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冻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土壤,孔隙,特征,湿度,特性,抗压强度,作用。
冻融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冬,李世宇,孙延峰,叶果[1](2019)在《冻融循环作用对露天矿排土场土料土水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冻融循环条件下排土场土料的非饱和土水特征,选取元宝山露天矿内排土场土料为对象,研究不同体积含水率状态下土料在经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基质吸力与宏细观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经历相同冻融循环次数时,基质吸力随含水率的减小而增加,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增大,土水特征曲线可划分为敏感阶段、亚敏感阶段和不敏感阶段;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土水特征曲线的曲率呈先增大后趋于稳定的规律,且基质吸力对冻融循环次数增加的敏感程度逐渐降低;冻融循环作用破坏土颗粒的均匀程度,且初次冻融循环影响最为显着;Van-Genuchten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料土水的特征曲线。因此,矿山排土过程中应重视冻融循环作用对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煤田地质与勘探》期刊2019年05期)
杜晓方[2](2019)在《基于NMR技术的充填体孔隙结构的冻融损伤演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在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充填体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运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0、50、100和200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细观结构损伤进行扫描,获得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谱,并对循环后试样进行拍照记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试样孔隙演化的规律和细观结构损伤的机理。结果表明:由T2分布曲线可以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试样内部孔隙的演化和扩展特点;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表征材料孔隙率大小的T2谱面积呈现初期增加速度较快,后期增速减小的规律,其中小孔隙比例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大孔隙比例随次数增加而增大;通过探讨孔隙结构演化机理,提出冻融循环中渗透力和冻胀力共同作用是砂浆结合面出现破坏而形成连通裂隙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煤矿安全》期刊2019年09期)
赵恒策,魏霞,贺燕,于文竹,王涛[3](2019)在《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可蚀性K值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冻融作用对土壤团聚体特征的影响,并探讨冻融破坏机理下土壤可蚀性变化,以河北省深州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0—10,10—20 cm深度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中各粒径团聚体含量、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MWD、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形维数D和可蚀性K值之间变化。结果表明:含水量是影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含量的直接因素之一;冻融作用使大团聚体破解、分离,导致团粒结构比例失调,土层自上而下团粒呈逐渐细化状态;分形维数D表明2~1 mm粒径团聚体含量对0—20 cm深度土壤稳定性起关键因素;可蚀性K值表明,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抗侵蚀能力,沿土层深度方向,土壤可蚀性K值逐渐增加,抗侵蚀能力逐渐降低。冻融作用使团聚体破碎,土壤可蚀性增加。本研究为冻融作用机理下土壤侵蚀预报提供科学参考。(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何晓雁,郭磊,赵燕茹,李文超,张淑艳[4](2019)在《利用冲击球压法评价BFCC冻融下的表面损伤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冲击球压技术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硫酸钠、水、氯化钠叁种溶液冻融后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冲击荷载–压痕尺寸的关系、冲击荷载–时间的关系、冲击应力–应变的关系及布氏硬度等。结果表明:(1)冻融对材料表层的影响最大也最为迅速,而表层以下的结构仍具有抗冲击性;(2)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冲击荷载–时间图中小球的回弹高度明显降低,材料的塑性变形损伤增大;(3)低荷载下冲击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基本为一条直线,当荷载达到某一临界值后关系曲线呈现非线性;(4)布氏硬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硫酸钠溶液对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冻融影响最大。试验表明,利用冲击球压法评价玄武岩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冻融损伤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广泽,陈国庆,简大华,杨洋,蒋良文[5](2019)在《不同温降速率下岩石冻融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川藏铁路横穿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形急变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铁路建设工程之一,在高纬度、高海拔等气候恶劣的地质环境条件下,极端的气温变化极易诱发路基和边坡变形。本文通过开展3种温降速率下干燥与饱水岩石的冻融循环应变试验,研究不同温降速率下岩石的变形特征,分析单次与多次冻融周期的应变-时间曲线、干燥与饱水岩石冻融应变的对比特征以及饱水岩石的冻胀机理。研究结论:(1)干燥岩石在冻融过程中,温降速率越快,在冷缩阶段和热胀阶段微应变变化得越快,3种温降速率下的残余微应变曲线基本一致,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呈线性上升趋势,冷缩变形与热胀变形也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2)饱水岩石在冻融过程中,温降速率越快,残余微应变越大,微应变曲线上升越明显,冻胀幅度与融缩幅度也相应越大,且两者随冻融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大致相同;(3)通过干燥与饱水岩石冻融应变特征的对比分析可知,温降速率是影响孔隙中水冰相变的一个重要因素,结合对不同温降速率下饱水岩石冻胀机理的分析,归结出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的变形规律;(4)本研究结果可为寒区铁路工程中岩体变形规律的认知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铁道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孔玉华,朱龙飞,吴浩浩,傅平青,徐星凯[6](2019)在《冻融条件和土壤湿度对森林土壤渗漏液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与光谱结构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溶解性有机质(DOM)含量及其稳定性影响土壤碳氮循环关键过程,目前气候变化下森林土壤DOM含量及其光谱结构特征仍不明确.本研究利用长白山阔叶红松混交林和次生白桦林表层土壤进行室内冻融模拟试验,结合叁维荧光光谱-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冻融强度和冻融循环次数及其交互作用对不同湿度温带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组分和光谱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组分因林分类型、土壤湿度、冻融强度、冻融循环次数不同而存在差异.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均在中湿度下最低,并受高强度冻融影响显着,且随冻融循环次数增加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可鉴别DOM的3个荧光组分:胡敏酸类DOM、富里酸类DOM和蛋白类DOM;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渗漏液DOM组分以富里酸类物质为主,腐殖化程度较高;而次生白桦林土壤渗漏液DOM组分以胡敏酸类物质为主,3组分受冻融强度显着影响,稳定性较低.经冗余分析(RDA)发现,林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森林土壤DOM属性变化,次生白桦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3组分荧光强度大于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湿度显着影响DOM芳香性,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芳香性均呈中湿度>高湿度>低湿度的趋势;随冻融强度增加,阔叶红松混交林土壤渗漏液DOM芳香性显着降低;多次冻融循环显着提高2种林分土壤渗漏液DOM腐殖化程度.因此,不同冻融作用下,低湿度温带森林土壤渗漏液DOM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呈现增加的趋势,尤其是次生白桦林土壤,可能会增加春季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淋溶损失.这些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野外冻融期温带森林土壤溶解性有机质周转机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姚闯,吕世华,王婷,王俊锋,马翠丽[7](2019)在《黄河源区多、少雪年土壤冻融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2011年10月至2017年12月黄河源区鄂陵湖野外观测数据,对比分析多雪年与少雪年土壤冻结与消融时间、土壤温湿度、地表能量分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多雪年地表反照率偏高,净辐射偏低,地表感热输送偏低,土壤由热"源"转为热"汇"的时间晚于少雪年。积雪可减少土壤吸收辐射能量,减少地表感热通量,在土壤完全冻结期与消融期增大地表潜热通量,在完全冻结期,减少土壤向大气的热输送,在消融期,减少大气向土壤的热输送。积雪在冻结期有降温作用,使得多雪年土壤较早发生冻结,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完全冻结期有保温作用,使得土壤温度偏高;在消融期有保温("凉")作用,使得消融较晚,且同一时期土壤温度偏低。在整个积雪年内,多雪年浅层土壤湿度高于少雪年,积雪对浅层土壤有保湿作用。积雪使土壤开始冻结时间有所提前,开始消融的时间有所滞后,可延长该年土壤完全冻结持续天数。(本文来源于《高原气象》期刊2019年03期)
杨忠平,李登华,邓仁峰,田鑫,任书霈[8](2019)在《冻融循环对固化铅污染土强度与孔隙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泥基固化剂封闭是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冻融循环作用是影响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力学特性的重要外营力。本文以人工制备的铅污染土为研究对象,结合冻融实验和室内土工试验,研究冻融循环作用对铅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大,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增大,破坏应变减小;随着铅离子掺量的增大(污染程度升高),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_u降低,应力-应变曲线变化趋势更加相似;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_u随冻融频次的增大而降低;相同冻融频次条件下,随着水泥掺量的增加,水泥固化铅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_u损失率降低。基于SEM图像对固化铅污染土进行微观结构定量分析,表明随着冻融次数的增加,试样中细颗粒(<1μm)和细孔隙(<2μm)所占比例均提高。冻融作用对土体结构的破坏可能是导致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q_u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韩铁林,师俊平,陈蕴生,钟丽佳,蒲诚[9](2019)在《不同化学溶液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浆力学特征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不同化学溶液和冻融循环共同作用下砂浆物理力学特性进行室内试验,研究了溶液的酸碱性、浓度和化学成分对砂浆化学冻融损伤劣化程度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化学冻融后试样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化学溶液下砂浆的冻融损伤劣化机理进行了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溶液酸性越强,砂浆物理力学参数的冻融损伤劣化程度越大;冻融初期,碱性NaOH溶液抑制了砂浆的损伤劣化的程度,但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失。相同条件下,Na_2SO_4溶液加剧了砂浆的冻融损伤程度。试样抗折强度的化学冻融损伤劣化程度相对于其抗压强度要严重得多;同时,基于化学冻融前后砂浆的孔隙率建立损伤变量,来定量地描述砂浆化学冻融损伤的劣化程度。(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9年03期)
金佳旭,李世旺,梁冰,张二军,张平怡[10](2019)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坝的力学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寒区冻融环境条件下,尾矿砂的冻融、缩胀、损伤破坏给寒区尾矿坝工程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探究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坝变形规律,揭示其变形机制。采用自主设计的尾矿坝相似模型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冻结温度(-5、-25、-45℃)条件下,尾矿坝的变形规律模型试验。借助土压力、激光位移、孔隙水压力传感器,采用动态数据采集仪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冻融循环过程中尾矿坝各关键位置应力、变形、孔隙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坝体内应力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在冻融循环前期,尾矿坝各关键位置应力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冻融循环其他阶段。坝体内孔隙水压力随冻结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坝体越深,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幅度越大,周期性更强,也更具有规律性。冻结温度具有明显的位置效应,越靠近尾矿坝边缘,坝体变形量越大,变形速度越快。(本文来源于《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期刊2019年04期)
冻融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在反复冻融循环条件下充填体内部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运用核磁共振(NMR)技术对0、50、100和200次冻融循环后的试样细观结构损伤进行扫描,获得核磁共振弛豫时间T2谱,并对循环后试样进行拍照记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试样孔隙演化的规律和细观结构损伤的机理。结果表明:由T2分布曲线可以反映冻融循环作用下试样内部孔隙的演化和扩展特点;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表征材料孔隙率大小的T2谱面积呈现初期增加速度较快,后期增速减小的规律,其中小孔隙比例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大孔隙比例随次数增加而增大;通过探讨孔隙结构演化机理,提出冻融循环中渗透力和冻胀力共同作用是砂浆结合面出现破坏而形成连通裂隙的根本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冻融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王雪冬,李世宇,孙延峰,叶果.冻融循环作用对露天矿排土场土料土水特征的影响[J].煤田地质与勘探.2019
[2].杜晓方.基于NMR技术的充填体孔隙结构的冻融损伤演化特征[J].煤矿安全.2019
[3].赵恒策,魏霞,贺燕,于文竹,王涛.冻融对土壤团聚体特征以及可蚀性K值的影响[J].水土保持研究.2019
[4].何晓雁,郭磊,赵燕茹,李文超,张淑艳.利用冲击球压法评价BFCC冻融下的表面损伤特征[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
[5].张广泽,陈国庆,简大华,杨洋,蒋良文.不同温降速率下岩石冻融特征研究[J].铁道工程学报.2019
[6].孔玉华,朱龙飞,吴浩浩,傅平青,徐星凯.冻融条件和土壤湿度对森林土壤渗漏液溶解性有机质含量与光谱结构特征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19
[7].姚闯,吕世华,王婷,王俊锋,马翠丽.黄河源区多、少雪年土壤冻融特征分析[J].高原气象.2019
[8].杨忠平,李登华,邓仁峰,田鑫,任书霈.冻融循环对固化铅污染土强度与孔隙特征影响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19
[9].韩铁林,师俊平,陈蕴生,钟丽佳,蒲诚.不同化学溶液和冻融循环作用下砂浆力学特征的研究[J].实验力学.2019
[10].金佳旭,李世旺,梁冰,张二军,张平怡.冻融循环作用下尾矿坝的力学响应特征[J].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