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塘热那错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剥露历史的年代学约束

羌塘热那错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剥露历史的年代学约束

论文摘要

羌塘地体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研究青藏高原形成和生长历史的理想地区。热那错地区位于羌塘地体中西部的南缘,以出露了一套中酸性侵入岩为主要特征。本论文选择了其中三个主要岩体,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与采样工作,并进行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角闪石电子探针、磷灰石(U-Th)/He等相关测试分析。根据上述各类数据,揭示了热那错中生代岩体的成因机制及其演化过程、热演化历史,并结合地温梯度计算了岩体在不同阶段的剥露速率。热那错地区三个岩体主要岩性为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153.2±1.4 Ma、149.09±0.99 Ma、150.5±3.3 Ma,表明该地区存在晚侏罗世的岩浆活动。而根据锆石微量元素特征,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的锆石都为陆壳锆石,其中花岗闪长岩具有I型花岗岩特征,闪长岩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花岗闪长岩和闪长岩的锆石Ti温度计获得的平均温度<800℃。两件闪长岩的角闪石全铝压力计获得的结晶压力为2.80 kb、2.38 kb,对应的侵位深度10.58 km、9.01 km。上述侵位深度和对应样品的年龄,计算出二者晚侏罗世以来平均的剥露速率分别为0.071 km/Ma和0.060 km/Ma。两件闪长岩的磷灰石(U-Th)/He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52.63±2.87 Ma和54.02±2.94 Ma。根据热历史模拟和结合岩体侵位深度,上述两件样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热演化历史:第一阶段在约150 Ma以来到58-50 Ma,剥露量可达6-7.5 km,是班公怒江洋俯冲以及拉萨-羌塘地体的碰撞和碰撞后伸展作用使得青藏高原中部在白垩纪发生构造隆升的记录。第二阶段为58-50 Ma开始至45 Ma结束,剥露速率可达到0.107-0.280 km/Ma,可能是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第三阶段为45 Ma后的极其缓慢的剥露,剥露速率为0.002 km/Ma。如此缓慢的剥露速率与青藏高原中部地区一致,说明45 Ma形成的原西藏高原在西部同样存在。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依托项目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
  •     1.2.2 羌塘地体剥露隆升历史
  •   1.3 技术路线与完成工作量
  •     1.3.1 技术路线
  •     1.3.2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研究区地层概况
  •     2.2.1 古生界
  •     2.2.2 中生界
  •   2.3 研究区岩浆岩概况
  •     2.3.1 侵入岩
  •     2.3.2 火山岩
  •   2.4 研究区变质岩概况
  •     2.4.1 热接触变质作用
  •     2.4.2 区域变质作用
  •     2.4.3 动力变质作用
  •   2.5 研究区构造概况
  • 3 热那错岩体样品采样位置及岩石学特征
  •   3.1 花岗闪长岩野外观察与岩石学特征
  •   3.2 闪长岩野外观察与岩石学特征
  • 4 热那错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构造演化
  •   4.1 锆石U-Pb定年测试方法
  •   4.2 锆石U-Pb定年
  •   4.3 锆石微量元素特征
  •   4.4 构造岩浆演化
  • 5 热那错岩体侵位深度:角闪石压力计的约束
  •   5.1 矿物压力计研究理论基础
  •   5.2 角闪石压力计的适用条件
  •   5.3 岩体侵位深度和剥露速率的计算
  • 6 羌塘南缘热那错地区剥露历史
  •   6.1 磷灰石(U-Th)/He测年原理
  •   6.2 影响(U-Th)/He定年的主要因素
  •   6.3 磷灰石挑选情况及(U-Th)/He测试结果
  •   6.4 热历史模拟结果和剥露速率计算
  •   6.5 羌塘南缘热那错样品热历史对高原早期剥露的约束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黄志恒

    导师: 戴紧根,张会平

    关键词: 羌塘地体,锆石年龄,角闪石电子探针,磷灰石,热历史,原西藏高原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地质学,地质学

    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拉萨-羌塘地块构造热年代学填图和矿产调查”二级项目

    分类号: P588.12;P597.3

    DOI: 10.27493/d.cnki.gzdzy.2019.001527

    总页数: 68

    文件大小: 11369K

    下载量: 28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常规能源矿产地质调查取得重大突破[J]. 地球 2017(04)
    • [2].北羌塘盆地胜利河中-晚侏罗世孢粉组合指示的古植被和古气候特征及其油气意义[J]. 贵州地质 2020(02)
    • [3].羌塘盆地岩石物理力学特性分析及孔壁泥浆稳定技术[J]. 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 2018(03)
    • [4].青藏高原羌塘盆地南部古近纪逆冲推覆构造系统[J]. 地质通报 2011(07)
    • [5].羌塘盆地尼玛地区盒子波分析[J]. 物探与化探 2018(02)
    • [6].羌塘盆地中部地区地壳S波速度结构及构造意义[J]. 地球物理学报 2017(03)
    • [7].西藏羌塘盆地二维地震资料处理探讨[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 2016(04)
    • [8].羌塘盆地北缘上三叠统藏夏河组沉积物源及构造背景分析[J]. 地质论评 2020(05)
    • [9].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古气候演化及其所指示的潜在聚煤古环境[J]. 煤 2018(05)
    • [10].北羌塘盆地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烃源岩评价[J]. 石油化工应用 2015(05)
    • [11].青藏高原南羌塘盆地西部中二叠统龙格组地层的研究[J].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17(02)
    • [12].北羌塘盆地托纳木地区早白垩世雪山组沉积相分析及油气意义[J]. 贵州地质 2014(04)
    • [13].连续电磁剖面法在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龙尾湖区块构造详查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 2010(03)
    • [14].羌塘盆地冬曲地区上三叠统巴贡组古网迹的发现及古环境意义[J]. 地质通报 2019(Z1)
    • [15].藏北羌塘盆地中部地壳低速层分布与动力学意义[J]. 地球科学 2019(06)
    • [16].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查涌蛇绿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 现代地质 2009(06)
    • [17].羌塘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巴贡组烃源岩特征及意义[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5)
    • [18].羌塘盆地白垩纪以来快速隆升剥蚀的热年代学证据[J].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18(06)
    • [19].羌塘盆地唢呐湖地区煤系地层烃源岩特征研究[J]. 煤炭技术 2018(07)
    • [20].高原盆地三维地质建模及可视化系统——以羌塘盆地及半岛湖区块为例[J].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8(03)
    • [21].西藏羌塘盆地油气勘查取得重大突破[J]. 西部资源 2015(01)
    • [22].西藏南羌塘盆地中侏罗世布曲组地层特征[J]. 吉林地质 2011(02)
    • [23].论羌塘盆地沉积演化[J]. 中国地质 2018(02)
    • [24].西藏南羌塘盆地中三叠世座倾错组放射虫动物群及其地层学意义[J]. 地球科学 2018(11)
    • [25].羌塘盆地油气二维地震勘探进展综述[J].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19(01)
    • [26].羌塘盆地半岛湖—东湖地区主力烃源岩及油气资源潜力[J]. 地质学报 2019(07)
    • [27].北羌塘盆地中侏罗统布曲组缓坡相及沉积演化[J]. 岩性油气藏 2009(02)
    • [28].羌塘盆地东部晚三叠世-侏罗纪构造-沉积演化[J]. 岩石学报 2019(06)
    • [29].青藏高原北羌塘盆地周琼玛鲁地区诺日巴尕日堡组上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J]. 地质通报 2010(12)
    • [30].南羌塘盆地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J].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标签:;  ;  ;  ;  ;  ;  

    羌塘热那错晚侏罗世中酸性岩体剥露历史的年代学约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