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肥化论文_郭家和,曾雅欣,徐宛君,林永鸿,陈朝圳

导读:本文包含了堆肥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堆肥,废弃物,蔬菜,抗生素,微生物,药渣,垃圾。

堆肥化论文文献综述

郭家和,曾雅欣,徐宛君,林永鸿,陈朝圳[1](2019)在《添加绢云母对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许多研究都指出堆肥中添加矿物性材料有助于促进堆肥化过程及加速有机物质分解。因此,在环境及材料一致的条件下,添加不同比例绢云母进行堆肥制作,分别为A(0%)、B(2%)、C(6%)及D(12%)共4个处理,探讨混入绢云母后对于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堆肥外观变化部分,添加绢云母的3个处理组相较于未添加绢云母的处理,质地较为细致;堆肥期间温度变化上,D处理堆肥相较于其它处理能维持较稳定高温而有益于堆肥化;堆肥期间pH值的变化,初期皆呈现急剧上升情况,至第4个月后则逐渐趋缓至稳定。在碳氮比方面,不同处理的堆肥在完全腐熟后有显着差异,以A处理最低(8.7±0.3)、C处理最高(11.2±0.3);发芽率部分,C及D处理组有较高的发芽率(99%及97%);至于施用堆肥后植物生长变化上,通过ANOVA变异数分析显示,不同处理间无论是地上或是地下部长度及干重,添加绢云母皆显着优于未添加绢云母处理。综合而言,在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中适当添加绢云母有助于提高堆肥化,对于植株生长也有帮助。因此,可作为堆肥添加物参考选项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土壤与肥料》期刊2019年05期)

宋春丽[2](2019)在《蔬菜废弃物堆肥化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最佳有机物配比组合,及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化的影响,利用碧奥兰堆肥箱作为堆肥发酵仓,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添加水稻秸秆、杂草等材料调节含水量和C/N进行堆肥发酵试验。设置处理1(蔬菜+水稻秸秆)、处理2(蔬菜+水稻秸秆+杂草)、处理3(蔬菜+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3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温度、含水率、pH值、C/N以及发芽指数(G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可通过添加秸秆、杂草等进行堆肥发酵,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肥的第37天即完成发酵进程,而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同条件下需要50天。添加外源微生物能显着提高堆肥温度、延长堆肥高温时间、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同时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堆肥的腐熟,降低堆肥产品对植物发芽和生长的不良影响。(本文来源于《农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林利,吴大霞,刘晔,刘晓丹,袁尚鹏[3](2019)在《酒糟等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化及水稻育秧基质研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以农业有机废弃物酒糟为主要原料,制成高效水稻育秧基质。首先,以酒糟配合小麦秸秆、菇渣进行发酵腐熟试验,得到腐熟基质原料。然后,以蛭石、珍珠岩为辅料制成不同配比的基质进行水稻育秧试验,筛选高效水稻育秧基质。结果表明,通过堆肥发酵得到的腐熟堆肥,可作为水稻育秧基质的原料,以(酒糟+秸秆)堆肥60%+蛭石30%+珍珠岩10%(T6)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在水稻幼苗的株高,全氮、磷、钾含量,根系活力等方面显着优于市售商品基质(T8)处理,分别比T8处理增加13.94%、12.68%、24.62%、5.77%、15.78%,是较理想的水稻育秧基质。(本文来源于《土壤》期刊2019年04期)

李火金,蔡尽忠[4](2019)在《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概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堆肥技术是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一种有效且重要的手段。本文对蔬菜废弃物的性质、堆肥化技术、堆肥工艺、工艺参数及其优化研究进行概述,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教学》期刊2019年07期)

肖祖飞[5](2019)在《制药污泥的堆肥化对抗生素降解及ARGs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国和消费国。随着制药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制药污泥,若处置不当,容易引发抗生素(antibiotic)和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简称ARGs)的富集,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另一方面,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特别是对有机蔬菜的需求一直在快速增长。然而,有机生产过程中引入更多的ARGs和抗生素抗性菌(antibiotic resistance bacteria简称ARB)的风险往往被忽视。本研究以青霉素制药污泥堆肥化为基础研究,同时进一步研究了施用不同污泥肥料对土壤及作物根和叶表中ARGs多样性和丰度的影响,为青霉素制药污泥资源化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概括如下:(1)以制药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葡萄糖、蔗糖、玉米秸秆粉及其混合物作为外加碳源和添加竹炭,研究不同类型的外加碳源及竹炭对堆肥系统一次发酵周期内温度、有机质等理化参数变化及青霉素的降解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堆体中有机质含量与外加碳源的量呈正比,堆体中有机质的质量分数随堆肥时间不断下降且趋于稳定。温度是青霉素降解的主要影响因素。外加碳源增加了堆体溶解性有机质质量分数,生物可利用碳源的增加促进了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转化作用,并有助于提高堆肥过程温度。在堆肥周期内外加碳源可以提高青霉素的降解速率(15 d内对照组青霉素降解率为94.44%,其他组均大于95%),且外加蔗糖与玉米秸秆粉的混合碳源处理组青霉素降解速率最快(15 d内降解率可达到99.08%)。堆肥过程中升温阶段(中温阶段和高温阶段)青霉素含量与温度呈负相关(P<0.01),与溶解性有机碳呈正相关(P<0.01)。15d内所有处理组青霉素降解率均可以达到90%以上,同时筛选出污泥肥料为T1-2、T2-2、T3-1。(2)基于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堆肥过程中各阶段堆肥样品中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_(-CTX-M-1)、bla_(-CMY)、bla_(-OXA-23)、bla_(-TEM)、bla_(-NDM-1)和bla_(CEP-02)基因)进行定性和绝对定量,初步探讨制药污泥堆肥过程中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_(-CTX-M-1)、bla_(-CMY)、bla_(-OXA-23)、bla_(-TEM)、bla_(-NDM-1)和bla_(CEP-02)基因)的数量变化。研究发现,高温好氧堆肥对β-内酰胺类抗性基因(bla_(-TEM)、bla_(-NDM-1)和bla_(CEP-02)基因)数量有一定的消减作用,但是对于堆肥过程中ARGs的多样性和堆肥条件的控制仍需进一步研究。(3)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了施用污泥肥料对青菜非根际土、根际土以及作物根和叶表面ARGs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污泥肥料能够增加非根际土、根际土、根和青菜(苏州青)叶际的ARGs丰度和多样性。Veen分析发现污泥肥料、非根际土、根际土、根和叶际样品中特有和共有的ARGs,说明污泥肥料施用后的土壤是叶际的ARGs的一个主要来源。对不同处理的非根际土、根际土、根和叶际共有操作分类单元(OTUs)与其携带的ARGs进行采用Mantel test和Procrustes test的分析,说明共有的OTUs对叶际的ARGs的组成有显着的影响。综合分析,可以推断出污泥肥料中的ARGs可以以微生物为媒介,通过土壤-植物体系进行扩散,最终转移到植物叶际,而在这一过程中根发挥着桥梁纽带的作用。(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9-06-01)

余佩瑶[6](2019)在《堆肥化处理技术去除鸡粪中多种抗生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生素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抗生素在畜禽体内不能被完全吸收利用,部分抗生素随粪便的农用进入到环境中,产生生态毒理效应,甚至会诱导抗性基因产生,从而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以常见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四环素Tetracycline TCT、土霉素Oxytetracycline OTC、诺氟沙星Norfloxacin NOR、恩诺沙星Enrofloxacin ENR、磺胺二甲嘧啶Sulfamethazine SMZ、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 SMX)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畜禽粪便中6种抗生素的方法,并通过正交实验控制堆肥条件,探究同时对6种抗生素去除效果达到最优的堆肥条件,以提高堆肥化处理技术去除多种抗生素的效果,并讨论了好氧堆肥中多种抗生素的去除速率与堆体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检测鸡粪中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的方法,在0.5~100 mg·L-浓度范围内,所有目标物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在0.9999~1之间,该方法检出限为1.3~6.7μg·kg--1,定量限为3.5~9.2μg·kg-1,加标回收率达到70.0%~116.3%,相对标准偏差在1.2%~16.6%。应用该方法对辽宁抚顺某养鸡场鸡粪样品进行检测,该养鸡场鸡粪样品中喹诺酮类和磺胺类抗生素均被检测出,诺氟沙星和恩诺沙星(喹诺酮类)含量为未测出(ND)~9.23mg·kg-1和1.57~7.69mg·kg-1;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类)含量为2.02~13.05 mg·kg-1,磺胺甲恶错、土霉素和四环素未测出。2通过3因素(翻堆频率,含水率和鸡粪锯末质量比)3水平正交实验来确定最优堆肥工艺参数,根据抗生素的去除情况,对实验中影响抗生素去除的各因素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最终确定正交实验的最优堆肥工艺参数组合是A2B3C3组合,即当翻堆频率为3次/天—含水率60%—鸡粪锯末质量比为2:1时,6种抗生素去除率最高;通过对各因素考察可得出各因素对堆肥实验的影响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分别为:翻堆频率>含水率>鸡粪锯末质量比。3在堆肥过程中,堆体的总碳(TC)和有机质(OM)含量在整个堆肥过程中持续降低,分别减少了 11.9%和28.9%,高温期微生物分解能力较强,其下降速率较快,高温期过后微生物活性降低,分解速率减缓;总氮(TN)含量先下降后上升,总体增加0.27;碳氮比(C/N比)呈轻微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后稳定在25.9。4堆肥42天,6种抗生素的去除率达到了 92.73%-98.96%,其中诺氟沙星NOR)去除效果最好,达到98.96%,土霉素(OTC)的去除效果最差,仅为92.73%。六种抗生素的浓度(C)和时间(t)的曲线图具有良好的指数关系,所有抗生素的浓度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系数(R2)达到0.96-0.99,土霉素,四环素,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和恩诺沙星的半衰期分别为1.7,2.9,2.8,2.3,1.3和2.9天,降解速率快慢为:磺胺甲恶错>诺氟沙星>磺胺二甲嘧啶>四环素>恩诺沙星>土霉素。(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杨玉欣[7](2019)在《蔬菜残体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蔬菜秸秆具有含水率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分解腐烂等理化性质。这些蔬菜残体处理不当自然腐烂,发出恶臭,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且浪费了蔬菜残体中的营养成分,使之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若将这些蔬菜秸秆进行高温堆肥,不仅可以杀灭其中的病原微生物,获得的堆肥产品还可作为肥料使用,不仅可提高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品质,还能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本试验以茄果类秸秆和瓜类秸秆为原料,设置了添加发酵菌剂和猪粪等不同的8个配方处理,通过不同配方处理在堆肥过程中温度、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酶活性等动态变化,以探索适合茄果类秸秆和瓜类秸秆废弃物堆肥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优化蔬菜秸秆类堆肥处置工艺,主要结论如下:1、果菜类秸秆堆肥过程中,由于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使堆肥物料温度快速升高,堆体内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变化从而影响堆肥发酵过程中物料的pH、EC、含水率、有机质、氮磷钾等理化性质变化,通过对堆肥物料理化性质的分析来判断果菜类秸秆堆肥发酵腐熟的程度。2、堆肥的本质就是利用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分泌的酶分解有机物,所以物料酶活性变化对堆肥的进程影响较大,通过对堆肥过程中物料纤维素酶、淀粉酶、脲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及蛋白酶活性的变化检测分析可知,脲酶活性的变化总体均呈下降趋势,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先升高后下降;纤维素酶与淀粉酶的最高活性在堆肥刚进入高温期出现,与脲酶活性变化相近;多酚氧化酶活性则随着堆肥的延续呈先升高后降低,在堆肥高温期达到最大酶活性。3、蔬菜残体所有堆肥处理,堆肥过程中物料均升温迅速,很快进入堆肥高温阶段,根据堆肥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研究,蔬菜残体堆肥在28d即可达到堆肥腐熟,符合满足堆肥无害化处理的要求。4、堆肥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分解蔬菜残体释放热量使得堆体温度迅速升高,因此,通过堆肥温度与各种酶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得出可知:纤维素酶活性和淀粉酶活性与温度之间存在着极显着正相关性(P<0.01);脲酶、多酚氧化酶、磷酸酶、蛋白酶活性变化与温度间无差异性显着,这几种酶活性的变化与温度有关,但受温度的影响较小。所以,在堆肥过程中高温期的增长,有利于蔬菜残体有机质的转化与分解。5、比较添加菌剂和未接种菌剂的堆肥处理过程中温度、pH、EC、含水率、有机质、氮磷钾等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研究结果可知,茄果类秸秆和瓜类秸秆的堆肥处置过程接种发酵菌剂与否其差异不显着,均可使堆肥达到快速腐熟要求。(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田雪,马旭光,胡代燕,彭红,谢兵华[8](2019)在《中药渣堆肥化过程中猪粪添加量对堆肥进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白屈菜、叁七、麦冬等混合中药渣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适量的猪粪调控堆肥原料中的碳氮比分别为25、30、35和40,在初始含水率为65%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室规模好氧堆肥。通过分析堆肥化过程中的温度、pH值、减重、铵态氮、木质纤维素含量动态变化以及种子发芽指数,评价碳氮比对中药渣堆肥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N比能够显着影响中药渣堆肥过程。在合适的碳氮比条件下,堆肥反应剧烈,升温迅速;其中C/N 35处理比其他各处理提前2~6 d,高温期维持时间为9 d。在添加适量猪粪后,中药渣中的纤维素类物质和可溶性物质,均被有效降解,其中C/N 35条件下,降解率最高。在C/N比高于25的条件下中药渣能充分腐熟,当C/N比为35时,堆肥中氨氮含量最低,GI高达101.5%。中药渣是优质的堆肥原料,当C/N比处于30~40之间时,堆肥物料能够充分腐熟。(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迟迅[9](2019)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村经济条件改善,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大幅增长也导致了垃圾的运输处理压力剧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处理方式粗放,资源转化不够,浪费了大量有机资源,迫切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化处理。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处理与资源化的前提。在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对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展开调查,以得到生活垃圾的产量及变化规律,为收集处理方式提供了依据。从山东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中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村庄作为研究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的对象,分别是临沂市费县蔡庄村,泰安市泰山区黄家庄,淄博市博山区桥东村。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叁个村庄的生活垃圾人均每日产生量分别为482.95g/(人·d)、529.91g/(人·d)、486.54g/(人·d)。根据跟踪调查结果并结合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利用的原则,本研究提出了将农村生活垃圾分为可堆肥垃圾、可变卖垃圾、惰性垃圾、危险废物和其他垃圾的5类分类法。可堆肥垃圾所占的比例最高,可回收垃圾次之,主要为纸壳、酒瓶等,重量在临近年底会有大幅增长,惰性垃圾会在某个月份集中出现,但总量不多。对无毒无害的生活垃圾坚持就地处理,可堆肥垃圾由保洁员定时收集,经过堆肥化设施实现就地资源化;可变卖垃圾由村民卖至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惰性垃圾中可再生利用的材料可填坑造地、铺路或就近掩埋,由农户运至村内指定地点存放,禁止城市惰性垃圾进入农村;危险废物由村民自行投放至危险废物收集容器或在垃圾收集时交由保洁员送至镇有害垃圾存贮点,再由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到区县级有害垃圾贮存设施进行运输处置;其他垃圾按照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系统要求进行运输和处理。其他垃圾、惰性垃圾和危险废物共占近30%,可见将可堆肥垃圾资源化和可变卖垃圾回收再利用后,垃圾的处理量大大减小。以可堆肥垃圾本地化处理与资源利用为目标,对其进行好氧堆肥,针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状况、人口密度,提出了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堆肥化设施。以课题组设计建设的被动式垃圾堆肥房为研究重点,提出了其结构、组成、生产工艺流程和污染控制方法,研究了其堆肥工艺。堆肥产品的质量检测指标均符合生物有机肥产品技术指标要求,符合生物有机肥标准(NY844-2012)。被动式垃圾堆肥房每年能处理663t可堆肥垃圾,且其建设选址合理,并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后,排放的污染物都实现达标。因此,在本研究提出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法的基础之上,并以对无毒无害的生活垃圾坚持就地处理为原则,能够使外运的生活垃圾量最小化,减少垃圾处置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万合锋,武玉祥,聂飞,杨广明,黄振兴[10](2019)在《农业废物堆肥化处理技术控制简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农村有机固体废弃物增多。堆肥是处理有机固体废弃物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结合农村发展实际,就堆肥的腐熟判断、因子控制和理化性质变化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控制堆肥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提高堆肥的质量和效果。(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堆肥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探讨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的最佳有机物配比组合,及添加微生物菌剂对蔬菜废弃物堆肥化的影响,利用碧奥兰堆肥箱作为堆肥发酵仓,以蔬菜废弃物为原料,通过添加水稻秸秆、杂草等材料调节含水量和C/N进行堆肥发酵试验。设置处理1(蔬菜+水稻秸秆)、处理2(蔬菜+水稻秸秆+杂草)、处理3(蔬菜+水稻秸秆+微生物菌剂)3个处理,测定各处理的温度、含水率、pH值、C/N以及发芽指数(G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蔬菜废弃物可通过添加秸秆、杂草等进行堆肥发酵,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的。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堆肥的第37天即完成发酵进程,而未添加微生物菌剂的处理在同条件下需要50天。添加外源微生物能显着提高堆肥温度、延长堆肥高温时间、加快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缩短堆肥发酵周期。同时添加微生物菌剂可以促进堆肥的腐熟,降低堆肥产品对植物发芽和生长的不良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堆肥化论文参考文献

[1].郭家和,曾雅欣,徐宛君,林永鸿,陈朝圳.添加绢云母对菇类太空包废料堆肥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9

[2].宋春丽.蔬菜废弃物堆肥化技术研究[J].农学学报.2019

[3].张林利,吴大霞,刘晔,刘晓丹,袁尚鹏.酒糟等农业废弃物的堆肥化及水稻育秧基质研发[J].土壤.2019

[4].李火金,蔡尽忠.蔬菜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概述[J].生物学教学.2019

[5].肖祖飞.制药污泥的堆肥化对抗生素降解及ARGs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

[6].余佩瑶.堆肥化处理技术去除鸡粪中多种抗生素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7].杨玉欣.蔬菜残体堆肥化过程中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动态变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8].田雪,马旭光,胡代燕,彭红,谢兵华.中药渣堆肥化过程中猪粪添加量对堆肥进程的影响[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9].迟迅.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技术与堆肥化设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10].万合锋,武玉祥,聂飞,杨广明,黄振兴.农业废物堆肥化处理技术控制简述[J].浙江农业科学.2019

论文知识图

几种污泥处置技术在我国所占的比例堆肥化过程NH4+、NO3-含量变化堆肥化过程中潜在硝化能力变化堆肥化过程真菌18SrDNA的DGGE电...(a)与C/N(b)的变化曲线蚯蚓粪环境扫描电镜照片

标签:;  ;  ;  ;  ;  ;  ;  

堆肥化论文_郭家和,曾雅欣,徐宛君,林永鸿,陈朝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