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赤潮藻论文-陈晓

典型赤潮藻论文-陈晓

导读:本文包含了典型赤潮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赤潮藻,复杂流动,风生流,聚集

典型赤潮藻论文文献综述

陈晓[1](2019)在《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赤潮引发的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损害问题日益突出。水动力在藻类的迁移、分布和聚集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明确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水动力影响机制对认识和预测赤潮的发生发展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静水及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构建了定量描述典型赤潮藻迁移、聚集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典型赤潮藻在复杂流动中的运动轨迹及空间分布;揭示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从水动力学角度解释了大亚湾不同区域、不同风向、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可为赤潮等生态灾害的预测和防控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典型赤潮藻的自主游动特性。采用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了静水环境中赤潮异弯藻的游动轨迹,获取了藻细胞的游动速率及游动方向的概率分布,给出了藻细胞的重定位时间B和旋转扩散系数Dr。结果表明赤潮异弯藻在水平方向上的游动为各向同性,水平游动速度呈高斯分布;在竖直方向偏好向上,平均垂向游动速度约为105 μm/s;赤潮异弯藻总平均游动速度约为144 μm/s,重定位时间B为5.6 s,旋转扩散系数Dr.为0.046 rad2/s。(2)研究了叁维祸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方向与扩散特性。利用Fokker-Planck模型建立赤潮异弯藻游动速度及平移扩散张量与水流涡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揭示了叁维涡量场中典型赤潮藻的游动特性。结果表明水平涡量较小时,藻细胞具有显着的定向游动能力,藻细胞平移扩散展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随着涡量值的增大,藻细胞定向游动能力减弱,平移扩散趋于各向同性。垂向涡量可减缓藻细胞垂向速度趋近于零的过程,使得藻细胞在较大水平涡量作用下也能保持一定的游动速度,不易被致旋捕获。(3)研究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浓度分布的特征与规律。采用PIV和PLIF方法研究了射流流场和赤潮异弯藻浓度分布,首次在实验中发现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的团状聚集现象,与二维流动中浮游植物薄层的现象有明显区别。通过活藻细胞和死藻细胞的对比实验发现两种藻细胞在实验中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失去活性的藻细胞在整个流动中无聚集现象;活藻细胞受到“涡量捕获”的作用,在射流喷口两侧呈对称团状聚集,表明藻细胞自身游动对其聚集分布具有重要作用。(4)建立了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迁移的活性粒子模型。研发了可考虑藻细胞游动随机性与定向性的活性粒子模型,模拟了赤潮异弯藻在射流中的运动轨迹及浓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涡流区藻类的团状聚集现象。(5)深入研究了大亚湾赤潮暴发的水动力机制。通过实测资料和有关文献分析,明确了风向和风速是引发大亚湾赤潮暴发的关键因素。研究了风对大亚湾海域流态特征及其对赤潮藻垂向分布的影响,较好地解释了不同区域、不同风向和不同风速下赤潮暴发现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期刊2019-05-01)

王雪景[2](2015)在《尿素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硝氮和尿素作为混合氮源,对东海四种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圆海链氮藻、米氏凯伦藻)进行了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分析这四种赤潮藻在不同氮源比例下的生长情况和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研究了尿素在甲藻和硅藻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两种硅藻经过3天左右的适应期后,开始快速分裂增殖进入对数生长期,其对数生长期大约为3~4天,在其生长过程中,硅藻细胞密度随尿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两种甲藻则是经过5-6天的适应期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其对数生长期大约7-9天,在其生长过程中,甲藻细胞密度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其差异性不大。(2)四种赤潮藻在不同尿素比例条件下比生长速率变化趋势不同:两种硅藻(中肋骨条藻、圆海链藻)的比生长率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两种甲藻(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比生长率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3)在生长初期,硅藻和甲藻对尿素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硅藻优先利用硝氮,而甲藻同时利用硝氮与尿素;在指数生长期,四种典型赤潮藻对不同氮盐的吸收率均达到90%以上,而且在指数生长后期,两种氮源的含量均下降致1μmol/L,说明在硅藻在培养后期的也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尿素。(4)在培养过程中,随着生物量的增加和细胞活动能力的加强,代谢产生的DON含量会不断增加:硅藻在达到生长稳定期DON-U含量在达到最大值后浓度基本不变(中肋骨条藻5~6 pmol/L,圆海链藻3~4μmol/L);甲藻在指数生长过程中DON-U达到浓度最大值(均约为3μmol/L)后开始缓慢下降;原因是硅藻对DON-U的利用能力较低,基本不吸收利用代谢产生的DON-U;而甲藻对DON的利用能力较高,能重新吸收利用代谢产生的DON。(5)四种赤潮藻在培养初期,单个细胞中的颗粒氮磷都出现增大的趋势,说明硅藻和甲藻均能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对氮磷营养盐进行“奢侈消费”。在稳定期,硅藻单个细胞中颗粒氮的含量随尿素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而甲藻单个细胞中颗粒氮的含量随尿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不大,说明尿素对硅藻和甲藻生长的作用机制不同:硅藻吸收尿素能促进细胞个体形态的增大,对于甲藻,尿素的作用效果与硝氮相同,是一种与硝氮等效的氮源。(6)在东海赤潮藻种生长适宜的温度(17℃-27℃)和pH(7.2-9.2)范围内初始浓度为16umol/L的尿素的含量在两周内无明显变化,说明在藻类培养过程中此范围内的温度和pH对尿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5-06-02)

王林,姜玲玲,杨建洪,陈艳拢[3](2014)在《叁种典型赤潮藻的散射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室内藻液配比实验的实测数据研究了抑食金球藻(Aureococcus anophagefferens)、强壮前沟藻(Amphidinium carterae)及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的散射特性。结果表明,3种典型赤潮藻的归一化散射光谱存在较大差异,但红光波段675 nm处叶绿素强吸收引起的散射谷均非常明显,而蓝绿光波段散射谷的波长位置却有所不同;400 nm、550 nm、660 nm、750 nm波段的散射系数与叶绿素浓度均存在非常高的相关性,回归曲线因藻种差异变化较大;绿蓝、红蓝及红绿波段的散射比与叶绿素浓度均存在正相关关系,表明随叶绿素浓度增加水色逐渐趋近于长波颜色,回归曲线也因藻种差异变化较大。(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殷悦[4](2014)在《典型赤潮藻絮凝及絮凝过程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众多学者对絮凝作用机理及其工艺过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絮凝基础理论也随之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由于研究方法的限制,在过去的研究中,大多是把絮凝体系视为一个“黑箱”。只管絮凝剂的投入和所产生的絮凝效果的输出,而对于中间反应过程的絮凝体的形态和结构特征以及阐明絮凝体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没有进行有效的探测分析并予以定量的描述。本文以数字全息图像处理技术为核心,建立了数字全息图像处理系统、显微全息图像处理系统和数字图像相关系统。其中数字显微全息图像处理系统通过加装10X的显微放大镜头实现了>1um颗粒的特征参数的提取,如轮廓、有效粒径。在本文中测得最小尺寸的颗粒为粘土颗粒,平均粒径为3um。本文首先观测测量了沙粒沉降的过程。运用数字全息图像处理技术和相关算法提取出沙粒的空间位置信息和粒径大小,获得沙粒的沉降速率,再通过Stokes沉降速度公式得到沙粒的Stokes粒径。之后通过对比沙粒的stokes粒径和实验测得的沙粒粒径,得出结论,数字全息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应用在对微小颗粒的速度和粒径方面的测量。通过对前人絮凝体沉降方面的了解,选择了30cm高的沉降塔。运用数字显微全息图像处理技术,对粘土-圆筛藻絮凝体的平衡阶段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圆筛藻和粘土絮凝一段时间后平均尺寸59.96um>圆筛藻细胞的平均尺寸,故可知粘土-圆筛藻絮凝体的尺寸是增长趋势;沉降速度与絮凝体上附着的粘土颗粒数成正比;沉降最终阶段絮凝体会达到饱和,粘土颗粒不会再附着,絮凝体将以稳定的速度继续沉降;在絮凝的过程中,圆筛藻会因为粘土附着的原因改变姿态,最终达到统一的饱和的姿态继续沉降。(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4-05-30)

张梦成[5](2014)在《大型海藻裂片石莼对叁种典型赤潮藻抑制作用的光合生理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大藻来控制有害赤潮(HABs)是一种新颖、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的方法,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但目前大多数研究还只是集中在大型海藻对赤潮藻表观生长的影响方面,对其抑藻的机理研究较少,而对其最基础的光合生理生物方面抑制的机理研究则更少。因此,本文应用叶绿素荧光技术,从光合生理的角度研究大型海藻裂片石莼(Ulva fasciata)对叁种典型赤潮藻的抑制作用,为揭示大型海藻抑藻的光合机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与裂片石莼干藻、鲜藻共培养时,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的生物量均显着下降,光合放氧速率也显着下降。裂片石莼能显着降低锥状斯氏藻PSⅡ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捕获的激子将电子传递到电子传递链QA-以后的电子受体的比率ψo,放氧复合体的比例Fraction of OEC以及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φPo也会大幅下降。处理组锥状斯氏藻K相的可变荧光Wk、J相的相对可变荧光Vj、QA被还原的最大速率Mo则显着上升。2)裂片石莼鲜藻和干藻均能显着降低与之共培养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的生物量以及中肋骨条藻的光合放氧速率。裂片石莼胁迫下中肋骨条藻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情况与上述锥状斯氏藻的基本一致,与对照相比处理组的φEo、ψo、φPo以及Fraction of OEC均大幅下降,Wk、Vj、Mo则显着升高。3)将裂片石莼干藻加入到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藻液中,同样也发现海洋原甲藻的生物量显着下降。本实验没有测定光合放氧速率,但从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来看与前两种微藻基本一致,处理组的φEo、ψo、φPo都大幅下降,Wk、Vj、Mo则是显着升高,与前两种微藻不同的是Fraction of OEC没有下降反而上升了。总之,裂片石莼能显着抑制锥状斯氏藻、中肋骨条藻、海洋原甲藻的生长。通过叶绿素荧光技术分析裂片石莼对微藻光系统Ⅱ的影响,发现裂片石莼的抑藻机理可能是通过损伤这叁种微藻PSⅡ供体测的放氧复合体,降低光系统Ⅱ反应中心的活性,阻碍光系统Ⅱ受体侧的电子从QA-向QB的传递,从而抑制这叁种微藻的光合作用和生长。(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4-05-01)

孙科[6](2013)在《东海典型赤潮藻种群动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赤潮的发生频率逐年增加,规模逐年增大。为了解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春季赤潮分布及优势种演替控制机理,本文针对两种东海典型赤潮藻分别建立生长机制模型,利用室内培养实验结果优化高灵敏度参数并完成了对模拟结果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将该模型耦合到水动力模型中,对东海赤潮藻类种群动态进行了模拟,并探讨了光照、温度、盐度及营养盐在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赤潮生消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成果对于揭示东海赤潮发生过程中的控制因素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取得如下进展:一、以Eco3M为基础,建立了两个针对东海典型赤潮藻—中肋骨条藻与东海原甲藻的生长模型。采用室内实验数据,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正。模型能够重现两种藻在不同光照、营养盐限制条件下的生长以及对营养盐的利用情况。二、结合两个单藻种模型,对共培养条件下东海原甲藻与中肋骨条藻的生长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模型能够重现两种藻在共培养条件下的竞争结果及其对营养盐的竞争吸收情况,但不足以描述营养盐竞争外的藻间相互作用。叁、将所建立的两个生长机制模型与物理模型相耦合,较好地重现了2005年温度、盐度以及表层流场,并成功重现了航次重点调查区域内的营养盐变化。通过与遥感图像的对比证明,模拟结果较好地重现了赤潮优势种由硅藻向甲藻的演替趋势以及Chl-a高值区的水平分布。四、分析了相关变量对赤潮藻生长率的影响及其时空变异。结果表明:对于中肋骨条藻,在长江冲淡水影响区域温度、盐度对生长率的影响最强,这种影响主要是由盐度决定的;光照决定了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内侧边界,而营养盐决定了其生长的外侧边界,其中P限制起主要作用;死亡率对净生长率的影响较小。对于东海原甲藻,N、P共同决定了其生长的外侧边界,其它各因素对生长的影响与中肋骨条藻相似。结果表明,P营养的分布在演替过程中起关键作用。五、数值模拟重现了东海原甲藻从次表层孕育上升到表层爆发赤潮的过程,并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了相关变量对生长率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对表层东海原甲藻的生长率影响不大,深层生长率主要受光的限制;表层有一受P限制的低生长率区域,这一区域下方仍然保持着较高的生长率,这可能是东海原甲藻次表层孕育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13-11-01)

李鸿妹,石晓勇,丁雁雁,唐洪杰[7](2013)在《光照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东海赤潮高发区两种典型赤潮藻种: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参照东海海水的实际光照,研究了不同自然光强对两种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0~60 W.m-2光照范围内,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均能正常生长,生长曲线皆为S型;而光强为9 W.m-2和0 W.m-2时,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几乎无法生长.在实验设定的0~60 W.m-2范围内,两种藻的硝酸还原酶活性最大值NRAmax、最大生长速率μmax和终止生物量Bf随光照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光的强弱通过影响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中肋骨条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及单位体积的NRAmax在数值上均远大于东海原甲藻,表明相对于东海原甲藻而言,中肋骨条藻能更好地利用硝酸盐.(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期刊2013年09期)

孙健[8](2013)在《羟基自由基对典型赤潮藻的杀灭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赤潮的频繁爆发,加剧了海洋污染,影响了海洋生物生存,已成为全球性的海洋公害,给世界范围内的海洋生态环境、海洋资源利用和海洋经济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甚至危害到人类的健康。如何安全有效地治理海洋赤潮己成为海洋环境研究的热点,然而调研表明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理海洋赤潮的方法。本论文以米氏凯伦藻、中肋骨条藻和亚历山大藻叁种典型赤潮藻为研究对象,以大气压强电场放电规模制备羟基自由基为核心技术,充分利用羟基自由基氧化性强、杀灭海洋微生物快速有效、环境友好的特色优势,重点考察羟基自由基杀灭叁种典型赤潮藻的剂量效应,测定分析处理前后海水温度、电导率、盐度、pH值、浊度、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参数指标,初步探讨其致死海洋赤潮藻细胞的作用机理,以期为人们采用羟基自由基控制和治理海洋赤潮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实验研究表明,杀灭赤潮藻所需羟基量随藻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种类赤潮藻对羟基溶液杀灭作用的响应程度不同。赤潮藻起始浓度均为1x104cells/mL时,杀灭中肋骨条藻使之降至赤潮爆发点以下所需总氧化剂(TRO)浓度为1.2mg/L,而米氏凯伦藻和亚历山大藻所需分别为1.5mg/L和1.6mg/L。米氏凯伦藻经羟基溶液处理后,其活藻细胞密度随时间增加而下降,表明海水中TRO对赤潮藻有持续的杀灭作用。对海水水质测定结果表明,羟基处理后未改变水体环境,能够满足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羟基自由基能够分解叶绿素a,破坏赤潮藻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可以降低SOD酶活性,实现致死赤潮藻的效果。强电场放电规模制备的羟基自由基能够有效地防控海洋赤潮灾害发生,具有长远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13-05-01)

丁雁雁[9](2012)在《温度、光照对东海几种典型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东海常见的四种赤潮肇事藻种—硅藻门的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和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及甲藻门的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为研究对象,采用一次性培养,研究了不同温度下藻的NRA与生长情况及NRA与藻生长之间的关系;在温度条件实验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20℃下,不同光照强度下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的NRA、生长情况以及NRA与藻生长之间的关系,尝试从生理指标-硝酸还原酶的角度来阐述赤潮形成机制中温度、光照所起的重要作用。论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除米氏凯伦藻外,其余各藻均能生长,温度适宜时,单种藻藻细胞密度在较短时间内可迅速增加;而米氏凯伦藻在10℃和30℃时,无法正常生长。四种实验藻种在各温度条件下的终止生物量(Bf)、最大生长速率(μ_(max))及最大酶活NRA_(max)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μ_(max)、NRA_(max)、Bf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超出此范围,叁者均降低,即每种藻均存在一个最适温度,但这个最适温度因藻种而异,如:东海原甲藻和米氏凯伦藻25℃,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在20℃。相同温度下不同藻种之间的μ_(max)和单位体积NRA_(max)大小关系为中肋骨条藻>旋链角毛藻>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这表明,温度影响着各藻种同化硝酸盐的能力,进而影响藻的生长。(2)在30~60W·m~(-2)光照范围内,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均能正常生长,生长曲线皆为S型;而光强为9和0W·m~(-2)时,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几乎无法生长。在实验设定的0~60W·m~(-2)范围内,两种藻的NRA_(max)、μ_(max)和Bf随光照的变化趋势一致,说明光的强弱通过影响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大小来间接影响藻类的生长。中肋骨条藻的最大生长速率及单位体积的NRA_(max)在数值上均远大于东海原甲藻的相应参数值,表明在本文所设计的光照强度下,相对于东海原甲藻而言,中肋骨条藻可能能更好的利用硝酸盐。(3)对东海原甲藻和中肋骨条藻而言,光照条件的改变所引起的NRA_(max)和μ_(max)的变异系数要大于温度的,说明这两种藻生长的光照效应可能略强于温度效应。(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6-07)

赵薇[10](2012)在《纳米TiO_2对典型赤潮藻的毒性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纳米科技飞速发展,在纺织、药物载体、电子、化妆品以及环保事业等方面应用广泛。纳米材料在物理化学性质方面有其独特性,例如具有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小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可能会给生物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纳米产品在生产、使用和处理等过程中,能够进入到大气、沉积物以及海洋中。但随之而来的是其安全问题,纳米颗粒对生物及其环境,甚至是人类是否存在负效应。本文系统研究了纳米TiO_2对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短裸甲藻(Gymnodinium breve)的毒性效应,包括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叶绿素)、对自由基含量(OH·、H_2O_2、O_2.-)影响、对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细胞膜透性(丙二醛)的影响,而且进一步研究纳米TiO_2对赤潮藻的毒性机制,确定了纳米TiO_2对短裸甲藻细胞产生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ide speices,ROS)的主要作用位点。其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分析纳米TiO_2的粒径均小于40nm,且能进入到藻细胞内,纳米TiO_2对短裸甲藻和中肋骨条藻均有毒性效应,短裸甲藻72h的半数致死浓度(EC50)为9.7mg L~(-1),中肋骨条藻72h的半数致死浓度(EC_(50))为7.37mg L~(-1)。且纳米TiO_2会降低短裸甲藻和中肋骨条藻的叶绿素含量。随着纳米TiO_2浓度的升高,短裸甲藻MDA的含量下降,SOD的活性下降,而CAT的活性升高,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含量显着性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呈上升趋势。而中肋骨条藻MDA的含量显着性下降,SOD的活性显着性升高,而CAT的活性显着性下降,羟自由基和过氧化氢自由基的含量显着性升高,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纳米悬浮液中并没有检测到Ti~(4+),实验证明不是因为遮蔽效应而影响了藻细胞生长,在悬浮液中也并没有检测到ROS,说明纳米颗粒在细胞外并不能产生ROS。我们通过加入电子抑制剂(敌草隆、鱼藤酮、双香豆素)的方式研究了纳米TiO_2产生ROS的位点。结果表明,纳米TiO_2对短裸甲藻产生藻细胞的主要位点之一是叶绿体,通过研究纳米TiO_2对离体叶绿体的影响,同时证明了叶绿体的确能够产生ROS。(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2-06-01)

典型赤潮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硝氮和尿素作为混合氮源,对东海四种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中肋骨条藻、圆海链氮藻、米氏凯伦藻)进行了室内培养实验,通过分析这四种赤潮藻在不同氮源比例下的生长情况和营养盐的迁移转化,研究了尿素在甲藻和硅藻生长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如下:(1)两种硅藻经过3天左右的适应期后,开始快速分裂增殖进入对数生长期,其对数生长期大约为3~4天,在其生长过程中,硅藻细胞密度随尿素比例的增加而降低;两种甲藻则是经过5-6天的适应期开始进入对数生长期,其对数生长期大约7-9天,在其生长过程中,甲藻细胞密度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其差异性不大。(2)四种赤潮藻在不同尿素比例条件下比生长速率变化趋势不同:两种硅藻(中肋骨条藻、圆海链藻)的比生长率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两种甲藻(东海原甲藻、米氏凯伦藻)比生长率随尿素比例的增加呈上升的趋势。(3)在生长初期,硅藻和甲藻对尿素的吸收利用存在差异:硅藻优先利用硝氮,而甲藻同时利用硝氮与尿素;在指数生长期,四种典型赤潮藻对不同氮盐的吸收率均达到90%以上,而且在指数生长后期,两种氮源的含量均下降致1μmol/L,说明在硅藻在培养后期的也能有效地吸收和利用尿素。(4)在培养过程中,随着生物量的增加和细胞活动能力的加强,代谢产生的DON含量会不断增加:硅藻在达到生长稳定期DON-U含量在达到最大值后浓度基本不变(中肋骨条藻5~6 pmol/L,圆海链藻3~4μmol/L);甲藻在指数生长过程中DON-U达到浓度最大值(均约为3μmol/L)后开始缓慢下降;原因是硅藻对DON-U的利用能力较低,基本不吸收利用代谢产生的DON-U;而甲藻对DON的利用能力较高,能重新吸收利用代谢产生的DON。(5)四种赤潮藻在培养初期,单个细胞中的颗粒氮磷都出现增大的趋势,说明硅藻和甲藻均能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对氮磷营养盐进行“奢侈消费”。在稳定期,硅藻单个细胞中颗粒氮的含量随尿素含量的增加呈现增大的趋势,而甲藻单个细胞中颗粒氮的含量随尿素含量的变化差异不大,说明尿素对硅藻和甲藻生长的作用机制不同:硅藻吸收尿素能促进细胞个体形态的增大,对于甲藻,尿素的作用效果与硝氮相同,是一种与硝氮等效的氮源。(6)在东海赤潮藻种生长适宜的温度(17℃-27℃)和pH(7.2-9.2)范围内初始浓度为16umol/L的尿素的含量在两周内无明显变化,说明在藻类培养过程中此范围内的温度和pH对尿素稳定性无明显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典型赤潮藻论文参考文献

[1].陈晓.复杂流动中典型赤潮藻聚集的水动力机制研究[D].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19

[2].王雪景.尿素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作用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

[3].王林,姜玲玲,杨建洪,陈艳拢.叁种典型赤潮藻的散射特性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14

[4].殷悦.典型赤潮藻絮凝及絮凝过程实验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5].张梦成.大型海藻裂片石莼对叁种典型赤潮藻抑制作用的光合生理机制[D].暨南大学.2014

[6].孙科.东海典型赤潮藻种群动态的数值模拟[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3

[7].李鸿妹,石晓勇,丁雁雁,唐洪杰.光照对东海典型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学.2013

[8].孙健.羟基自由基对典型赤潮藻的杀灭实验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9].丁雁雁.温度、光照对东海几种典型赤潮藻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2

[10].赵薇.纳米TiO_2对典型赤潮藻的毒性效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2

标签:;  ;  ;  ;  

典型赤潮藻论文-陈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