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卉: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青年就业的质性研究论文

余卉: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青年就业的质性研究论文

实证调研 Shi Zheng Diao Yan

摘 要:近年来寒门难出贵子的言论充斥着民众的耳膜,折射出人们对社会资本是否能影响青年就业的关注。本研究通过深度访谈,将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强弱关系的双重属性与青年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呈现和讨论。具体包括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强弱关系如何从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机会提供等方面影响青年就业;两种社会资本如何交替出现呈现此消彼长的状态等。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本研究呈现并讨论了青年求职具有受强关系社会资本显著影响;依赖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对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不够重视等特点。同时,寒门学子与家境较好学子在求职上社会资本影响无明显差别,寒门学子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发挥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在求职中的作用。

关键词:社会资本;青年就业;扎根理论

近日,《人民日报》一篇关于清华大学毕业典礼上寒门女孩的发言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寒门学子的关注。寒门学子指的是家境贫寒,又希望靠自身努力尤其是希望靠高考考入名校,毕业求得高薪体面工作,从来实现阶级跨越的一批广大普通民众。这些学子多来自中小城市或不发达地区,家庭收入不高,有的家庭还有多子女。近的有2017年贫穷励志的北大生王心怡,远的有当年的贫苦作家路遥、莫言等等。他们无不代表了一种符号,一种家庭贫寒又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命运的普通青年符号。可是普通的寒门学子是否能真的通过自身改变命运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人们普遍认为家境普通的学子们即使靠自己考入了名校,但毕业后依然面临层层壁垒,会面临就业不如意,靠自己在大城市无法生存等问题。反之认为家境优渥的学子能够依靠父母家境求得高薪工作,认为高考“拼人”、求职“拼爹”。一时间,寒门到底能否再出贵子,青年就业到底是受家庭社会资本影响较大还是受个人能力影响较大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鉴于此,本研究关注社会资本视角下青年求职的过程和应对,分析青年求职过程中家庭和个体两种社会资本对其影响。

一、文献回顾及综述

社会资本的概念最初是由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资本”演变而来的,最初是作为经济学术语存在的。最早使用社会资本概念的是1977年美国经济学家格林·洛瑞(Glenn Loury),但洛瑞虽然在他的著作《种族收入差别的动态理论》使用了社会资本这一概念,却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故没有在当时的学界引起较大的反响和重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社会资本指的是与“个体资本”相对的一组社会资本总和,是“社会总资本”。随着研究的深入,社会资本的研究逐渐扩大到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于1980年发表《社会资本随笔》,首次对社会资本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1.两种不同的研究视角

在过去的将近40年的时间里,各国学者对于社会资本从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第一是从宏观层面研究社会资本对个体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如上述提到的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James s.Coleman)等;第二是从微观层面探讨个体如何利用社会资本增长个体效能等,如美国社会学家罗纳德·博特(Ronald s.Burt)、亚历山德罗·波茨(Alejandro Portes)、林南(Lin Nan)、中国社会学者边燕杰等。基于以上视角,对于社会资本的概念主要集中在三种类型上:(1)将社会资本视为资源。如布尔迪厄(1980)明确认为社会资本为一种通过对体制化关系网络的持久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1]。林南(2001)认为社会资本是通过占据战略网络位置或重要组织位置的社会关系而获取的资源,可操作化定义为行动者在行动中获取和使用的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它代表着嵌入在社会关系中而不是个人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和使用取决于行动者[2]。(2)将社会资本视为个体社会能力。如亚历山德罗·波茨(1987,1998)认为杜会资本是处在社会网络或更广泛的社会结构中的个人动员稀有资源的能力[3]。(3)将社会资本视为个人在社会中拥有的结构功能。如詹姆斯·科尔曼(1988)认为社会资本是个人拥有的杜会结构资源,它内嵌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构中,既不依附于独立的个人,也不存在于物质生产过程中[4]。根据本研究对社会资本的关注视角结合以上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视角,本研究倾向于将社会资本定义为资源,视个体通过社会关系网络的持久占有而获取的实际或潜在的资源集合体,主要从宏观方面探讨不同社会资本对个体造成的影响和作用。

有些国有企业会计人员抵挡不住物质的诱惑,采取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伪造、变造支出、票据等违法行为,侵吞企业资产,贪污、挪用公款,损害企业和集体利益。

2.社会资本与青年就业关系

国内外学者很早就注意到社会资本对于青年就业的影响,主要关注于社会资本对于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求职过程的影响。波茨已经注意到,社会资本较多地被用来解释与就业、职业选择等的关系。社会资本理论比较有代表性的主要为弱关系理论、强关系理论以及社会资源理论。美国著名学者马克·格拉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调查美国波士顿郊区职业工人发现个体的弱社会关系网络由于其异质、松散更能够为其求职提供帮助,即“弱连带优势理论”(strength of weakties)[5]。边燕杰的研究则发现由于中国国情不同,在信息决策阶段,强社会关系可有效影响决策者,从而让求职者获得更好的职业地位,如果缺乏强社会关系,即便在信息传递阶段获得了有效信息,但在决策阶段没有决策者的照顾,求职者也很可能无法达成目标[6]。强社会关系资本可以进一步分化成先赋强关系资本(即家庭拥有的关系资本)和后致强关系资本(即通过个体社会网络建立的强关系)。

基于上述问题,本研究确定了“社会资本强关系对于青年就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在访谈之初,主题被细化为以下问题: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按照边燕杰的理论,在我国社会背景下,社会网络不再是信息桥,而是人情网,人情关系越强、得到照顾的可能性就越大,获得工作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社会资本强关系对青年就业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它如何影响就业,影响就业的哪些方面,是家庭强关系资本更能影响青年就业还是个体强关系资本更能影响就业,都值得我们深入进行探究。一些研究认为家庭强关系资本对于大学生就业没有太多影响,认为大学生就业还是多数依靠自身个体强关系资本,与家庭强关系资本无关。例如:乔志宏(2011)认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尤其是先天的强关系基本不能改变人力资本对就业结果的决定性作用。张文玉等(2018)家庭社会资本强关系的使用量对大学生获得期望工作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在我国当前社会转型期与社会文化下,家庭强关系资本影响较大,例如:郭艳茹等(2018)认为从强关系的作用形式来看,主要表现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本研究认可马克·格拉诺维特和边燕杰关于社会资本强弱关系的理论,沿用边燕杰关于强关系社会资本更能影响青年就业的研究。在探讨青年求职过程中是否存在来自家庭或个体的强弱关系资本同时,将研究聚焦在这种强弱关系资本是否能对就业产生影响以及对就业的哪些方面产生影响。着重探讨强关系资本中先赋强关系资本(即家庭拥有的关系资本)和后致强关系资本(即通过个体社会网络建立的强关系)对于青年就业的影响。同时,关注家境普通和家境较好的青年在利用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上是否有差别。

(1)你认为你在就业中你的家庭(父母、家族亲朋)拥有的社会关系对你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的?

(1)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的困境是什么?

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研究者按照图示进行了二级主轴编码,针对访谈对象A在如何处理“卖地板利润越来越薄,原材料价格持续走高,对现状不满意”这一职业发展困难进一步分析了该现象的因果条件、现象、情境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和结果。

与第一位访谈对象进行访谈后,研究者按照三级编码的要求对访谈对象1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力求得出他的工作过程中是否存在来自家庭或个体社会资本的强弱关系在影响着就业以及如何影响。在一级开放性编码中,研究者尽量本着呈现原始资料中意义单位的原则,将自我价值观中立,特别重视对访谈者对象个人概念的捕捉和理解,形成了“工作本身”“个体人力资本”“社会影响”“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偶发事件”五个类属及其属性和维度。(见表1)其中,将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提取为核心类属进行再次编码。

1) 从泵进口到出口,压力逐渐增大;随着泵进口压力降低,流道内低压区范围增大,高压区范围减少以至消失。

Being directed at a specific task,assuming that the initial manipulator configuration isthe initial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end-effector areand the desired position isJ2is the fault joint.

在访谈之前先向对方进行保密承诺,在征求了研究对象本人的意见后对访谈进行录音,并承诺访谈结束以后如对方需要将所有录音材料拷贝给对方,每次访谈时间为1~1.5小时,个别访谈对象根据需要进行了二次访谈。访谈结束后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将所有访谈录音材料(包括录音以及录音整理的文字材料)只用于本研究,在本研究所有研究成果(相关论文发表或演讲报告)中对所有研究对象的真实信息进行处理,按照访谈顺序对访谈对象用数字进行编号。在每一次访谈完毕后将所有录音材料整理成文字材料,并使用Mindjet Mindmanager Pro16.0以及Excel表格进行分析和整理。

三、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青年就业质性分析

1.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对就业行动的影响质性分析

最初的访谈设计形成后,研究者随着访谈的深入不断将研究的问题继续细化,以便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因此,根据第一个访谈对象的多次离职,影响因素复杂多样等主要情况,访谈主题被细化为以下问题:

地质构造不仅控制了区内的地形地貌特征,也控制了岩层的分布特征,并为岩溶的发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图1)。

(2)你如何克服这个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认为你的家庭或你个人的社会资源对你影响大吗?

(3)最终的决策和行为变化你认为与你的家庭或个人的哪些社会资源是相关的?为什么?

当前学界研究中使用定量方法研究社会资本与青年就业关系的较多,集中在测量社会资本的存有量、使用对于就业结果的影响上。对于社会资本中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的区别以及二者如何联合影响就业研究较少,同时以青年就业行为结果反推社会资本影响因素的行为导向研究也较为少见。基于此,本研究选择了扎根理论这样一种将研究着眼点放到了对于就业行为探求上的质性研究方法,力图探求社会资本使用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上。

(2)你认为在就业中你个人的社会资源对你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的?

表1:访谈对象1资料部分编码展示

访谈资料(节选)一级:开放编码贴标签类属属性维度……当时不去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没有毕业证,没有毕业证呢,就是因为前面又有师哥在那边,没有毕业证的话可能要跑售后啊什么的,好像岗位不太好。嗯,这一方面的原因。第二方面的原因,我也不喜欢做技术,嗯,当时就考虑了一下,反正就,没去。然后,我就回成都来,在成都当时也是受一些可能是受一些电视剧小说的影响吧,就是自己还是待人处事方面不太够,然后这个大家都说做销售有帮助嘛,然后当时就跑到成都卖楼去了,做那个楼房销售,这应该是2010年底的时间,2010年底,然后做了大概有半年也没做出什么特别大的成绩,基本上就够养活自己,当时房市也不是很好,楼市又很差。然后,做了半年之后,后来有个机会,就是在2011年的三、四月份(咳),因为我家里有个亲戚,我一个表哥在浙江那边做那个木材生意,然后有一次跟他聊天就聊起来了……然后跟我表哥一聊呢当时这个房地产虽然不行了,建材还可以……,然后我就这个这个跟家里一商量吧,这事跟家里商量了,就跑到浙江去做生意去了,一开始的时候跟我表哥一块,做木材生意。……毁约原因:无毕业证导致岗位不好毁约原因:与兴趣不符再次择业原因:提升个人能力;受媒体影响工作本身薪酬待遇岗位内容个体人力资本社会影响不好(-)不好(-)不好(-)不符(-)负面(-)发展前景兴趣、个人能力媒体影响良好(+)表哥所在行业还行;跟表哥做生意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亲戚职业发展、行业前景

(A)因果条件。访谈对象1跟随表哥做木材生意,后转做木地板生意。

(3)施工车辆可能对路面的结构造成一定磨损,因此在施工时,必须铺设临时通道,临时通道应设置在垫层和底基层,同时应该铺设一层石屑,厚度应超过4cm。在下一层的铺设之前,需要对其清扫,如果局部污染过重,应使用高压水枪对其进行冲洗。

(B)现象。利润越来越薄,不满意。

(C)情境(脉络)。即“利润越来越薄,不满意”的具体属性:行业走下坡路、原材料持续走高、拿货价格持续走高、光做销售较为困难,积累一定人脉(个人社会强关系资本)等。

根据经典扎根理论的程序,确定研究问题后首先进行目的性抽样(purpos eful sampling)。本研究首先选择1名多次离职的小镇青年进行访谈,发现其在多次转换工作的过程中均能发现先赋强关系资本(以下称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和后致强关系资本(以下称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对其在就业信息共享、就业机会提供等影响。在分析访谈结果的基础上,研究者转换了理论性抽样视角,又访谈了一位二线城市普通家境女性青年,并对访谈资料进行了分析。按照上述边访谈边分析的方法依次访谈了7位青年,为了进一步充实已经形成理论的概念密度,研究者又采用理论性抽样,继续访谈了10位青年直到信息达到饱和。访谈对象涉及来自全国7个省市9个城市,大部分家境普通,少部分家庭贫困,少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理论性抽样是指已经证实与行程中的理论具有相关性的概念为基础所做的抽样,目的在于寻找那些最有可能呈现出概念间变异情形的人、事、地、物,以增加类属的属性与维度的密实度 [7]。

(D)中介条件。即那些促成或阻扰行动者行动的具体条件:对原材料市场较为熟悉,有一定经验,朋友家人支持A创业等。

三是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提升人力资本数量与质量。不仅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重视就业后的再培训工作。人力资本的提升不仅可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也会阻止投资效率的降低。

(E)行动策略:辞职,与朋友合伙开办木材厂,创业。

(F)结果:创业成功。

这时候“个人社会强关系资本”作为核心类属出现,个体求职主要受到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显著影响。在三级编码阶段,主要通过撰写故事,明确核心类属,并将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联系在一起,整合为标准模式分析图示。通过进一步考察以及编码形成的类属以及对不同类属的精细化,撰写故事线发现,“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个体人力资本”“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应对方式”可以作为核心类属。“家庭强关系资本”在这个案例中涵盖“亲属职业发展”等三个支援类属。“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包括“合作创业伙伴”“在行业内事业有成的朋友”等支援类属。“应对方式”核心类属涵盖“个人行动方式”“他人协助方式”两个支援类属。通过对核心类属的系统分析发现,个体就业应对方式中确实存在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和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该个案显示,个体就业初期,社会资本呈现状态为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作用更大,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作用更小,此时个体较为依赖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就业中后期,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作用逐渐减小,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作用更大,此次个体依赖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较弱,对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依赖较强(见表2中B、C情况所示)。

表2: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及应对方式关系展示情况1

家庭社会资本应对方式个人社会资本强关系 弱关系强关系A B(访谈对象1就业中后期状态,个体社会强关系影响更大)弱关系C(访谈对象1就业初期,家庭强关系资本影响更大)D

随后选择访谈对象2~6的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编码、撰写故事线。发现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对青年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机会提供、就业观、就业决策等方面有着强大的影响力,即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对其就业显著影响。同时,家庭条件较好的青年在求职初期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下,个体普遍呈现社会弱关系资本。求职中后期二者强弱关系大部分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即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会越来越弱,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会越来越强。家境较好的青年都会如访谈对象1一样,呈现上述关系表中的B、C两种情况,即初期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影响较大,后期则由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影响较大。

由图2可知,合格的水泥材料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发现大量的黑灰色玻璃体,同时黑色的煤渣等杂质较少。由于水泥的生产中允许加入少量的混合材,故还可以观察到少量粉煤灰形态的球形体。

2.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的青年就业挣扎

如果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都是强关系时,个体更可能倾向于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例如访谈对象6,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都呈现强关系,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是她就业决策的关键。访谈对象6在如何处理“父母介绍高薪工作,男朋友介绍高薪工作”在一级编码的基础上,研究者按照图示进行了二级主轴编码,这一就业决策难题时进一步分析了该现象的因果条件、现象、情境脉络、中介条件、行动策略和结果。最终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直接对该访谈对象求职结果产生了影响:“我当时有一个选择是我爸给我联系的是××电器,……那会儿算很高的薪资,但是我没去。我就是跟他(注:访谈对象6的男朋友,在××公司任职)沟通了一下我将来想面向社会的一个工作需求,他就把××公司的一些招聘的信息给到我,并且也给到我们的那个人事一些我的信息。……按照我的学校的优良这种程度,实际去不了。但是我很顺利地去了。”而后期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作用越来越大,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变得越来越弱,也几乎不对该访谈者产生影响。“那到了2011年的时候,他(访谈者6的老公)的朋友在××引进了××百货的时候就找到我,问我愿不愿意回××发展,如果回成都发展,你是愿意继续做自己的工作室,还是愿意到单位去上班。……接下来,就是×××它又引进了××了,×总(朋友)问我愿不愿意去……”(见表3)

表3: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及应对方式关系展示情况2

家庭社会资本应对方式个人社会资本 强关系 弱关系强关系A(访谈对象6就业中始终受个体社会强关系影响更大)B弱关系C D

那么如果家庭社会资本呈现弱关系即家境普通甚至贫寒,个体社会资本也呈现弱关系,个体就业又会受哪个影响更大呢?在继续对7~13号对象进行访谈时,着重选择家庭普通甚至贫寒的青年,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呈现弱关系,个人社会呈现强关系资本时,个人就业决策显著受到个人社会强关系资本影响。如果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均呈弱关系情况下,个体只能依靠个人人力资本即个人能力进行求职,但结果可能会不够理想。例如访谈对象8在求职初期面临二个以上的选择冲突,看起来冲突是无法调和的,这时家庭和个人社会资本均呈弱关系,最终影响决策的是父母的就业观和教育观念,但结果却不尽人意。访谈对象8谈道:“有一个××汽车,然后笔试也过了。……然后去面试,但是那天面试的时间呢,正好和考研相冲突了。虽然,其实考研压根就没有把握,……,但是因为这个时间一冲突呢,家里人就说那你还是考考研吧。因为时间冲突,就没有去那边面试,事实证明那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访谈对象10也是同样的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都呈现弱关系,求职只能依靠个人社会资本弱关系。“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在找工作上不能给任何帮助,也不得那个经济实力买房子,只有靠自己。……大学毕业以后就靠自己回家找了份工作,自己搜集信息,找到工作。”而后的访谈对象11~17的分析中,家境较好的青年面对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和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同时出现时,也有倾向于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的,二者均为弱关系资本时,则就业结果完全受个体弱关系资本影响。(见表4)

表4:家庭社会资本、个人社会资本及应对方式关系展示情况3

家庭社会资本应对方式个人社会资本强关系 弱关系强关系A(均受影响)B(受个体社会强关系影响更大)弱关系C(受家庭强关系资本影响更大)D(受个体社会弱关系资本影响更大)

对上述社会资本中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强弱关系对青年求职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青年就业受到社会资本显著影响,这种社会资本包括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人社会资本两种,每一种社会资本都可能呈现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种属性,二者始终存在并影响于青年求职就业的各个阶段。强关系资本对就业信息传递、就业机会提供、就业观、就业决策等有较大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在时间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变化,也就说可能先强后弱,也可能先弱后强,具有强弱双重属性。在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一强一弱的情况下,青年都会倾向于社会强关系资本。二者都强或都弱,则青年就业均受影响,处于挣扎状态。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1.强关系资本是影响青年就业的关键

不同于国外许多学者对于个人社会资本弱关系的认可,例如Arza和 Carattoli的研究认为弱关系可以拓宽就业选择领域[8]。Menon等认为,广泛的弱关系可以提高就业满意度[9]。在中国这个人情社会,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在西洋社会里争的是权力,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10]。社会资本呈圈层化发展。在回答“你认为你在就业中你的家庭(父母、家族亲朋)拥有的社会关系对你有影响吗?如果有,是如何影响的?”这个问题时,家庭条件较好即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下,被访者都承认在就业信息获取、就业机会获得等方面受到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的直接影响。例如访谈对象2谈道:“然后回到家里,家里给找了个人,给安排了一家国企的工作……然后这个老爸去世之后,我就去跟那个阿姨帮帮忙卖保险。然后在保险公司,没待半个月吧,然后我舅舅就说让我跟他一块帮忙……让我去帮忙看一下厂子。”家庭条件普通或较差者则更希望通过个体在社会中缔结的社会强关系网络资本帮助就业。例如访谈对象7在谈到毕业后工作时说:“……其实我读书几年都跟他们中国区的总经理保持的一个很好的私交的友谊的关系,那么毕业了之后,他说那你如果愿意的话就来嘛,负责华东区的市场拓展。那我就来了××公司。(哦,是基于跟公司高层的私人关系?)对。”这说明青年对强关系资本是影响青年就业的关键因素,对其认同度高。

2.警惕部分家庭社会资本存量和使用量圈层可能有扩大的趋势

家庭社会资本源于社会资本理论,是一种影响人们行动的资本,能够为个人的行动提供各种有用的资源,主要包括家庭的经济资本、政治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11]。具体来说即是以父母为主的家庭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拥有的经济资源、文化资源、组织资源及社会资源总和。本研究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少部分家庭社会资本存量和使用量圈层可能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家庭社会资本除了上述以父母为主的家庭社会资源以外可能还包括祖父母职业、学历、经济条件、教育方式,以及围绕着父母亲戚朋友、祖父母及祖父母亲戚朋友的所有相关社会关系、经济状况都可以作为“家庭社会资本”的一部分。例如访谈对象9谈道:“我家有个亲戚,是我爸爸那边的姐姐的远房外甥,其实很远,但是他是清华毕业,在北京发展比较好,是××公司高层。……为了我找工作,也是去问过他的……”这些像滚雪球一样的家庭社会资本都在显著影响着青年就业,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造成不同家庭条件的青年就业产生差异,使人们产生“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误区。因此,应该警惕部分家庭社会资本存量和使用量圈层的扩大化趋势。

3.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是决定青年就业质量的根本因素

青年择业同时会受到强关系社会资本的影响,尤其是天赋强关系资本,这种情况尤其会出现在青年求职初期,一些家庭条件较好的个体往往会依赖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获得就业机会。但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会随着时间推移和个体成长逐渐向弱关系发展,而个体社会资本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呈现强关系。社会资本这时可能呈现家庭社会弱关系资本,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这时的个体对于社会资本的依赖和利用会由家庭社会资本转向个人社会资本。例如访谈对象15谈到最初工作时:“……我父母亲也是厂里面,又是厂里面的干部,所以毕业就分到厂里面。……我1995年当时,就回到英总这边,最开始在这边做是因为英总跟我的老家亲戚有这样一种关系嘛。后来靠我自己,跟唐总的这一层认识很久的关系,唐总就是说你过来帮我吧。……”而来自寒门的学子,家庭社会资本和个体社会资本均为弱关系,个人社会资本会因个人不断成长努力通过考入名校,不断提升自己等成为强关系影响就业。例如访谈对象13谈道:“开始工作时我去了出版社了嘛。(出版社是谁介绍的吗?)不是,我的家庭条件不好,只能靠自己找。上学期间因为在985高校,有机会在这个出版社进行过实习,他们对我印象很好……毕业了我去专门找了他们,希望他们介绍我去工作,成功了。”访谈对象16谈道:“家境很差,从来没想过靠父母,也靠不了。……我很努力,朋友也多。那时这个公司很需要人的时候,我的朋友就跟我现在的董事长推荐了我。……所以就来了,就这种基本情况。”这说明,实际上,家境贫寒与否对青年求职影响没有明显差别。即使初期家境较好青年能够通过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谋求一份好工作,但出身寒门的学子依然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从而弥补家庭社会弱关系带来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社会资本可能会先强后弱,个体社会资本可能会先弱后强,家庭和个体社会资本都有双重属性。而个体社会资本能够通过个体的努力转换为强关系资本,成为决定青年就业质量的根本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财富实现几何级数增长,一些家境较好的青年对先赋强关系资本(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有较强依赖性,放大了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在就业上的作用。例如访谈对象3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谈道:“就是我自始至终的想法就是我的父母能够为我安排一份7000~10000块钱的工资的工作。比如说国有企业这样子的工作。”访谈对象5谈道:“我爸他们以前是化工厂,××化工股份的……如果我早一年毕业,就凭我爸贷款的那些关系公司肯定可以给我找一个很好的工作,而且就是我基本上就是躺到赚那种。” 事实上,在当前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初级阶段,社会就业不公平现象偶有发生。说明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对于青年就业的影响不会完全消失,不同家庭社会资本环境下的青年就业将面临更为严酷和现实的就业环境。但这种影响将随着青年踏入社会后逐渐减弱,个人社会强关系资本将会是青年就业发展阶段的关键因素。当今社会发展迅速,为青年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国家创新创业大浪的驱动为青年创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国家在努力创设更为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求青年要不断增强个体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青年个人价值的体现,创新创业的成就实现根本影响因素是个人社会强关系资本非家庭社会强关系资本。因此,接受家庭社会资本的差异性,提升个体社会强关系资本的存量和使用量是当前青年应该着重考虑并主动作为的。青年应该有意识苦练本领、增长才干,在校期间通过参加学科竞赛、职业指导课程、求职培训等提升个人人力资本,通过实习、实践等结交朋友提升个人社会资本。靠自己的努力最大程度上减少家庭社会资本差异对就业的影响,跟上当今中国越来越快的时代发展,在广阔的舞台上展现自我。

YANG Fan, WANG Jun, DING Jin-kui, FAN Mei-zhen, CHEN Jia-yi, WU Jun, CHEN Xiao-fang

对岩棉复合型保温模板进行热工分析时,参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T 50176-2016 及《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2010等相关技术文件,依次对岩棉板、聚合物保温砂浆、冷拔低碳钢丝的导热系数λ取值为:0.041 W/(m·K),0.18 W/(m·K),44.7 W/(m·K)。导热系数λ是衡量材料保温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导热系数越小,材料阻止热量传递的效果越好[6]。

参考文献:

[1]Bourdieu Pierre.Le.Capital Social:Notes Provisoires[J].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s 1980(3):2-3.

[2]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M].张磊,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8-31,43-57,4-20.

[3]Alejandro Portes.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Cuban Enclave Economy of Miami[J].Sociology Prospect,1987(4)340-372.

[4]Coleman Jame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4:95-121.

[5]罗家德:社会网络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2.

[6]Bian Yanjie.Bringing strong ties back in:indirect ties,network bridges,and job searches in Chin[J].a.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7(3):366-385.

[7]Strauss A,Corbin J.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M].Newbury Park:Sage,1990:176.

[8]Arza V,Carattoli,M.Personal Ties in University-Industry Linkages:A Case-Study From Argentina[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17(4):814-840.

[9]Menon M,Pendakur R,Perali F.All in the Family:How Do Social Capital and Material Wellbeing Affect Relational Wellbeing? [J].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2015(3):889-910.

[10]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 乡土重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35.

[11]王景琳.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代际传承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1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四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城镇化进程中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研究”(项目编号:CSZ19046),2019年西南交通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学生工作专项)重点项目“‘新经济’下大学生绿色就业质量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项目编号:XJXG2019-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余卉: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团委书记

胡子祥: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陈晨

标签:;  ;  ;  ;  ;  ;  ;  ;  ;  ;  ;  ;  

余卉:寒门再难出贵子?社会资本双重属性下青年就业的质性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