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艳: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论文

王金艳: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论文

摘 要:高校工商管理教学面临着诸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当前,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机制以及教学目标上均存在着不足之处,为了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将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导向,构建系统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人才的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优质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工商管理;教学改革

我国社会经济处在转型阶段,工商管理人才逐渐成为各个行业经营管理的主体。在社会需求量激增的背景下,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工商管理专业,以期能够满足社会需要。传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偏向于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并且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导致了很多学生在毕业以后缺少实践经验,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此,高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工作应当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根本导向,以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以及市场竞争力作为导向,注重对工商管理人才的专业水平以及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未来人才素质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与心理的发育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有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的话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使他们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或人格缺陷,故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一、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规定,管理学被归为12个学科门类中的一个。工商管理类则被看做是管理学下的分支,涵盖了工商管理专业在内的十多个专业。我国很多高校中都设置有工商管理学院,通常包含会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以及旅游管理等诸多专业。尽管当前存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诸多高校都按照学校实际设置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内容和专业目录所设定的培养目标基本保持一致。

(1)坝面坡度局部调整段坡度调整范围应在坝体原设计内外坡坡度范围以内,这样可以确保坡面坡度有前期稳定计算实验、研究支持[4]。

农村寄宿制学校要时刻将学生的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并秉承预防为主的学生安全管理理念。为此,农村寄宿制学校应当积极寻求所在地的消防、公安等部门的配合,由这些部门选派优秀警力担任学校的特聘安全教育教师,为广大师生进行安全知识讲座,以此来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农村寄宿制学校还应当联同所在地的消防部门进行日常安全演习,通过安全演习活动的进行,使学生掌握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遇到火灾地震的正确逃生方式等。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开始凸显,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抑制了学生主动性以及积极性的发挥,很难提升学生的管理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因此,高校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寻求新颖的教学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比如,课程教学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为学生营造出特定的情境。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全面了解企业的各项实践活动。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活动内容的整理、提炼,并与自身的理论知识深度融合,启发学生主动讨论与思考,激发学生本身的创新思维。此外,高校还可以邀请知名企业家进入校园,学生可以与企业家交流,倾听企业家的实践经验,掌握企业管理决策、实际情况以及决策的具体执行情况等内容,还能够和企业家探究疑难问题,提升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认知。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方法,学生模拟各种不同的任务角色,扮演其在企业当中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体验扮演角色的实践经历与决策过程,从而将抽象理论用于实践管理活动中。

1.课程模块相似

很多高校的工商管理课程都是有专业基础课程、通识基础课程、实践、专业核心课程、毕业论文以及选修课程等诸多模块共同组成。其中必修课程占比为70%,选修课程的占比为25%,实践以及毕业论文的占比为5%左右。

2.基础课程的设置保持一致

很多高校在基础课程层面设置有外语、大学数学、思想政治理论、计算机基础、西方经济学、体育、统计学、会计学基础以及市场营销等诸多课程。

3.核心课程侧重点不同

教学方法被看作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内容,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动机。教学方法与学生是否匹配将会直接影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当前,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工作中依然将师传生受作为主要形式,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注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知晓以及记忆。忽视了学生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长期被动接受知识。对于情境教学、翻转课堂这类的现代教学方法却很少采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产生消极影响。此外,传统传授式教学模式将知识宣讲作为根本导向,这种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尽管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实际动手能力相对较弱,环境适应以及应变能力不足,创新思维匮乏,难以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实际培养需要。

4.实践课程的比重不断增加

建议教师在使用教材中列举的十等分的素材后,引导学生对所有的素材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使用的素材不同,但都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10份、100份……表示其中的若干份,促使学生从对个别具体量的感知跃升为对一类现象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非十等分的问题。如类似图8的判断题,让学生在判断和说理中明晰十等分的重要性。或类似图9的不是等分成10份的数线,在错误答案0.2和正确答案0.4的辩论说理中再一次聚焦十等分。

因为培养目标没有能够体现出差异性,导致了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更加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忽视了核心课程以及特色课程的深度教学要求,使得学生在四年的时间里学习了多门专业课程,但是对于所有课程都是浅显的了解,知识无法被充分吸收,这种教学内容上的错位也是高校扩招的直接结果,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高校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转变为大众教学,因为教学内容兼顾所有学生的教学需求,而忽视了精英人群的根本诉求。

二、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高校在设置核心课程的时候,通常会按照学校所处的地域特征以及具体的师资情况体现出不同特征。部分高校集中于运营管理,部分高校则主要侧重市场营销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2.教学内容不符

从教学安排上看,高校顺应网络时代发展的诉求,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比如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形式多样的网络课程等。可是课程教学依然被看作教学的主要形式,参与式教学法以及案例教学法被广泛地用于专业教学,可是效果不够理想。

此外,很多高校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设置的过程中,不论是教材还是案例都引入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方法以及实践经验。尽管西方工商管理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有着足够的成熟度,但是西方国家与我国国情、经济体制以及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差异性,其管理理论与模式并不适用于我国企业,特别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不断深入,各种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都使得工商管理传统教学内容无法与新时代教育要求相匹配。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从最开始的传统理论教学开始向实践型教育模式转变。从最开始的纯理论教学向理论与实践并存的教学模式转变。近年来,高校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增设了较多实践课程。

3.教学目标模糊

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同时也是人才培养内容设计的依据,所以目标定位是否准确将会最终决定人才培养质量。很多高校认为工商管理主要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很多学生也将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归为社会地位以及收入较高的高管层,可是他们忽视了在初入职场的时候通常需要从底层或者是中层做起的工作实际。此外,很多高校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时候对市场缺少细分,没有能够突出自身的学科优势以及专业特色,使得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备显著特色,有着严重的趋同性。

本文的来源数据主要包括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①土地数据来源于国土部门的历年变更调查数据。在1996年进行第一次土地详查后,国土部门掌握一套权威的土地利用数据[19],历年变更数据统计口径和分类方法较统一;②地区生产总值及三次产业结构,来源于1997-2017年的《苏州统计年鉴》。

4.评价体系不合理

长久以来,教育界都是将考试成绩作为对学生进行考评的重要依据,这种功利性的评价模式贯穿了学生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的整个阶段,使得学生在追求高分数的同时,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此外,高校在设置人才培养体系的过程中缺少合理化的评价机制,集中表现在下述两个层面:

第二,对于毕业生缺少跟踪性评价,难以不断完善与改进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对教师教学效果缺少科学评价与严格的监管。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

1.合理设置教学目标

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建设对于各种类型人才有着较高的需求。教育需要为经济以及社会发展贡献力量,高校需要将社会根本需求作为导向,充分结合自身的特征、性质以及生源的实际情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我国高校中工商管理专业成立的时间相对较晚,生源素质以及综合实力都不如其他专业,想要保证所培养的学生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人才培养特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高校工商管理专业需要加强对本区域市场进行细分,选择朝阳产业为背景,培养具备扎实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保证人才能够满足新世纪社会以及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否达成的主要标志是社会对于毕业生的认可度以及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

2.创新教学方法

从课程设置上看,我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具备了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3.丰富教学内容

第一,整合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统一安排课程当中的交叉内容,关注教学内容更新,不断地吸纳、补充学科发展最新的成果。

第二,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增加基础课程的比重,适当地降低专业必修课程的学时,增加选修课程。

第三,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控制学时总量的基础上,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课程中所占的比重。目前,工商管理课程内容非常全面,学生无法获得针对性培养,纵深不足,对于某个方面的钻研深入度不够,体现在就业中通常是学生的实践能力偏低,知识体系和社会实际需求相脱节,市场竞争能力相对较差。

4.完善评价机制

对于教学效果所采取的评价机制创新主要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先是使用课程论文、考试以及方案设计等方式进行考核,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此外,通过同行听课以及学生网上评教等形式,考察教师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学过程,比如教师教学态度认真程度,语言表达清晰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否能够采用探究式以及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保证师生互动,学生对于教师综合教学效果满意度如何等。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不断提升,网络也走进了校园,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慕课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其综合素养的提升。

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机制,需要打破过去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弊端,构建学校考核、部门考核以及用人单位考核并存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从关注结果评价转变为注重过程评价,从单一化的评价标准逐渐过渡到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注重学生教学情境过程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参与度,提升学生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的根本能力。此外,高校要对实习接收单位以及就业单位的意见进行充分了解,总结学校人才培养进程中不足之处以及成功的经验,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性改进。

参考文献:

[1]刘光甫,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2(3).

[2]王秋玉.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8).

[3]刘翔,付娜,常家芸.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5).

[4]林艳辉,栾立明.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2,21(1).

中图分类号:F2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19)11-0077-02

收稿日期:2019-9-19

作者简介:王金艳(1986—),女,河南郑州人,助教,本科,主要从事工商管理类研究。

(责任编辑:林丽华)

标签:;  ;  ;  ;  ;  ;  ;  

王金艳: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工商管理教学改革策略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