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壁床论文和设计-刘天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控制器;第一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一侧端;第二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其中,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柜体的柜门上,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柜体的柜门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多功能壁床除了床体具有可以翻转功能外,能够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加湿,使得壁床的空气保持比较清新,还能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壁床的正前方是否有人,防止床体翻下时压到人,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中的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与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加湿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一侧端;第二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其中,所述壁床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和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多个第二收容腔体,所述床体收容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一收容腔体内,所述控制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和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收容腔体中,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

设计方案

1.一种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中的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与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加湿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一侧端;

第二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

其中,所述壁床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和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多个第二收容腔体,所述床体收容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一收容腔体内,所述控制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和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收容腔体中,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床柜体呈矩形状,其中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沿所述壁床柜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呈矩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柜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壁床柜体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的顶部的正面,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顶部的正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管体,其一端与所述空气净化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连接;

第二管体,其一端与所述加湿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壁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壁床柜体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对应的收容凹槽,所述第一管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容凹槽中。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壁床。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房价高涨,小户型单位深受年轻一族的钟爱,这是因为壁床就是装在墙壁上的床,平时不用时外观如同衣柜,在需要睡觉时将床体翻下,就变成一张标准的床,在不需要睡觉时直接将床体翻上,以空出更多的空间,空间利用率高,而且外观时尚。

然而,市面上的壁床大多数是床体仅可转动设置的功能,使得壁床的功能单一,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壁床,具有多种功能,除了床体具有可以翻转功能外,能够利用空气净化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利用加湿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加湿,使得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处于比较清新的状态,同时还能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壁床的正前方是否有人,防止床体翻下时压住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一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中的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与所述空气净化器、所述加湿器、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其还包括:第一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一侧端;第二柜体,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其中,所述壁床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和处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多个第二收容腔体,所述床体收容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一收容腔体内,所述控制器、所述空气净化器和所述加湿器设置在所述多个第二收容腔体中,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柜门上,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壁床柜体呈矩形状,其中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红外线传感器沿所述壁床柜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呈矩形状,其中所述第一柜体和所述第二柜体的高度相等,且所述第一柜体的高度小于所述壁床柜体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柜体的顶部的正面,所述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二柜体的顶部的正面。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管体,其一端与所述空气净化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连接;第二管体,其一端与所述加湿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收容腔体的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收容腔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壁床柜体的背面设有与所述第一收容腔体对应的收容凹槽,所述第一管体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收容凹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一端转动设置在壁床柜体中的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与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第一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一侧端;第二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其中,壁床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和处于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多个第二收容腔体,床体收容在壁床柜体的第一收容腔体内,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设置在多个第二收容腔体中,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柜体的柜门上,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柜体的柜门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壁床具有多种功能,除了床体具有可以翻转功能外,能够利用空气净化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利用加湿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加湿,使得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处于比较清新的状态,同时还能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壁床的正前方是否有人,防止床体翻下时压到人,防止床体在翻上过程中夹到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壁床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壁床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多功能壁床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该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10、床体11、空气净化器12、加湿器13、第一柜体14、第二柜体15、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控制器、第一管体105和第二管体。

壁床柜体10呈矩形状,用于设置在墙体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壁床柜体1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如圆柱状。

在本实施例中,壁床柜体10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101和处于第一收容腔体101下方的第二收容腔体。

优选地,第一收容腔体101和第二收容腔体呈矩形状。其中第一收容腔体101的高度比第二收容腔体的高度高,且第一收容腔体101的长度等于第二收容腔体的长度。

床体11的一端可转动设置在壁床柜体10中。具体地,床体11的一端可转动设置在壁床柜体10的第一收容腔体101的一端中,即床体11是收容在壁床柜体10的第一收容腔体101内的。应理解,本实施例的床体11的一端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一端的一侧壁转动设置的第一转动轴,而床体11的一端的另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一端的另一侧壁转动设置的第二转动轴,使得床体11可转动设置在壁床柜体10的第一收容腔体101中。

在本实施例中,床体11呈矩形状,其中床体11的长度略小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长度,床体11的宽度等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宽度,使得床体11能够收容在第一收容腔体101中。进一步的,床体11的厚度等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深度,使得床体11收容在第一收容腔体101时,床体11与壁床柜体10处于同一水平面,使得外观美观。

空气净化器12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中。

第一管体105的一端与空气净化器12连接,第一管体105的另一端与第一收容腔体101连接,以使得空气净化器12通过第一管体105将新鲜的空气排至第一收容腔体101内,以通过空气净化器12对床体11和壁床柜体10之间的空气进行净化,以去除第一收容腔体101内的异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收容腔体101的顶部设有与第一管体105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一通孔,以使得空气净化器12所产生的新鲜空气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顶部进入第一收容腔体101内。

优选地,壁床柜体10的背面设有与第一收容腔体101对应的收容凹槽104,第一管体105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收容凹槽104中。应理解,壁床柜体10的背面是直接靠着墙体的,而将第一管体105设置在收容凹槽104内,使得第一管体105不外露,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外观的美观。值得注意的是,收容凹槽104呈矩形状,且收容凹槽104的宽度及长度等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宽度及长度,而第一管体105设置在收容凹槽104的边缘上。

加湿器13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中。

第二管体的一端与加湿器13连接,第二管体的另一端与第一收容腔体101连接,以使得加湿器13通过第二管体对第一收容腔体101内的空气进行加湿,以保持第一收容腔体101内的空气既不会太湿也不会太干燥,使得床体11和壁床柜体10之间的空气处于比较清新的状态,使床体10和壁床柜体10之间的空气不容易产生异味,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应理解,由于床体11收容在壁床柜体10内时,床体11和壁床柜体10之间的空气不流通,在闷热天气情况下,床体11和壁床柜体10之间的空气是特别闷热的,特别难闻的,因此容易产生异味,而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加湿器13来对第一收容腔体101内的空气进行加湿,能够有效解决此问题。

优选地,第一收容腔体101的底部设有与第二管体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通孔,以使得加湿器13所产生的雾化气体从第一收容腔体101的底部进入第一收容腔体101内。

第一柜体14设置在壁床柜体10的一侧端。

第二柜体15设置在述壁床柜体10的另一侧端。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设置在第一柜体14的柜门上,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设置在第二柜体15的柜门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设置在壁床柜体10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102上。应理解,本实施例的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第一柜体14的正前方,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在第二柜体15的正前方,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用于检测是否有人处于壁床柜体10的正前方。

应理解,由于壁床柜体10比较大,因此为了能够准确检测壁床柜体10的正前方是否有人,优选地,壁床柜体10呈矩形状,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的数量有多个,且多个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沿壁床柜体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壁床柜体10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102上,即每一个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102都设置有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柜体14和第二柜体15呈矩形状,其中第一柜体14和第二柜体15的高度相等,且第一柜体14的高度小于壁床柜体10的高度。应理解,第一柜体14和第二柜体15的高度范围优选为20-150cm(厘米),当然,本实施例并不限定第一柜体14和第二柜体15的高度。

优选地,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设置在第一柜体14的顶部的正面,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设置在第二柜体15的顶部的正面。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设置在第一柜体14的中部的正面,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设置在第二柜体15的中部的正面。

控制器设置在第二收容腔体中。在本实施例中,控制器分别与空气净化器12、加湿器13、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连接,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空气净化器12、加湿器13、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的工作。

应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壁床还设有与控制器连接的警报器,其中警报器可以设置在壁床柜体10、第一柜体14或第二柜体15中。在床体11翻下过程中,如果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或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检测到壁床正正前方有人时,控制器控制警报器报警,以提醒人,防止床体翻下时压到人,防止床体11在翻上过程中夹到人,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应理解,本实施例可以通过人为操作控制器来控制空气净化器12和加湿器13的工作,也可以通过控制器自动控制空气净化器12和加湿器13的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的控制器为单片机,如该控制器为8051系列的单片机。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控制器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控制器实现,即控制器与空气净化器12、加湿器13、第一红外线传感器141、第二红外线传感器151、第三红外线传感器103和警报器的工作原理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原理实现,在此不一一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多功能壁床包括:壁床柜体;一端转动设置在壁床柜体中的床体;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第三红外线传感器和与空气净化器、加湿器、第一红外线传感器、第二红外线传感器和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第一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一侧端;第二柜体,设置在壁床柜体的另一侧端;其中,壁床柜体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收容腔体和处于第一收容腔体下方的多个第二收容腔体,床体收容在壁床柜体的第一收容腔体内,控制器、空气净化器和加湿器设置在多个第二收容腔体中,第一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一柜体的柜门上,第二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第二柜体的柜门上,第三红外线传感器设置在壁床柜体的第二收容腔体的柜门上。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壁床具有多种功能,除了床体具有可以翻转功能外,能够利用空气净化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净化,利用加湿器对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进行加湿,使得床体和壁床之间的空气处于比较清新的状态,同时还能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壁床的正前方是否有人,防止床体翻下时压到人,防止床体在翻上过程中夹到人,大大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多功能壁床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7566.7

申请日:2019-03-1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69751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A47C17/38

专利分类号:A47C17/38;A47C17/86

范畴分类:15C;

申请人:广东天瞳友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天瞳友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胜利东部生态工业园自编17号

发明人:刘天盛;王子杰

第一发明人:刘天盛

当前权利人:广东天瞳友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多功能壁床论文和设计-刘天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