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论文和设计-刘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第一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摆动夹持件和第一固定支撑件,第一摆动夹持件与皮线光缆固定连接,第一摆动夹持件与第一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第一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一固定支撑件为支点在一定范围内摆动。皮线光缆从分纤箱中接出后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中的第一摆动夹持件连接,实现了摆动式支撑,第一摆动夹持件随着皮线光缆在风力的影响下摆动,从而避免皮线光缆发生微弯,进而能够减小信号的衰减,也能避免皮线光缆折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摆动夹持件(11)和第一固定支撑件(12),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皮线光缆(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为支点摆动。

设计方案

1.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摆动夹持件(11)和第一固定支撑件(12),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皮线光缆(4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为支点摆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22)和第二固定支撑件(21),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所述皮线光缆(40)卡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为支点摆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位于转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位于转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31)和第三固定支撑件(32),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所述皮线光缆(40)卡接,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32)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32)为支点摆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挂持组件(50),所述挂持组件(50)位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的下侧,所述皮线光缆(40)依次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所述挂持组件(50)和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持组件(50)包括楔形壳体(511)和楔形芯体(521),所述楔形壳体(511)具有下宽上窄的楔形孔(5111),所述楔形芯体(521)穿过所述楔形孔(5111),所述楔形芯体(521)的顶部挂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的下侧,所述楔形孔(5111)具有第一夹持面(5113),所述楔形芯体(521)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面(5113)相对的第二夹持面(5212),所述皮线光缆(40)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面(5113)和所述第二夹持面(5212)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上设有贯穿的第一摆动连接孔(113),所述第一连接件(13)穿过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11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的内径(A)大于其内部的第一连接件(13)的外径(a);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12)具有第一固定部(121)、第一上限位部(122)和第一下限位部(123),所述第一上限位部(122)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1)连接,所述第一下限位部(123)与所述第一固定部(121)连接,所述第一上限位部(122)和所述第一下限位部(123)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124),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24)内,并且,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该端部的厚度(b)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槽(124)的槽宽(B)。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3)上设有球状连接部(1311),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的内孔形状与所述球状连接部(1311)相匹配。

9.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3),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2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上设有第二摆动连接孔(222),所述第二连接件(23)穿过所述第二摆动连接孔(222);所述第二摆动连接孔(222)的内径(C)大于其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23)的外径(c);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包括第二固定部(211)、第二上限位部(21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所述第二固定部(211)分别与所述第二上限位部(212)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213)连接,所述第二上限位部(212)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213)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216),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216)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槽(216)的宽度(D)大于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厚度(d)。

10.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22)和第二固定支撑件(21),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所述皮线光缆(40)卡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22)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为支点摆动;以及

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位于转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位于转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31)和第三固定支撑件(32),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所述皮线光缆(40)卡接,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32)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31)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32)为支点摆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已经历蓬勃发展。在近几年,话音、视频、数据等的通信信号的传输已剧增,随着光纤通信技术改进及网络扩展以提供更大的接入,计划更大的增长。

皮线光缆从分纤箱接出后,传统的方式为将皮线光缆缠绕多圈后固定于某处。但是,在沿海地带,户外的安防皮线光缆从分纤箱中接出后,受海风的循环往复的吹动作用,造成信号衰减甚至皮线光缆折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该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摒弃了传统的皮线光缆固定方式,皮线光缆提供摆动式支撑,这种摆动式支撑方式能够使得皮线光缆在受到海风循环往复吹动时能够随着海风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并且摆动时皮线光缆不发生微弯,从而能够减小信号的衰减,也能避免皮线光缆折断。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所述转向系统包括第一摆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一摆动夹持件和第一固定支撑件,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与皮线光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为支点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二摆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和第二固定支撑件,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皮线光缆卡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为支点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三摆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和第三固定支撑件,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皮线光缆卡接,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为支点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系统还包括挂持组件,所述挂持组件位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的下侧,所述皮线光缆依次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所述挂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挂持组件包括楔形壳体和楔形芯体,所述楔形壳体具有下宽上窄的楔形孔,所述楔形芯体穿过所述楔形孔,所述楔形芯体的顶部挂接于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的下侧,所述楔形孔具有第一夹持面,所述楔形芯体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面相对的第二夹持面,所述皮线光缆位于所述第一夹持面和所述第二夹持面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上设有贯穿的第一摆动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的内径大于其内部的第一连接件的外径;所述第一固定支撑件具有第一固定部、第一上限位部和第一下限位部,所述第一上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下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一下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并且,所述第一摆动夹持件的该端部的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槽的槽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有球状连接部,所述第一摆动连接孔的内孔形状与所述球状连接部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上设有第二摆动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摆动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摆动连接孔的内径大于其内部的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外径;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包括第二固定部、第二上限位部和第二下限位部,所述第二固定部分别与所述第二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连接,所述第二上限位部和所述第二下限位部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的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并且,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包括:

第二摆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和第二固定支撑件,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皮线光缆卡接,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二固定支撑件为支点摆动。

第三摆动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另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和第三固定支撑件,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皮线光缆卡接,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与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连接,并且,所述第三摆动夹持件被设置为能够以所述第三固定支撑件为支点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皮线光缆从分纤箱中接出后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中的第一摆动夹持件连接,实现了摆动式支撑,第一摆动夹持件随着皮线光缆在风力的影响下摆动,从而避免皮线光缆发生微弯,进而能够避免皮线光缆折断。

进一步地,当第一摆动支撑组件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组合使用时,皮线光缆受到风力吹动,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摆动夹持件和第二摆动夹持件摆动,第一摆动支撑组件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联动,能够更好地防止皮线光缆发生微弯。

再进一步地,当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组合使用时,所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一侧,所述第三摆动支撑组件位于转角的另一侧。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与第三摆动支撑组件之间的皮线光缆能够形成较大转向半径。皮线光缆分别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形成摆动式支撑机构,受到风力影响时,第一摆动夹持件、第二摆动夹持件与第三摆动夹持件联动,能够更好地避免皮线光缆微弯而折断现象的产生。

又进一步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组合使用时,第二摆动支撑组件与第三摆动支撑组件之间的皮线光缆能够形成较大转向半径。皮线光缆分别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形成摆动式支撑机构,受到风力影响时,第二摆动夹持件与第三摆动夹持件联动,能够更好地避免皮线光缆微弯而折断现象的产生。

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能够为皮线光缆提供摆动式支撑,这种摆动式支撑方式能够使得皮线光缆在受到海风循环往复吹动时能够随着海风在一定范围内摆动,并且摆动时皮线光缆不发生微弯,从而能够减小信号的衰减,也能避免皮线光缆折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的左视图;

图4为图3中的局部放大图Ⅰ;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一摆动支撑组件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二摆动支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二摆动支撑组件的右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第二摆动支撑组件的前视图;

图9为图8中的局部放大图Ⅱ;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中挂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的局部放大图Ⅲ。

图中,

10-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1-第一摆动夹持件,111-第一夹纤槽,112-开口槽,113-第一摆动连接孔,114-弧形凸面,12-第一固定支撑件,121-第一固定部,122-第一上限位部,123-第一下限位部,124-第一限位槽,13-第一连接件,131-第一连接轴,1311-球状连接部,132-螺母,14-卡箍;20-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1-第二固定支撑件,211-第二固定部,212-第二上限位部,213-第二下限位部,214-左限位部,215-右限位部,216-第二限位槽,22-第二摆动夹持件,221-第二夹纤槽,222-第二摆动连接孔,23-第二连接件,231-第二连接轴;30-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1-第三摆动夹持件,32-第三固定支撑件,33-第三连接件;40-皮线光缆;

50-挂持组件,511-楔形壳体,5111-楔形孔,5112-固定环,5113-第一夹持面,521-楔形芯体,5211-挂接环,5212-第二夹持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参考图1所示,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其包括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包括第一摆动夹持件11和第一固定支撑件12,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皮线光缆40卡接,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与第一固定支撑件12连接,并且第一摆动夹持件11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一固定支撑件12为支点摆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中“摆动”是指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自由端能够在左右方向(即+X~-X方向)、上下方向(即+Y~-Y方向)在一定范围内活动。应该明白,上述摆动并不局限于水平方向或者上下方向,还可以包括倾斜向上、倾斜向下或者其他转动式摆动等规则或者不规则运动。另外需要强调的是,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摆动并不是主动的,而是在外界环境(如风力)的影响下被动的摆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优选地,上述第一摆动夹持件11呈板状,当然该第一摆动夹持件11还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此处不作特别地限定。在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自由端开设有开口槽112。该开口槽112的一侧与外界连通形成U型结构,该U型结构的内侧设有第一固定部,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固定部两侧的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在开口槽112内部的三个面(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和第三固定部)上分别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一夹纤槽111。第一夹纤槽111能够夹住皮线光缆40,对皮线光缆40起到固定作用,并且便于将皮线光缆40拆卸下来。第一夹纤槽111可以形成在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上,也可以形成在一个单独的块体结构上,并将上述块体结构与第一摆动夹持件11连接。此外,开口槽112内部也可以为圆形。第一夹纤槽111均匀布设在圆形的开口槽112的内表面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2和3所示,优选地,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还包括第一连接件13,第一连接件13与第一固定支撑件12固定连接,第一摆动夹持件11上设有贯穿的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第一连接件13穿过第一摆动连接孔113。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3可以选用螺栓组件,该螺栓组件可以包括螺栓、垫圈和螺母132等。上述螺栓穿过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第一摆动夹持件11能够以螺栓为转轴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4所示,优选地,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的内径A大于其内部的第一连接件13的外径a;第一固定支撑件12具有第一固定部121、第一上限位部122和第一下限位部123,第一上限位部122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第一下限位部123与第一固定部121连接,第一上限位部122和第一下限位部123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124,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一端部位于第一限位槽124内,并且,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该端部的厚度b小于第一限位槽124的槽宽B。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的内径A大于其内部的第一连接件13的外径a,从而第一连接件13允许第一摆动夹持件11在上下方向(也可斜上、斜下方向,以下不再赘述)摆动。并且,进一步优选地,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厚度b小于第一限位槽124的槽宽B,第一限位槽124也允许第一摆动夹持件11在上下方向摆动,第一上限位部12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能够对第一摆动夹持件11在上下方向的摆动幅度进行限制。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该转向系统还包括卡箍14,该卡箍14穿过第一摆动连接件与第一固定支撑件12之间的间隙,用于将第一固定支撑件12固定在杆体上。此外,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件例如螺钉、铆钉或者钣金结构件等实现第一固定支撑件12的固定。

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摆动夹持件11朝向第一固定支撑件12的一侧设有弧形凸面114,在第一摆动夹持件11左右方向摆动时,弧形凸面114能够扩大第一摆动夹持件11的摆动范围。当第一摆动夹持件11运动到左侧或者右侧的极限位置时,第一固定部121能够与弧形凸面114相抵,对第一摆动夹持件11起到限位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5所示,优选地,第一连接轴131上设有球状连接部1311,第一摆动连接孔113的内孔形状与球状连接部1311相匹配。本实施例中,第一摆动夹持件11能够以球状连接部1311为中心枢点摆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间隔设置,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22和第二固定支撑件21,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皮线光缆40卡接,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第二固定支撑件21连接,并且,第二摆动夹持件22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为支点摆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优选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呈长方体型,在其上侧均匀布设有多个第二夹纤槽221。该第二夹纤槽221能够夹持住皮线光缆40,与皮线光缆40固定连接,也便于将皮线光缆40从第二夹纤槽221中取出。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示,优选地,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还包括第二连接件23,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与第二连接件23固定连接,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上设有第二摆动连接孔222,第二连接件23穿过第二摆动连接孔222。第二摆动夹持件22能够以第二连接件23为枢轴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7~图9所示,优选地,第二摆动连接孔222的内径C大于其内部的第二连接件23的外径c。第二固定支撑件21包括第二固定部211、第二上限位部21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第二固定部211分别与第二上限位部21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连接,第二上限位部21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216,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一端部位于第二限位槽216内,并且,第二限位槽216的宽度D大于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厚度d。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7所示,在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限位部214和右限位部215,左限位部214和右限位部215的间距E大于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宽度e,左限位部214和右限位部215能够对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水平左右方向的摆动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二摆动连接孔222的内径C大于其内部的第二连接件23上第二连接轴231的外径c,第二连接件23不仅允许第二摆动夹持件22在水平方向摆动,而且还在一定范围内允许第二摆动夹持件22在上下方向摆动(同理,也包括斜上、斜下方向)。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一端部位于第二限位槽216内,并且,第二限位槽216的宽度D大于第二摆动夹持件22的厚度d,因此,第二上限位部212和第二下限位部213能够对第二摆动夹持件22在上下方向的运动起到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中,皮线光缆40受到风力吹动时,能够同时带动第一摆动夹持件11和第二摆动夹持件22摆动,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组合使用能够更好地防止皮线光缆40发生微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系统还包括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31和第三固定支撑件32,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皮线光缆40卡接,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第三固定支撑件32连接,并且,第三摆动夹持件31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三固定支撑件32为支点摆动。

本实施例中,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可以采用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相同的结构。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位于转角的一侧,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位于转角的另一侧。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与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之间的皮线光缆40能够形成较大转向半径。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之间的皮线光缆40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形成摆动式支撑机构,受到风力影响时,第一摆动夹持件11、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第三摆动夹持件31联动,能够更好地避免皮线光缆40微弯而折断现象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转向系统还包括挂持组件50,挂持组件50位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的下侧,皮线光缆40依次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挂持组件50和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连接。

本实施例中,挂持组件50能够夹持住皮线光缆40,防止皮线光缆40沿着自身延伸方向窜动,并且,挂持组件50挂接于卡箍14的下侧,挂持组件50能够与第一摆动夹持件11、第二摆动夹持件22联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挂持组件50包括楔形壳体511和楔形芯体521,楔形壳体511具有下宽上窄的楔形孔5111,楔形芯体521穿过楔形孔5111,楔形芯体521的顶部挂接于第一摆动支撑组件10的下侧,楔形孔5111具有第一夹持面5113,楔形芯体521具有与第一夹持面5113相对的第二夹持面5212,皮线光缆40位于第一夹持面5113和第二夹持面5212之间。

本实施例中,楔形芯体521顶部的挂接环5211通过挂绳或者其他连接件挂接在卡箍14上,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一夹持面5113和第二夹持面5212倾向于夹紧皮线光缆40,从而能够实现皮线光缆40的轴向固定。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上述楔形壳体511的顶部向一侧弧形弯折,其自由端设有固定环5112,将皮线光缆40绑定在固定环5112上,使皮线光缆40贴附于弧形弯折处,有利于引导皮线光缆40的弯转方向变化。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2所示,优选地,第一夹持面5113和\/或第二夹持面5212可以为波浪形,能够提高第一夹持面5113、第二夹持面5212与皮线光缆40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还公开了一种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包括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位于转角的一侧,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位于转角的另一侧,其中,

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包括第二摆动夹持件22和第二固定支撑件21,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皮线光缆40卡接,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第二固定支撑件21连接,并且,第二摆动夹持件22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二固定支撑件21为支点摆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二固定支撑件21可以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墙体上。

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包括第三摆动夹持件31和第三固定支撑件32,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皮线光缆40卡接,第三摆动夹持件31与第三固定支撑件32连接,并且,第三摆动夹持件31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三固定支撑件32为支点摆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三固定支撑件32可以通过膨胀螺钉固定于墙体上。

本实施例中,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组合使用,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与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之间的皮线光缆40能够形成较大转向半径。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之间的皮线光缆40两端分别与第二摆动支撑组件20和第三摆动支撑组件30形成摆动式支撑机构,受到风力影响时,一摆动夹持件、第二摆动夹持件22与第三摆动夹持件31联动,能够更好地避免皮线光缆40微弯,从而能够减小信号的衰减,也能避免皮线光缆折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上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简单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9443.3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132489U

授权时间:20190719

主分类号:G02B 6/46

专利分类号:G02B6/46

范畴分类:30A;

申请人:山东金中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山东金中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53000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德一大道

发明人:刘涛;韩民兴;刘彦;林俭书;李燕华;王纪东;曹立宾;杜鹏;李光辉;李凤祥;李宪明;李忠志;肖丁会;王寿远;李美云

第一发明人:刘涛

当前权利人:山东金中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贺秋

代理机构:11711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北汇律师事务所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沿海安防智能皮线光缆转向系统论文和设计-刘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