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安装外壳、副齿轮和变压器本体,所述安装外壳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槽,所述安装外壳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且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侧面设置有齿块。该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变压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当安装区域内发生振动或变压器本体受到碰撞时,变压器本体发生侧斜,变压器本体会推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副齿轮之间相互联动旋转,对变压器本体进行减震缓冲并推动变压器本体复位,有效的对变压器本体进行防护。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安装外壳(1)、副齿轮(7)和变压器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1)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且通槽(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槽(18),所述安装外壳(1)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且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下侧面设置有齿块(4),所述连接杆(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4),所述副齿轮(7)设置在第二齿轮(6)的下方,所述安装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冷凝管(16),所述安装外壳(1)的底侧面开设有安装槽(9),且安装槽(9)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冷凝管(10),所述横向冷凝管(10)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的中部安装有压缩机(11),所述变压器本体(8)位于安装外壳(1)内侧的中部,且安装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17),所述安装外壳(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栓(13)。
设计方案
1.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安装外壳(1)、副齿轮(7)和变压器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1)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且通槽(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槽(18),所述安装外壳(1)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且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杆(3),所述连接杆(3)的下侧面设置有齿块(4),所述连接杆(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4),所述副齿轮(7)设置在第二齿轮(6)的下方,所述安装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冷凝管(16),所述安装外壳(1)的底侧面开设有安装槽(9),且安装槽(9)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冷凝管(10),所述横向冷凝管(10)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的中部安装有压缩机(11),所述变压器本体(8)位于安装外壳(1)内侧的中部,且安装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17),所述安装外壳(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栓(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1)的主剖面为“凸”形结构,且安装外壳(1)的内侧壁粘接连接有弹性垫(17),并且弹性垫(17)的主剖面为“L”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关于变压器本体(8)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连接杆(3)的下侧面均匀的分布有齿块(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副齿轮(7)的大小和分布齿数均相同,且第一齿轮(5)与副齿轮(7)通过皮带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一一对应设置,且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的内部相互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5)和安装槽(9)的深度分别大于纵向冷凝管(16)和横向冷凝管(10)的外径,且横向冷凝管(10)的俯视面呈“S”形分布。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静止用电器,变压器可以将电能转换成高电压低电流形式,然后再转换成电能,大大的减少了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失,变压器常常会安装在户外,以便于通过变压器对电流进行远程输送,方便用户使用。
但是,现有的变压器的安装结构不能对变压器进行减震缓冲,多是直接将变压器通过点焊的形式进行安装,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对变压器进行防护,且变压器在使用时会产生热量,热量不能快速的发散,会对变压器内的元器件造成损害。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变压器不便于安装,且不能具有减震缓冲功能,并且不能快速进行散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安装外壳、副齿轮和变压器本体,所述安装外壳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且通槽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槽,所述安装外壳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且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侧面设置有齿块,所述连接杆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块,所述副齿轮设置在第二齿轮的下方,所述安装外壳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冷凝管,所述安装外壳的底侧面开设有安装槽,且安装槽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冷凝管,所述横向冷凝管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中部安装有压缩机,所述变压器本体位于安装外壳内侧的中部,且安装外壳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安装外壳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安装外壳的主剖面为“凸”形结构,且安装外壳的内侧壁粘接连接有弹性垫,并且弹性垫的主剖面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关于变压器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连接杆的下侧面均匀的分布有齿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副齿轮的大小和分布齿数均相同,且第一齿轮与副齿轮通过皮带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向冷凝管和纵向冷凝管一一对应设置,且横向冷凝管和纵向冷凝管的内部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凹槽和安装槽的深度分别大于纵向冷凝管和横向冷凝管的外径,且横向冷凝管的俯视面呈“S”形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
(1)变压器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杆,当安装区域内发生振动或变压器本体受到碰撞时,变压器本体发生侧斜,变压器本体会推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副齿轮之间相互联动旋转,对变压器本体进行减震缓冲并推动变压器本体复位,有效的对变压器本体进行防护;
(2)设置有横向冷凝管和纵向冷凝管,压缩机通过连接管向横向冷凝管和纵向冷凝管内输送冷凝水,冷凝水在横向冷凝管和纵向冷凝管内循环流动,循环流动的冷凝水可对热量进行吸收,快速的对变压器本体进行散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和安装外壳连接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连接杆和安装外壳连接处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外壳;2、通槽;3、连接杆;4、齿块;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副齿轮;8、变压器本体;9、安装槽;10、横向冷凝管;11、压缩机;12、连接管;13、螺栓;14、滑块;15、凹槽;16、纵向冷凝管;17、弹性垫;18、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包括安装外壳1、通槽2、连接杆3、齿块4、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副齿轮7、变压器本体8、安装槽9、横向冷凝管10、压缩机11、连接管12、螺栓13、滑块14、凹槽15、纵向冷凝管16、弹性垫17和滑槽18,安装外壳1左右两侧的中部开设有通槽2,且通槽2的前后两侧均连接有滑槽18,安装外壳1内侧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且第二齿轮6和第一齿轮5的上方均设置有连接杆3,连接杆3的下侧面设置有齿块4,连接杆3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滑块14,副齿轮7设置在第二齿轮6的下方,安装外壳1的内侧壁开设有凹槽15,且凹槽15的内部安装有纵向冷凝管16,安装外壳1的底侧面开设有安装槽9,且安装槽9的内部设置有横向冷凝管10,横向冷凝管10前端的左右两侧均连接有连接管12,且连接管12的中部安装有压缩机11,变压器本体8位于安装外壳1内侧的中部,且安装外壳1的内壁设置有弹性垫17,安装外壳1下方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栓13。
本例中安装外壳1的主剖面为“凸”形结构,且安装外壳1的内侧壁粘接连接有弹性垫17,并且弹性垫17的主剖面为“L”形结构,便于通过安装外壳1将整个装置安装到工作区域内,并通过弹性垫17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防护;
连接杆3关于变压器本体8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且连接杆3的下侧面均匀的分布有齿块4,可通过连接杆3带动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副齿轮7之间相互联动旋转,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减震缓冲;
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副齿轮7的大小和分布齿数均相同,且第一齿轮5与副齿轮7通过皮带连接,可有效的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减震缓冲,避免变压器本体8侧歪;
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一一对应设置,且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的内部相互连通,便于冷凝水在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内循环流动,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散热;
凹槽15和安装槽9的深度分别大于纵向冷凝管16和横向冷凝管10的外径,且横向冷凝管10的俯视面呈“S”形分布,便于纵向冷凝管16和横向冷凝管10安装,且避免变压器本体8对纵向冷凝管16和横向冷凝管10造成挤压损坏。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具有减震安装结构的变压器时,首先,使用者将整个装置放置到工作区域内,根据附图3所示,使用螺栓13将整个装置固定到工作区域内,此时,变压器本体8便可正常的进行工作,在变压器本体8工作时产生热量时,结合附图2所示,将压缩机11外接电源,压缩机11通过连接管12向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内输送冷凝水,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的内部相互连通,且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通过连接管12与压缩机11构成循环回路,使得冷凝水可在横向冷凝管10和纵向冷凝管16内循环流动,在变压器本体8工作时间过长而发热时,循环流动的冷凝水便可对热量进行吸收,快速的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散热;
根据附图1、附图4和附图6所示,当安装区域内发生振动或变压器本体8受到碰撞时,此时若变压器本体8向左晃动时,变压器本体8变回通过连接杆3推动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6逆时针转动,第二齿轮6带动啮合连接的副齿轮7顺时针转动,副齿轮7带动皮带连接的第一齿轮5顺时针转动,第一齿轮5带动上侧啮合连接的连接杆3向右移动,从而拉动变压器本体8右移复位,对变压器本体8受到的震动力进行减缓抵消,使得变压器本体8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若变压器本体8向右进行晃动时,便可根据上述步骤,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左移复位,使得装置使用更加灵活,而变压器本体8四角周围设置的橡胶材质的弹性垫17,可对变压器本体8进行防护及缓冲,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818712.2
申请日:2019-05-3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5(福建)
授权编号:CN209691530U
授权时间:20191126
主分类号:H01F27/06
专利分类号:H01F27/06;H01F27/16
范畴分类:38B;
申请人:漳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漳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3304 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下河乡工业集中区
发明人:方东军
第一发明人:方东军
当前权利人:漳州金立电子有限公司
代理人:魏思凡
代理机构:44530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鹏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3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