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后性指标论文-王丽娜,张丽华

预后性指标论文-王丽娜,张丽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预后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冠心病,炎性指标,预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性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娜,张丽华[1](2019)在《冠心病合并乙肝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乙肝患者血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136例冠心病合并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CI术后1年内有无发生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分为预后不良组(n=23)和预后良好组(n=113)。比较两组的术前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血清淀粉蛋白A(SAA)等炎症因子水平。结果预后不良组的术前血hs-CRP、TNF-α、HMGB1、SAA水平均显着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s-CRP、TNF-α、HMGB1、SAA对MACE发生具有中等预测价值(AUC为0.7~0.9),其中HMGB1的预测价值最高,敏感度、特异度、Youden指数分别达到87.0%、88.9%、0.758,其次是SAA、hs-CRP、TNF-α,WBC的预测价值最低。结论冠心病合并乙肝患者的血hs-CRP、TNF-α、HMGB1、SAA水平与PCI术后MACE的发生有关,有望作为疾病预后的预测因子,尤其是HMGB1。(本文来源于《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叶序卷,姚兰,刘世呈,戴红梅[2](2019)在《术前外周血炎性指标联合糖蛋白抗原19-9对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炎性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联合糖蛋白抗原19-9(CA19-9)对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9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72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及PLR比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9-9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CA19-9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根据NLR、PLR、CA19-9以及联合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检测指标对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肠癌组患者NLR、PLR比值及CA19-9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ROC分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敏感度为62.96%,特异度为79.17%,准确性为67.43%;PLR检测的AUC为0.776,敏感度为65.61%,特异度为76.39%,准确性为68.58%;CA19-9 AUC为0.735,敏感度为61.90%,特异度为84.72%,准确性为68.20%;叁项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1.01%,特异度为97.22%,准确性为92.72%;Kaplan-Meier分析显示NLR、PLR、CA19-9及联合检测阳性组患者OS均分别显着低于各阴性组(P<0.05),仅联合检测风险比(HR)最高,HR=2.188(χ~2=15.167,P<0.001,95%CI=1.310~3.656)。结论 NLR、PLR联合CA19-9检测可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及准确性,且叁项联合检测对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期刊2019年04期)

严子兰[3](2019)在《血液炎性指标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目的:对于大血管闭塞性脑卒中(large vascular acute ischemic stroke,LVOAIS),早期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被证实能显着改善患者预后,已成为此类患者急性期的标准治疗。嗜中性粒细胞作为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的主要炎症细胞,反映卒中发生时的炎症反应程度。本研究旨在探讨基线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患者在血管内治疗90天功能预后及死亡的关系。方法:纳入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多中心登记数据库(ACTUAL数据库)中的患者,收集患者血管内治疗前实验室资料及90天mRS评分等临床资料。功能结局采用90天时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进行评价,mRS评分3-6分定义为功能不良,6分定义为死亡。按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及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的变量进入最终的模型,判断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否为90天功能不良及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658名患者进行分析,其中56.8%的患者(374/658)预后不良(90天mRS评分3-6分),25.1%的患者(165/658)死亡。与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3组相比,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0.83组不良功能预后(90天mRS评分3-6分)比例更高(67.5%vs 46.2%,p<0.001)、死亡率更高(34%vs 16.1%,p<0.001)。多因素分析中,将年龄、基线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因素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90天不良预后(mRS评分3-6分)的独立预测因素(OR1.652,95%可信区间1.088-2.511,p=0.019);虽然不是90天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素(OR1.556,95%可信区间0.944-2.567,p=0.083),但有死亡率增高的趋势。结论:基线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能够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90天功能预后,随着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值增高,患者90天不良预后比例增大,并且90天死亡率有增高趋势。第二部分血液降钙素原与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结局目的:使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预测LVOAIS患者血管内治疗后安全性与功能结局。方法:纳入ACTUAL数据库中接受血管内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血管内治疗前实验室资料,临床特征及90天mRS评分等资料。功能结局采用90天时mRS进行评价,mRS评分3-6分定义为功能不良,0-2分定义为功能良好。按降钙素原中位数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将单因素分析中P<0.1的变量及降钙素原共同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的变量进入最终的模型,判断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是否为90天功能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263名患者进行分析,其中64.6%(170/263)的患者预后不良(90d mRS3-6),24.3%(64/263)的患者死亡。PCT>0.07组相比PCT≤0.07组不良功能预后(90d mRS3-6)的比例更高(76%vs53.7%,P<0.001)。以90d mRS0-2作为因变量,mTICI、sICH、并发症肺炎以及PCT作为自变量对EVT预后进行独立预测因子评估,结果显示PCT(OR:2.158;95%CI:1.213-3.840;P=0.009)是90d 良好结局的独立预测因子,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OR:9.39;95%CI:2.686-32.837;P<0.001)和SAP(OR:2.14;95%CI:1.164-3.931;P=0.014)是良好结局的危险因素,而mTICI 0-2a(OR:0.217;95%CI:0.080-0.594;P=0.003)则是良好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基线血液降钙素原水平可以独立预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血管内治疗后90天的功能预后,且较高水平的降钙素原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相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郭昀燕[4](2019)在《四种炎性指标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四种炎性指标对细菌性脓毒症患者诊断和预后的评估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细菌性脓毒症患者28例为观察组,另收集同期接受体检的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2组炎性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进行分析。观察组实施治疗后,预后佳15例,预后差13例。对预后佳组患者和预后差组患者炎性指标再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OC曲线AUC分析显示,PCT、CRP、IL-6和IL-8对细菌性脓毒症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PCT、CRP、IL-6和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佳组和预后差组PCT、CRP、IL-6和IL-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显示,PCT、CRP、IL-6和IL-8均可作为判定患者预后的重要参数(P<0.05)。结论炎性指标能够对细菌性脓毒症起到较好诊断效果,同时也能够准确评估患者预后。(本文来源于《河北医药》期刊2019年05期)

史堡磊[5](2019)在《术前机体炎性指标对NMIBC患者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NMIBC)患者术前机体中各炎性指标(白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能否作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Bladder Resection,TURBT)术后复发及进展的预测指标。方法本课题通过收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1月~2015年12月的323例行TURBT的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选取术前叁种标志物LMR,PLR,白蛋白的最佳截断值用于评估NMIBC患者的预后情况。我们利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LMR,PLR,白蛋白与肿瘤复发及进展的关系,然后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对各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风险因素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26-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通过ROC曲线分析选取最佳截断值,单因素分析PLR≥101(HR=0.571,P=0.004)是NMIBC患者复的预测指标,但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提示并不能作为NMIBC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LMR<4.02(HR=3.545,P<0.001)和白蛋白<37.55(HR=2.066,P<0.001)分别与NMIBC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有关;而对NMIBC患者术后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分析,术前LMR<3.76(HR=2.347,P=0.010)和白蛋白<35.45(HR=2.185,P=0.012)是NMIBC患者术后独立预后因子。结论:术前LMR和白蛋白水平是影响NMIBC患者术后复发和进展的独立风险因素,而PLR并不能作为NMIBC患者预后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宁夏医科大学》期刊2019-03-01)

李依,周平[6](2018)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TG、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甘油叁酯(TG)、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随机数字法将120例高脂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部分生化指标[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LDH)、血脂肪酶、TG]变化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体征(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部压痛)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1周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治疗1周后血清CRP、IL-6、IL-8、TNF-α、血淀粉酶、LDH、血脂肪酶、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能快速降低高脂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TG水平,抑炎作用明显,有利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早期恢复,预后死亡率较低。(本文来源于《川北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钱易[7](2018)在《外周血炎性指标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对于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已成为一种标准化治疗手段。该部分患者对新辅助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与其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对其化疗疗效相关预测指标的筛选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炎症过程在实体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指标在新辅助化疗疗效预测及预后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纳入了180名于2008年1月至2015年3月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接受新辅助化疗的乳腺癌患者,分析其化疗前外周血炎性指标与化疗后p CR(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无病生存时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研究影响化疗后p CR率的相关因素的单变量分析中,治疗前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2.06*109/L)的患者其化疗后p CR率明显高于低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患者(23.9%vs 10.4%,P=0.023)。低NLR(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2.10)的患者其p CR率高于高NLR患者(20.5%vs7.6%;P=0.017)。然而,在多变量二元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保持了它对p CR的预测作用[OR(Odds ratio,比值比):4.375,95%CI(Confidence interval,置信区间):1.429–13.392,P=0.010]。此外,进一步的生存分析提示,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2.65*109/L)的患者其治疗后DFS(diseasefree survival,无病生存时间)较短[HR(hazard ratio,风险比):2.727,95%CI:1.162–6.398,P=0.021],且经证实,高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脉管内浸润显着相关(P=0.049)。结论:治疗前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可作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高应答的一项预测指标,而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则代表了更好的临床预后。(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田文彬,金康,曹瑞旗,李雪卿,卢怀海[8](2018)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胰腺炎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36例高脂血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及血浆置换治疗,B组在A组治疗同时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两组炎性指标的变化及预后。结果治疗后与入院相比,A组及B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指标及APCHEⅡ评分降低;与A组相比,B组患者第3天炎性指标、APCHEⅡ评分、Balthazar评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患者第5天炎性指标、APCHEⅡ评分降低,ICU住院时间缩短。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血浆置换较单纯血浆置换能减轻炎症反应并改善预后。(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8年05期)

王闪闪[9](2017)在《血液炎性指标在胆囊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表明炎症相关指标与多种肿瘤的预后相关。然而,关于炎症相关指标与胆囊癌(GBC)预后的关系仍然不是十分清楚。本文旨在探讨其在GB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到2013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92例GB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炎性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法。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显示肿瘤分化程度、N分期、T分期、M分期、肿瘤分期、侵犯肝脏、肝外胆管受累、黄疸、、手术方式、切缘状态、术前NLR、dNLR、MLR、LWR、NWR、NLR、PLR、MPV、Fbg 和 CA19-9 水平均为 GBC 的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MPV和Fbg、T分期及切缘状态是GB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MPV和Fbg界值分别为7.05和3.5。亚组分析提示Ⅲ/Ⅳ期GBC患者中,MPV≥7.05者预后较差;与此相反,Ⅰ/Ⅱ期患者中Fbg>3.5者预后更差。结论:术前MPV和Fbg是GBC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且二者获取简单、经济,有望指导GBC进一步治疗,值得进一步研究。现有meta分析文献主要研究咖啡与有限种类癌症风险之间关系。因而我们进行了一项更为系统的前瞻性观察研究的meta分析去探讨咖啡与癌症风险之间关系。系统搜集相关文献,比较摄入最高剂量vs最低剂量咖啡时癌症发生风险相对危险比(relativerisk,RR),运用STATA12软件合并RR,计算95%置信区间,若结果提示有差异,进一步行剂量反应关系分析。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评估发表偏倚。最终,本研究共纳入105篇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咖啡可以降低 口腔癌 RR=0.69(0.48-0.99,I2= 73.4%,P= 0.044)、喉癌RR=0.87(0.78-0.96,I2= 28.4%,P= 0.007)、结肠癌 RR=0.46(0.37-0.57,I2= 0%,P= 0)、肝癌RR=0.89(0.84-0.93,12= 30.3%,P= 0.003)、前列腺癌 RR=0.73(0.67-0.80,I2 = 0%,P= 0)、子宫内膜癌和黑色素瘤RR=0.89(0.80-0.99,I2 = 0%,P= 0.031)的发生风险;然而,肺癌发生风险增加RR= 2.18(1.26-3.75,I2 = 63.3%,P = 0.005)。剂量反应分析结果表明每天多饮两杯咖啡,罹患肝癌风险为原来的0.73(0.67-0.79),前列腺癌风险为原来的0.97(0.96-0.98),子宫内膜癌风险为原来的0.88(95%CI= 0.85-0.92)。结论:摄入咖啡可降低口腔癌、喉癌、肝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子宫内膜癌和黑色素瘤风险,增加肺癌风险。(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4-01)

王雅依,汪浩,李晓玲,王茜,贺振银[10](2016)在《炎性指标与免疫学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炎性指标与免疫学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0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0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组(A组)和糖尿病肾病组(B组),糖尿病肾病组又分为预后较好组(C组)和预后不良组(D组)。对各组患者的炎性指标和免疫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B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Hb Alc)、叁酰甘油(TC)、总胆固醇(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均较A组明显偏高(P<0.05);D组患者Hb Alc、TC、TG和LDL-C水平均较C组明显偏高(P<0.05);A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显着高于B组(t=2.620,P=0.010);B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水平显着高于A组(P<0.05);C组患者CD4、NK细胞水平显着高于D组患者(P<0.05);C组患者CD8、Ig A和Ig M水平显着低于D组患者(P<0.05);B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显着高于A组(P<0.05);B组患者IL-6水平显着低于A组(t=5.425,P=0.000);D组患者hs-CRP、TNF-α、IL-1水平显着高于C组(P<0.05);B组患者IL-6水平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83,P=0.483)。结论监测体内免疫指标NK细胞,Ig A、Ig M和炎性指标hs-CRP、IL-1、-IL-6和TNF-α水平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均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12期)

预后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炎性相关指标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联合糖蛋白抗原19-9(CA19-9)对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3月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9例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志愿者72例为对照组。受试者均进行外周血常规检查并计算NLR及PLR比值,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A19-9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LR、PLR、CA19-9对结肠癌的诊断效能。根据NLR、PLR、CA19-9以及联合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与阴性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不同检测指标对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结肠癌组患者NLR、PLR比值及CA19-9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ROC分析显示NLR曲线下面积(AUC)为0.787,敏感度为62.96%,特异度为79.17%,准确性为67.43%;PLR检测的AUC为0.776,敏感度为65.61%,特异度为76.39%,准确性为68.58%;CA19-9 AUC为0.735,敏感度为61.90%,特异度为84.72%,准确性为68.20%;叁项联合检测敏感度为91.01%,特异度为97.22%,准确性为92.72%;Kaplan-Meier分析显示NLR、PLR、CA19-9及联合检测阳性组患者OS均分别显着低于各阴性组(P<0.05),仅联合检测风险比(HR)最高,HR=2.188(χ~2=15.167,P<0.001,95%CI=1.310~3.656)。结论 NLR、PLR联合CA19-9检测可提高临床早期诊断结肠癌的敏感度及准确性,且叁项联合检测对结肠癌患者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预后性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娜,张丽华.冠心病合并乙肝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水平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9

[2].叶序卷,姚兰,刘世呈,戴红梅.术前外周血炎性指标联合糖蛋白抗原19-9对结肠癌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9

[3].严子兰.血液炎性指标与急性前循环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大学.2019

[4].郭昀燕.四种炎性指标对细菌性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分析[J].河北医药.2019

[5].史堡磊.术前机体炎性指标对NMIBC患者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D].宁夏医科大学.2019

[6].李依,周平.血必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高脂性重症胰腺炎的疗效及对TG、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

[7].钱易.外周血炎性指标与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关系[D].南京医科大学.2018

[8].田文彬,金康,曹瑞旗,李雪卿,卢怀海.胰岛素强化治疗联合血浆置换对高脂血症胰腺炎炎性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8

[9].王闪闪.血液炎性指标在胆囊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10].王雅依,汪浩,李晓玲,王茜,贺振银.炎性指标与免疫学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肾脏病变诊断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6

标签:;  ;  ;  ;  

预后性指标论文-王丽娜,张丽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