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吸液芯的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与传热实验研究

带吸液芯的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与传热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的研究对设计低温多效海水淡化传热设备具有重要意义,而管内蒸汽凝结传热主要受汽液两相分布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压降与传热实验台,通过实验测量了光滑管条件下质量流率为3.0-7.0kg/(m2·s)、传热温差为3°C-7°C、温度为50°C-70°C饱和蒸汽在内径为27mm的铝黄铜管内凝结时的流动阻力与传热性能。结果表明:管内凝结流型为分层流;总压降随质量流率和质量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随饱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传热温差对总压降的影响很小;受压降影响的饱和温度下降值随质量含气率的增大而增大;将实验数据与本课题组提出的计算蒸汽管内凝结总压降的关联式进行对比,发现该关联式在预测实验数据时的误差在±20%;当质量含气率为0.7-0.6时,蒸汽的平均传热系数处于峰值,随后随质量含气率的降低而降低;饱和温度越高时,蒸汽管内凝结的平均传热系数越高;分层流的传热区包括了管顶膜状凝结区与管底对流凝结区,分界角度与润湿角大致相同,膜状凝结区局部传热系数明显高于对流凝结区的局部传热系数;将实验数据与本课题组提出的局部传热系数关联式进行对比发现管顶膜状凝结区的计算误差范围为+40%—-15%,管底积液传热区的计算误差在±40%以内。已有的强化传热技术表明,金属丝网的毛细作用可以改变管内凝结液液位,提高冷凝传热特性。针对这一现象,本实验选取了100目不锈钢丝网制成外径为12mm,长为2000mm的吸液芯,并插入了实验管中。通过测量发现,由于金属丝网的表面张力作用,当蒸汽质量含气率低于0.5时,插入吸液芯后的润湿角将高于光滑管润湿角;插入吸液芯后,总压降升高,平均传热系数降低;实验工况下的强化传热影响因子PEC的范围始终低于1。对于本实验所选的不锈钢丝网毛细作用较弱,并未强化传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动与凝结传热研究现状
  •     1.2.1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型研究现状
  •     1.2.2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空隙率研究现状
  •     1.2.3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动压降研究现状
  •     1.2.4 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动传热研究现状
  •   1.3 强化传热及吸液芯在水平管内气液两相凝结流动的研究现状
  • 2 实验系统
  •   2.1 实验系统
  •   2.2 实验测量方法
  •   2.3 数据处理
  •   2.4 误差分析
  • 3 真空水平管内气液两相流凝结传热过程实验研究
  •   3.1 润湿角与蒸汽流速实验结果
  •     3.1.1 润湿角实验结果
  •     3.1.2 蒸汽真实流速计算结果
  •     3.1.3 质量流率与传热管长对应关系
  •   3.2 总压降实验结果分析
  •     3.2.1 蒸汽质量流率和质量含气率对总压降的影响
  •     3.2.2 动量变化压降与摩擦压降分量
  •     3.2.3 蒸汽饱和温度对总压降的影响
  •     3.2.4 传热温差对总压降的影响
  •     3.2.5 凝结压降对蒸汽温度的影响
  •     3.2.6 与Wang的经验公式对比
  •   3.3 平均传热系数实验结果
  •   3.4 局部传热系数实验结果
  • 4 带吸液芯的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传热研究
  •   4.1 理论分析与实验现象
  •   4.2 润湿角分布规律
  •   4.3 总压降实验结果
  •   4.4 平均传热系数与局部传热系数实验结果
  •   4.5 强化传热影响因子PEC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钟子豪

    导师: 沈胜强

    关键词: 凝结传热,分层流动,吸液芯,强化传热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海洋学

    单位: 大连理工大学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B09B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336001)

    分类号: P747

    DOI: 10.26991/d.cnki.gdllu.2019.001096

    总页数: 77

    文件大小: 2275K

    下载量: 49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结构吸液芯的超薄平板热管传热性能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组合式吸液芯高温热管热阻和瞬时传热性能分析[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3)
    • [3].组合式吸液芯内金属钠固-液相变的数值模拟(英文)[J].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4(04)
    • [4].组合式吸液芯内液态金属钠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5].纤维吸液芯平板微热管理论分析与验证[J]. 科技与创新 2015(14)
    • [6].一种新型组合式热管吸液芯性能的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1(23)
    • [7].毛细吸液芯换热板的设计与实验[J]. 重庆大学学报 2011(08)
    • [8].平板铝热管微沟槽吸液芯的制备及毛细性能研究[J]. 机械工程学报 2019(06)
    • [9].组合式吸液芯内液汽相变过程的数值模拟[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8(12)
    • [10].草酸铜对吸液芯及微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6(S2)
    • [11].毛细吸液芯冷却顶板流动阻力及制冷特性[J]. 化工学报 2012(01)
    • [12].流体在组合式吸液芯中的流动阻力[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3].锂在热管反应器吸液芯上毛细作用的理论分析[J]. 数字海洋与水下攻防 2018(01)
    • [14].以泡沫金属为吸液芯的纳米流体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6)
    • [15].复合吸液芯微细直径热管的传热性能分析[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3)
    • [16].毛细吸液芯蒸发式辐射空调系统制冷量的相关研究[J]. 化工进展 2012(04)
    • [17].具有纳米结构吸液芯的超薄平面热管传热特性[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20(11)
    • [18].无吸液芯偏心径向热管传热性能实验[J]. 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7)
    • [19].热泵空调机组水循环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J].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2012(01)
    • [20].高温热管的研究进展及应用[J]. 现代化工 2020(06)
    • [21].回路热管在电子冷却的应用研究进展[J]. 制冷与空调 2011(01)
    • [22].超轻多孔泡沫金属平板热管的传热性能研究[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02)
    • [23].超薄高分子材料热管(英文)[J]. Science Bulletin 2015(07)
    • [24].适用于大功率光电芯片散热的一体化平板热管[J]. 光电子.激光 2012(09)
    • [25].电子器件散热中新型热管的研究与应用[J].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7(05)
    • [26].无吸液芯径向热管的温度特性[J]. 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1)
    • [27].新型组合式吸液芯高温热管传热性能试验研究[J]. 热力发电 2013(05)
    • [28].纳米修饰吸液芯超薄平板热管的传热特性[J]. 化工学报 2017(12)
    • [29].超薄微热管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 机械工程学报 2017(20)
    • [30].槽道吸液芯热管的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 2010(03)

    标签:;  ;  ;  ;  

    带吸液芯的真空水平管内蒸汽凝结与传热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