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养分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养分,微生物,土壤,双季稻,菌根,生态系统,径流。
养分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马秀刚[1](2019)在《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植物和土壤养分元素的分布、积累及其循环特性对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含量随植物器官、年龄和分布层的变化而变化。落叶松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累积总量为27098kg/hm2,其中土壤累积量和植物积累量分别为268946kg/hm2和2040. 602kg/hm2;年吸收铵态氮元素含量为197. 394kg/hm2,其中铵态氮的保留和铵态氮的返回分别为76. 183kg/hm2和121. 211kg/hm2。与其它森林群落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相对较高。本研究基于N、P、K、Ca、Mg等营养元素的测定,对中国北方东部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2](2019)在《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运作可持续性和生态补偿标准,应用生产-生态系统能值测算方法,综合分析其环境安全性和运作持续性;结合生产运营实践,深入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过程的物能投入与输出,提出生态补偿依据;并基于能值收益差异估算出其持续运行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环境负载率降低39.62%,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环境安全性指数分别提高64.89%和36.73%。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生物辅助能投入增加42.16%,而污染产能降低了70.09%。养分循环模式的氮磷养分环境排放量分别降低34.85%和30.43%。同时,循环模式的净能值收益比传统模式低2.15×1016Sej·hm-2·a-1。研究表明,径流养分循环模式提高了环境安全性但降低了经济效益,其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4 153.78元·hm-2·a-1。(本文来源于《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许宇星,王志超,竹万宽,杜阿朋[3](2019)在《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循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雷州半岛地区桉树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归还特征,对不同林龄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动态连续12个月进行监测。结果表明,桉树人工林的凋落物总量为5 a>9 a>7 a,5 a生桉树人工林的凋落物总量显着高于7和9 a生林分,且7和9 a生林分间没有显着差异。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凋落物总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均呈双峰型,峰值出现在雨季初期和末期。林分结构因子同凋落物量相关性不显着,但气候因子中的月均温与凋落物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不同林龄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年循环量由凋落物量和凋落物养分含量共同决定,氮、磷、钾元素的养分年归还总量为9 a>7 a>5 a,且彼此间达到显着差异。凋落物养分元素归还高峰期集中在雨季前后,以冬季养分归还量较低。因此,为增加桉树人工林产量且利于人工林地力恢复,桉树人工林应适当增加种植年限,且采伐季节选择在冬季。(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帆[4](2019)在《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分析农业生态系统NPK养分循环和产量的可持续性,对实现养分资源优化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期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定位试验,分析了2004—2017年冬闲-双季稻、马铃薯-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黑麦草-双季稻、油菜-双季稻等轮作种植模式早、晚稻产量的可持续性与稳定性;采用投入产出法(Input-OutputAnalysis)分析不同轮作种植模式NPK养分循环与平衡状况。结果表明:1)黑麦草-双季稻模式早稻产量变异系数与可持续性指数分别为0.09和0.81,说明稻田冬种黑麦草有利于促进早稻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提高;油菜-双季稻模式晚稻产量变异系数与可持续性指数分别为0.07和0.82,说明稻田冬种油菜有益于晚稻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提高;2)长期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未影响水稻产量和糙米NPK养分含量(P>0.05); 3)在稻田轮作种植周年内目前的NPK投入水平下,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马铃薯-双季稻等模式均存在严重的K亏缺现象,K亏缺量分别为375.70kg(K)·hm~(-2)、279.98kg(K)·hm~(-2)、363.71 kg(K)·hm~(-2)、93.74 kg(K)·hm~(-2);黑麦草-双季稻、紫云英-双季稻、油菜-双季稻等模式均在冬季作物种植季存在严重的K亏缺现象,K亏缺量分别为240.07kg(K)·hm~(-2)、89.57kg(K)·hm~(-2)、140.08kg(K)·hm~(-2),但马铃薯-双季稻模式在马铃薯种植季K盈余为255.21kg(K)·hm~(-2);同时黑麦草-双季稻模式和紫云英-双季稻模式均存在冬季作物种植季存在N亏缺, N亏缺量分别为59.47 kg(N)·hm~(-2)和89.17 kg(N)·hm~(-2);油菜-双季稻模式和马铃薯-双季稻模式在晚稻种植季均存在严重的K亏缺现象,K亏缺量分别为45.93kg(K)·hm~(-2)、124.33 kg(K)·hm~(-2)。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的养分循环是冬季作物和外部投入的NPK肥料共同驱动的养分循环,建议科学管理冬季作物和3季的NPK养分投入。(本文来源于《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5期)
冯莹[5](2019)在《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Pb污染土壤中N、P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由人口激增而引起的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的问题,在农业生产中,粮农通过施肥来快速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培肥土壤。但化肥的过度施用也随之引来土壤酸化板结、水体富营养化、温室效应和重金属污染胁迫等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由于生物质炭巨大的比表面积、致密的孔隙结构等特性,可以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增强土壤肥效。而超声改性可以改善原始生物质炭的局限性,超声波的空化效应使其结构层发生剥落和断裂,进一步影响生物质炭的孔隙结构和吸附特性。本研究选用病死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在温度25℃和功率200 W条件下超声40 min,对生物质炭进行改性。明确超声改性对不同种类生物质炭基本理化性质表征的影响,探究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淋溶土壤中无机N淋失和土壤-作物系统中P形态组成的影响,以及阐明Pb胁迫下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土壤-作物系统中空心菜品质和Pb形态组成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生物质炭理化性质差异受其原材料种类影响。动物源生物质炭——猪炭具有较强的碱性和阳离子交换能力以及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和矿质元素,且有大量磷酸盐存在,而植物源生物质炭——法国梧桐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超声改性对生物质炭pH、EC、CEC和比表面积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对生物质炭表面的含氧官能团和元素组成等影响不显着。2、生物质炭中的大部分N素为不可利用的形态,猪炭和法国梧桐炭的施用抑制土壤中无机N(NH_4~+-N和NO_3~--N)淋失,且植物源生物质炭的抑制作用强于动物源生物质炭,而超声改性对猪炭减少土壤无机N淋溶无显着影响。猪炭中的P素以有效态居多,猪炭和肥料配施可以极大限度地增加土壤-空心菜系统中作物可利用的有效P含量。添加法国梧桐炭会导致土壤中非活性磷(HCl-P和Res-P)含量的增加,故对土壤Olsen P的影响不明显。超声改性显着增加猪炭处理下土壤Olsen P含量。3、与不加炭肥相比,土壤施用猪炭后,空心菜植株干物质量显着增加,叶绿素含量显着减少,超声改性使猪炭处理下植株内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且生物质炭和肥料配施可以促进单施生物质炭或肥料的土壤中空心菜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增加。施加生物质炭可以显着降低土壤-空心菜系统中土壤Pb有效性,显着减少空心菜植株内Pb含量。其中,施用生物质炭可以显着降低土壤中交换态Pb和碳酸盐结合态Pb的含量,且猪炭的施用可以显着增加残渣态Pb。而超声改性前后,猪炭对土壤-空心菜系统中Pb含量无明显影响。因此,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可以通过抑制土壤无机N淋失来提高土壤N素利用率,作为土壤改良剂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保肥性。猪炭还能够增强土壤P素有效性,作为有效P源添加剂,与肥料配合施用来提高作物产量品质。同时,猪炭和法国梧桐炭可以降低土壤中有效Pb含量,修复Pb污染土壤。超声改性通过改变原始生物质炭理化性质,进一步影响生物质炭对土壤改良的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9-05-09)
倪惠菁,苏文会,范少辉,曾宪礼,金艺[6](2019)在《养分输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养分循环对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维持、树种选择及更新、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掌握养分输入来源及过程可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分析及生态功能评估。凋落物、根系周转、根系分泌物是森林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是土壤养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3种主要养分输入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总结了凋落物组成及理化性质、生物因子、环境因子等对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综述了细根底物性质、树种组成、土壤生物、环境因子变化对细根周转及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探讨了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养分循环过程的作用,基于此,提出了该领域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及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管理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王新锋[7](2018)在《基于能源转化的沼液浓缩稀水微藻养分循环利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畜禽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使得畜禽废弃物和废水的处理成为一个影响民生的重要问题。在国家倡导环境友好发展畜牧业的前提下,将鸡粪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并生产生物有机肥是一种农业绿色发展的手段。在有机肥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高氨氮含量的沼液浓缩稀水。本文结合微藻培养技术,由微藻生长代谢吸收污水水体中的碳、氮、磷等营养元素,实现水资源的回用和污水的处理。经过预处理,污水中氨氮、磷等含量均有所降低,微藻可以在特定氨氮浓度下污水里生长:适宜螺旋藻生长的氨氮浓度在20mg/L左右,适宜小球藻生长的氨氮浓度小于250mg/L。室温时,吹脱时间与氨氮去除率成正相关性;中温条件(50℃)更有利于氨氮的吹脱。电解对氨氮、有机碳、无机碳的去除效果最好,分别为47%、76%和96%;养藻过程中氨氮去除率为10-65%。电解过程所消耗的电能会大幅增加成本的投入。两阶段的微藻培养和收获系统可以实现培养液的回用。当小球藻生物量达到平台期时,用离心机或者滤膜来收获微藻,同时回收培养液用来培养螺旋藻。结果表明,两阶段的微藻培养可以获得更高的生物量:第一阶段获得0.39 g/L小球藻和第二阶段获得3.45g/L螺旋藻;有了更高的污染物去除率:第一、二阶段的氨氮去除率分别为19%和100%,第一、二阶段的总磷去除率分别为17%和83%,第一、二阶段的总有机碳的去除率分别为55%和72%。优化培养系统条件,补充碳源来提高微藻生物量和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在小试试验中,结果表明1%CO2即可满足瓶养规模的微藻生长所需,10%CO2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总值最高,而较高CO2浓度会对微藻生长会产生抑制。为保障微藻生长所需碳源和pH调节,选用10%C02为后续的中试规模微藻试验为碳源。温度对于微藻生长也有影响:小球藻在20℃时受到抑制,在25℃和30℃时均良好生长且生物量差异不大,在35℃时生长最快。微藻的成分对于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在开放和密闭的中试反应器内,用不同浓度的污水和BG11培养基培养小球藻。试验结果表明密闭反应器所培养出的微藻灰分、脂肪、蛋白质分别比开放反应器内低3%、5%和10%。高盐度污水培养出来的微藻的灰分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含量低。盐度为3.59g/L的污水中的微藻灰分含量比盐度为1.50 g/L的污水中的微藻灰分含量高12.5%。通过开展中试规模试验来对比不同反应器对微藻的影响:对于碳、氮、磷等营养物的回收,考察在培养和收获过程中产生的能耗,以及整个系统的构建费用和成本回收,并将所收获微藻用于能源生产。管式反应器内氨氮的去除率在十天内达到了 40%,总磷的去除率为75%。微藻可以生产135mL甲烷/gVS藻,理论上33%的原油产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11-01)
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刘颖,郑雨[8](2018)在《黑龙江省水稻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施肥效率,于2016和2017年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最佳施肥处理(OPT)、在OPT基础上不施氮肥(OPT-N)、不施磷肥(OPT-P)、不施钾肥(OPT-K)、不施硫肥(OPT-S)、不施锌肥(OPTZn)、不施硼肥(OPT-B)、农民习惯施肥(FP)和不施肥(CK)9个处理,探讨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循环、肥料利用率及农学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最佳施肥处理(OPT)相比,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不施肥平均减产52.1%,土壤供给能力仅为47.9%。在最佳施肥处理(OPT)基础上,减氮、减磷、减钾、减硫、减锌、减硼和农民习惯施肥(FP)分别减产32.1%、14.8%、13.0%、5.9%、9.1%、8.2%和7.2%;经济效益分别降低30.6%、14.0%、11.9%、5.7%、9.1%、8.2%、和6.6%。OPT处理水稻氮、磷、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5.9%、27.5%和42.7%,较FP分别增加6.0、5.9和3.4百分点;OPT处理氮、磷、钾农学效率分别为19.2、20.4和15.6kg·kg-1,较FP分别增加5.7、9.2和7.6kg·kg~(-1)。农民习惯施肥(FP)处于氮肥盈余较多、磷肥基本平衡、钾肥处于严重亏缺状态。(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张扬,张林平,李冬[9](2018)在《菌根真菌对森林养分循环潜在贡献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菌根真菌能与森林中80%以上的树种形成菌根共生体,提高宿主吸收土壤养分的能力,影响森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在森林生态系统碳(C)、氮(N)、磷(P)循环过程扮演着重要的作用。菌根真菌既可将来自树木光合产物C直接转运到土壤中并被封存,还具有加快其C源在树木-土壤、树木-树木间传输的功能;菌根真菌可直接利用土壤无机N和有机N,将其传递给寄主植物,从而换取所需的C源,且能够改变森林植物N的获取策略;菌根真菌可增强森林植物适应低P环境,提高其P吸收效率,缓解P限制。综上所述,菌根真菌在森林C、N、P循环中可扮演多重角色,具有不可低估的潜在贡献,今后还需从菌根真菌多样性与生态功能分化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灾害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潘小东,任成杰[10](2018)在《杨改河教授团队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养分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改河教授带领的农业区域发展与循环农业团队在土壤微生物生态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土壤微生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生命组分,是物质循环与转化、能量流动的过程中最核心的环节。该项成果以全球尺度为背景分析不同干旱水平、强度以及生态系统类型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的变化特征。研究证实:干旱对微生(本文来源于《西北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养分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运作可持续性和生态补偿标准,应用生产-生态系统能值测算方法,综合分析其环境安全性和运作持续性;结合生产运营实践,深入分析了基于生命周期过程的物能投入与输出,提出生态补偿依据;并基于能值收益差异估算出其持续运行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与传统模式相比,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环境负载率降低39.62%,而能值可持续发展指数和环境安全性指数分别提高64.89%和36.73%。径流养分循环模式的生物辅助能投入增加42.16%,而污染产能降低了70.09%。养分循环模式的氮磷养分环境排放量分别降低34.85%和30.43%。同时,循环模式的净能值收益比传统模式低2.15×1016Sej·hm-2·a-1。研究表明,径流养分循环模式提高了环境安全性但降低了经济效益,其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4 153.78元·hm-2·a-1。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养分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马秀刚.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J].农业与技术.2019
[2].朱冰莹,陈留根,盛婧,郑建初.稻麦两熟农田径流养分循环利用模式的能值分析与生态补偿标准测算[J].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2019
[3].许宇星,王志超,竹万宽,杜阿朋.雷州半岛桉树人工林凋落物量和养分循环研究[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9
[4].张帆.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种植模式氮、磷、钾养分循环与产量可持续性特征[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19
[5].冯莹.生物质炭及其超声改性对Pb污染土壤中N、P养分循环及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9
[6].倪惠菁,苏文会,范少辉,曾宪礼,金艺.养分输入方式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养分循环的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9
[7].王新锋.基于能源转化的沼液浓缩稀水微藻养分循环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18
[8].李玉影,刘双全,姬景红,刘颖,郑雨.黑龙江省水稻平衡施肥与养分循环研究[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8
[9].张扬,张林平,李冬.菌根真菌对森林养分循环潜在贡献的研究进展[J].生物灾害科学.2018
[10].潘小东,任成杰.杨改河教授团队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及养分循环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J].西北农业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