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模内铆合机,包括有自下往上依次平行设置的下模座(1)、浮动板(2)、铆合顶针安装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座(1)设有顶升弹簧(5),所述顶升弹簧(5)的上端抵靠有产品浮升板(6),所述下模座(1)还通过第一氮气弹簧(7)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所述浮动板(2)设有铆合头(8),所述铆合头(8)内设有铆合通孔(9)、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送螺丝机构(10)以及螺丝治具(11),所述浮动板(2)上连接有气缸(12)的输出端,所述气缸(12)安装于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设有铆合顶针(13)。本实用新型具有铆合效率高、占用周转空间小的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下往上依次平行设置的下模座(1)、浮动板(2)、铆合顶针安装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座(1)设有顶升弹簧(5),所述顶升弹簧(5)的上端抵靠有产品浮升板(6),所述下模座(1)还通过第一氮气弹簧(7)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所述浮动板(2)设有铆合头(8),所述铆合头(8)内设有铆合通孔(9)、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送螺丝机构(10)以及螺丝治具(11),所述浮动板(2)上连接有气缸(12)的输出端,所述气缸(12)安装于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设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铆合顶针(13);所述上模板(4)通过第二氮气弹簧(14)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
设计方案
1.一种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自下往上依次平行设置的下模座(1)、浮动板(2)、铆合顶针安装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座(1)设有顶升弹簧(5),所述顶升弹簧(5)的上端抵靠有产品浮升板(6),所述下模座(1)还通过第一氮气弹簧(7)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所述浮动板(2)设有铆合头(8),所述铆合头(8)内设有铆合通孔(9)、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送螺丝机构(10)以及螺丝治具(11),所述浮动板(2)上连接有气缸(12)的输出端,所述气缸(12)安装于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设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铆合顶针(13);所述上模板(4)通过第二氮气弹簧(14)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螺丝机构(10)包括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连通的螺丝进料通孔(15)和设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拨料机构(16),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还连接有螺丝输送软管(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拨料机构(16)包括有位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两侧的拨料块(18),每一所述拨料块(18)上部靠近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一侧与所述铆合头(8)销接,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侧壁上成型有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侧壁的盲孔底部与所述拨料块(18)的上端面之间抵靠有第一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推动两个所述拨料块(18)的下部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治具(11)包括有分别设于所述铆合通孔(9)前后两侧的一组活动挂片(21);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销接于所述铆合头(8),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向远离所述铆合通孔(9)方向延伸有凸肩(22),所述铆合头(8)成型有位于所述凸肩(22)上方且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凸肩(22)的上端面与对应的盲孔底部之间抵靠有第二复位弹簧(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凸肩(22)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铆合头(8)的限位销(2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内铆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板(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25),所述第二导柱(25)穿过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后其顶端螺接有限位介子(26)限制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的行程。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模具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内铆合机。
背景技术
铆合与冲压均是五金件加工领域的常用工艺,现需要生产一种五金产品,并且在该产品上铆合一螺丝用于固定其它物件;在原来的工艺中:首先,将板料经冲压模具冲压成型;然后,人工将冲压成型的产品集中运输到铆合专区;最后,通过人工上料的方式,使用上半自动铆合机将螺丝与产品铆合;然而,这种工艺中存在着人工操作效率低、运输成本高、占用过多周转空间等不足之处,不利于越来越快的工业化生产节奏。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改善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内攻牙机,设于五金产品的冲压级进模,将螺丝铆合至冲压成型的五金产品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模内铆合机,包括有自下往上依次平行设置的下模座(1)、浮动板(2)、铆合顶针安装板(3)和上模板(4);所述下模座(1)设有顶升弹簧(5),所述顶升弹簧(5)的上端抵靠有产品浮升板(6),所述下模座(1)还通过第一氮气弹簧(7)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所述浮动板(2)设有铆合头(8),所述铆合头(8)内设有铆合通孔(9)、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送螺丝机构(10)以及螺丝治具(11),所述浮动板(2)上连接有气缸(12)的输出端,所述气缸(12)安装于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设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铆合顶针(13);所述上模板(4)通过第二氮气弹簧(14)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
优选的,所述送螺丝机构(10)包括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连通的螺丝进料通孔(15)和设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拨料机构(16),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还连接有螺丝输送软管(17)。
优选的,所述拨料机构(16)包括有位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两侧的拨料块(18),每一所述拨料块(18)上部靠近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一侧与所述铆合头(8)销接,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侧壁上成型有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侧壁的盲孔底部与所述拨料块18的上端面之间抵靠有第一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推动两个所述拨料块(18)的下部夹紧。
优选的,所述螺丝治具(11)包括有分别设于所述铆合通孔(9)前后两侧的一组活动挂片(21);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销接于所述铆合头(8),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向远离所述铆合通孔(9)方向延伸有凸肩(22),所述铆合头(8)成型有位于所述凸肩(22)上方且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凸肩(22)的上端面与对应的盲孔底部之间抵靠有第二复位弹簧(23)。
优选的,每一所述凸肩(22)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铆合头(8)的限位销(24)。
优选的,所述浮动板(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25),所述第二导柱(25)穿过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后其顶端螺接有限位介子(26)限制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的行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当冲压成型的产品置于产品浮升板后,上模板通过第二氮气弹簧推动浮动板下行,浮动板下行时将产品以及产品浮升板下压到下模座上进行定位,最后气缸带动铆合顶针固定板和铆合顶针一起下行将铆合头内的螺丝铆合至五金产品上;这种自动化铆合方式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效率,同时减少了运输成本,节省了产品的周转空间,更适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拨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螺丝治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下模座,(2)浮动板,(3)铆合顶针安装板,(4)上模板,(5)顶升弹簧,(6)产品浮升板,(7)第一氮气弹簧,(8)铆合头,(9)铆合通孔,(10)送螺丝机构,(11)螺丝治具,(12)气缸,(13)铆合顶针,(14)第二氮气弹簧,(15)螺丝进料通孔,(16)拨料机构,(17)螺丝输送软管,(18)拨料块,(19)第一销轴,(20)第一复位弹簧,(21)活动挂片,(22)凸肩,(23)第二复位弹簧,(24)限位销,(25)第二导柱,(26)限位介子,(27)第一导柱,(28)垫板,(29)限位块,(30)气缸主轴连接块,(31)第二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
一种模内铆合机,包括有自下往上依次平行设置的下模座1、浮动板2、铆合顶针安装板3和上模板4。
所述下模座1设有若干第一导柱27,所述下模座1上还设有垫板28,所述垫板28两侧均向上成型有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的限位块29,所述第一导柱27依次穿过所述垫板28、所述限位块29后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具体地说,可以是所述浮动板2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柱26配合的导向孔(图中未示出);所述下模座1上的垫板28设有多个顶升弹簧5,所述顶升弹簧5的上端抵靠有产品浮升板6。
所述下模座1还通过第一氮气弹簧7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所述浮动板2设有铆合头8,所述铆合头8内设有铆合通孔9、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送螺丝机构10以及螺丝治具11;所述浮动板2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气缸主轴连接块30,所述气缸主轴连接块30螺丝连接有气缸12的输出端,所述气缸12安装于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设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配合的铆合顶针13。
所述上模板4通过第二氮气弹簧14与所述浮动板2配合,具体地说,所述上模板4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氮气弹簧14,当所述上模板4下行时,通过所述第二氮气弹簧推动所述浮动板2,所述第二氮气弹簧14起到了较好的缓冲作用,防止所述浮动板3被压坏。
进一步的,所述送螺丝机构10包括有与所述铆合通孔9连通的螺丝进料通孔15和设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拨料机构16,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还连接有螺丝输送软管17,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振动盘向所述螺丝输送软管17内送螺丝。
进一步的,所述拨料机构16包括有位于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两侧的拨料块18,每一所述拨料块18上部靠近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一侧通过第一销轴19与所述铆合头8销接,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侧壁上成型有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侧壁的盲孔底部与所述拨料块18的上端面之间抵靠有第一复位弹簧20,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推动所述两个拨料块18的下部夹紧;当振动盘向所述螺丝输送软管17内送螺丝时,若干螺丝首尾抵靠至一起,直至某一螺丝经过所述拨料机构16,两个所述拨料块18的下部夹住螺丝,此时若振动盘继续送螺丝,将使得所述拨料机构16处的螺丝将两个所述拨料块18顶开,此时所述拨料块18上部远离所述螺丝进料通孔15的一侧向上翘起,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被压缩;直至该螺丝落入所述铆合通孔9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20复原使得两个所述拨料块18重新夹紧下一螺丝,所述拨料机构16配合外接的震动盘如此往复将螺丝有序地送入所述铆合通孔9内。
进一步的,所述螺丝治具11包括有分别设于所述铆合通孔9前后两侧的一组活动挂片21;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通过第二销轴31销接于所述铆合头8,每一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上部向远离所述铆合通孔9方向延伸有凸肩22,所述铆合头8成型有位于所述凸肩22上方且开口向下的盲孔,所述凸肩22的上端面与对应的盲孔底部之间抵靠有第二复位弹簧23。当螺丝进入所述铆合通孔9内被两个活动挂片21的下部夹紧,所述铆合顶针13下行便可将螺丝强行顶出所述铆合通孔9外,而此时所述活动挂片21的下部被螺丝撑开导致其凸肩22向上翘起,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3被压缩,当螺丝被所述铆合顶针13推出所述铆合通孔9外后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3复原驱动所述活动挂片21复位。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凸肩22的下方设有安装于所述铆合头8的限位销24。在实际使用中,两个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3的弹性系数较难保持一致,当某一侧的所述第二复位弹簧23弹性较强时便会导致同侧的活动挂片21的底部顶压到另一侧的活动挂片21上,甚至致使另一侧的活动挂片21偏移或损坏;所述限位销24则有效阻止了对应的凸肩22下行,从而避免了这种情况。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板2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柱25,所述第二导柱25穿过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后其顶端螺接有限位介子26限制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的行程,还保证了所述铆合顶针安装板3可以平滑地垂直下行时。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首先,所述产品浮升板6上放置有产品A,所述螺丝输送软管17外接的振动盘把螺丝送到所述铆合通孔9内的所述螺丝治具11上。
然后,所述上模板4被冲床滑块驱动下行,所述第二氮气弹簧14跟随所述上模板4下行至与所述浮动板2接触;当所述第二氮气弹簧14提供的向下压力大于所有所述第一氮气弹簧7的弹力之和,所述上模板4继续下行时,所述第一氮气弹簧7便会被压缩使得所述浮动板2下行。
接着,所述浮动板3沿所述第一导柱27垂直下行,所述铆合头8跟随下行并抵靠至产品A的上表面;所述浮动板3继续下行直至抵靠于所述限位块29上,此时,所述顶升弹簧5被压缩,所述产品浮升板6与所述产品A均抵靠至所述垫板28上。
再接着,所述气缸12的输出端缩回,带动所述顶针安装板3迅速下行,进而带动所述铆合顶针13迅速下行推动螺丝使得螺丝铆合至产品A上。
最后,所述气缸12驱动所述铆合顶针13复位,所述上模板4被冲床滑块驱动上行,所述浮动板2受所述第一氮气弹簧7驱动上行复位,所述产品浮升板6受所述顶升弹簧5驱动上行复位。
综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的结构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等特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2808.X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36473U
授权时间:20191206
主分类号:B21D39/00
专利分类号:B21D39/00
范畴分类:26J;
申请人:东莞市森川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东莞市森川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四甲第二工业区
发明人:黄剑辉;郑镇坚
第一发明人:黄剑辉
当前权利人:东莞市森川机械工具有限公司
代理人:吴世民
代理机构:44214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气弹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