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环境论文_吴敏,邓平,赵英,赵仕花,陈金妮

导读:本文包含了喀斯特环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喀斯特,山区,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模型,青冈。

喀斯特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吴敏,邓平,赵英,赵仕花,陈金妮[1](2019)在《喀斯特干旱环境对青冈栎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喀斯特植被恢复树种青冈栎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机制,以当年生青冈栎实生幼苗为材料进行盆栽控水试验,设置正常浇水(-0.1 MPa,对照)、轻度干旱(-0.5 MPa)、中度干旱(-0.9 MPa)和重度干旱(-1.5 MPa)胁迫处理,研究持续干旱处理(15、30、45、60和90天)对其幼苗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叶片的单叶面积、健康叶片数量、叶片含水率、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最大荧光、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和潜在光化学效率均显着下降,而枯叶数量和初始荧光显着增加.这些参数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和对照之间均无显着差异.在轻度干旱胁迫处理下,青冈栎幼苗叶片PSⅡ单位反应中心吸收的光能(ABS/RC)、捕获用于还原q_A的能量(TR_o/RC)、单位面积内有活性的反应中心数目(RC/CS)、单位面积捕获的光能(TR_o/CS)和单位面积内用于电子传递的光能(ET_o/CS)均与对照无显着差异,其中RC/CS总是略高于对照,TR_o/CS和ET_o/CS均在第45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06.12和440.78;而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叶片的ABS/RC、TR_o/RC、ET_o/RC、DIR_o/RC、RC/CS、TR_o/CS和ET_o/CS均低于对照,且随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降更显着.随干旱胁迫的加剧和时间的延长,叶片最大量子效率、其他电子受体的概率和电子传递的量子比率均下降,而用于热耗散的量子比率增加.轻度干旱胁迫下青冈栎幼苗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中度干旱胁迫引起部分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色素指标下降,导致幼苗生长缓慢,而重度干旱则对幼苗生长的影响较为严重,但幼苗未出现死亡现象.因此,青冈栎幼苗有较强的干旱忍受能力,适合在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重建和造林工程中应用.(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周兰[2](2019)在《喀斯特环境下埋地钢制管道腐蚀情况模拟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喀斯特环境下管道开挖成本高、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ANSYS电磁学模块在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腐蚀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实地试验检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统筹分析。仿真结果显示ANSYS仿真与杂散电流腐蚀的实际检测情况有很好的一致性,初步断定ANSYS仿真软件在喀斯特复杂环境中的使用的可行性,在特殊环境下管道腐蚀检测中可以利用ANSYS仿真平台进行初步的模拟和预测,实现埋地钢质管道腐蚀与防护中真正意义上的非开挖。(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1期)

董晓超,熊康宁,朱大运,蓝家程,廖建军[3](2019)在《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以贵州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具有尺度大、风险源与风险受体多、空间异质性强等特点,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研究是识别生态环境风险水平、制定防范应对策略的重要理论支撑。文章以贵州省为例,参考相对风险模型为风险评价原则,基于自然灾害成因,综合考虑区域自然及经济状况,建立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框架与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各评价单元的危险性、暴露性、脆弱性、防灾减灾能力进行分析,并划分了区域风险程度等级。结果表明:贵州省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分布与生态环境本底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明显,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原山地、高原峡谷地区以及综合发展水平较高的贵阳中心城区,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喀斯特分布面积少、生态本底好、自然灾害较少的黔东南及黔西北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5期)

金桃,肖玖军,董艳艳,潘伯娟,张蓝月[4](2019)在《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贵州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省为例,利用贵州省2011~2017年土地整治和生态环境相关数据,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态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程度逐年升高,但仍然未达到高水平的耦合及优质协调阶段,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因此,贵州省土地整治要结合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及绿色发展需求,在土地整治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生态建设,建立土地整治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的考评体系,推动土地整治以助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本文来源于《贵州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吴贻创,何守阳,杨应增,吴攀,韩志伟[5](2019)在《喀斯特山区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污染控制的单元化研究——以清水江流域鱼梁江河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喀斯特山区清水江流域鱼梁江河段为研究对象,在查明地下水排泄与河流环境容量及其水质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采用Daniel趋势检验法和水量—水质同步估测模型等分析了流域水质变化及其污染负荷和核算了多水文情势下的水环境容量等。结果表明,流域污染负荷为:氨氮(NH_3-N)312.85 t/a,总磷(TP)274.91 t/a,氟化物(F~-)311.82 t/a,主要为城镇生活和工业污染排放且具明显空间分布特征。控制单元Ⅰ的F~-浓度显着下降,水环境容量未超载;控制单元Ⅱ和Ⅲ的TP、F~-和NH_3-N浓度均显着下降,前者水环境容量均超载,后者TP为过载状态;控制单元Ⅳ主要污染物浓度无明显升降趋势,但TP和F~-出现超载,TP严重超载为枯竭状态;控制单元Ⅴ的TP和F~-浓度显着下降,水环境容量均为超载状态,亟待实施NH_3-N、TP和F~-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精准削减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村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9期)

袁子勇,曹玉平,焦树林[6](2019)在《喀斯特高原水库马岭河回水区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马岭河回水区水文参数和溶解态氮、磷营养元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在马岭河丰水期(2016年9月)和枯水期(2017年2月份)进行分层采样,现场测定水体理化性质及实验室分析水中营养盐浓度。结果表明:水温夏季出现明显热分层:0~10 m为表水层;10~20 m为温跃层;20~50 m为底温层;pH值7.85~8.16,水体呈弱碱性,丰水期氧化还原电位(ORP)在底部出现负值。氨氮(NH_4~+N)、硝态氮(NO_3~--N)、磷酸盐(PO_4~(3-)-P)两期的平均浓度分别为0.18 mg·L~(-1)、5.77 mg·L~(-1)、0.07 mg·L~(-1),除PO_4~(3-)-P之外,NH_4~+N、NO_3~--N均表现为丰水期高于枯水期。流域内非点源污染和底泥沉积物氮、磷营养盐释放是回水区氮、磷元素的主要补给源。(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晓波,覃朗[7](2019)在《喀斯特山区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需关注的几个方面》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山区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将对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声和生态环境等环境要素产生较大的影响,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尤其需要注重对环境的保护。从喀斯特山区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需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以将水利工程建设对区域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本文来源于《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期刊2019年07期)

邓阳,余利岩,张玉琴[8](2019)在《环贵州喀斯特高原湖泊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纯培养方法,选用6种培养基对23份环贵州喀斯特高原湖泊环境土壤样品中的细菌进行分离培养,经初步形态排重后共获得83株细菌纯培养物。菌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信息显示,这些菌株归属于3门12目15科19属,优势细菌类群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芽胞杆菌属(Bacillus)、短芽胞杆菌属(Brevibacillus)和北里孢菌属(Kitasatospora)。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的方法评估了这些土壤样品中的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环境样品中16S rRNA基因的V3~V4区序列分析显示,从土壤样品中检测到分属于17门36目74科130属的细菌,涵盖喀斯特高矿物质环境、盐碱湖泊环境、森林土壤环境中存在的优势菌群,其中变杆菌属(Variibacter)、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以及嗜酸栖热菌属(Acidothermus)为优势属,体现出该生境中细菌群落结构的独特性。综合纯培养和高通量测序分析结果,环贵州喀斯特高原湖泊环境样品中细菌群落特征和环境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细菌资源,值得进一步挖掘。(本文来源于《生物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雷启义[9](2019)在《喀斯特地区环境保护与破坏的生态“奇特”景观》一文中研究指出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是典型喀斯特深林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功能。境内人烟稀少,无任何工业,受人为干扰较小,其大气和水文要素等非生物和生物生态因素指标均接近自然本底,山、水、林、洞、湖、瀑等各种自然景观交相辉映,人文与自然生态平衡达到和谐、完美的理想状态。保(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江[10](2019)在《喀斯特山区复杂环境下柔性阳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于喀斯特山区的柔性阳极具有良好导电性的同时还需具有高的强度和柔韧性,为制备应用于该环境下的柔性阳极,本文选用丁腈橡胶(NBR)为基体,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正交实验和BP神经网络探究导电炭黑用量、硫化体系(不溶性硫磺、ZnO、硬脂酸、促进剂TMTD、促进剂DM用量、硫化时间)以及其他助剂(偶联剂KH-560、增塑剂DOP、防老剂MB用量)对NBR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电学性能的综合影响,从而确定最优NBR复合材料组成方案,并通过最佳方案成功制备了强度高、柔韧性好和体积电阻率小的导电橡胶,根据制备的导电橡胶与铜芯线挤出得到应用于喀斯特山区的柔性阳极。最后通过动力学模拟和实验对比研究了炭黑补强NBR材料的机理,并基于分子层面分析叁种组成制备的NBR复合材料微观性能,主要内容归结为以下几点:(1)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NBR为100phr、导电炭黑为40phr、不溶性硫磺/ZnO/硬脂酸/TMTD/DM的用量分别为2phr,5phr,4phr,1phr及1.75phr、叁种助剂KH-560/DOP/MB的用量为1.5phr/10phr/2.5phr时NBR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其体积电阻率为2.89×Wcm,扯断伸长率为1354.55%,拉伸强度为20.13 MPa。(2)通过正交实验得到NBR为100phr、导电炭黑为50phr、不溶性硫磺/ZnO/硬脂酸/TMTD/DM的用量分别为2phr,6phr,5phr,2phr及3phr、叁种助剂KH-560/DOP/MB的用量为1.5phr/20phr/2.5phr时NBR复合材料性能最优。BP神经网络优化得到NBR为100phr、导电炭黑为45phr、不溶性硫磺/ZnO/硬脂酸/TMTD/DM的用量分别为2.2phr,5.2phr,4.3phr,1phr及1.7phr、叁种助剂KH-560/DOP/MB的用量为1.8phr/10phr/2.5phr时NBR复合材料性能最优,其体积电阻率分别为1.95×Wcm和1.24Ω·cm,扯断伸长率分别为1596.81%和1458.62%,拉伸强度分别为21.52MPa和22.91MPa。叁种导电橡胶和铜芯线挤出制备的柔性阳极通过耐化学腐蚀实验,达到耐化学腐蚀性标准,为喀斯特地区柔性阳极的制备奠定了基础。(3)通过MD模拟研究得到炭黑通过增加NBR复合材料的内聚能密度和结合能从而增加材料强度;通过影响自由体积分数、均方回转半径和均方位移来影响伸长率,综合各个微观参数和材料的SEM、DSC和红外分析发现炭黑含量为40phr时NBR复合材料性能最好。BP神经网络优化后NBR复合材料的内聚能密度和结合能最大,即强度最高,对比均方位移、均方回转半径和自由体积分数叁个参数得到正交实验制备的NBR复合材料伸长率最好,并根据DSC分析得到叁种材料玻璃转化温度相差不大,综合得叁种材料的微观和宏观性能得到BP神经网络优化后的导电橡胶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9-06-01)

喀斯特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喀斯特环境下管道开挖成本高、难度大的特点,通过对ANSYS电磁学模块在埋地钢质管道杂散电流腐蚀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实地试验检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统筹分析。仿真结果显示ANSYS仿真与杂散电流腐蚀的实际检测情况有很好的一致性,初步断定ANSYS仿真软件在喀斯特复杂环境中的使用的可行性,在特殊环境下管道腐蚀检测中可以利用ANSYS仿真平台进行初步的模拟和预测,实现埋地钢质管道腐蚀与防护中真正意义上的非开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喀斯特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吴敏,邓平,赵英,赵仕花,陈金妮.喀斯特干旱环境对青冈栎叶片生长及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周兰.喀斯特环境下埋地钢制管道腐蚀情况模拟及研究[J].广州化工.2019

[3].董晓超,熊康宁,朱大运,蓝家程,廖建军.喀斯特生态环境风险评价——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2019

[4].金桃,肖玖军,董艳艳,潘伯娟,张蓝月.喀斯特山区土地整治与区域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性分析——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科学.2019

[5].吴贻创,何守阳,杨应增,吴攀,韩志伟.喀斯特山区河流水环境容量核算与污染控制的单元化研究——以清水江流域鱼梁江河段为例[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

[6].袁子勇,曹玉平,焦树林.喀斯特高原水库马岭河回水区水环境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李晓波,覃朗.喀斯特山区水利工程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需关注的几个方面[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9

[8].邓阳,余利岩,张玉琴.环贵州喀斯特高原湖泊环境中的细菌多样性[J].生物资源.2019

[9].雷启义.喀斯特地区环境保护与破坏的生态“奇特”景观[J].凯里学院学报.2019

[10].张江.喀斯特山区复杂环境下柔性阳极的研究[D].贵州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示喀斯特环境退化与农村经济贫困的...喀斯特环境植被破坏因果关系喀斯特生态环境逆向演替示意图贞丰顶坛小流域遥感影像西南地区的喀斯特类型从洞穴沉积物所反...正负喀斯特形态之间的组合特征

标签:;  ;  ;  ;  ;  ;  ;  

喀斯特环境论文_吴敏,邓平,赵英,赵仕花,陈金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