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及沉水植物层,所述挺水植物层包括框架和多个穿套在框架上的浮筒,所述框架的一边水平内侧设置有用于承载挺水植物的第一承载板,所述浮叶植物层包括用于承载浮叶植物的第二承载板,所述沉水植物层包括用于承载沉水植物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由上而下呈阶梯状分布。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在深水水域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同时种植,达到了对不同深度水体进行水体净化的目的,更加发挥维护水生态多样性功能。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层(1)、浮叶植物层(2)及沉水植物层(3),所述挺水植物层(1)包括框架(1-1)和多个穿套在框架(1-1)上的浮筒(1-2),所述框架(1-1)的一边水平内侧设置有用于承载挺水植物的第一承载板(4),所述浮叶植物层(2)包括用于承载浮叶植物的第二承载板(5),所述沉水植物层(3)包括用于承载沉水植物的第三承载板(6)。
设计方案
1.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层(1)、浮叶植物层(2)及沉水植物层(3),所述挺水植物层(1)包括框架(1-1)和多个穿套在框架(1-1)上的浮筒(1-2),所述框架(1-1)的一边水平内侧设置有用于承载挺水植物的第一承载板(4),所述浮叶植物层(2)包括用于承载浮叶植物的第二承载板(5),所述沉水植物层(3)包括用于承载沉水植物的第三承载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板(5)的左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与框架(1-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5)的右侧通过第二支撑杆(8)和第三承载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6)的右侧通过第三支撑杆(9)与框架(1-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4)、第二承载板(5)和第三承载板(6)由上到下呈阶梯状分布,所述第一承载板(4)外侧端部与第二承载板(5)对应的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所述第二承载板(5)的左侧与第三承载板(6)的左侧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7)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支撑杆(8)的长度为1-2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板(4)、第二承载板(5)和第三承载板(6)均由多块种植板(12)连接而成,所述种植板(12)沿周向均布有若干连接孔(12-1)和种植孔(12-2),所述种植孔(12-2)中设有种植篮(13)。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植物生态恢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
背景技术
水生植物不仅是河湖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还是维持河湖清水稳态的关键。其在修复水生态过程中发挥着维护生态完整性与稳定性、净化水质、抑制藻类生长、为水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抑制底质再悬浮等重要作用。
在水质净化过程中,各种水生植物并不是孤立的,它们需要相互协作来共同维护水中的生态平衡。在实际工程运用中,挺水植物主要用于水岸边种植和生态浮床,浮叶植物由于生长株高的限制不能用于深水水域生态修复,沉水植物由于受光照条件的影响主要用于浅水水体区域生态恢复。因此,在深水水域同一区域中同时恢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3种水生植物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深水水域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这三种水生植物恢复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栅装置。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所述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层、浮叶植物层及沉水植物层,所述挺水植物层包括框架和多个穿套在框架上的浮筒,所述框架的一边水平内侧设置有用于承载挺水植物的第一承载板,所述浮叶植物层包括用于承载浮叶植物的第二承载板,所述沉水植物层包括用于承载沉水植物的第三承载板。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左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与框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右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承载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承载板的右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三支撑杆与框架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为1-2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由上到下呈阶梯状分布,所述第一承载板的外侧端部与第二承载板的对应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承载板的左侧与第三承载板的左侧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承载板、第二承载板和第三承载板均由多块种植板连接而成,所述种植板沿周向均布有若干连接孔和种植孔,所述种植孔中设有种植篮。
更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板为聚乙烯材料,所述连接孔设在种植板的四角。
进一步地,所述挺水植物为鸢尾、菖蒲、香蒲、美人蕉、风车草、梭鱼草、花叶芦竹和芦苇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浮叶植物为睡莲和萍蓬草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菹草、黑藻、金鱼藻和狐尾藻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地,所述种植篮为高密度聚乙烯材料,所述种植篮中的基质为沸石、火山岩、蛭石、页岩陶粒、生物陶粒和麦饭石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有:(1)该装置克服了深水水域,同时种植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难题。(2)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的种植呈阶梯状种植,满足了不同植物的生态位和光照需求,提高植物恢复效率。(3)通过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协同恢复作用,达到对不同深度水体进行水体净化的目的,提高深水水域水体修复能力,维护生态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种植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种植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挺水植物层,2、浮水植物层,3、沉水植物层,1-1、框架,1-2、浮筒,4、第一承载板,5、第二承载板,6、第三承载板,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杆,9、第三支撑杆,10、第一连接杆,11、第二连接杆,12、种植板12-1、连接孔,12-2、种植孔,13、种植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有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出更为清晰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深水水生植物恢复的生态梯装置,该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挺水植物层1、浮叶植物层2及沉水植物层3,分别种植有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通过三类植物的协同作用,达到对深水水域不同深度的水体进行水体净化的目的,起到较好的效果。
挺水植物层1包括框架1-1和多个穿套在框架1-1上的浮筒1-2,所述框架1-1的一边水平内侧设置有用于承载挺水植物的第一承载板4。其中挺水植物的组成包括鸢尾、菖蒲、香蒲、美人蕉、风车草、梭鱼草、花叶芦竹和芦苇的一种或几种。浮筒1-2是聚乙烯材料,能够为装置提供需要的浮力,可根据生态梯装置的总重量,适当的增减浮筒的数量,避免挺水植物过渡淹水导致死亡的现象。框架1-1为硬质材料,能够为整个结构提供较好的强度支撑,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框架1-1为不锈钢管组成的矩形结构框架。
浮叶植物层2包括用于承载浮叶植物的第二承载板5,其中挺水植物的组成为睡莲和萍蓬草的一种或两种。沉水植物层3包括用于承载沉水植物的第三承载板6,其中沉水植物包括苦草、马来眼子菜、篦齿眼子菜、菹草、黑藻、金鱼藻和狐尾藻中等。第二承载板5的左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撑杆7与框架1-1固定连接,第二承载板5的右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二支撑杆8和第三承载板6的左侧固定连接,第三承载板6的右侧通过竖向设置的第三支撑杆9与框架1-1固定连接。作为优选的,第一支撑杆的长度为1m,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长度为1-2m。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有的支撑杆均为不锈钢材料,其具有较好的强度,不容易发生断裂,且能保证各层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使得浮叶植物和沉水植物更好的生长。
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稳定性,在第一承载板4的外测端部与第二承载板5的对应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杆10,在第一承载板4的左侧与第三承载板6的左侧两端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杆11,第一连接杆10和第二连接杆11均为不锈钢材料。
第一承载板4、第二承载板5和第三承载板6均由多块种植板12连接而成,种植板12可为聚乙烯材料,既可以减轻生态梯装置的重量,又可以提供部分浮力,而且第一承载板4、第二承载板5和第三承载板6呈阶梯状分布,既满足了不同植物的光照需求,有给予了各植物足够的生长空间。如图2所示,种植板12沿周向均布有若干连接孔12-1和种植孔12-2。种植板12四角均设有连接孔12-1,相邻种植板之间、种植板与框架1-1之间以及种植板与各支撑杆或连接杆之间均通过连接孔12-1穿线连接,可以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固性。种植孔12-2中设有种植篮13,种植篮13用来装载种植基质和水生植物,种植篮13的材质为耐水性强的高密度聚乙烯材料,如图3所示,种植篮13顶部开口的直径大于底部直径,以便放置于种植孔。种植篮中的基质包括沸石、火山岩、蛭石、页岩陶粒、生物陶粒和麦饭石的一种或几种,种植篮内的基质能够使植物长得更好,使植物根系发达,以获得更好的净化效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每块种植板的面积为0.25㎡,连接孔的孔径为1.5cm,种植孔的孔径为13cm,种植篮顶部开口的直径为15cm,底部的直径为10cm,高为15cm。
在实际使用时,根据现场的情况,确定生态梯的安放位置。放置种植篮,包括种植基质和水生植物。然后将生态梯装置缓缓放入深水区域,并用绳索固定。同时也可以将多个该装置用绳索连接在一起使用。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者等效流程变化,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6106.7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3(武汉)
授权编号:CN209824727U
授权时间:20191224
主分类号:A01G31/02
专利分类号:A01G31/02;C02F3/32;A01G24/13;A01G24/15;A01G24/10;A01G24/28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30010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41号
发明人:孙健;曾磊;蔡世颜;刘向荣;万年红;李树苑
第一发明人:孙健
当前权利人: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胡清堂
代理机构:42212
代理机构编号: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