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水分循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水分,印度洋,大气,水塔,气候,水汽。
水分循环论文文献综述
记者,查日[1](2019)在《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挂牌》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记者查日报道 近日,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正式挂牌。该基地将依托墨脱国家气候观象台,围绕区域特点和业务科研需求,开展气候系统多圈层及相互作用、生态、冰川等方面的持续综合观测和科学试验,为开展藏东南水汽通道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9-12-31)
徐祥德,马耀明,孙婵,魏凤英[2](2019)在《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叁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着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叁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着。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院刊》期刊2019年11期)
徐祥德,董李丽,赵阳,王寅钧[3](2019)在《青藏高原“亚洲水塔”效应和大气水分循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东亚海陆气相互作用最敏感的地区之一.青藏高原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特征不仅反映了西风气流与"大叁角扇形"影响域季风水汽流的相互作用特征,而且凸现出该区域为全球能量、水汽的交换关键区,构成"亚洲水塔"形成的重要背景;隆升的高原地形和强大的表面辐射加热形成了局地上升对流和高耸入对流层中部中空"热源柱".研究揭示出此"热力驱动"下青藏高原高、低层互为反环流类似台风的自激反馈机制,其提供了"亚洲水塔"水汽"汇流"与抽吸动力效应."亚洲水塔"热源驱动机制有助于"世界屋脊"大气"热岛"、"湿岛"的形成和维持,使暖湿气流从低纬海洋向高原输送、汇聚.针对"世界屋脊"高原对流频繁、云降水异常特征,揭示出"世界屋脊"空气低密度条件对高原对流云的触发效应.分析表明,低纬热带海洋成为"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的重要水汽源区,水汽源区可跨越赤道追踪到南半球.提出了青藏高原"热力驱动"下大气水分循环结构类似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点,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构建出"亚洲水塔"和其周边地区独特的大气-水文功能体系.给出了西风与季风协同作用背景下青藏高原为核心区的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亚洲水塔"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本文来源于《科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王璐,张恒嘉[4](2019)在《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探讨SPAC系统中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对提高绿洲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通过综述叁个界面上水分相互运移状况,即土壤-根系界面上,在水流阻力影响下水分运移和不同土壤条件下水分再分配的情况;植物-大气界面上,水流阻力、叶水势、光合蒸腾作用等对水分运移的重要影响;土壤-大气界面上水的向下入渗和向上蒸发等,明晰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以期为农业用水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水利规划与设计》期刊2019年08期)
邹梦[5](2018)在《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大气水分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58-2015年NCEP/NCAR发布的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160个基准站的气温、降水等资料,从水汽输送和水汽源汇两个方面分析了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600-140°E,10°S-300N)的大气水分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首先,采用多元经验正交函数分解(MV-EOF)的方法,识别出全球显着增暖1980年代以来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地区夏季异常水汽输送的两个主模态,发现第一模态(EOF1)表现为异常水汽沿反气旋从热带西太平洋经过南海及孟加拉湾输送到中国东部上空,异常水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上空辐合并伴随显着上升运动,有利于长江中下游降水偏多;第二模态(EOF2)表现为异常水汽从热带印度洋沿阿拉伯海、印度半岛、中南半岛等呈反气旋式输送,华南上空相应出现气旋式水汽输送异常,并对应异常水汽辐合和显着上升运动,有利于华南降水偏多。其次,进一步对比异常水汽输送的两个主模态在全球显着增暖前后的差异,发现两个主模态均在1980年代中期发生显着的变化。其中EOF1对应的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水汽输送分布型的位置在1980年代中期以来显着南移,1980年代中期之前反气旋位置偏北,异常水汽是从副热带西太平洋输送到中国东部上空,而之后表现为异常水汽主要源于热带西太平洋。EOF2表现为1980年代中期以来热带印度洋上空水汽输送对东亚的影响显着增强,1980年代中期之前热带印度洋上空水汽输送量级较小,之后表现为异常水汽可以从热带印度洋输送到华南上空,并显着影响华南降水。就可能的外部成因而言,异常水汽输送的两个主模态的显着变化均与外强迫海温影响的增强有关。相比而言,1980年代中期之前,EOF1、EOF2与热带海温联系均不紧密。1980年代中期之后,受前冬ENSO事件衰减位相的显着调控作用,PC1正异常时同期热带北印度洋、海洋大陆地区显着偏暖,对应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着偏强,导致西北太平洋反气旋式水汽输送分布型的位置偏南;EOF2中热带印度洋上空水汽输送异常在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增强则与同期热带印度洋偶极子(TIOD)年际变率的显着增大有关。在探究夏季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上空异常水汽输送变化的基础上,接着分析了异常水汽源汇主模态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该区域异常水汽源汇的EOF1主要包含叁个关键区:孟加拉湾、海洋性大陆地区和西北太平洋;其中孟加拉湾和海洋性大陆地区是异常水汽源(汇)时西北太平洋是异常水汽汇(源)。孟加拉湾上空的水汽源汇异常主要受到同期TIOD的影响,西北太平洋地区则主要受到ENSO发展位相的调控作用,而海洋性大陆地区的水汽源汇异常则由受到二者的共同作用。(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8-04-01)
姚俊强,杨青,毛炜峄,刘志辉[6](2018)在《西北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要素变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西北干旱区是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地区之一。全球变暖加剧水循环,引起大气水分循环要素发生明显变化。借助最新资料对过去50 a西北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要素变化特征和相关科学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其主要结论:(1)西北干旱区水汽和降水量有一致性变化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突变型增多,21世纪初有微弱的减小态势。受季风强度减弱的影响,西北东部地区水汽和降水量减小明显。(2)降水量增加站点占到95.9%,形成了天山、祁连山等增湿中心,具有明显的增湿海拔依赖性特征。(3)实际蒸散发量呈微弱的减小趋势,天山山区明显减少,而祁连山地区明显增加。(4)干旱区西部夏季降水以西风带水汽输送为主,但大尺度大降水过程发生时,低纬水汽输送尤为重要。全球气候变暖在影响着大气水分循环要素明显变化的同时,也加剧了干旱区水循环过程和水资源的不确定性。(本文来源于《干旱区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王玫珏[7](2017)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青藏高原与全球大气水分循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年8月19日,时隔有40年,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启动。此次科考将对青藏高原的水资源、生态、人类活动等环境问题进行考察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指出,青藏高原是地球气候系统五大圈层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高原与全球(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报》期刊2017-09-07)
徐祥德[8](2016)在《青藏高原动力、热力过程对区域大气水分循环与大气环境综合影响物理图象的初步认知》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最复杂的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耸,范围广大约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约占亚洲陆地面积的六分之一,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这一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m以上世界唯一高原"台地",高原亦是世界着名大江大河源地,星罗棋布的湖泊群集中地,并被誉为冰川、冻土王国。高(本文来源于《2016第八届全国计算物理会议报告文集》期刊2016-10-31)
陈宇航,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9](2016)在《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认识青藏高原能量和水分循环季节变化,利用GSWP(Global Soil Wetness Project)、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AMSR-E(Advance Microwave Scanning Radiometer-EOS)土壤湿度以及台站观测资料等多种数据,采用滑动t检验初步分析高原下垫面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各物理量季节变化特征明显且联系密切。高原下垫面净短波辐射和感热通量在1月中旬显着开始增加,5~6月达到全年最高值。净长波辐射5月表现为高值,夏季表现为低值。地表潜热通量在1月显着开始增加,在夏季达到全年最高值。表层土壤3月开始输送热量到大气,9月大气开始向土壤表层传递热量;融雪3~5月加快,雪盖减少。降水和1 cm植被含水量在2月显着开始增加,1 cm土壤显着开始加湿,5~6月降水陡增,1 cm土壤湿度表现为峰值。1 cm植被含水量、植被蒸腾、总蒸散与降水在7~8月达全年最高值,1 cm土壤湿度在7月表出现为谷值,9月达全年第二峰值。10月下垫面温度转冷后,雪盖增加,土壤湿度逐渐减小。(本文来源于《气候与环境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陈宇航[10](2016)在《青藏高原下垫面水分循环对高原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首先采用GSWP、GLDAS、APHRODITE、AMSR-E以及台站观测资料等数据,初步分析了高原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各物理季节变化特征,并讨论冬至春高原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的特征,为后期探讨高原下垫面水分循环影响高原季风提供基础;采用NCEP/DOE土壤湿度、风场和位势高度场等数据,通过高原4月土壤湿度与高原季风指数的相关系数分析以及土壤湿度干湿异常年的合成分析,讨论高原4月土壤湿度对高原风场、位势高度场的影响;利用区域气候模式模拟高原4月土壤湿度依次增加(减少)10%-50%对高原季风的影响,分析高原季风指数和风场的变化差异;通过计算模式中高原下垫面各物理量变化差异,探讨土壤湿度对高原季风的影响机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在能量循环的季节变化上:高原地表净短波辐射与感热通量1月中旬显着开始增加,两者在5月底到6月初达到全年最高值。地表净长波辐射在4月底到5月初表现为一个高值,夏季净长波辐射表现为低值。地表潜热通量1月中下旬显着开始增强。表层土壤在3月上旬向大气输送热量,在9月下旬从大气吸收热量。(2)在水分循环的季节变化上:3月和10月高原融雪速率最快。雪盖面积在3-5月明显减少,7月最少,10月逐渐增多。1月裸土蒸发和地表总蒸散显着开始增加。2月高原降水、1cm植被含水量和土壤湿度显着开始增多,3月植被蒸腾显着开始加强。5~6月份降水陡增,1cm土壤湿度表现为峰值。1cm植被含水量、植被蒸腾、总蒸散与降水在7~8月达全年最高值,1cm土壤湿度在7月表出现为谷值,9月达全年第二峰值。(3)统计分析表明:高原4月土壤湿度与同期高原季风反相关,与高原夏季风正相关,即:4月高原土壤偏湿(偏干),高原季风减弱(增强),高原夏季风增强(减弱);合成分析表明:当高原4月土壤偏湿,5月高原东部辐散气流主导,6月位势高度场降低,7-8月气旋环流加强,当高原4月土壤偏干,5月高原东部辐合气流加强,6月高原主体西风气流加强,7-8月高原气旋环流减弱。数值模拟结果与统计分析结论一致,对风场的进一步分析表明:高原夏季风对土壤湿度的敏感性以高原中东部最强。(4)土壤湿度影响高原季风的可能机制:4月土壤湿度的增加(减少)引起下垫面雪盖偏多(偏少),反照率增大(减小),同时由于大气低层含水量的增加(减少),云量增加(减少),净辐射减少(增加),温度降低(升高),使得同期高原季风减弱(增强)。6月高原300h Pa纬向水分输出增加(减少),云量偏少(偏多),夏季下垫面吸收的短波辐射增加(减小),净辐射增加(减少),温度升高(降低),致使高原夏季风增强(减弱),高原夏季降水增加(减少)。同时大气热源在高原季风的季节变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6-06-30)
水分循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总辐射量最高的地区,也是全球超太阳常数的极值区域之一。此处形成了一个"嵌入"对流层中部大气的巨大的热源,可以伸展到自由大气,其超越了世界上任何超级城市群落所产生的中空热岛效应,对全球与区域大气环流系统变化的动力"驱动"产生了难以估计的效应。与地形热力过程季节变化密切相关的亚洲夏季风是世界上范围最广和强度最强的季风;从冬季到早春季节转换过程中,由于太阳辐射的影响造成青藏高原大地形感热的"快速响应"及其相对高值动态移动,在盛夏梅雨及其云降水带前沿线恰好停滞于中国"叁阶梯"地形分布山地—平原过渡区。此现象表明,青藏高原可能扮演着夏季风过程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的关键角色。中国区域低云量与总云量极值区均与青藏高原大江大河的源头(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中东部湖泊群与冰川集中区空间分布几乎吻合,这表明"亚洲水塔"形成的关键因素与"世界屋脊"特有的云降水结构不可分割。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大气热源对局地与下游区域云降水过程水汽输送流型等均有显着影响。长江流域降水与全国低云量存在一个明显沿长江流域的带状高相关结构,充分表明长江流域降水与上游"亚洲水塔""热驱动"以及对流系统具有重要相关关系。从跨赤道经向环流的视角可发现,夏季南、北半球跨赤道气流低层强偏南、高层强偏北气流出现在东亚地区和北美区域两大地形对应的赤道区,这2个跨赤道极值区恰与青藏高原、落基山高原位置相对应。青藏高原纬向与经向环流圈结构与区域-全球大气环流相关机制,印证了"世界屋脊"隆起大地形的"热驱动"及其对流活动在全球能量、水分循环的作用。青藏高原特殊水汽叁维结构分布和跨半球的纬向和经向大气垂直环流图表明青藏高原对全球尺度大气环流变化的贡献显着。文章进一步以东亚、全球水循环的视角,提出了青藏高原作为全球性大气"水塔"的观念,认为在高原地区一个水塔的"供水"和"蓄水"循环体系,特别是高原地表冰川、积雪和湖泊作为"蓄水池"系统,使得所有的河流可作为"输水管道",将"水塔"的水向周边区域输送出去,高层大气也提供向外输送的渠道。青藏高原特殊的跨半球大气水分循环可构建"世界水塔"与其周边地区独特的水文功能概念,综合描绘了青藏高原"世界水塔"及其地球上一个完整的行星尺度陆地—海洋—大气水分循环物理图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分循环论文参考文献
[1].记者,查日.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挂牌[N].中国气象报.2019
[2].徐祥德,马耀明,孙婵,魏凤英.青藏高原能量、水分循环影响效应[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9
[3].徐祥德,董李丽,赵阳,王寅钧.青藏高原“亚洲水塔”效应和大气水分循环特征[J].科学通报.2019
[4].王璐,张恒嘉.SPAC系统水分循环与转化过程探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9
[5].邹梦.热带印度洋-西太平洋大气水分循环的变化特征及其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8
[6].姚俊强,杨青,毛炜峄,刘志辉.西北干旱区大气水分循环要素变化研究进展[J].干旱区研究.2018
[7].王玫珏.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祥德:青藏高原与全球大气水分循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N].中国气象报.2017
[8].徐祥德.青藏高原动力、热力过程对区域大气水分循环与大气环境综合影响物理图象的初步认知[C].2016第八届全国计算物理会议报告文集.2016
[9].陈宇航,范广洲,赖欣,华维,张永莉.青藏高原复杂下垫面能量和水分循环季节变化特征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16
[10].陈宇航.青藏高原下垫面水分循环对高原季风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成都信息工程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