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和单克隆抗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细胞,杂交瘤,活性,密码子,蛋白,全人。
中和单克隆抗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苗苗,陈依春,白晓洁,马瑞君,封启龙[1](2019)在《抗钠-钙交换体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3F10的制备及其预处理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和纯化抗钠-钙交换体(Na~+-Ca~(2+) exchanger,NCX)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并观察该抗体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利用化学合成的NCXα-2_((840-877))肽段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法筛选,获得可稳定分泌NCX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ELISA和SDS-PAGE等方法检测其效价和纯度。结扎冠脉左前降支建立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模型。缺血前5 min用3F10(10μg/ml)抗体灌注离体心脏,在体实验经大鼠尾静脉注射3F10(50μg/kg)抗体,观察抗体大鼠室早数目、室速和室颤发生率和持续时间的影响。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3F10(10μg/ml)抗体对正常大鼠心肌细胞I_(Na/Ca)的影响。结果:①成功制备并获得抗NCX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3F10,其效价和浓度分别为1∶40 960、1.62 mg/ml。②3F10抗体预处理可明显抑制大鼠离体和在体缺血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缺血前5 min给予3F10(10μg/ml)抗体预处理后,离体心脏的室速、室颤的发生率分别由100%和77.78%降至25%和25%,其持续时间和室早的个数也明显减少(P<0.05)。在麻醉大鼠,当给予3F10(50μg/kg)抗体预处理后,与模型组相比,大鼠室速和室颤的发生率分别由100%和83.33%降至33.33%和33.33%,其持续时间及室早的数目均明显减少(P<0.05)。③膜片钳实验发现3F10抗体(10μg/ml)对I_(Na/Ca)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在钳制电位为+50 mV和-100 mV时,外向和内向I_(Na/Ca)分别由(3.23±0.05)和(-50.57±0.13)pA/pF降至(2.14±0.03)和(-3.14±0.06)pA/pF(P<0.05)。结论:成功获得一株可稳定分泌抗NCX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F10),该抗体预处理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具有显着抑制作用,推测其作用机制与抑制心肌I_(Na/Ca)有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免疫学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李俊鑫[2](2019)在《中和H7N9禽流感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快速筛选及抗病毒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感染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达40%,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目前,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已经对家禽养殖业、畜牧业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亟需卫生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够中和和清除禽流感病毒,在防治禽流感上具有显着的疗效,因此,快速筛选靶向病毒保守中和表位的人源抗体对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具有重大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单个记忆B细胞PCR技术和微量中和H7N9病毒实验,两周内快速地从康复病人的可转化记忆B细胞(switched memory B cells)中鉴定和克隆全人源单克隆抗体3L11和5J13,并分别研究两种全新的人源抗体的抗病毒机制。3L1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由罕见的VH1-8*01/D2-15*01/JH5*02和VL2-13*01/JL3*02家族基因组成,而且分别带有8.87%和5.55%的体细胞突变,使3L11抗体能够结合H7N9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亲和力KD为5.32×10~(-9)M。我们构建的稳转CHO细胞能够生产250.12mg/L的3L11,抗体纯度达99%。在体外,3L11能够广谱中和A/Anhui/1/2013(AH1)、A/Shanghai/2/2013(SH2)、A/Shenzhen/Th004/2017(SZ4)、A/Shanghai/1/2013(SH1)等H7N9禽流感病毒,也可以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清除感染病毒的细胞。对3L11的H7N9逃逸病毒株测序发现,病毒的HA蛋白发生了G151R(Gly~(151)→Arg~(151))和S152P(Ser~(152)→Pro~(152))的氨基酸替换,这表明3L11的中和表位是在HA头部受体结合位点(receptor binding site,RBS)附近的抗原位点A(RRSGSS)。而且通过序列比对的结果发现,流行的H7N9野生型病毒都没有这两个氨基酸突变。因此,3L11有极大潜力能够中和所有出现过的H7N9流行毒株。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预防实验还是治疗实验,3L11都可以完全地保护小鼠免受H7N9病毒的致命攻击。5J13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由VH3-30*03/D2-2*01/JH6*02和Vκ4-1*01/Jκ4*01组成,并且分别带有15.25%和4.42%的体细胞突变。5J13特异地高亲和力结合H7N9病毒的HA蛋白,KD值为1.95×10~(-10)M。稳转5J13抗体基因的CHO细胞能够生产84.48mg/L的5J13,抗体纯度达99%。在体外,5J13能够抑制病毒的血凝作用和膜融合作用,从而高效地中和了H7N9病毒;在体内,5J13能够预防和治疗致命的H7N9病毒感染小鼠。更重要的是,通过氢氘交换质谱、逃逸病毒株测序和竞争结合实验等结果发现,5J13的表位在HA蛋白头部RBS的对面,是一个之前国内外从未报道过的全新的中和表位,其中一个氨基酸E89K(Glu~(89)→Lys~(89))的突变能够导致5J13失去结合病毒的活性。我们把这个全新的中和表位命名为抗原位点J。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工作证明了记忆B细胞PCR技术快速鉴定、克隆抗流感病毒人源抗体的可行性,对迅速控制严峻的特别是未来新出现的流感疫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获得了两个新的中和H7N9病毒的人源抗体,为预防和治疗H7N9禽流感提供了优质的候选抗体药物。另外,两个人源抗体的抗病毒机制以及全新中和表位的发现,将有力地促进通用型禽流感疫苗及广谱性中和抗体的研究和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期刊2019-12-01)
欧兰香,陈振,王佳颖,解光宁,王岩[3](2019)在《重组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重组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原核表达质粒,制备重组人Lp-PLA2,并通过免疫诱导获得人Lp-PLA2的单克隆抗体。方法以人cDNA文库为模板,通过PCR的方法获得PLA2G7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进行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tta(DE3)。通过在30℃0.2mmol/L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条件下诱导蛋白表达,经过纯化获得重组人Lp-PLA2;免疫Balb/c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效价,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通过NotⅠ和SalⅠ双酶切及测序证实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经纯化得到47×103左右的蛋白,与Lp-PLA2抗体进行蛋白免疫印迹法杂交呈阳性,表明已得到重组人Lp-PLA2。通过对小鼠免疫,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效价为1∶2×106,与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无交叉反应。结论成功获得重组人Lp-PLA2,并制备得到了效价较高的单克隆抗体,为后续Lp-PLA2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孙琦,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4](2019)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单克隆抗体药物已经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主要选择,在有关人类疾病的生物学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相关单抗药物的研发已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的热点。单克隆抗体通过不同的机制发挥作用,包括结合可溶性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受体阻断,调节受体和受体信号传导,以及通过抗体依赖性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补体依赖性细胞毒作用诱导细胞凋亡及介导细胞信号等。从这些抗体中汲取的经验为未来治疗性抗体的研发奠定了基础,本文就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22期)
董雪,徐雨昕,郭晶,龚忠阔,夏霖亚[5](2019)在《重组人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优化密码子获得带有信号肽的人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的重链和轻链DNA序列,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cDNA-VEGFH和pcDNA-VEGFV,将表达载体共转染HEK-293细胞后,与C6胶质瘤细胞共培养,并将所得蛋白进行分离纯化.实验结果表明:pcDNA-VEGFH和pcDNA-VEGFV共转染HEK-293F细胞,可显着抑制C6细胞增殖(P<0.01);转染24~144h后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有蛋白表达;所得纯化蛋白和标准品一致;纯化所得抗体蛋白能明显抑制C6细胞增殖(P<0.05~0.01),与标准品抑制效果相似.(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傅雅娟,陈苏星,蔡少丽,林莉莉,林清强[6](2019)在《从单个兔B细胞获得抗人cGAS蛋白单克隆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入核的机制,利用兔外周血B细胞筛选抗人cGAS蛋白单克隆抗体.针对已叁次免疫人cGAS(161-522)蛋白的新西兰兔,运用流式细胞术得到阳性效应B细胞,在单管里对单细胞裂解,得到总RNA,逆转录生成cDNA,两步巢式PCR扩增同一个B细胞来源的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序列,抗体基因扩增成功率高达80%以上.293T重组表达兔抗人cGAS蛋白单克隆抗体并鉴定,获得1个具有较好结合特异性的兔抗人cGAS蛋白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结果显示抗体的效价达1∶10 000.(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李言言,刘阿华,王毅,宁梦夏,马文涛[7](2019)在《山羊乳酪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备山羊乳酪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以为检测乳品中山羊乳成分提供免疫学检测手段。以山羊酪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特异性识别山羊乳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对获得的阳性杂交瘤细胞进行连续传代和反复冻存以测定其稳定性,并对其分泌的单克隆抗体应用ELISA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对特异性识别山羊乳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抗体亚型鉴定和染色体组型分析。最终,成功的筛选出可以分泌特异性识别山羊乳酪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阳性杂交瘤细胞株,被命名为7H。经染色体组型分析,染色体数目为102条;单克隆抗体7H类别为IGg1,轻链为κ;经连续传代和反复冻存,ELISA检测细胞上清抗体发现其OD450nm值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19年11期)
韩月然,陈妍,杜向瑞,吕品,刘博[8](2019)在《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荧光染料标记法的建立、优化及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并优化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的荧光染料标记检测法,并进行验证。方法对建立的荧光染料标记法的细胞铺板密度(1×10~5、5×10~5和1×10~6个/mL)、PCSK9蛋白浓度(5、20、40、80μg/mL)、荧光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abeled with 1,1′-dioctadecyl-3,3,3′,3′-tetramethyl-indocarbocyanine perchlorate,Dil-LDL)浓度(10、16、20μg/mL)、单克隆抗体的浓度梯度(200、52、20、12、8、4、0. 8μg/mL,200、30、10、6、4、1、0. 2μg/mL,200、28、9、6、4、2、0. 2μg/mL)进行优化,并对优化方法的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线性范围、耐用性进行验证。结果最适方法检测条件:铺板密度为5×10~5个/mL,PCSK9蛋白和Dil-LDL浓度分别为20和16μg/mL,单克隆抗体的浓度梯度为200、52、20、12、8、4、0. 8μg/mL。该方法可特异性检测PCSK9单克隆抗体;供试品检测回收率在70%~130%之间;供试品检测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10%;供试品效价在50%~150%之间时,检测值与理论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拟合方程为y=1. 002 x-0. 006 7,R~2=0. 997 8;耐用性检测活性均在70%~140%范围内。结论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专属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PCSK9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活性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翟铭雅,徐雪,梁梅英,王建六[9](2019)在《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构建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建立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Balb/c雌鼠与同龄Balb/c雄鼠配对,自妊娠第10天起,每日腹腔注射大鼠抗小鼠CD41单克隆抗体-PBS溶液至分娩前。按照抗体的不同起始剂量分为实验一组(4μg)及实验二组(6μg),同期腹腔注射等量PBS溶液为对照组。动态监测给药后妊娠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及死亡率,评价不同起始剂量下,血小板下降程度、维持时间及模型稳定性,并且记录各组小鼠子代出生情况及血小板计数。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妊娠小鼠于给药24小时后出现血小板显着降低(P <0.05),并在给药7天内持续维持低水平的血小板计数。②与实验一组相比,实验二组中妊娠小鼠死亡率增加(25%vs 0%),血红蛋白水平于妊娠晚期显着降低(P <0.05)。③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子代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瘀点及瘀斑,其血小板计数显着低于对照组(P <0.05),而产仔数、出生体重及死亡率均无显着性差异。结论腹腔注射血小板单克隆抗体可建立妊娠合并ITP被动型动物模型;以单克隆抗体4μg/天作为起始剂量时对模型动物死亡率及血红蛋白影响最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高利萍,武月章,杨雪花,陈冬冬,肖康[10](2019)在《MiniSO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线态氧产生者(mini singlet oxygen generator,miniSOG)是改造于拟南芥向光素2蛋白而获得的小分子荧光黄素蛋白,由10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miniSOG被广泛用于电镜及荧光显微镜,并被广泛用于发色团辅助的光灭活(Chromophore-assisted light inactivation,CALI)蛋白、DNA或RNA,并结合免疫光敏用于癌症的治疗,以及结合细胞消融用于神经科学、免疫生物学等。但是目前国内并无商品化的miniSOG抗体,为了辅助课题研究,制备抗miniSO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根据miniSOG基因的ORF区序列构建miniSOG-GST重组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miniSOG,然后将该重组质粒转化于BL21感受态大肠杆菌中,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诱导融合蛋白的表达,并经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筛选获得稳定分泌抗miniSOG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最终选取性能最优的4F9细胞株进行小鼠腹水制备并纯化。单抗4F9亚型为IgG1/Kappa,腹水滴度达到1∶200 000,纯化抗体灵敏度达到5 ng/mL。并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及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特异性鉴定,该单克隆抗体能特异性识别转染细胞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的miniSOG蛋白。本研究在国内首次制备了miniSOG单克隆抗体,将丰富其在其它方面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中和单克隆抗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禽类感染人。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迅速发展为重症肺炎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率高达40%,至今仍然缺乏有效的药物和疫苗。目前,高致病性H7N9禽流感病毒的出现已经对家禽养殖业、畜牧业以及人类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亟需卫生部门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全人源单克隆抗体能够中和和清除禽流感病毒,在防治禽流感上具有显着的疗效,因此,快速筛选靶向病毒保守中和表位的人源抗体对控制H7N9禽流感疫情具有重大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单个记忆B细胞PCR技术和微量中和H7N9病毒实验,两周内快速地从康复病人的可转化记忆B细胞(switched memory B cells)中鉴定和克隆全人源单克隆抗体3L11和5J13,并分别研究两种全新的人源抗体的抗病毒机制。3L11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由罕见的VH1-8*01/D2-15*01/JH5*02和VL2-13*01/JL3*02家族基因组成,而且分别带有8.87%和5.55%的体细胞突变,使3L11抗体能够结合H7N9病毒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亲和力KD为5.32×10~(-9)M。我们构建的稳转CHO细胞能够生产250.12mg/L的3L11,抗体纯度达99%。在体外,3L11能够广谱中和A/Anhui/1/2013(AH1)、A/Shanghai/2/2013(SH2)、A/Shenzhen/Th004/2017(SZ4)、A/Shanghai/1/2013(SH1)等H7N9禽流感病毒,也可以介导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清除感染病毒的细胞。对3L11的H7N9逃逸病毒株测序发现,病毒的HA蛋白发生了G151R(Gly~(151)→Arg~(151))和S152P(Ser~(152)→Pro~(152))的氨基酸替换,这表明3L11的中和表位是在HA头部受体结合位点(receptor binding site,RBS)附近的抗原位点A(RRSGSS)。而且通过序列比对的结果发现,流行的H7N9野生型病毒都没有这两个氨基酸突变。因此,3L11有极大潜力能够中和所有出现过的H7N9流行毒株。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预防实验还是治疗实验,3L11都可以完全地保护小鼠免受H7N9病毒的致命攻击。5J13抗体的重链可变区基因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分别由VH3-30*03/D2-2*01/JH6*02和Vκ4-1*01/Jκ4*01组成,并且分别带有15.25%和4.42%的体细胞突变。5J13特异地高亲和力结合H7N9病毒的HA蛋白,KD值为1.95×10~(-10)M。稳转5J13抗体基因的CHO细胞能够生产84.48mg/L的5J13,抗体纯度达99%。在体外,5J13能够抑制病毒的血凝作用和膜融合作用,从而高效地中和了H7N9病毒;在体内,5J13能够预防和治疗致命的H7N9病毒感染小鼠。更重要的是,通过氢氘交换质谱、逃逸病毒株测序和竞争结合实验等结果发现,5J13的表位在HA蛋白头部RBS的对面,是一个之前国内外从未报道过的全新的中和表位,其中一个氨基酸E89K(Glu~(89)→Lys~(89))的突变能够导致5J13失去结合病毒的活性。我们把这个全新的中和表位命名为抗原位点J。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工作证明了记忆B细胞PCR技术快速鉴定、克隆抗流感病毒人源抗体的可行性,对迅速控制严峻的特别是未来新出现的流感疫情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我们获得了两个新的中和H7N9病毒的人源抗体,为预防和治疗H7N9禽流感提供了优质的候选抗体药物。另外,两个人源抗体的抗病毒机制以及全新中和表位的发现,将有力地促进通用型禽流感疫苗及广谱性中和抗体的研究和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和单克隆抗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苗苗,陈依春,白晓洁,马瑞君,封启龙.抗钠-钙交换体α-2_((840-877))单克隆抗体3F10的制备及其预处理对大鼠缺血性心律失常的抑制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9
[2].李俊鑫.中和H7N9禽流感病毒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的快速筛选及抗病毒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9
[3].欧兰香,陈振,王佳颖,解光宁,王岩.重组人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原核表达及单克隆抗体制备[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9
[4].孙琦,李晓冰,何晓静,菅凌燕.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单克隆抗体药物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5].董雪,徐雨昕,郭晶,龚忠阔,夏霖亚.重组人源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19
[6].傅雅娟,陈苏星,蔡少丽,林莉莉,林清强.从单个兔B细胞获得抗人cGAS蛋白单克隆抗体[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李言言,刘阿华,王毅,宁梦夏,马文涛.山羊乳酪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J].动物医学进展.2019
[8].韩月然,陈妍,杜向瑞,吕品,刘博.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单克隆抗体生物学活性荧光染料标记法的建立、优化及验证[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9].翟铭雅,徐雪,梁梅英,王建六.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法构建妊娠合并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动物模型[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9
[10].高利萍,武月章,杨雪花,陈冬冬,肖康.MiniSO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初步研究[J].病毒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