媒体操控”、“宣传模型”等概念,或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属性的反思性观点等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与论述,指出该研究领域着力批判西方电视媒体的思想控制机制的研究逻辑与理论特点。第五章将视点转向该领域的国际电视媒体传播研究,通过整合该领域对电视的国际传播议题等相关观点,分别就其提出的“媒体依附论”、“文化帝国主义”和国际传播单向流动等文化霸权观点与理论展开论述与探讨。第三部分是本文的总结性内容,即第六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特点和第七章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我国的启示。第六章旨在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该领域的分析框架和批判焦点等研究价值,指出问题与偏颇。第七章以谨慎而镜鉴的态度,考量并发掘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电视研究对中国的电视理论建设和中国电视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借鉴意义。本文将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个案分析法和交叉研究法等阐述相关论点,厘清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核心学者、研究方法、理论特点和重要议题等,探讨其对我国电视研究与产业的理论价值。
饶梦娜[3](2021)在《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郡县治,天下安。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的“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并提出要“在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上下功夫,在关键处、要害处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的要求,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正是构建现代传播体系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的工作。面对竞争愈发激烈的媒介市场,县级媒体越来越重视自身运营模式的改善与升级,以提升基层媒体的传播力与影响力,从而发展成为崭新的基层综合服务平台。在媒介融合大趋势下,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既要体现出传媒的“双重属性”,又要体现出一定的市场化发展视野。由此本文结合县级媒体传统的运营习惯,基于商业模式理论,提炼出了适用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五大要素,包括需求定位、业务系统、核心资源、营收模式与机构价值,各要素之间联系紧密,环环相扣。其中需求定位是运营模式的基础,为县融媒的发展提供方向。本文基于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内容与服务的需求调查结果分析,得出基层媒体目标受众呈现本土化和中老年的特征,地方受众的内容需求和服务需求呈现移动化和贴近实际生活的特征;业务系统是运营模式的核心,其中内容创造始终是媒体业务的中心环节,依托新媒体技术,县融媒全力打造基于地方受众需求的“内容采制+基层服务”一条龙生产的业务系统;核心资源为运营模式提供发展条件,包括信息资源、平台资源和人力资源,科学的资源管理与分配为县融媒的运营蓄力;多元化多渠道的营收模式是支持运营模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新时期县融媒市场化发展视野的具体体现,县融媒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流量变现,将传统媒体的内容影响力与新平台的便捷使用优势完美结合;价值的实现是县融媒运营模式发展的内在动力,推动县融媒实现“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和地方社会治理的价值目标。
教育部[4](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田宇[5](2020)在《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媒产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无论是在媒介产品的内容策划、生产、传播环节上,还是在产品的生产理念、传播环境、经营模式和受众消费习惯上,都留下了互联网时代深刻地时代烙印。电视产业作为传媒产业中的一部分,在产品生产、传播方式、经营模式上具有自身独特的媒介属性。互联网技术改变了媒介产品的生存环节和生产技术,也改变了受众的生活习惯和消费理念,电视产品是技术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产品的生存与发展必然会受到巨大影响。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丰富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降低了受众参与产品生产的技术门槛,在改变了受众在传播活动中的身份与地位的同时,也改变了受众的消费习惯和审美要求。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电视产品在传播渠道上具有的传播优势消失,原有的生产、传播、经营理念也与当今的传媒市场出现了巨大脱节,全民生产时代的到来,也使电视产品在生产规模上逐渐处于劣势地位。本文聚焦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针对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的生产理念、传播渠道、盈利方式等方面的诸多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论,对电视机构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创新电视产品生产方式、探索新的盈利模式、提高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在第一章中对电视产品、电视产品生产、媒介融合、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产品生产等概念进行界定。明确了电视产品主要是电视机构生产的、以电视节目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平台为主要传播渠道的媒介产品,是电视机构最基本的经营产品,在电视产业结构中处于主要地位并起着支配作用。电视产品的主要形式包括电视综艺节目、电视晚会、电视艺术片和电视纪实节目。电视节目的生产制作是电视节目经营活动性的工作。从经营角度来看,电视节目在制作阶段,节目的经营主要表现在合理利用资源组织生产、协调各部门或各环节的关系以及进行成本控制等方面。电视产品生产的流程和生产所需要的技术,需在科学的管理模式下进行有效支配,确保生产周期和产品质量。电视产品具有社会性、意识形态性及商业性三重属性,因此在生产时需平衡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做到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失主流媒体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媒介融合是互联网技术普及后的产物,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个维度的融合,一是技术融合,二是内容融合,三是产业融合。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与发展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原因。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的表现形式,产业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然结果。技术融合打通了各传播媒介之间的物理壁垒,使得媒介融合成为可能。技术融合之后,内容产品在各种媒介之间的传播变得更加顺畅,致使受众对内容产品的审美要求脱离了传播渠道的限制,对内容产品的需求标准走向统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传统的电视观众由受众向传媒用户转变,传统的内容观赏变成了产品消费,用户用各种方式参与到内容产品的消费中去,自下而上推动媒介产业的融合发展。第二章从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电视产品生产理念、电视产品市场环境三个方面集中阐述了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生产的影响。第三章从受众对电视产品的审美需求的转变及电视产品的盈利模式两个方面,集中讨论了电视产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诸多限制于不足之处。在第四章中,针对电视产品在互联网时代受到的影响与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思路。笔者认为,媒介融合的理念应深入到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理念、市场环境、经营模式的方方面面,促使电视产品真正的从技术、内容及产业三方面走向融合,才是未来电视产品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能够继续扞卫主流传播地位的关键所在。论文的最后,对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进一步强调媒介融合思维对电视产品生产的重要意义,以期能够引起电视产品生产者重视,为其以后的产品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刘奕[6](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7](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黄熠[8](2020)在《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截至2019年底,短视频行业月活跃用户已经达到9.2亿。随着创业者的不断涌入,大量融资进入短视频市场,短视频在内容生产、营销和变现上已经初现产业化规模,“短视频+”全行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将成为短视频平台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本文以魏朱商业模式理论和商业画布理论为基础,以短视频平台为研究对象,根据短视频行业发展特征提炼出了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五大要素,包括价值定位、核心资源、关键业务、交易关系和盈利模式,并以这五大要素为基本框架构建了短视频平台要素模型,从这五个维度对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和垂直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同时,本文也结合短视频产业链中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关联构建了短视频平台业务模型,通过对不同类型短视频平台在业务模型中的不同表现了解短视频行业产业链变化趋势和特征。本文研究发现,当前短视频行业呈现平台定位社交化和垂直化、产业链参与主体多元化特点。各平台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在内容定位上,社交类平台资讯综合化、垂直类平台内容专业化;在业务架构上,平台资源通过业务模型实现高度整合,各利益相关者交易关系复杂有序。另外,两类短视频平台盈利模式都呈现多元趋势,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和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盈利模式都以广告收入、电商收入、用户付费、IP运营为主。此外,短视频平台目前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尾部短视频平台定位不明确,内容同质化严重;部分平台审核机制尚未完善,“擦边球”信息频频出现;盈利模式尚未成熟,多数平台尚未实现盈利;关键业务中利益相关者资源分散;部分用户之间原创内容存在版权争议。本文提出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优化思路如下:重视用户需求,找准平台市场定位;整合产业链资源,降低平台运营成本;开拓用户付费途径,提升平台有偿服务空间。同时,对于传统媒体在短视频生态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得出以下结论:传统媒体“中心化”的传播模式被以短视频为代表的社会化媒介所打破,同时新的媒介技术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机遇。传统媒体应该重视短视频渠道建设,吸取短视频平台发展经验,把握传统媒体优势的同时积极整合资源,打通多媒体渠道,结合实际构建短视频新闻客户端商业模式。
李佳[9](2020)在《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研究》文中认为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进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崭新文化形态。它包括红色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红色人物、形成的红色文化遗存与红色文艺作品、铸就的红色精神等主要内容。当前,网络平台发展的普遍性、信息交互的便捷性,使得社会主流价值面临市场逐利性的挑战。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因此,加强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研究,是发挥其实践功能的必然要求。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由传播要素有效性、传播过程有效性、传播结果有效性三个方面共同构成,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制约着传播结果的有效性。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红色文化传播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等多种要素共同构成。传播要素的存在使得红色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具备了前提,同时各传播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动又构成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实现依赖于有效的传播要素与有效的传播过程。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衡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其对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满足的两个层面。即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不仅要满足个体的认知需求、精神需求、发展需求,而且还要满足社会认同、社会动员以及社会道德建设等诸需要。在新兴媒介技术和大数据系统的共同作用下,媒介通过技术赋能跨越物理边界,走向融媒体传播。以全觉传受为特征的融媒体传播深刻改变着红色文化传播的生态环境。总体来说,红色文化的传播环境从保守封闭转向自由开放,传播主体由专业化主体转向多元化主体,传播媒介呈现由多元媒介向泛化媒介发展的趋势,传播的主客体关系从不平等逐步走向平等。具体来看,传媒环境的变化深刻影响着红色文化的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的有效性。传播者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素质,受众的主体意识、接受意愿以及相应知识准备与接受能力,传播内容的自身特性、数量与质量,传播媒介与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之间的适应性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为了适应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传播要素和传播过程的重要变化,需要从静态、动态两个层面提升传播过程中各传播要素的积极效能。具体而言,首先应当激活红色文化传播者的主体作用,包括强化其主体意识,提升其政治素质、理论素养、人格魅力与融媒体传播能力,以掌握传播的主导权。其次要着眼于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意识”,尊重受众的主体地位、主体需要与主体价值,注意区分受众的不同特点,并开展个性化的分众传播。进而需坚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改善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供给,制作出有温度、有品质、接地气的文化产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以及加强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的议程设置。最后还应树立互联网思维和融媒体思维,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媒体阵地。通过进一步推进传统媒介的互联化转型,深化传统媒介与新兴网络媒介的融合,打造融媒体传播的品牌效应,深度提升传播媒介的有效性。
王雪野[10](2020)在《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三个重要节点需要跨越,一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保证信息不再被区隔;二是解决物体不联接问题,实现物体和人的协同互动;三是解决价值实现不对等的问题,使每个人或组织创造的价值都能得到精准记载并随时完成。这三个节点的跨越的根本问题是通过信息畅达,实现资源要素配置的全效问题,也就是解决持续变革中传媒的效能发挥和传媒经济实现问题。本文作者对科技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推动传媒持续变革的思考,对传统媒介变革,新的传媒属性、形态、效能的思考,始于2010年前后;对传媒变革引发的传媒经济范畴和实现机制改变等问题的研究,始于2014年提出“传媒要素”概念[1]。研究至今,在成果有所积累、思路日渐清晰的基础上,希望能借博士学位论文撰写,对此研究进行系统阐释,以期得到各位专家教授和同行学者的教诲与指正,以继续明确方向,深入探索。当云技术解决了数据存储问题,移动终端技术让我们使用网络无比便捷,大数据帮助我们可以精准确定信息来源端和发送端,社交媒体实现信息的轻松交互,5G技术实现数据大容量快速传输,以及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人机协同,信息传播主体平台便从广播电视网转移到了互联网,且广电网与互联网的内容传输功能日渐相融,传播形态不断裂变和衍生,单纯的数字信息与传媒内容信息实现了互融和共享,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效能的实现开始依赖于信息的传输与交互。于是,传统媒介的单一传播功能日趋复杂化,并迎合于市场需求发生质变,成为一种作用于诸多领域和环节的“要素”,融入了几乎所有的经济和社会实现环节,积极作用于信息的传输、要素的融通和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为方便表述,基于介质功能的传播技术、平台和机构、组织,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传统的,定位于媒介的产业和经济实现及其描述,在本研究中定义为“媒介经济”。基于新技术、新业态和传播新生态的媒介、媒体,及其传播方式、运转机制和效能等,在本研究中定义为“传媒”;通过信息精准畅达传输,从而实现对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全效的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不断创新的传媒作用,被定义为“传媒要素”功能(作用);基于“传媒要素”作用的经济实现和状态描述,被定义为“传媒经济”。在经历了千余年的文字和纸张介质传播、近百年的广播及电视介质传播后,在互联网传播时代,传媒如何最终从“介质”脱胎为“要素”,如何通过要素功能驱动传媒经济挣脱媒介产业樊篱,渗透至全产业完成经济实现,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通过对传统的“媒介”与当今“传媒”属性异同的对比论证,阐明在驱动机制层面,“传媒要素”如何通过资源要素配置驱动和市场实现模式创新,使传媒经济在不同的产业经济体系和多种经济形态中有效实现。鉴于传媒由媒介变革为要素和从媒介经济发展至传媒经济是全新事物和现象,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本研究的结论之一是“介质传媒”(媒介)蜕变为“要素传媒”,并成为市场资源配置的主体要素之一。传媒通过“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形式,驱动市场资源要素配置趋于全效,促进市场实现模式持续创新。本研究的结论之二是由于传媒属性使然,在固有的传播效能发挥和作为要素的传媒在被配置过程中,传媒生产要素通过信息精准畅达驱使市场资源要素配置驱于全效的同时,实现着不同资源要素的相融和互通;传媒创新要素通过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再到系统的创新裂变效能,驱动着市场实现模式的创新、相融和互通。本研究的结论之三,是传媒要素已经从市场资源要素配置和市场实现等机制层面,浸入并影响各行业产业,使传媒经济实现在各行业产业经济实现中的比重日益增长,作用日趋重要。传媒生产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信息流的丰富、精准、畅达而在市场实现中对要素资源配置的优化;传媒创新要素作用的核心体现,是传媒通过其固有特性催化和驱动创新从点到面到体至系统的演化和繁殖,进而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实现效能。传媒作为要素实现着不同行业和产业的相融互通,既从解决经济稀缺问题的角度突破了即有的传媒(媒介)经济概念,也把传媒经济从研究单一媒介领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传媒经济从内涵至外延实现了全新发展。[1]本研究中传媒要素概念的提出与论证、传媒要素驱动机制、基于传媒要素理论的传媒经济定义和传媒经济的“媒介+要素”二层次说等,皆为全新见解,是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本研究创造性成果为传媒要素理论和新传媒经济观点,包括基于媒介概念创新的传媒要素概念、基于市场资源禀赋和要素配置理论创新的传媒要素作用,和针对传统的、囿于媒介行业产业本身的传媒经济变革研究,以及实现创新和突破的传媒新经济理论等。
二、电视产业经营要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视产业经营要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论文提纲范文)
(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风险加剧 |
1.1.2 网络自媒体的快速发展 |
1.1.3 旅游网络舆情的深刻影响 |
1.1.4 网络治理现代化新命题的提出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4.3 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1.6.1 研究重点 |
1.6.2 研究难点 |
1.6.3 研究创新之处 |
1.7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7.1 研究思路 |
1.7.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厘定 |
2.1.1 体育旅游的概念梳理与厘定 |
2.1.2 体育危机事件、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概念梳理与界定 |
2.1.3 网络舆情的概念溯源 |
2.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内涵解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系统理论 |
2.2.2 生命周期理论 |
2.2.3 协同治理理论 |
2.2.4 危机管理理论 |
2.2.5 议程设置理论 |
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构成解析、功能特征与发展态势 |
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基本构成 |
3.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主体 |
3.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客体 |
3.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本体 |
3.1.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载体 |
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特征 |
3.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 |
3.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功能 |
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3.3.1 体育旅游发展态势 |
3.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展态势 |
3.3.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发展态势 |
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诱发分析 |
4.1 体育旅游系统的解构 |
4.1.1 旅游系统理论的流变 |
4.1.2 体育旅游系统的概念界定、功能与解构 |
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发生 |
4.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的特征与分类 |
4.2.2 体育旅游系统紊乱引发危机事件发生的逻辑 |
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成 |
4.3.1 系统紊乱、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逻辑 |
4.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发生与网络舆情生成的关系机理 |
4.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及形成 |
4.4.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的定义与特征 |
4.4.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系统构建与构成要素 |
4.4.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萌发与网络舆情系统初步形成 |
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研究 |
5.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起点、概念内涵与特征 |
5.1.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生物性认知:演化的逻辑起点 |
5.1.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概念内涵 |
5.1.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特征 |
5.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影响因素及其演化机理 |
5.2.1 系统论视角下的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演化因素的构成 |
5.2.2 不同演化因素的分解及其对网络舆情演化的作用机理 |
5.2.3 多因素融合叠加主导网络舆情演化的逻辑机理 |
5.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及阶段性演化特征 |
5.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演化历程 |
5.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分阶段的演化特征与机理 |
6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研究 |
6.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多维影响结构图及其解析 |
6.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机理 |
6.2.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宏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中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2.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微观层面的影响机理 |
6.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的溢出效应 |
6.3.1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空间溢出 |
6.3.2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影响效应的产业溢出 |
6.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场域 |
6.4.1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信息流空间虚实性的影响场域 |
6.4.2 基于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波及域时序扩散的影响场域 |
6.5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影响强度 |
7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研究 |
7.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与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1.1 协同治理理论渊源 |
7.1.2 协同分异治理的提出 |
7.2 协同分异治理的保障体系 |
7.2.1 制度保障是基础 |
7.2.2 组织保障是核心 |
7.2.3 资源保障是依托 |
7.3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机制 |
7.3.1 防微杜渐:预防与应急准备机制 |
7.3.2 未雨绸缪:监测预警机制 |
7.3.3 临危不乱:应急处理机制 |
7.3.4 转危为安:恢复与重建机制 |
7.4 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协同分异治理的路径选择 |
7.4.1 基于网络舆情演化生命周期阶段的协同分时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2 基于网络舆情发展强度的协同分级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3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主体的协同分主体治理及治理路径 |
7.4.4 基于网络舆情治理方式刚柔性的协同分式治理及治理路径 |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雪乡宰客事件”网络舆情生命周期变化 |
附录2 典型体育旅游危机事件一览表 |
附录3 部分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网络数据 |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生成语境 |
第一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思想渊源 |
一、学术母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
(一)劳动价值论:劳动决定商品价值 |
(二)社会结构观:有机整体的社会观念 |
二、理论来源:对资本主义媒介生产机制的批判意识 |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理论 |
(二)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
第二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学术借鉴 |
一、加拿大多伦多学派的媒介技术批判观 |
(一)传播偏向:媒介技术决定政权形式 |
(二)知识垄断:特权阶层掌控文化权力 |
二、英国威斯敏斯特学派的媒介产业权力观 |
第三节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媒介环境 |
一、政治经济变革下的媒介反思 |
二、西方电视发展的机制与模式 |
(一)北美电视市场的商业竞争机制 |
(二)欧洲电视产业的多元市场格局 |
第二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学者集群 |
第一节 批判资本主义电视权力机制的北美学者 |
一、达拉斯·斯麦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研究的开创者 |
二、赫伯特·席勒:经济权力关系控制电视文化的批判者 |
三、诺姆·乔姆斯基:美国主流媒体操纵意识形态的揭露者 |
四、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电视权力集中的批评者与建言人 |
五、文森特·莫斯可: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分析模式的归纳者 |
第二节 透视电视生产商业逻辑奥秘的欧洲学者 |
一、格雷厄姆·默多克:电视经济活动与文化生产的分析者 |
二、尼古拉斯·加汉姆:电视媒体文化生产系统的反思者 |
三、皮埃尔·布尔迪厄:电视内部审查机制的解魅者 |
四、阿曼德·马特拉:全球电视传播霸权的披露者 |
五、卡尔莱·诺登斯顿:国际电视单向流动的论证者 |
第三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经济宰制观 |
第一节 对电视受众商品属性的探索 |
一、受众商品论:商业电视隐秘的生产逻辑 |
(一)受众商品:观众是电视生产的商品形式 |
(二)“免费午餐”:吸引观众注意力的电视节目 |
(三)收视率商品:控制论意义的电视信息商品 |
二、受众商品论的理论意义与学术影响 |
(一)开创政治经济学受众研究路径 |
(二)激发后续理论探索与多元思辨 |
第二节 对电视双重生产机制的分析 |
一、整合集中:电视产业的结构性特征 |
(一)电视产业化的结构集中方式 |
(二)电视市场化的商业发展要素 |
二、意义生产:电视系统的文化价值 |
(一)作为公共文化商品的电视 |
(二)作为共享礼物的当代电视 |
第三节 对电视内部隐性审查机制的揭示 |
一、电视的符号暴力维护象征秩序 |
二、商业逻辑介越电视的文化生产 |
第四节 对电视逐利性原则的政治批判 |
一、“富媒体、穷民主”:垄断媒体的唯利是图与政治疏离 |
(一)联合媒体的反民主性 |
(二)联合媒体的聚集模式 |
二、“传播革命”:针对美国媒体发展危机的改革策略构想 |
(一)“紧要关头”:美国媒体的转型关键 |
(二)回归公共:媒体改革的理想召唤 |
第五节 小结 |
第四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意识形态操控观 |
第一节 对私有媒体控制大众思想生产的批判 |
一、“思想管理者”:商业电视操控公众思想的工具本质 |
(一)大众媒体管理思想制造的迷思 |
(二)电视媒体操控意识形态的力量 |
(三)媒体管理者的策略化信息传播 |
(四)电视媒体制造的信息中立假象 |
二、“文化有限公司”:私有媒体掌握文化生产的垄断力 |
(一)私有电视:文化工业的生产主体 |
(二)“信息圈地”:私有媒体侵占公共空间 |
第二节 对美国主流媒体思想控制机制的揭露 |
一、“媒体操控”:伪民主政治的宣传工具 |
(一)伪民主政治的媒体附庸 |
(二)美国媒体控制大众心智 |
二、“宣传模型”:媒体制造共识的话语策略 |
(一)“新闻过滤器”:媒体控制信息的层层伪装 |
(二)“必要的幻象”:媒体有意策划的虚假现实 |
第三节 对电视文化商品公共性的反思 |
一、电视商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
二、文化公共领域的电视商品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国际文化霸权观 |
第一节 对国际间媒体依附关系成因的深掘 |
一、依附理论:揭示国际文化霸权的政治经济机制 |
二、媒体依附:经济权力驱动国际间的文化控制 |
(一)垄断资本主义:国际间媒体依附的深层原因 |
(二)“意识形态工业”:被控制的国家大文化产业 |
第二节 对全球电视传播失衡秩序的批判 |
一、世界体系理论:审视全球传播霸权结构的理论基础 |
二、文化帝国主义:剖析美国主导的跨国电视传播霸权 |
(一)美国跨国公司构成国际传播权力主体 |
(二)电视成为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文化商品 |
(三)美国迪士尼公司文化霸权的商业策略 |
第三节 电视全球传播的霸权表现与单向趋势 |
一、影像国际市场:政治经济的不平等格局 |
(一)“地球城”:电子社会的依赖性国际传播 |
(二)“传播的全球化”:资本推动的全球电视市场 |
(三)“生命之火”:文化殖民意味的迪士尼产品 |
二、对国际电视传播单向流动趋势的调研 |
第四节 小结 |
第六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的研究特质 |
第一节 分析模式:西方媒体的政治经济维度批评 |
一、电视研究的商品视角 |
二、电视研究的产业剖析 |
(一)传媒产业的横向集中 |
(二)传媒产业的纵向整合 |
(三)跨国经营与灵活合作 |
三、电视研究的权力批评 |
第二节 批判焦点:电视文化生产的权力钳制 |
一、聚焦政治经济控制的关键要素 |
二、警示权力集中的媒体垄断格局 |
第三节 理论局限:夸大媒体作用的强效果传播观 |
一、注重批判电视的工具性,相对忽视内容的文化蕴含 |
二、注重揭示电视的商品性,相对忽视受众的能动作用 |
三、注重分析传播的单向性,相对忽视民族文化自主性 |
第七章 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对中国电视理论研究的路径启发 |
一、拓宽理论视野:拓宽中国电视传播理论研究的学术路径 |
二、充实方法体系:提供中国电视文化产业研究的多元视角 |
三、切准问题之脉:探索中国电视文化发展研究的中心议题 |
第二节 对中国电视产业发展的镜鉴意义 |
一、强化电视的公益职能:以社会效益为取向,而非一味逐利 |
二、提升电视文化竞争力:以优质内容为核心,而非商业逻辑 |
三、增强国际文化传播力:以文化自信为底色,而非拿来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一)县级融媒体研究综述 |
(二)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
(三)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
(四)运营模式研究简述 |
三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思路的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概述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发展背景 |
一 县级媒体发展历史简介 |
二 县级融媒体发展现状概述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模型建构 |
一 运营模式概念要素分析 |
二 商业模式概念要素分析 |
三 运营模式分析模型建构 |
第二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求定位探索 |
第一节 媒体定位相关理论概述 |
一 营销学中经典的定位理论 |
二 我国媒体定位管理现状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需求定位特征 |
一 县融媒受众特征:本土化、中老年 |
二 县融媒功能价值定位特征 |
第三节 县级传媒市场产品定位分析 |
一 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内容需求调查 |
二 地方用户对县级媒体服务需求调查 |
第三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业务系统建构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业务系统构成 |
一 业务系统内部运行流程 |
二 业务系统外部合作关系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内容业务系统优化 |
一 传统媒体内容建设分析 |
二 县融媒内容建设如何优化 |
第四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核心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信息资源管理 |
一 融媒体格局下信息资源整合 |
二 县级融媒体品牌信息管理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平台资源管理 |
一 横向搭建县级融媒体平台矩阵 |
二 纵向嵌入省市级媒体平台 |
第三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人力资源管理 |
一 县级融媒体人才管理现状 |
二 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优化路径 |
第五章 县级融媒体中心营收模式与价值评估 |
第一节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营收模式优化 |
一 县级融媒体营收模式基础分析 |
二 县融媒多元化营收模式拓展 |
第二节 县级融媒体传媒价值评估 |
一 传统县级媒体价值分析 |
二 新时代县域媒体价值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方传媒市场需求调查 |
致谢 |
(5)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目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媒介融合 |
二、电视产品 |
三、电视产品生产 |
四、媒介融合视域下的电视产品生产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长尾理论 |
二、使用与满足理论 |
第二章 媒介融合对电视产品生产的影响 |
第一节 电视产品生产技术的转变 |
一、融媒时代的技术发展现状 |
二、视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三、大数据应用 |
第二节 电视产品生产理念的转变 |
一、电视产品由内容创作变为产品生产 |
二、传播特征由“重”转“轻” |
第三节 电视产品市场环境的转变 |
一、电视媒体传播垄断地位消失 |
二、电视受众由观众变为媒介用户 |
第三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生产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电视产品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 |
一、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日益碎片化的消费需求 |
二、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对内容时效性的更高需求 |
三、电视产品不能满足受众日益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
第二节 电视产品经营模式单一 |
一、盈利模式单一 |
二、经营产品单一 |
第四章 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创新 |
第一节 强化内容为王,实现电视产品生产多维创新 |
一、内容为王,强化电视产品内容优势 |
二、借鉴互联网产品生产经验,使电视产品更具网感 |
三、丰富电视产品种类,满足受众个性需求 |
第二节 利用先进技术,提升电视产品生产效能 |
一、洞悉各媒介传播特性,利用媒体矩阵实现一次生产多次分发 |
二、用户数据信息化,提升电视产品生产精准性 |
三、重视用户体验,利用互联网增强用户粘性 |
第三节 创新生产理念,提升电视产品变现能力 |
一、利用电视产品品牌影响力实施品牌战略 |
二、利用电视IP产品实施产业整合策略 |
三、利用互联网实施“互联网+广电”的互联网生产策略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8)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综述 |
(一)商业模式研究概述 |
(二)商业模式构成要素研究 |
(三)传媒商业模式研究概述 |
(四)国内短视频研究概述 |
三 研究问题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概述 |
第一节 短视频平台发展概述 |
一 短视频平台诞生的技术背景 |
二 短视频平台发展的政策推动 |
三 短视频平台市场的资本运作 |
四 短视频平台的业务类型分化 |
第二节 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模型建构 |
一 商业模式的内涵 |
二 商业模式的要素 |
三 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分析模型 |
第二章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分析 |
第一节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要素特征 |
一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价值定位确立 |
二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核心资源运用 |
三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关键业务建构 |
四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交易关系分析 |
五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开发 |
第二节 社交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启示 |
一 深刻洞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需求与机遇 |
二 精心培养短视频社交生产合作体系 |
第三章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分析 |
第一节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要素特征 |
一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的价值定位确立 |
二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的核心资源发掘 |
三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的关键业务开发 |
四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的交易关系剖析 |
五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开发 |
第二节 垂直类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的创新启示 |
一 短视频渠道的垂直专业服务拓展 |
二 “短视频+”思维下的延伸产品深度开发 |
三 灵活分成机制下“平民英雄”的潜力激活 |
第四章 短视频语境下的传媒发展趋势探讨 |
第一节 市场、技术对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的影响 |
一 市场竞争驱动短视频商业模式优化 |
二 技术更迭推动短视频应用场景扩展与商业模式创新 |
第二节 短视频语境下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一 传统媒体内容、渠道在短视频语境中面临全方位挑战 |
二 传统媒体“传者中心”与短视频“去中心化”的深层冲突 |
三 传统媒体在短视频语境中的发展机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析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审视 |
一、红色文化传播的理论基础 |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探析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基本内容 |
二、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有机构成 |
(一)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要素 |
(二)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过程 |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有效结果 |
三、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衡量标准 |
(一)受众标准:个体需要的满足 |
(二)社会标准:社会需要的满足 |
第三章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路径依赖的嬗变 |
一、媒介融合的兴起与发展 |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
(二)媒介融合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
二、媒介融合语境下“融媒体时代”的开启 |
(一)融媒体演进的环境与条件 |
(二)融媒体的概念 |
三、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路径依赖的嬗变 |
(一)传播环境:从保守封闭到自由开放 |
(二)传播主体:从专业化主体到多元化主体 |
(三)传播媒介:多元媒介到泛化媒介 |
(四)传播主客体关系:从不平等到平等 |
第四章 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因素及其存在问题分析 |
一、传播者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一)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二)传播者的主体素质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二、受众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一)受众的主体意识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二)受众的接受意愿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三)受众的相应知识准备与接受能力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三、传播内容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一)传播内容的自身特性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二)传播内容的数量、质量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四、传播媒介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一)传播媒介与传播者的适应性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二)传播媒介与受众的适应性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三)传播媒介与传播内容的适应性对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影响 |
五、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传播主体的传播意识偏差与传播能力不足 |
(二)忽视传播受众的主体性与文化需求的多样性 |
(三)传播内容的泛娱乐化同质化造成价值引领缺位 |
(四)传播媒介的单一性形式化制约整体合力的形塑 |
第五章 融媒体时代提升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的若干对策 |
一、发挥红色文化传播者的主体作用,掌握传播的主导权 |
(一)强化红色文化传播者的主体意识 |
(二)增强红色文化传播者的政治素质 |
(三)提高红色文化传播者的理论素养 |
(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者的人格魅力 |
(五)培养红色文化传播者的融媒体传播能力 |
二、凸显受众的接受主体地位,增强受众的有效性 |
(一)重建红色文化“受众意识” |
(二)培育红色文化受众的媒介素养 |
三、坚持“内容为王”,增强传播内容的可接受性 |
(一)突出红色文化传播内容的鲜明特性 |
(二)建设数字化可视化立体化的传播形态 |
(三)加强红色文化融媒体传播的议题设置 |
四、打造红色文化传播的融媒体阵地,提高传播媒介的有效性 |
(一)推动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深度融合 |
(二)开发红色文化融媒传播的信息互动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 |
1.3.1 关于媒介和传媒的界定 |
1.3.2 关于传媒产业、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1.6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1.1 相关概念的提出与论述 |
2.1.2 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脉络 |
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文献梳理与分析 |
2.2.1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起步——20世纪80年代~2003年 |
2.2.2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发展——2003 年至今 |
2.2.3 国内传媒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类别 |
2.3 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
2.3.1 生产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3.2 创新要素相关文献综述 |
2.4 传媒要素与传媒经济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传媒变革:从介质到要素 |
3.1 传媒从介质到要素的属性变革分析 |
3.1.1 传媒变革的生态分析 |
3.1.2 传统媒体的转变 |
3.1.3 传媒属性变化分析 |
3.2 传媒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的机理分析 |
3.2.1 传媒生产要素 |
3.2.2 传媒创新要素 |
第四章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 |
4.1 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的配置效应 |
4.2 传媒要素配置模型分析 |
4.2.1 基本工具——新古典多部门模型 |
4.2.2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
4.3 传媒要素配置案例分析 |
第五章 从媒介经济到传媒经济 |
5.1 媒介产品的经济分析 |
5.1.1 媒介产品生产的终止分析 |
5.1.2 媒介产品生产的分离和临界分析 |
5.2 媒介市场现状分析 |
5.2.1 产业边界在媒介融合中趋于淡化 |
5.2.2 利益共同体在传媒共融中逐渐形成 |
5.2.3 视频化与泛内容化传播逐渐升级 |
5.2.4 传播垂直化推进大众传媒小众传播 |
5.2.5 媒介产业化推动实体化功能发展 |
5.2.6 特殊情形下的主流媒体融合 |
5.3 从媒介经济至传媒经济 |
5.3.1 传媒经济新环境与传媒经济新发展 |
5.3.2 传媒要素作用与传媒经济发展 |
第六章 传媒经济实现 |
6.1 大数据技术与传媒要素作用 |
6.1.1 传媒与大数据的融合运用分析 |
6.1.2 大数据构架与传媒要素作用体现 |
6.1.3 数据云技术的传媒效能实现 |
6.1.4 数据分析与挖掘的传媒要素作用 |
6.2 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传媒经济实现 |
6.2.1 人工智能技术与媒介产业发展 |
6.2.2 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的传媒要素效能 |
6.2.3 智能产业发展与传媒经济实现 |
6.3 智慧金融发展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3.1 智慧金融发展与传媒效能实现 |
6.3.2 传媒效能与金融发展 |
6.3.3 智慧金融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 5G技术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4.1 5G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 |
6.4.2 5G的传媒融合与效用 |
6.4.3 5G技术应用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 传媒要素作用于区块链技术的传媒经济实现 |
6.5.1 区块链运作机理及传媒作用 |
6.5.2 区块链应用中的传媒经济实现 |
6.6 传媒要素作用于传统产业的传媒经济实现 |
第七章 结论 |
一、对媒介和传媒的再认识 |
二、对媒介经济和传媒经济的再定位 |
三、经济与传播新生态和传媒经济发展新机遇 |
四、传媒要素驱动传媒经济发展研究的缺憾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四、电视产业经营要充分利用“注意力资源”(论文参考文献)
- [1]体育旅游危机事件网络舆情诱发、演化与治理研究[D]. 陈玉萍.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2]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电视理论研究[D]. 魏兵.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县级融媒体中心运营模式研究[D]. 饶梦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5]媒介融合视域下电视产品的生产策略研究[D]. 田宇.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6]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7]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8]短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研究[D]. 黄熠.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融媒体时代红色文化有效传播研究[D]. 李佳.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10]传媒经济发展的传媒要素驱动机制研究[D]. 王雪野. 西北大学, 20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