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滤光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滤光,乙烷,甲烷,光学薄膜,迭代法,电子束,品质。
滤光膜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王加真,张昕昱,金星,黄家春,陈莹莹[1](2019)在《可用于光伏农业的反射滤光膜对贵州茶叶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新型光伏农业技术在茶园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设置茶园小区试验,采用将光热通过性能不同的3种滤光膜贴在光伏发电玻璃基片上覆盖茶蓬面与无膜对照的方法,结合生长期间茶园温度、光照等气象数据,分析不同滤光膜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在春季和夏季,茶树经3种光热透过性能不同的滤光膜覆盖处理后,茶叶一芽1叶的品质均发生变化,能同时阻隔紫外线及红外线且选择性通过红蓝光的反射滤光膜(膜3)的表现最佳,较对照而言,春季弱光环境下,能显着降低茶叶色素含量,对氨基酸含量没有影响;在夏季高温强光季节,显着增加茶叶色素和氨基酸含量,显着降低茶多酚含量;茶水浸出物含量在春夏季均显着下降。【结论】夏季茶园采用能同时阻隔紫外线、红外线且选择性通过红蓝光的反射滤光膜(膜3),能通过调控茶树树冠光热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茶鲜叶品质。在夏季茶园实施"茶+光伏"有一定的可行性,有望实现太阳能和茶园的高效利用。(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丹,田淑芬,张娜,苏宏,商佳胤[2](2019)在《不同颜色滤光膜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不同颜色滤光膜对葡萄外观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长势一致且结果部位相同的‘巨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进行套袋处理,设6种套袋颜色,采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皮的色差值、花青素含量和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及质构参数,其中紫色处理的质构参数显着高于其余处理;黄色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本文来源于《中外葡萄与葡萄酒》期刊2019年06期)
岳威,梁灵芬,王嘉欣,张阔,刘连泽[3](2019)在《3.7~4.8μm中红外带通滤光膜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光学薄膜理论为出发点,系统介绍了3.7~4.8μm带通滤光膜的理论设计与优化、实际生产制备以及成品测试方法。考虑到膜料性能及膜层匹配等问题,分别选用锗和一氧化硅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并以氧化铝作为薄膜基底。确定了滤光膜的基础膜系,并使用Filmaster软件对膜系进行了设计和优化计算。在薄膜蒸镀过程中,根据材料选取合适的镀制工艺。通过温度控制、离子辅助等方法研制出了可靠性与光谱特性皆优的带通滤光膜,并对其光谱特性及膜层质量等进行了测试。根据设计目标修改工艺参数,最终确定可行的工艺流程,从而研制出了符合光学性能设计指标的3.7~4.8μm带通滤光膜。(本文来源于《红外》期刊2019年08期)
王平贵,付秀华,张静,刘冬梅[4](2019)在《NDIR乙烷气体传感器中滤光膜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NDIR乙烷气体传感器的使用要求,对气体探测系统中的滤光膜进行研制。根据甲烷与乙烷气体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红外探测器的响应度以及系统的灵敏度确定了滤光膜的技术参数。选用Ge和Nb2O5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薄膜材料,根据拆分技术原理并借助膜系设计软件完成了滤光膜的双面设计,解决了滤光膜截止区域宽,且单面设计膜层应力过大的问题。采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真空镀膜的方法,制备的滤光膜在中心波长6.7μm处的透过率为72.09%,半峰值带宽为301nm,2.5~6.3μm和7.1~10μm的平均透过率为0.13%和0.01%,减小了其余干扰气体的影响,提高了探测系统的信噪比。薄膜样品经过了附着力测试,满足系统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卓,吴博琦,史公莱[5](2019)在《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带通滤光膜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为满足光学系统对滤光膜的要求,提出一种800~1000 nm带通滤光膜,以实现夜间大视觉范围、降低背景中杂散光干扰以及提高成像质量的要求。针对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带通滤光膜的参数要求,以薄膜材料应用技术为基础,优化、设计带通滤光膜系结构。采用OTFC-1300镀膜机制备薄膜,建立评价函数,通过牛顿迭代法优化薄膜结构,调节敏感膜层厚度,优化工艺,解决了实际镀制的薄膜通带中心区域透过率低,以及光谱曲线边缘起伏震荡大的问题,最终制作了光学性能好的滤光膜。测试表明:在800~100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大于99%,在380~78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小于3%,在1064~1270 nm波段平均透过率小于2%,该滤光膜可以满足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环境使用要求。(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曹芳[6](2019)在《近红外线吸收性滤光膜用压敏胶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压敏胶是一类低模量体系,构成物包括线性柔性基体树脂、增塑剂、增粘剂等,能够通过溶解、分散或热熔过程产生特殊的粘弹性,同时具备液体黏性性质和固体弹性性质,作为精细化工产品在胶带、标签、汽车内饰、包装、固定等粘接部位被广为使用。其中的用途之一是在平板显示器部分层间起粘接作用。这是由于近红外线吸收性光学滤光膜(能够过滤平板显示器释放出的近红外线,从而避免近红外遥控或红外通信端口受到干扰)树脂玻璃化温度较高,自身无粘接性能,需要使用压敏胶进行各过滤层与显示器之间的粘接。而目前显示器产品在制造设计及商品化批量生产中,一般使用丙烯酸酯压敏胶将滤光膜粘附到玻璃基板上,这就额外增加了一层胶黏剂粘合层,一方面增加了精密涂布次数,使制备周期加长,生产效率降低;一方面增加了平板显示器的成品厚度,违背了目前对于平板显示器“轻薄化”的发展需求。本论文旨在选用最优的近红外线吸收染料,并通过将近红外线吸收染料分散在压敏胶粘合层中,使压敏胶作为近红外线吸收染料的载体,在不影响染料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实现近红外线的良好过滤,研制出一种能够吸收近红外线光学滤光膜用的压敏胶,同时该压敏胶又具备良好的粘接性能、耐湿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对酞菁类染料及二亚铵盐类染料等两种常用的近红外线吸收染料制备出的滤光膜样分别进行耐湿热、耐高温、吸收范围、透过率等方面的性能测试,确定了二亚铵盐类染料作为平板显示器用近红外线吸收染料具有更好的使用性能。2、二亚铵盐类染料与普通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难以兼容,烘干后二亚铵盐会从丙烯酸酯压敏胶析出。通过实验研究出了黏性单体含量对压敏胶与二亚铵盐兼容性的影响规律,排除了添加极性成分的可行性后,最终通过减少非极性的丙烯酸丁酯的含量增加了兼容性。3、利用了新的增加剥离强度机理,取代了传统压敏胶依靠软单体长链烷基来提供剥离强度的方式,重新设计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的结构,利用烷氧基与玻璃表面硅羟基之间的氢键作用,有效提高了压敏胶的剥离强度,弥补了黏性单体含量减少造成剥离强度下降的问题。4、从理论上分析共聚物组成、共聚物结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化学交联及物理交联等方面对丙烯酸酯压敏胶性能的影响,研究压敏胶的基础黏附特性、理化特性、抗剥离特性、初黏特性、抗蠕变特性等性能变化情况,通过选择不同的原料种类和用量,改善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与二亚铵盐染料之间兼容性,平衡了压敏胶的叁大性能指标(初粘力、剥离强度、持黏力)。同时,实验发现制得的光学滤光膜用压敏胶在80℃老化时耐老化性能较差,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二亚铵盐类染料被残存的引发剂分解出的自由基所氧化,导致压敏胶试样变黄以及耐老化性能较差。采用延长反应时间的办法显着提高了压敏胶的耐老化性能。对普通丙烯酸酯压敏胶进行改性使压敏胶能与二亚铵盐类近红外线吸收染料兼容的前提下又能兼具压敏胶胶黏性能,使得平板显示器生产周期缩短,精密涂布次数减半,生产成本降低的同时提高滤光膜的制造效率,对平板显示器件“轻薄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22)
黄宏[7](2019)在《基于紫外探测系统反射式滤光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光学事业的不断发展,紫外探测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开始朝着全方位、高标准的方向发展,而滤光片作为紫外探测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紫外探测系统的使用需求,本课题研究了一种紫外滤光膜,该滤光膜能满足深紫外波段高反射,近紫外到可见光波段高透射的技术要求。基于光学薄膜设计理论,选取Al_2O_3、AlF_3作为高低折射率材料,在JGS1基底上完成了膜系设计。通过采用双面拆分法解决了单面膜层过厚的问题,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离子辅助沉积技术对薄膜材料在深紫外波段的影响,采用透射率轮廓法拟合了材料的光学常数,通过反复实验优化了沉积工艺参数,通过对实验测试结果和理论设计的对比分析,建立了膜层厚度与电子束蒸发特性的函数关系,借助膜系设计软件模拟了误差对光谱的影响。通过对工艺的改进有效提高了滤光膜的技术指标,最终制备的滤光膜在200~270nm波段平均反射率为77.96%,在290~700nm波段平均透射率为96.29%,满足探测系统使用需求。(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刘文奇[8](2019)在《甲烷气体探测系统红外双波段滤光膜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红外探测技术的发展,气体红外热成像探测技术在气体探测领域的应用日趋广泛。被动式气体红外热成像探测具有结构简单、探测视场大、非接触且动态直观等优点,可用于甲烷和天然气的泄露探测,逐渐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现有的被动式甲烷气体红外热成像探测系统仅能探测甲烷单个红外特征吸收峰,同时探测两个红外特征吸收峰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灵敏度。本文以单晶锗为基底,Ge和ZnS为高、低折射率材料研制了一种红外双波段滤光膜,能够在有效截止背景噪声的同时,满足探测系统同时探测甲烷两个红外特征吸收峰的需求。基于薄膜光学系统设计理论,以6.0μm为截止带分界点,提出了具有较高实验可行性的拆分设计方案;通过实验探究ZnS膜层折射率与离子束流的关系,获得了折射率(3μm)小于2.20且薄膜稳定性良好的ZnS膜层,拓宽了截止波段范围并消除了截止波段上的刺峰,实现了前表面膜系的设计;在后表面膜系设计中,选择了有少数可控薄层的膜系设计结果,减少了非周期窄带滤光膜的分析变量,降低了膜系物理厚度并提高了优化效果,有效提高了后表面膜系的实验可行性。在膜系制备中,通过实验探究沉积温度与Ge膜层聚集密度的关系,得到了满足Ge膜层光谱稳定性的最低沉积温度,有助于获取折射率更低的ZnS膜层;提出了环形ZnS膜料蒸镀工艺,获得了稳定的ZnS的沉积速率,有助于稳定ZnS的Tooling值并消除薄膜表面麻点,该工艺能有效提高ZnS材料用于红外滤光膜研制的可靠性,降低了红外滤光膜系的制备难度并改善了薄膜外观。通过两次反演分析控制膜系设计阶段引入的敏感薄层,使滤光膜较为容易地达到了光谱要求。经测试,研制的双波段滤光膜在3.31μm和7.67μm透过率分别为89.25%、81.97%,截止波段3.71~7.47μm和7.87~10μm的平均透过率分别为0.36%和0.36%。滤光膜通过了耐环境和光谱稳定性测试,将其应用在甲烷探测系统中有效提高了采集图像的对比度,达到了提高系统的灵敏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平贵[9](2019)在《红外滤光膜的研究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甲烷和乙烷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并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实现对甲烷与乙烷气体的实时定量监测有着重要意义。相比于其他气体探测器,非分光红外光学吸收型气体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选择性好、响应时间短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满足非分光红外光学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的探测要求,本文分析了光学滤波器对气体探测系统的影响,研制了一种中心探测波长透过,其余波段截止的光学滤波器。通过对甲烷与乙烷气体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进行研究,确定了目标探测气体的特征吸收波长,选择红外光源和红外探测器,最终搭建了3.3μm中波气体探测系统。根据甲烷与乙烷气体的红外吸收系数、光源强度、探测器响应度以及其他干扰气体的吸收光谱,对红外滤光膜带宽与气体探测系统灵敏度和透射光强的函数关系进行研究,并建立新型评价函数,通过使用Mathcad软件模拟分析确定红外滤光膜的技术指标。根据材料光学特性,选择光电二极管和砷化镓作为基底材料,Ge和Nb_2O_5分别作为高低折射率薄膜材料,依据光学薄膜理论,使用TFCalc软件设计出3.3μm、6.7μm和7.6μm带通滤光膜,并使用直流脉冲磁控溅射设备成功制备出薄膜样品。对薄膜样品进行性能测试,满足探测系统的使用要求。同时对搭建的3.3μm中波气体传感器进行了光电流响应测试和环境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应用光学滤波器能够有效地降低干扰气体对目标气体探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张金豹,王明慧,耿浩,史成浡,孙亚威[10](2019)在《时间监控法制备窄带滤光膜系工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规整全介质窄带滤光膜系初始结构,采用光学薄膜软件中单纯形算法优化出了所需光谱特性曲线,并对制备结果进行了拟合反演,依靠时间监控的离子束溅射镀膜机制备了中心波长950±2 nm,半宽度50 nm,峰值透过率大于90%,截止透射率小于0. 5%的窄带滤光膜系。(本文来源于《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滤光膜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不同颜色滤光膜对葡萄外观品质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长势一致且结果部位相同的‘巨玫瑰’葡萄植株为试材进行套袋处理,设6种套袋颜色,采后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还原糖、VC、叶绿素和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套袋处理可以提高果皮的色差值、花青素含量和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及质构参数,其中紫色处理的质构参数显着高于其余处理;黄色处理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VC含量显着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滤光膜论文参考文献
[1].王加真,张昕昱,金星,黄家春,陈莹莹.可用于光伏农业的反射滤光膜对贵州茶叶品质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9
[2].王丹,田淑芬,张娜,苏宏,商佳胤.不同颜色滤光膜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9
[3].岳威,梁灵芬,王嘉欣,张阔,刘连泽.3.7~4.8μm中红外带通滤光膜研制[J].红外.2019
[4].王平贵,付秀华,张静,刘冬梅.NDIR乙烷气体传感器中滤光膜的研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5].李卓,吴博琦,史公莱.车载主动式红外夜视系统中带通滤光膜工艺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9
[6].曹芳.近红外线吸收性滤光膜用压敏胶制备与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9
[7].黄宏.基于紫外探测系统反射式滤光膜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8].刘文奇.甲烷气体探测系统红外双波段滤光膜的研制[D].长春理工大学.2019
[9].王平贵.红外滤光膜的研究及其在气体传感器中的应用[D].长春理工大学.2019
[10].张金豹,王明慧,耿浩,史成浡,孙亚威.时间监控法制备窄带滤光膜系工艺技术[J].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