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包括支架以及呈相对对称设置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与铁轴夹紧行进机构,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包括产品夹紧治具、与产品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与第一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台气缸以及与第一滑台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包括铁轴夹紧治具、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二手指气缸以及与第二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三滑台气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新颖,有益于塑胶齿轮镶啤铁轴自动化生产,又能保证塑胶齿轮的出模可控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精度,降低成本。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呈相对对称设置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与铁轴夹紧行进机构,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包括产品夹紧治具、与产品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与第一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台气缸以及与第一滑台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包括铁轴夹紧治具、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二手指气缸以及与第二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三滑台气缸。
设计方案
1.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以及呈相对对称设置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与铁轴夹紧行进机构,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包括产品夹紧治具、与产品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与第一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台气缸以及与第一滑台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包括铁轴夹紧治具、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二手指气缸以及与第二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三滑台气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产品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二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铁轴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三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为П型结构的支架,支架为铝质支架,支架包括支架固定板和气缸固定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产品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紧块;所述的铁轴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夹紧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上设置安装有电磁感应线。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齿轮镶啤铁轴的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通常通过自动化生产来实现,但是,在特定条件下比如尺寸和结构已经固定,无法通过更改其他硬件来增加运行空间的前提下,需要利用机械手与专用夹取治具相配合来实现自动化生产要求,然而目前尚未出现一种装置可以克服以上不足。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开发一种提高生产稳定性﹑节约人力成本、具有小空间长行程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有益于塑胶齿轮镶啤铁轴自动化生产,又能保证塑胶齿轮的出模可控性,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精度,降低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包括支架以及呈相对对称设置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与铁轴夹紧行进机构,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包括产品夹紧治具、与产品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与第一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台气缸以及与第一滑台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包括铁轴夹紧治具、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二手指气缸以及与第二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三滑台气缸。
优选地,所述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产品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二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铁轴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铁轴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三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支架为П型结构的支架,支架为铝质支架,支架包括支架固定板和气缸固定板。
优选地,所述的产品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紧块;所述的铁轴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夹紧块。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上设置安装有电磁感应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实现自动化取出产品和埋入五金同时进行,相比以往单独取产品和单独放五金如铁轴而言,该装置只由一个五轴伺服机械手即可控制完成所有的动作。
2.本实用新型的治具的动作在取产品和埋入铁轴同时还可以取出水口,可以适合在三板模情况下使用;埋入铁轴的设计采用双缸模式加长了行进行程,解决了过长气缸行程和取产品治具平齐方面的冲突以及开模距离不够产生的矛盾。
3.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可以在铁轴放入和产品取出的面同在模具动模侧时也可实现,解决了模具设计产品出模和铁轴放入不同侧造成的冲突;可以用于在开模距离较小和导柱间距较窄的空间内,优化治具排位,解决了位置冲突等技术性难题。
4.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生产周期稳定、节省了人工、保证了产品品质,减少因人员因素造成的不良因素,提高生产设备的使用率,而且结构合理,运作平稳,并且全自动取出与埋入,使塑胶齿轮镶啤铁轴的产品出模顺利,运转平稳,全自动化生产,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塑胶产品的精度要求以及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其包括支架1以及呈相对对称设置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与铁轴夹紧行进机构,产品夹紧行进机构包括产品夹紧治具2、与产品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一手指气缸3、与第一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一滑台气缸4以及与第一滑台气缸连接的第二滑台气缸5,铁轴夹紧行进机构包括铁轴夹紧治具6、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第二手指气缸7以及与第二手指气缸连接的第三滑台气缸8。
在实施例中,产品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产品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二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铁轴夹紧行进机构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支架的同一内侧,该铁轴夹紧行进机构的第三滑台气缸与支架连接,其中滑台气缸、手指气缸、电磁感应线等构成的气缸组运作单元,固定在支架两侧等距位置上。通过连接伺服机械手,形成操控单元实现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损耗,为企业实现最大化利润。
在实施例中,支架1为П型结构的支架,支架为铝质支架,支架包括支架固定板11和气缸固定板12;优选地,支架需承重在3公斤,可以运作15万次。
在实施例中,产品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夹紧块9;铁轴夹紧治具的端部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夹紧块10。还可以在产品夹紧治具或\/和铁轴夹紧治具上设置微型开关,微型开关连接伺服机械手上的监控功能部分,可以有效地防止漏放铁轴等而导致的异常情况。
在实施例中,第一手指气缸、第二手指气缸上设置安装有电磁感应线。与产品夹紧治具与铁轴夹紧治具连接的手指气缸上安装电磁感应线可以用来识别夹取的有效性,避免漏夹取而造成不良。
工作原理:在支架上安装6个滑台气缸及4个手指气缸相连接,组成四组运行伸缩夹具;夹取产品的两组夹具分别由两个滑台气缸加一个手指气缸进行叠加后,再在手指气缸上加装两个产品夹紧治具,由此来夹取产品;夹取五金铁轴的两组夹具分别由一个滑台气缸加一个手指气缸进行叠加后,再在手指气缸上加装两个铁轴夹紧治具,由此来夹取五金铁轴进行埋入。利用滑台气缸和手指气缸的配合,手指气缸驱动产品夹紧治具或是铁轴夹紧治具运动,同时在伺服机械手的控制下,与现有模具配合,完成自动取出产品以及埋入铁轴。在不改变现有模具结构的前提下,解决在运作空间小的难题情况下,实现自动化运作。
工作过程:设置连接好一个五轴伺服机械手等机械手和自动取出产品和埋入铁轴的装置,操作过程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1.机械手原点位待机,主臂取产品治具对准模具轴中心孔;
2.机械手主臂下降至模内,光轴端面距离模面55MM;
3.机械手主臂前进50MM;光轴端面距离模面5mm;
4.产品治具位置距离模面55MM;
5.产品顶出长度为20MM;产品治具前进35MM夹取产品;
6.产品治具后退,机械手后退50MM;产品轴端面距离模面35MM;
7.机械手主臂向右移动位置50MM;光轴中心对准模具轴中心孔;
8.机械手主臂前进30MM;光轴端面距离模面25MM;产品轴端面距离模面5MM;
9.铁轴夹取治具前进90MM埋入铁轴;治具后退回位;
10.机械手后退30MM,上升,横出,下降放产品,上升,移位,下降取铁轴,上升横入至原点待机位置,待开模进入下一个动作循环。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23024.4
申请日:2019-01-2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533439U
授权时间:20191025
主分类号:B25J 15/08
专利分类号:B25J15/08
范畴分类:40E;
申请人: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蛟乙塘宝石工业区宝石路19号
发明人:童爱军
第一发明人:童爱军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星火齿轮有限公司
代理人:韩绍君
代理机构:44351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