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箱,自动控制箱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自动控制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开口相适配的箱盖,自动控制箱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角板,自动控制箱的两侧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提手,自动控制箱的内部设有隔板一和位于隔板一下方的隔板二,隔板一和隔板二的一侧设有连接板,隔板一和隔板二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盒连接,固定盒的内部设有电气信息设备,自动控制箱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通气孔。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自动控制箱内部情况,进而定期为电气信息设备进行检修,有效的提高了电气信息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箱(1),所述自动控制箱(1)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箱盖(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角板(3),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提手(4),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和位于所述隔板一(5)下方的隔板二(6),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一侧设有连接板(7),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盒(10)连接,所述固定盒(10)的内部设有电气信息设备(11),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通气孔(8),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顶端设有散热机构(1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底端设有除尘机构(13)。
设计方案
1.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控制箱(1),所述自动控制箱(1)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箱盖(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角板(3),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提手(4),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和位于所述隔板一(5)下方的隔板二(6),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一侧设有连接板(7),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盒(10)连接,所述固定盒(10)的内部设有电气信息设备(11),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通气孔(8),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顶端设有散热机构(1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底端设有除尘机构(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上均设有若干个孔槽(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开槽(15),所述开槽(15)的内部设有观察窗(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与旋转轴(17)连接,所述旋转轴(17)上套设有锥形齿轮一(19)和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一(19)一侧的锥形齿轮二(20),所述旋转轴(17)上套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顶壁连接的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所述安装板一(21)和所述安装板二(22)均为L形结构,所述锥形齿轮一(1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三(23),所述锥形齿轮二(2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四(24),所述锥形齿轮三(23)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一(21)的风扇一(25)连接,所述锥形齿轮四(24)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二(22)的风扇二(28)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壁连接的固定座(18),所述电机(16)的外部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壁连接的安装座(2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机构(13)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底端的抽吸泵(27),所述抽吸泵(27)的输出端与软管(29)连接,所述软管(29)远离所述抽吸泵(27)的一端底部设有抽吸口(31),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壁设有电动伸缩杆(30),所述电动伸缩杆(30)的输出端通过与所述抽吸口(31)连接的衔接座(32)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控制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农业大国,农村的小型泵站数量巨多,相对投资建设成本也较低。目前现有的小型泵站电气控制装置多数采用标准的立式柜体,这种结构空间大,成本高,不利于安装和移动。针对小型泵站而言,建设成本低,同时为了便于防盗,往往要求电控柜体积小,便于安装以及随时拆下入库保存。然而长期工作的电气设备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不及时对其散热,会导致柜体内部温度升高,长期会导致柜体内部潮湿,进而影响电气设备的工作,同时长时间放置的柜体内部会积满灰尘,不及时处理会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在线路不通的情况下严重会引发火灾,进而导致设备毁坏,致使投入成本加大。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箱,所述自动控制箱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自动控制箱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箱盖,所述自动控制箱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角板,所述自动控制箱的两侧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提手,所述自动控制箱的内部设有隔板一和位于所述隔板一下方的隔板二,所述隔板一和所述隔板二的一侧设有连接板,所述隔板一和所述隔板二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盒连接,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有电气信息设备,所述自动控制箱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通气孔,所述自动控制箱的内顶端设有散热机构,所述自动控制箱的内底端设有除尘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一和所述隔板二上均设有若干个孔槽。
进一步的,所述箱盖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开槽,所述开槽的内部设有观察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内部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连接,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锥形齿轮一和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一一侧的锥形齿轮二,所述旋转轴上套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内顶壁连接的安装板一和安装板二,所述安装板一和所述安装板二均为L形结构,所述锥形齿轮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三,所述锥形齿轮二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四,所述锥形齿轮三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一的风扇一连接,所述锥形齿轮四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二的风扇二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内壁连接的固定座,所述电机的外部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内壁连接的安装座。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内底端的抽吸泵,所述抽吸泵的输出端与软管连接,所述软管远离所述抽吸泵的一端底部设有抽吸口,所述自动控制箱的内壁设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输出端通过与所述抽吸口连接的衔接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电气信息设备长期工作会产生热量,进而会使得自动控制箱内部的温度升高,而电气信息设备处于长期高温的环境中会影响电气信息设备的使用寿命,进而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使得散热机构对自动控制箱内部进行散热,同时使得灰尘降落于自动控制箱底部,进而配合设置的除尘机构,使得除尘机构对灰尘进行抽吸,进而为电气信息设备的工作提供了干燥和干净的环境,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电气信息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气信息设备毁坏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的观察窗,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自动控制箱内部情况,进而定期为电气信息设备进行检修,有效的提高了电气信息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外部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散热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除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自动控制箱;2、箱盖;3、角板;4、提手;5、隔板一;6、隔板二;7、连接板;8、通气孔;9、观察窗;10、固定盒;11、电气信息设备;12、散热机构;13、除尘机构;14、孔槽;15、开槽;16、电机;17、旋转轴;18、固定座;19、锥形齿轮一;20、锥形齿轮二;21、安装板一;22、安装板二;23、锥形齿轮三;24、锥形齿轮四;25、风扇一;26、安装座;27、抽吸泵;28、风扇二;29、软管;30、电动伸缩杆;31、抽吸口;32、衔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电子信息泵站的电气信息化自控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箱1,所述自动控制箱1为一侧开口的空腔结构,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与所述开口相适配的箱盖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顶端两侧对称设有角板3,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顶端中间位置均设有提手4,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部设有隔板一5和位于所述隔板一5下方的隔板二6,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一侧设有连接板7,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的中间位置通过固定盒10连接,所述固定盒10的内部设有电气信息设备11,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两侧中间位置均设有通气孔8,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顶端设有散热机构12,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底端设有除尘机构13。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气信息设备11长期工作会产生热量,进而会使得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温度升高,而电气信息设备11处于长期高温的环境中会影响电气信息设备11的使用寿命,进而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12,使得散热机构12对自动控制箱1内部进行散热,同时使得灰尘降落于自动控制箱1底部,进而配合设置的除尘机构13,使得除尘机构13对灰尘进行抽吸,进而为电气信息设备11的工作提供了干燥和干净的环境,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电气信息设备11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气信息设备11毁坏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的观察窗9,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自动控制箱1内部情况,进而定期为电气信息设备11进行检修,有效的提高了电气信息设备11的工作稳定性。
实施例二:
如图1所示,所述隔板一5和所述隔板二6上均设有若干个孔槽14。通过设置的孔槽14,便于使得内部的各个空间进行通风,有效的进行散热操作。
如图1、2所示,所述箱盖2的一侧设有若干个开槽15,所述开槽15的内部设有观察窗9。通过设置的观察窗9,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自动控制箱1内部情况。
如图3所示,所述散热机构12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输出轴与旋转轴17连接,所述旋转轴17上套设有锥形齿轮一19和位于所述锥形齿轮一19一侧的锥形齿轮二20,所述旋转轴17上套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顶壁连接的安装板一21和安装板二22,所述安装板一21和所述安装板二22均为L形结构,所述锥形齿轮一19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三23,所述锥形齿轮二20的一侧啮合连接有锥形齿轮四24,所述锥形齿轮三23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一21的风扇一25连接,所述锥形齿轮四24与贯穿所述安装板二22的风扇二28连接。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12,便于对自动控制箱1内的电气信息设备11工作产生的热量进行散热,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电气信息设备11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所述旋转轴1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壁连接的固定座18,所述电机16的外部设有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壁连接的安装座26。通过设置的固定座18,有效的提高了旋转轴17工作稳定性,通过设置的安装座26,提高了电机16的工作稳定性。
如图4所示,所述除尘机构13包括设置于所述自动控制箱1内底端的抽吸泵27,所述抽吸泵27的输出端与软管29连接,所述软管29远离所述抽吸泵27的一端底部设有抽吸口31,所述自动控制箱1的内壁设有电动伸缩杆30,所述电动伸缩杆30的输出端通过与所述抽吸口31连接的衔接座32连接。通过设置的除尘机构13,有效的提高了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干净度,进而有效的降低了灰尘对电气信息设备11的影响。
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提手4,便于工作人员移动自动控制箱1,进而通过角板3,便于工作人员将自动控制箱1固定在墙体的一侧,进而当电气信息设备11长时间工作时,会导致自动控制箱1内部温度升高,进而通过启动电机16,使得电机16带动旋转轴17旋转,进而旋转轴17带动锥形齿轮一19和锥形齿轮二20同向旋转,由于锥形齿轮一19和锥形齿轮二20均为锥形齿轮且锥形齿轮一19和锥形齿轮二20的轮齿相背离设置,进而通过锥形齿轮一19与锥形齿轮三23的啮合连接关系,使得锥形齿轮一19带动锥形齿轮三23旋转,通过锥形齿轮二20与锥形齿轮四24的啮合连接关系,使得锥形齿轮二20带动锥形齿轮四24旋转,进而使得锥形齿轮三23与锥形齿轮四24的旋转方向相反,进而使得风扇一25与风扇二28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得风扇一25与凤扇二28对自动控制箱1内部进行散热,同时风力通过隔板一5和隔板二6上的孔槽14吹向电气信息设备11,有效的为自动控制箱1内部空间进行散热,进而通过启动抽吸泵27,使得使得抽吸泵27带动抽吸口31工作,进而启动电动伸缩杆30,使得电动伸缩杆30带动衔接座32移动,进而带动抽吸口31来回移动,使得抽吸口31对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灰尘进行抽吸,进而有效的保证了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干净度。
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气信息设备11长期工作会产生热量,进而会使得自动控制箱1内部的温度升高,而电气信息设备11处于长期高温的环境中会影响电气信息设备11的使用寿命,进而通过设置的散热机构12,使得散热机构12对自动控制箱1内部进行散热,同时使得灰尘降落于自动控制箱1底部,进而配合设置的除尘机构13,使得除尘机构13对灰尘进行抽吸,进而为电气信息设备11的工作提供了干燥和干净的环境,进而有效的延长了电气信息设备11的使用寿命,降低电气信息设备11毁坏的可能性,通过设置的观察窗9,便于工作人员了解自动控制箱1内部情况,进而定期为电气信息设备11进行检修,有效的提高了电气信息设备11的工作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0307.1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68107U
授权时间:20191210
主分类号:H05K7/20
专利分类号:H05K7/20;H05K5/02;B08B5/04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卞清
第一申请人:卞清
申请人地址:224006 江苏省盐城市市区防洪工程管理处
发明人:卞清;唐潇彦;高猛;刘利;陈海洋
第一发明人:卞清
当前权利人:卞清
代理人:童强
代理机构:32344
代理机构编号:苏州拓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