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几何模型论文_詹斯琪

导读:本文包含了表面几何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几何,表面,模型,特征,网格,全局,属性。

表面几何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詹斯琪[1](2017)在《高精度心脏表面几何模型的叁维重建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循环系统动力的心脏,其手术一直以高风险的特性在外科界难以开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旨在实现心脏手术模拟的虚拟手术系统应运而生,为解决这—医学领域难题提供了经济可靠的交互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临床实际操作的难度系数。虚拟心脏表面建模作为最基础的环节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研究意义,是实现虚拟心脏手术仿真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研究大多数存在计算量大、针对性单一、精度不够高等问题,因此,本文以可视化人体数据集中的心脏表面切片图像作为研究对象,构建较高精度的心脏表面叁维重建模型,利用法矢修正后的点云数据实现叁维重建,在叁维重建过程中,对等值面提取进行优化,在原有的泊松表面重建基础上加入插值约束及屏蔽因子,最终实现心脏表面叁维模型的快速准确生成,以满足虚拟手术中的导航和临床医学诊断需求。论文研究的工作与成果主要有:(1)对心脏表面图像目标信息进行提取。为了尽可能消除因设备、环境等因素造成的影响,对彩色图像进行配准,在配准过程中利用畸变矫正与区域剪裁实现像素插值填充。(2)实现心脏表面点云数据获取。针对VHP图像色彩的模糊性,在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分割算法提取心脏目标轮廓后,对图像坐标与空间坐标进行尺度变换,接着对点云数据进行追踪,实现心脏表面的点云数据获取。(3)心脏表面点云数据的法矢修正。针对心脏表面的特殊性采用法矢修正的思想,滤除离群点,完成初始法向量估计。利用领域点限制,对自适应邻域内的采样点进行保留特征的叁边滤波处理,生成较高质量的新点云集合。(4)心脏表面叁维重建。在原有的泊松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叁维心脏表面模型,经等值面优化处理后、引入插值约束与屏蔽因子,最终得到高效、高精度的心脏表面叁维重建算法。本研究最后展示了心脏表面高精度叁维重建的原型实验系统,实现各个流程的具体步骤、实施过程及未来展望。实验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心脏表面叁维重建方法不仅实现较高精度的需求,而且在运算速度上有明显改善,所绘制的心脏表面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对心脏疾病的病理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陶鹏杰[2](2016)在《联合几何与辐射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面和物体的叁维模型在地学等领域有着关键作用和广泛应用,因此,如何获取地面和物体的叁维模型,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长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摄影测量领域,地面的叁维模型表现为数字表面模型(DSM:Digital Surface Model)和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它们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在土地管理与规划、线路设计、电力、交通、地质、水文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物体和场景的叁维模型在数字化归档、游戏和娱乐产业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影像的叁维重建是从影像恢复地面和物体叁维形状的一个关键技术,该问题是影像成像过程的逆向过程。影像成像过程包含几何成像和辐射成像两部分,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技术和基于影像明暗的形状恢复技术,分别是根据影像的几何成像模型和辐射成像模型恢复地面和物体的叁维形状。关于立体影像密集匹配和基于影像明暗的形状恢复这两种技术,国内外存在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前者主要发展了局部匹配方法和全局匹配方法,后者则主要发展了shape from shading和光度学立体视觉。关于二者的结合也有不少研究,但都仅局限于研究月球表面、石膏体和雕塑等单一材质物体表面的叁维形状恢复,鲜有将其拓展至地球表面和自然物体的叁维重建。本文从影像的几何与辐射成像机制出发,结合影像立体几何属性和辐射属性,建立一套适合于地学应用的几何和辐射一体化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框架,在此框架下实现自然地表和人工地物的叁维形状恢复与精细表面重建。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方法。对影像成像机制中的几何成像模型和辐射成像模型进行统一,建立了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揭示了摄影场景中的物体表面上的点与影像上像素的位置和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技术与基于明暗的形状恢复技术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方法,综合考虑立体几何约束与辐射成像约束,构建了融合多视影像一致性、物体表面几何光滑性和辐射光滑性的整体能量泛函,并提出了该能量泛函的完整求解策略与步骤。(2)研究了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从邻域候选影像集中选择最优配对影像的全局优化策略,以自动选择立体像对;其次,针对经典半全局匹配在效率、稳健度和对影像辐射质量适应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惩罚系数的选择、相似性测度的选择、视差范围的调整、匹配置信度计算和影像辐射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扩展,提出了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算法。该算法组合了Census和互信息两种相似性测度的优点,采用金字塔影像匹配策略,以上层影像视差结果作为初值并顾及地形自适应性地调整下层影像匹配的视差搜索范围,具有稳健可靠、高效、匹配视差图精细且保边缘的特点。实验证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结果在完整度和精细度方面明显优于SURE;最后,研究了视差图融合以构建物体叁维表面的方法。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生成的物体表面为下一步的物方全局优化提供了精确的物体表面初值。(3)研究了基于双边滤波的叁维表面优化方法。在影像成像光锥空间上,构建叁维表面优化的能量泛函,以多视影像相似性作为匹配代价,考虑地物遮挡的影响,并以相邻空间点的几何光滑性和辐射光滑性作为匹配约束条件。采用一种基于双边滤波的两步更新模型方法求解影像密集匹配能量泛函,将传统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成了两步,一步是基于数据项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另外一步则等价为多线索的双边滤波。以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获得物体表面作为输入,通过物方全局优化得到最终精确可靠的物体叁维表面。本文选用线阵卫星影像、常规航空影像、倾斜航空影像和近景地面影像进行叁维重建与优化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在线阵卫星影像方面,使用浙江省天台山地区资源叁号卫星影像进行密集匹配生成5米分辨率DSM,并以1:1万比例尺的DEM产品作为参考进行了质量分析与精度评定。在质量方面,从目视效果上看,匹配的DSM细节接近参考DEM;在精度方面,DSM高程精度符合我国15万比例尺DEM一级产品精度要求。常规航空影像方面,使用了Vaihingen和Munchen两组城市地区数据集进行密集匹配实验,本文匹配结果在地物细节和抗重复纹理的性能方面优于Pix4Dmapper和PhotoScano倾斜航空影像方面,使用陕西省铜川市城区无人机五视倾斜影像进行匹配实验,匹配结果优于PhotoScan和SURE。近景地面影像方面,利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友谊广场前石狮子雕像的智能手机影像进行匹配实验,本文匹配效果与PhotoScan相当,优于PMVS。(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6-10-01)

吴逸超[3](2016)在《柴油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表面网格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发动机缸内CFD分析中,网格建模技术一直是限制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的瓶颈,网格的密度与计算精度的权衡引起了广泛关注,大多数软件无法做到直接控制网格到达其最优密度来进行数值模拟,高效率、高精度地进行缸内CFD分析对适体网格的需求不言而喻。随着网格技术的发展和革新,一系列新技术不断展现出其优势,现在比较流行的CONVERGE软件提出的网格分割技术基于表面网格进行切割内部正交网格,对计算网格的生成提供了新方法。表面网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体计算网格是否达到模拟计算要求,对表面网格的控制方法近年来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比较常用的是对网格面和原始曲面进行贴合度判别。柴油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结构复杂,对于其表面网格的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本文结合了表面网格控制方法和内燃机几何模型的特点,采用了利用网格编辑软件ICEM CFD的网格生成功能,编写优化算法反复计算以期得到合理的表面网格,作为整体网格生成的前期工作。本文结合柴油机工程CAD图和CAD造型软件Pro/E的建模方法,得出了直接利用工程图导入创建几何模型的方法并完成了对柴油机缸内数值模拟几何模型的建立;借助网格编辑软件ICEM CFD的强大功能对几何模型的网格的划分并以此为基础得到编写命令流文件二次开发ICEM CFD的柴油机数值模拟表面网格自动生成与优化方法;编写了命令流文件自动编写及运行代码,实现后台驱动ICEM CFD自动生成柴油机数值模拟网格;以顶点平坦度为判别准则建立了网格尺寸的分区自动调整系统;对VB2010和ICEM CFD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集成,初步建立了表面网格优化平台,软件之间的参数可以通过简单的参数输入界面相互传递,设计者可以在简单的操作下完成网格的自动生成和优化等功能。(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6-06-03)

马秀丽,李金博,周峰,周学礼[4](2013)在《心内膜表面几何模型叁维重建算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心内膜叁维表面重建是心内膜叁维标测系统中的关键问题。为了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根据采集到的散乱点云数据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泊松表面重建算法。在估计表面点云法向量的基础上,对表面点云法向量进行法向量一致化处理,有效地控制时间复杂度,快速重建出平滑的心脏模型。针对泊松表面重建算法中构建MC曲面出现的二义性问题,提出一种消除二义性的简化改进方法,可以更加精确地获取模型逼真表面,提高重建的速度和精度。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要求,对重建出的模型实时修正,满足临床应用。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研究》期刊2013年08期)

张霞,杨岳[5](2012)在《基于B-rep的工件表面动态几何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NC(Numerical Control)仿真中,工件叁维图形处理是一项关键技术。既要实现几何造型的显示功能,又要求叁维图形具有可加工性、加工成品的信息具有可记录性。为此,采用B-rep(边界表示法)模型和面向对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一种记录NC仿真中工件形状数据变化信息的数据结构,构建NC仿真系统中工件表面动态几何模型。实现NC仿真中每个数控刀位工件加工表面的生成与判断。NC仿真完成后,可以判断零件的加工表面与非加工表面,进而分析零件表面加工质量(表面粗糙度)。(本文来源于《计算技术与自动化》期刊2012年03期)

陈小亮,魏悦广[6](2007)在《金属单晶几何尺度效应的表面能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微纳米尺度的材料有着很多优异的力学性质,因而在传感器和纳米复合材料等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期的一些原子模拟和微尺度单轴压缩实验结果都显示:在不存在应变梯度时,微纳米尺度材料的力学性质也可能表现出明显的尺度效应。而且在这些模拟和实验中,样品的初始内部微结构相同,仅样品的外部几何尺寸不同,因而这类尺度效应在本文中被称为几何尺度效应。目(本文来源于《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期刊2007-08-20)

张雪华[7](2006)在《复杂几何模型扫描数据的孔,槽及表面类型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向工程就是通过已存在实体的扫描数据获取物理模型的过程。现有的逆向工程软件已经能够对简单的工程零件和自由表面物体进行反求设计。但是,仍然存在反求精度不高、功能不足、运算速度不高、处理复杂的零件仍然存在需要依赖于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等难点,特别是对复杂模型的反求,主要依靠设计人员参与。比如:对带有孔、槽的模型进行数字扫描采样,利用现有的逆向工程软件重构几何模型时,孔、槽等几何特征的识别是通过设计人员参与决定的;对半径比较大的球、圆柱等表面,设计人员可能会将其以平面类型进行重构等等。本文的目标是研究一种智能检测与识别系统,能够从复杂几何模型的扫描数据中自动识别与检测复杂的或相似的孔、槽及表面类型等几何特征,增强现有的逆向工程软件的反求创新设计能力。本系统采用一种从叁维扫描点云数据中识别棱柱特征进行CAD模型重建的比较新颖的人工神经网络(ANN)算法。该算法从点云数据中抽取四类几何属性(链代码,凹/凸性,圆/直性,和开/闭性),送到ANN的输入层进行特征识别,就可由这些几何属性确定其类属的特征。本文着重了讨论这些几何属性的确定算法,给出实例验证,并以此为基础开发了一个复杂特征识别系统,可用于机械零件的叁维模型重建和反求工程。本论文主要内容有:1.综述逆向工程在处理复杂几何模型点云时面临的困境,介绍了直接从扫描点云中提取几何特征的重要性,并且比较了传统的逆向工程特征识别过程和本课题采用的特征识别过程之间的区别。2.构建了复杂特征识别系统的软硬件系统,阐述了他们的结构,功能以(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期刊2006-05-01)

张雪华,罗阳,刘胜青,郭江建,杨志华[8](2006)在《复杂几何模型扫描数据的孔、槽及表面类型的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逆向工程就是从模型样件的扫描点云中提取物理特征进而重建该实体的过程。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人工神经网络从叁维扫描数据点云识别棱柱特征并进行CAD模型重建的新算法。该算法先从扫描点云中抽取四大基本几何属性:方向、凹/凸性、圆/直性、开/闭性,接着输入点的几何属性到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特征识别。本文探讨了如何直接从扫描点云中通过上述四大几何属性识别物理特征的算法。实验结果证明:逆求产品和样件在尺寸和结构上高度吻合。(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06年03期)

薛忠军,马松林,侯相深[9](2006)在《基于叁维数字模型的路面表面空间几何特征参数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路面表面叁维可视化实现的基础上对其几何特征参数做了初步研究。通过研究轮胎与地面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借鉴微观表面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路面表面特性在叁维空间层面上做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了表征路面表面空间几何特征的整体特征参数和局部特征参数。(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6年02期)

苗兰芳[10](2005)在《点模型的表面几何建模和绘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基于采样点元的表面几何建模与绘制的方法,在计算机图形学领域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应用对几何模型的精度和细节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各种高级造型工具和模型获取技术不断涌现,使得数据模型的规模和复杂程度急剧增长。在处理如此高度复杂的数据模型时,传统的基于网格的几何表达方式已不再适合,取而代之的是基于点的表达方式。其原因有二方面:一方面,多边形网格包含采样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存贮和维护这些关系需要大量的内存和计算方面的开销,当模型表面复杂度进一步增加时,这个问题变得更加严重;另一方面,基于点的几何表达和处理无需维护其表面的全局一致的拓扑结构,而显得特别灵活和简单。因此,研究基于点的表面几何建模和绘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所研究的叁维模型一般地是实体表面的一组稠密采样点,成为点模型。其中的每个采样点记录了采样的位置坐标,以及其它可能的附加属性,如法向、颜色,和材质等。在本文中,我们首先回顾基于点元表示的图形学的发展历史和相关工作。然后在已有的基于点的建模和绘制方面的技术和算法基础之上,提出了以下几个有关点模型的表面几何建模和绘制方面的新算法,用于处理这些广泛使用和日益复杂的叁维采样点几何模型。 首先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隐式曲面重建算法,实现了基于离散采样点的表面快速重建。该算法以点模型表面附近局部区域内双向滤波函数值作为曲面重建函数,其函数值通过最近的K个模型表面上的采样点直接计算所得,从而无需求解线性和非线性方程,也无需曲面内部或外部的支撑点,具有非常快的计算速度;此外,由于采用双边滤波函数,还能对含有噪声的离散采样点模型进行特征保持的表面重建。实验表明我们的算法可以高质量地重建复杂物体的表面模型。 光线跟踪是计算机图形的基本绘制方法,运用光线跟踪方法绘制高质量的点模型图像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光线跟踪绘制点模型时不能同时兼顾质量和速度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个点模型的局部几何重建和光线跟踪绘制的新的算法,该算法在每个采样点元附近局部地重建一个二次多项式函数曲面逼近点模型,然后根据逼近误差ε将每个重建曲面限制在称为占置信邻域的范围内,形成一个ε面元。采样点模型上的所有面元以其中心位置及面元半径为依据,构造层次BSP树,用来加速计算光线和点模型的交点。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兼顾点模型绘制算法中的效(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5-12-01)

表面几何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面和物体的叁维模型在地学等领域有着关键作用和广泛应用,因此,如何获取地面和物体的叁维模型,是摄影测量和计算机视觉领域长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摄影测量领域,地面的叁维模型表现为数字表面模型(DSM:Digital Surface Model)和数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它们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在土地管理与规划、线路设计、电力、交通、地质、水文和城市规划等领域有着重要的用途。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物体和场景的叁维模型在数字化归档、游戏和娱乐产业等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影像的叁维重建是从影像恢复地面和物体叁维形状的一个关键技术,该问题是影像成像过程的逆向过程。影像成像过程包含几何成像和辐射成像两部分,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技术和基于影像明暗的形状恢复技术,分别是根据影像的几何成像模型和辐射成像模型恢复地面和物体的叁维形状。关于立体影像密集匹配和基于影像明暗的形状恢复这两种技术,国内外存在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显着的进展。前者主要发展了局部匹配方法和全局匹配方法,后者则主要发展了shape from shading和光度学立体视觉。关于二者的结合也有不少研究,但都仅局限于研究月球表面、石膏体和雕塑等单一材质物体表面的叁维形状恢复,鲜有将其拓展至地球表面和自然物体的叁维重建。本文从影像的几何与辐射成像机制出发,结合影像立体几何属性和辐射属性,建立一套适合于地学应用的几何和辐射一体化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框架,在此框架下实现自然地表和人工地物的叁维形状恢复与精细表面重建。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研究了基于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方法。对影像成像机制中的几何成像模型和辐射成像模型进行统一,建立了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揭示了摄影场景中的物体表面上的点与影像上像素的位置和亮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了立体影像密集匹配技术与基于明暗的形状恢复技术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几何与辐射整体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方法,综合考虑立体几何约束与辐射成像约束,构建了融合多视影像一致性、物体表面几何光滑性和辐射光滑性的整体能量泛函,并提出了该能量泛函的完整求解策略与步骤。(2)研究了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首先,研究了基于马尔科夫随机场理论从邻域候选影像集中选择最优配对影像的全局优化策略,以自动选择立体像对;其次,针对经典半全局匹配在效率、稳健度和对影像辐射质量适应性等方面的不足,在惩罚系数的选择、相似性测度的选择、视差范围的调整、匹配置信度计算和影像辐射质量改善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扩展,提出了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算法。该算法组合了Census和互信息两种相似性测度的优点,采用金字塔影像匹配策略,以上层影像视差结果作为初值并顾及地形自适应性地调整下层影像匹配的视差搜索范围,具有稳健可靠、高效、匹配视差图精细且保边缘的特点。实验证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结果在完整度和精细度方面明显优于SURE;最后,研究了视差图融合以构建物体叁维表面的方法。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生成的物体表面为下一步的物方全局优化提供了精确的物体表面初值。(3)研究了基于双边滤波的叁维表面优化方法。在影像成像光锥空间上,构建叁维表面优化的能量泛函,以多视影像相似性作为匹配代价,考虑地物遮挡的影响,并以相邻空间点的几何光滑性和辐射光滑性作为匹配约束条件。采用一种基于双边滤波的两步更新模型方法求解影像密集匹配能量泛函,将传统偏微分方程的求解转化成了两步,一步是基于数据项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另外一步则等价为多线索的双边滤波。以基于多测度半全局匹配的叁维表面重建方法获得物体表面作为输入,通过物方全局优化得到最终精确可靠的物体叁维表面。本文选用线阵卫星影像、常规航空影像、倾斜航空影像和近景地面影像进行叁维重建与优化实验,验证了本文算法的适用性和效果。在线阵卫星影像方面,使用浙江省天台山地区资源叁号卫星影像进行密集匹配生成5米分辨率DSM,并以1:1万比例尺的DEM产品作为参考进行了质量分析与精度评定。在质量方面,从目视效果上看,匹配的DSM细节接近参考DEM;在精度方面,DSM高程精度符合我国15万比例尺DEM一级产品精度要求。常规航空影像方面,使用了Vaihingen和Munchen两组城市地区数据集进行密集匹配实验,本文匹配结果在地物细节和抗重复纹理的性能方面优于Pix4Dmapper和PhotoScano倾斜航空影像方面,使用陕西省铜川市城区无人机五视倾斜影像进行匹配实验,匹配结果优于PhotoScan和SURE。近景地面影像方面,利用武汉大学信息学部友谊广场前石狮子雕像的智能手机影像进行匹配实验,本文匹配效果与PhotoScan相当,优于PMV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表面几何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詹斯琪.高精度心脏表面几何模型的叁维重建算法研究[D].福州大学.2017

[2].陶鹏杰.联合几何与辐射成像模型的叁维表面重建与优化[D].武汉大学.2016

[3].吴逸超.柴油机数值模拟几何模型表面网格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4].马秀丽,李金博,周峰,周学礼.心内膜表面几何模型叁维重建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3

[5].张霞,杨岳.基于B-rep的工件表面动态几何模型[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12

[6].陈小亮,魏悦广.金属单晶几何尺度效应的表面能模型[C].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下).2007

[7].张雪华.复杂几何模型扫描数据的孔,槽及表面类型的检测[D].四川大学.2006

[8].张雪华,罗阳,刘胜青,郭江建,杨志华.复杂几何模型扫描数据的孔、槽及表面类型的检测[J].机床与液压.2006

[9].薛忠军,马松林,侯相深.基于叁维数字模型的路面表面空间几何特征参数的初步研究[J].公路.2006

[10].苗兰芳.点模型的表面几何建模和绘制[D].浙江大学.2005

论文知识图

几何实体模型方铅矿(001)、闪锌矿(100)、辉银矿(...由初始气泡建立的边界元模型滤波器腔体内壁表面轮廓示意图水滴在材料表面的几何模型图形电磁学计算流程

标签:;  ;  ;  ;  ;  ;  ;  

表面几何模型论文_詹斯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