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专科学校的植物化学保护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诺[1](2021)在《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文中提出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知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和积累的智慧结晶,不仅能为本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和经验来源,对我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也具有积极意义。然而,由于现代文明的全面渗透以及民族社区自身重视不足等多种因素,我国经过千百年传承已久的传统知识已流失严重,传统知识搜集抢救工作亟待完成。维吾尔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拥有大量丰富的关于生物资源利用的传统知识,涉及到农业生产、社会经济、医药卫生和文化习俗等民族发展的各个方面。搜集调查和编目维吾尔族传统知识,对于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和民族文化多样性和加快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有裨益。本研究旨在:基于生态学、民族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关键人物访谈、数据可视化分析等方法,对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进行调查与编目,建立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文献化数据库;通过分析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特征,阐明传统知识、民族文化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并以维吾尔传统医药为案例研究,探究维吾尔传统知识发展传承现状、存在问题和受威胁因素,为生物保护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促进实现传统知识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和获取与惠益分享。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共调查编目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词条850个,其中: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相关知识词条数目457个(54%),传统医药知识231个(27%),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相关知识59个(7%),传统文化相关知识词条36个(4%),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67个(8%)。2、在编目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传统知识特征分析,分析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形成、利用、发展及传承的过程与当地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民族文化特征、经济利用特征和社会特征之间的密切关系,并以调查案例实证了这种相辅相成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传统知识的形成特点和脉络走向。3、针对和田、吐鲁番、伊宁的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发现,不同民族社区对维吾尔传统医药知识的应用与认知有所不同,维吾尔传统医药的使用和认知目前仍局限于本民族内部;多民族共同生活和文化交融与城市化进程对传统医药而言是柄双刃剑,在对传统医药传承产生冲击的同时也能帮助传统医药突破桎梏。提出维吾尔医药的未来发展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本民族应增强文化自信,不断加强自身刻苦钻研,积极促进传统医药的科研创新;另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推广,紧跟国家战略步伐,让更多人领略到维吾尔传统医药魅力和文化内涵。4、结合调研实际及结果,提出维吾尔传统知识的传承策略,包括相关政策和法规制度的健全,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护和保存传统知识;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助力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增强宣传力度,加强文化自信,注重社区参与传统知识的保护与惠益分享。
梁钰颖[2](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兰栋琪[3](2020)在《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的化学成就,但由于各种原因,发展至清中后期明显落后于世界,并未演化出具备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的近代化学。成立于1914年的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状。然而学界对中国科学社在化学学科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还未予以足够关注。基于此,本文拟以《科学》《科学画报》为主要考察对象,结合中国科学社的有关档案史料和民国时期其他的期刊杂志探讨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清末以来西方近代化学逐步传入中国,但发展效果并不理想。中国科学社成立后,通过创办期刊、译着书籍、学术交流和设立科学奖金等活动,推动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发展。同时在组织机构方面通过分股委员会中化学化工股的设立几乎囊括了国内绝大多数化学人才。这一群体是不折不扣的精英群体,大都从事化学研究和教育工作,不仅带动了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并且为近代中国化学各分支学科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科学社刚开始就是伴随着《科学》月刊的编辑出版而成立,因此《科学》的编辑和发行是中国科学社自始至终最重要的社务之一。作为中国科学社刊登学术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平台,一定程度代表了中国科学社的最高学术成就。社员们以此为平台,发表论文,为统一化学名词、促进化学知识传播和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做出了巨大贡献,促成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化学史等分支学科在中国的建立,加快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发展。在《科学》发行将近20年之际,社员们深感科学普及的不足,遂创办《科学画报》,并且组织社员举办通俗科学演讲以推广科学知识。社员们以此为媒介,阐明化学在生产生活和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介绍家庭中即可完成的化学实验,缩短了普通民众与化学的距离,使化学作为一个自然学科真正开始被寻常百姓家所了解和认识,极大的加速了近代化学在中国的普及。总之,中国科学社以《科学》和《科学画报》为主要媒介,同时开展其他活动,为引进西方近代化学知识、统一化学名词、展开化学研究、整理古代化学成就和加速化学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从“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然而限于时代背景等因素,中国科学社在发展近代化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科学万能化和未能顾及基层等不足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吕敏[4](2020)在《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功能与形态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高校教育品质和规模的不断发展,原有的“粗放式”校园规划已经不能适应高校发展对于校园规划设计提出的新要求,集约化高校校园成为现在及未来需要不断探索的设计理念,对于高校校园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的有关课题是国内外相关领域学者深入研究的方向和趋势。近年来,不断有学者投入到高校地下空间的研究中来,为有关论题的展开积累了基础资料和理论借鉴,但国内对于高校地下空间的研究依然较少,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同时,随着城市集约化建设的进程逐步加快,集约化理念不断深入到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来,笔者在此背景下提出该论题,通过研究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的功能与形态,以期改善国内高校校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建设集约化的立体校园。高校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与集约化校园的规划设计互为前提、互相完善,同时集约化校园的建设又是集约化城市建设的补充和延伸,因此对于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研究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深刻的理论意义和长远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研究不仅旨在对相关课题进行理论资料上的梳理和完善,同时试图以功能和形态为主要研究内容,期望达到具有逻辑性和严谨性的研究成果。论文以“论题提出——理论研究——发展综述——调研分析——功能研究——形态研究——原则归纳——策略提出”为研究思路展开,结合集约化理论、校园规划设计理论、地上地下一体化理论和地下空间的环境心理学等理论,对国内高校校园地下空间进行调研分析,得出高校地下空间的现状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对高校校园地下空间的功能适应性、空间环境和形态进行研究,探讨高校地下空间的功能类型和形态模式;最后,通过调研总结、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功能与形态模式研究,提取出集约理念下高校校园地下空间设计策略,并对高校地下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相关课题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希望可以通过本论文为相关领域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探讨。
王谷[5](2018)在《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文中指出郧阳地区群山环绕,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地处鄂、豫、陕、渝四省交界之地,郧阳地区的行政区划长期以来处于分而治之的状态。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明政府迫于此地严重的流民问题,决定在此地划定“特区”,设置郧阳府,“郧阳”之名由此而生。其最高行政长官统称为郧阳抚治,专事安抚管理鄂、豫、陕三边地区的流民事宜。因此,郧阳地区以成化十二年(1476)为时间界限,正式进入到了政府专管时期,规范而有序地进行山区开发。有序的生产,稳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带来了人口的喷薄增长,人口的压力转化成了资源开发的巨大动力,推动着人们不断扩大农业垦殖的范围。这个扩张是循序渐进的,由平地到江、湖、滩涂再到山坡、丘陵。到了清后期人们的开发步伐更大了,深入到老林区域,深入山区的开发是随着玉米、马铃薯、红薯的引进而新兴的,物种强悍的适应性为人们开发深山老林提供了良种,整个明清时期郧阳地区的资源开发呈现的是粗放、盲目和无度的特点,人地矛盾日益严重,带来的后果既有社会的发展,也有环境的变迁。从中央政府到地方官员未必不知道资源开发的严重后果,只是在利弊权衡之下,做出了符合短期利益的选择而已,对此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对此作出评价。总的来说,本文认为:开发过程是人类生产发展的必经过程,中央政府的开发策略是当时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得已的选择。只有真正经历过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制约作用后,环境思想才会被真正重视。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全面论述郧阳地区社会变迁的自然地理因素和人文背景。任何社会模式的形成都根源于其自然环境基础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人们的行为规范来自于内在习惯的形成,生产方式受制于环境的约束。人类活动和生产方式共同构成了基本的社会模式。第二章,探讨明清时期郧阳地区人口与环境的内在关系。通过明清人口特点对比,本文认为清代人口增长呈现出“几何型”增长趋势,并且就人口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考证。首先结合郧阳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状况,以不同时间段灾害发生的次数对比、新灾害的出现以及不同灾害之间的联系为依据,证明人口基数的增加的确使气候变得更加不稳定了,主要表现形式为恶劣气候的增加。其次,考察了郧阳地区人口与生物种类之间的关系,以老虎在郧阳地区的各文献中的记录,分析郧阳地区的生物种类的变化规律。特别是对人口变动比较大的几个时间段做物种对比,本文把物种变动开始的时间限定到乾隆十五年(1785)到同治四年(1865)之间,并且郧阳地区物种从数量上看没有减少,主要影响的是大型野生动物和具有经济价值的禽类和植物。第三章,通过对农业生产及其发展的研究了解明清郧地人民的生活状态。农田水利的发展是人们长期生产生活中劳动智慧的具体体现,利用自然的天然条件,加上人工的创造使郧地人民的生产生活更加便利。郧阳地区一直延续了农业耕作传统,他们不擅长手工,不从事商贾,所有的生计全在田地之间,刀耕火种的种植方式一直持续到现在,因为这是最适合山林地貌的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技术随着民族的融合和官员们对农耕技术的推广而发展,农业技术的提高为人们进一步的资源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清后期人口的日益膨胀为资源开发提供了原始的动力,玉米等高产耐旱物种的引进就是这场资源大开发运动的催化剂。农业对环境的影响比人口的影响要更直接,人口增长的压力通过农业对环境进行转嫁,直接影响了郧阳地区整个森林体系,这个体系复杂而又联系紧密,包括林木、土壤、微生物、动物、空气等等,体系的破坏是不可逆的,很难修复;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注意到了水土流失与农业开垦之间的关系,甚至向前推导出了人口增长这个根源。第四章,通过对官方以及郧阳地区地方官员环境思想的论述,了解当时环境观念在郧阳地区的生存发展空间。官员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了解外来思想的途径,特别是接触实际地方政务的地方官员,对于环境变化以及带来的后果了解最为清楚,他们是最好的环境思想接受者。清政府出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没有办法依靠提高生产效率的方式解决人口庞大的生存需求,而地方官员出于其自小树立的人伦道德,即使意识到了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增长过快,也没有办法提出限制人口增长的建议,这个时间的政府和官员所能做的是不涉及根本的环保措施——种树,并且种植的理由以强调其经济价值为主。郧阳地区地方官员很早就有了初步的生态主义的意识雏形,即意识到了人类同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知道人类目前的遭遇的天灾根源于人类的无度开垦,并做出退耕还林的解决方案。但是到了清后期土地严重不足的时候,官员们对于“退耕还林”方案持保守态度。坚持人类中心主义在人类生存无法保证的时候是普遍的生态观念,对于当时的官员来说,突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限制而转化为生态主义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秦亚勤[6](2017)在《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研究(1929-1949)》文中认为创办于1891年的私立求精中学,经历了早期的办学阶段后,在1929-1949年间从一所传授基督教福音的教会学校逐步发展成为了一所涵盖幼稚园到大学教育完整体系的综合型学校。求精中学是帝国列强侵华时期通过基督教会办学为其培养在华利益代言人的产物,但是从客观上看,在中华民族争取独立浴血抗争的20年间求精中学为中国发展培养了大批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本文以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1929-1949年间的发展历程为研究对象,从重庆近代教育的发展、招生模式、运行机制、教学条件的改善、导师制的实行、教学质量、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重庆近代教育发展方面,研究了抗战前后重庆教育的概况;在招生模式变化方面,研究了战前招生对象与方式的变化,战时联合招生与成效和战后招生的情况;在运行机制变化方面,研究了求精中学运行机制的建立与演变;在教学条件改善方面,研究了教学场地的扩大、教学设备的增加和教材的更新;在导师制实行方面,研究了导师制的形成条件、发展过程和成效;在教学质量方面,研究了师资结构的变化和师资水平的提升;在办学特点方面,研究了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授课、不断加大理科课程比重、外国传教士长期担任学校管理工作和长期接受外国教会的经费拨款;在人才培养方面,研究了毕业生会考成绩良好、按时毕业及以升学为主的毕业生去向和社会影响等内容。本文研究论述了求精中学的办学特点和局限性,分析了其在重庆近代教育的发展、招生模式、运行机制、教学条件的改善、导师制的实行、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发展沿革,从主客观两方面总结了求精中学创办历史的局限性,丰富了中国近代教会学校嬗变研究的领域,完善了私立求精中学发展历程的系统研究,对区域教会中学的发展研究具有可借鉴的价值。“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文研究为近代教育体制的完善、教学管理的规范、考试制度的制定和师资力量的培养等方面提供了一面历史的镜子。
徐怀春,刘俊,张志信,解成骏[7](2016)在《化学专业转型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山学院转型发展需要重新定位办学模式。培养实用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就要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化学专业的转型要凸显"分析测试、化工工艺、化学教育"职业就业能力,使更好地服务学生立体化、多元化就业、创业。因此,在基础专业课程、专业能力课程、职业能力课程等的设计中要凸显服务就业、创业。
欧剑锋[8](2016)在《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目前,大陆的农业职业教育还不太完善,台湾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发展,形成了中级至高级的农业职业教育及农业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了台湾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文章对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进行研究,归纳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并借此提出完善和发展大陆农业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本文主要分成三部分,第一,从台湾的农业经济分析出发,结合台湾农业经济背景探索台湾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具体包括台湾教育行政体系、教育部组织构架、教育层次、学制系统以及农业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历程,为台湾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奠定基础。第二,从宏观层面对台湾实施农业职业教育机构的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结构层次(中等、高等)的变化、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研究;从微观层面对台湾农业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培训对象、学科设置、教学内容、建教合作、教师队伍、教学设施、核心农民培养等内容研究,归纳出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第三,基于上述分析,结合大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完善和发展大陆农业职业教育的几点建议:构建完备农业职业教育体系、深化农业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加大农业职业教育投入和补贴力度、在初高中开设农业选修课程培养乡土感情、配合人力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结构、探索发展设有农科的综合高中、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赵海亮[9](2016)在《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进行的系统研究。中药基原品种的本草考证是本草学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研究,其学术渊源历史悠久。本文研究目的是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之学进行纵向的研究和总结,以全面梳理本草考证学术研究成果、揭示其学术发展的历史轨迹、探寻其学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总结本草考证的学术研究方法以及继承典型学术人物的治学经验,为后世的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该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承前启后的作用。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历史分期方法、综合研究方法、典型分析方法和方法论研究方法,进行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历史分期是进行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历史分期可以揭示不同历史阶段之间质的差别,呈现历史发展特点及规律。综合研究方法是在大量占有学术发展的历史材料基础上,通过纵向、横向多维度的系统分析、综合比较,揭示学术发展的成果、特征及其利弊。典型分析方法是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文献、人物及其成果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其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和学术规律,探讨治学经验。方法论研究方法是从方法论的角度对学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进行提炼、抽象和总结,有助于学术经验的总结和传承。研究结果:依据本草考证研究方法的不同,本文将整个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划为三个历史分期:(1)自梁代陶弘景撰写《本草经集注》至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以前,是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在该阶段,人们采用文献学、文字学和实物观察等传统的考证方法,只能相对地考证药物基原品种的异同,而不能精确定位到具体植物(动物、矿物)的种名。(2)自20世纪初赵燏黄《中国新本草图志》出版至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是现代本草考证的初期阶段。在该阶段,本草考证研究引入了现代植物(动物、矿物)分类学方法,可以将药物基原品种精确定位到具体种名,中药材基原品种的现代本草考证初具规模。(3)自20世纪60年代谢宗万《中药材品种论述》(上册)出版至今,是现代本草考证的成熟期阶段。在该阶段,学者采用学术方法论总结和理论思维等研究方法,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研究提升到了方法论总结和理论创新的高度,同时本草考证研究成果也得到了繁荣发展,其在本草学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对本草考证学术史进行历史分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本草考证在各个阶段的学术特征、利弊得失,并详细阐述了当代本草考证的学术发展特点和趋势。本文剖析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包括人才后继不足、重视程度不够、利用多学科方法不够充分、本草考证与制药产业和临床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等,并对学术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本文运用学术方法论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历代本草考证学者学术实践的提炼和升华,系统总结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思路,为本草考证学者提供可供遵循或参考的治学路径和操作方法。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维过程包括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和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两大要素,本草考证的操作方法依据这两大纲领展开为多个条目。本草考证方法论的研究对于学术研究深度的提升、理论的总结和学术经验的传承有重压意义。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本草考证学者(包括现代本草考证之学奠基人赵燏黄先生和本草考证集大成者谢宗万先生)治学方法和学术成就的典型分析,认为他们在治学态度、知识结构、研究途径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优秀经验值得后世学者借鉴。研究结论:通过对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的系统梳理和全面总结,厘清了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历史阶段和演变规律,分析了各个阶段本草考证学术成果的特点和利弊得失,揭示了现代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特点和趋势、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通过方法论研究,总结提炼了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操作方法,通过剖析典型学术人物,总结了其优秀的治学经验和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为本草考证学术继承和发展能起到承前启后的促进作用。
曾凡勇[10](2016)在《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自20世纪初萌芽,经过11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科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21世纪的今天,回顾过去110多年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不仅有助于理清学科的发展脉络,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且对于把握学科发展方向也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对于中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老一辈学者们积累了丰富的本底资料,但是,尚未有人做过全面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将致力于填补这一空白。本研究通过书籍、期刊、网络、专家访谈等方式,获取了大量与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和科学研究相关的文献和史料。作者利用历史与逻辑、定性描述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获得的文献、史料、访谈材料进行了综合分析。结合每个时期学科的特点,作者把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期(1949年以前)、形成期(1950-1976年)、发展期(1977-1999年)和完善期(2000-今)四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学科的历史沿革、科学研究进展、教材和专着、重大科技成果、政府部门颁布的法律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和分析研究。研究发现,经过110多年的发展,我国森林保护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展过程一波三折,到今天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学科定位日益清晰、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科学研究成效显着、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国际合作得到加强等,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的森林保护专门人才,产出了一大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实用技术,为国民经济发展、国土生态安全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研究,发现了学科发展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学科发展的5条政策建议、5个发展方向以及12个重点研究领域,对于我国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论专科学校的植物化学保护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专科学校的植物化学保护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概念 |
二、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重要性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传统知识国内外研究态势及热点 |
二、维吾尔族传统知识研究热点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节 研究内容 |
一、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整理与编目 |
二、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三、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四、维吾尔传统知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 |
二、实地调查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研究区域 |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
第三章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调查与编目 |
第一节 编目概况 |
第二节 传统选育农业遗传资源的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作物遗传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家养动物和水生生物遗传资源 |
三、维吾尔族传统利用动植物资源 |
第三节 传统医药相关知识 |
一、维吾尔族传统药用生物资源 |
二、维吾尔族传统医药理论和传统方剂 |
第四节 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相关的传统技术及生产生活方式 |
一、维吾尔族传统农业生产技术 |
二、维吾尔族传统工艺 |
三、维吾尔族传统食品加工技术 |
四、维吾尔族传统规划设计与建筑工艺 |
第五节 与生物多样性相关的传统文化 |
一、维吾尔族生态伦理与习惯法 |
二、维吾尔族传统节庆与传统饮食文化 |
第六节 传统生物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知识 |
第七节 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特征分析 |
一、自然地理与资源特征 |
二、民族文化特征 |
三、实践利用特征 |
四、社会经济特征 |
第四章 维吾尔传统医药案例研究 |
第一节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特征分析 |
一、药用植物资源的组成特点 |
二、采集与药用部位特点分析 |
三、功效特点分析 |
第二节 维吾尔族社区居民对维医药认知的调查与分析 |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
二、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使用及评价状况 |
三、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 |
四、社区居民对维吾尔医药的保护意愿 |
第三节 维吾尔传统医药发展与传承趋势 |
一、发展与利用现状 |
二、传承与保护现状 |
三、发展趋势 |
第五章 维吾尔族传统知识传承的问题、影响因素及传承策略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一、传统农作物种质资源日趋减少 |
二、传统药用生物资源开发不当 |
三、传统文化的传承遭到忽视 |
四、传统工艺逐渐消失 |
第二节 影响因素 |
一、传统知识产权制度尚未健全 |
二、传统知识的搜集整理颇有难度 |
三、传统知识受到现代文明和外来文化冲击 |
四、传统知识传承观念日渐淡薄 |
第三节 传承策略 |
一、建立惠益分享制度,用法律手段保障传统知识不受侵害 |
二、采取工程措施,用技术手段保留保存传统知识 |
三、加强研发推广,以传统知识应用助力经济建设 |
四、增强宣传力度,注重社区参与保护传统知识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词条示例 |
附录2 居民(村民)维吾尔医药认知程度调查问卷(汉语版) |
附录3 维吾尔医医院(诊所)医生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4 和田药材市场药材销售商半结构式访谈表 |
附录5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野生) |
附录6 维吾尔传统药用植物资源表(新疆多年栽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
(一)有关中国科学社的研究 |
(二)有关近代中国化学发展的研究 |
第一章 清末西方近代化学的传播和中国科学社的创建 |
一、清末西方近代化学在中国的传播 |
(一)鸦片战争前后的初次传入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系统译书活动 |
(三)19 世纪末和20 世纪初的期刊和教育传播 |
二、中国科学社的成立及其主要活动 |
三、化学股社员群体分析 |
(一)籍贯情况分析 |
(二)受教育情况分析 |
(三)从业状况分析 |
(四)着名成员介绍 |
第二章 《科学》与近代中国化学研究的开展 |
一、《科学》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主要栏目以及化学论文数量分析 |
三、基础构建——化学名词讨论 |
四、无机化学知识传播 |
(一)对元素性质和作用介绍 |
(二)对元素周期律的报道 |
(三)对重要化学物质的介绍 |
五、分享化学研究的平台 |
(一)致力于古代金属成分分析——王琎的杰出工作 |
(二)着重理论建设——韩组康的分析化学理论研究 |
(三)陈朝玉和罗登义的营养化学研究 |
(四)许植方的药物化学研究 |
(五)其他学者和专题研究 |
六、化学史的研究 |
(一)对化学史分期的讨论 |
(二)近代化学何以发生:对着名化学家的介绍 |
(三)对中国古代化学成就的研究 |
(四)对国内外化学发展情况的研究 |
第三章 《科学画报》与近代化学知识的普及 |
一、《科学画报》的发行及其特点 |
二、介绍化学内容的栏目分析 |
三、化学与人生 |
(一)化学与生命 |
(二)化学与物质观 |
(三)化学与日常生活 |
四、化学与工业生产 |
(一)化学元素在工业生产中的价值 |
(二)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的介绍 |
五、化学与战争 |
六、实践操作——化学实验的介绍 |
七、其他栏目介绍的化学内容 |
第四章 结语 |
一、中国科学社在近代中国化学发展上取得的成果 |
二、原因探析 |
(一)组织运作 |
(二)成员本身 |
(三)刊物的发行 |
三、由“传统”走向“西方”的特点 |
(一)社员自身 |
(二)杂志内容形式 |
(三)杂志传达的精神 |
四、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中国科学社学习化学社员的基本情况 |
附录二 :《科学》中的化学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功能与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论题提出 |
1.1.1 高校发展对校园规划设计提出新要求 |
1.1.2 从城市建设集约化到高校校园集约化 |
1.1.3 观念和技术的进步促进地下空间的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与研究内容 |
1.3.1 相关概念解析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创新点及难点 |
1.4.1 研究创新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2 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理论研究及发展综述 |
2.1 相关理论研究 |
2.1.1 集约化理论基本内涵 |
2.1.2 集约化城市基础理论 |
2.1.3 集约化理论与高校地下空间的关联研究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高校地下空间研究现状 |
2.2.2 国内外集约化校园规划设计研究现状 |
2.2.3 研究综述总结 |
2.3 本章小结 |
3 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调研与功能研究 |
3.1 集约化高校地下空间现状实地调研 |
3.1.1 调研目的与调研对象 |
3.1.2 现状实地调研概况 |
3.1.3 现状调研分析与总结 |
3.2 高校地下空间功能集约化适应性研究 |
3.2.1 集约化功能设计原则 |
3.2.2 集约化功能类型探究 |
3.3 高校地下文化和行政空间研究 |
3.3.1 教学、实验和办公空间 |
3.3.2 图书馆 |
3.4 高校地下公共活动空间研究 |
3.4.1 体育活动场所 |
3.4.2 多功能活动中心 |
3.5 高校地下生活服务空间研究 |
3.5.1 餐厅 |
3.5.2 商业空间 |
3.6 高校地下交通空间研究 |
3.6.1 静态交通空间 |
3.6.2 动态交通空间 |
3.7 高校地下空间功能集约化研究小结 |
4 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环境与形态模式研究 |
4.1 集约化高校地下空间环境与形态概述 |
4.2 独立封闭形态模式 |
4.2.1 竖向形态——地上与地下空间关系 |
4.2.2 平面形态——平面组织方式 |
4.2.3 过渡形态——出入口连接空间 |
4.3 广场地下形态模式 |
4.3.1 竖向形态——地上与地下空间关系 |
4.3.2 平面形态——平面组织方式 |
4.3.3 过渡形态——出入口连接空间 |
4.4 下沉院落形态模式 |
4.4.1 竖向形态——地上与地下空间关系 |
4.4.2 平面形态——平面组织方式 |
4.4.3 过渡形态——出入口连接空间 |
4.5 高校地下空间集约化形态模式小结 |
5 高校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利用策略 |
5.1 高校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利用原则 |
5.1.1 保护校园风貌原则 |
5.1.2 地上地下一体化原则 |
5.1.3 功能形态集约复合原则 |
5.1.4 人性化设计原则 |
5.2 高校地下空间集约化开发利用策略 |
5.2.1 规划层面——整体规划的集约校园 |
5.2.2 功能层面——功能布局的多样复合 |
5.2.3 形态层面——空间形态的立体集约 |
5.2.4 精神层面——校园环境的人文营造 |
5.3 本章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案 |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五、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郧阳地区的生态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环境 |
一、地形与气候 |
二、水系与土壤 |
三、植物与动物 |
第二节 人文环境 |
一、郧阳地区行政建置制沿革 |
二、郧阳地区的移民与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郧阳地区人口变迁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人口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人口政策 |
二、清代人口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人口政策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流民偷入与附籍 |
一、明代流民偷入与附籍 |
二、人口构成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人口发展 |
一、清代前期郧阳地区人口恢复 |
二、清代后期郧阳地区人口增长 |
三、清代郧阳地区人口构成 |
第四节 人口与环境的变化趋势及影响 |
一、明清人口变化趋势 |
二、人口变化的影响 |
小结 |
第三章 郧阳地区农业开发与环境 |
第一节 明清土地政策与环境 |
一、明代土地垦荒政策 |
二、清代土地政策 |
三、生态视角下的土地开发 |
第二节 明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农业生产与技术发展 |
第三节 清代郧阳地区农业发展 |
一、土地开垦状况 |
二、农田水利建设 |
三、种植新趋势 |
第四节 农业开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
一、森林资源衰减 |
二、水土流失 |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思想与保护个案 |
第一节 明清环境思想 |
一、明清士大夫环境思想 |
二、明清郧阳地区官员的环境思想 |
三、郧阳地区民俗文化中的环境思想 |
第二节 明清环境保护与个案 |
一、清代官方环境保护 |
二、明清郧阳地区环保个案 |
小结 |
余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全国教会中等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
1.2.2 区域教会中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
1.2.3 重庆中学教育研究的主要成果 |
1.3 研究方法 |
1.3.1 考据法 |
1.3.2 历史比较法 |
1.3.3 统计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存在的问题 |
2.近代重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私立求精中学的创办 |
2.1 近代重庆教育事业的发展 |
2.1.1 抗战前重庆教育的缓慢发展 |
2.1.2 抗战后重庆教育的快速发展 |
2.2 重庆私立求精中学的创办 |
2.2.1 中国政府加强对教会学校的管理 |
2.2.2 中华基督教联合会对创办教会学校的推动 |
2.2.3 鹿依士与求精中学的创办 |
3.招生模式与运行机制的变化 |
3.1 招生模式的变化 |
3.1.1 战前招生对象与招生方式的变化 |
3.1.2 战时联合招生与成效 |
3.1.3 战后招生情况 |
3.2 运行机制的变化 |
3.2.1 战前学校的运行机制 |
3.2.2 战时运行机制的演变 |
3.2.3 战后运行机制的变化 |
4.教学条件的改善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
4.1 教学条件的改善 |
4.1.1 教学场地的扩大 |
4.1.2 教学设备的增加 |
4.1.3 教材的更新 |
4.2 导师制的形成和发展 |
4.3 教学质量的提升 |
4.3.1 师资结构的变化 |
4.3.2 师资水平的提升 |
5.办学特点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5.1 办学特点 |
5.1.1 长期聘请外籍教师授课 |
5.1.2 不断加大理科课程比重 |
5.1.3 外国传教士长期担任学校管理工作 |
5.1.4 长期接受外国教会的经费拨款 |
5.2 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
5.2.1 毕业生会考成绩良好 |
5.2.2 按时毕业及以升学为主的毕业生去向 |
5.2.3 社会影响 |
6.结语 |
图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化学专业转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设置模块化 |
1.1 课程设置模块化 |
1.2 课程建设精品化 |
1.4 内容选择应用化 |
2 教师培养多元化 |
3 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办学 |
4 强化专业服务功能 |
5 研究教学方法 |
(8)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概念界定 |
1.5.1 农业职业教育 |
1.5.2 核心农民 |
第二章 台湾的农业经济与农业职业教育 |
2.1 台湾的农业经济概况 |
2.1.1 台湾农业发展历程 |
2.1.2 农业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
2.1.3 农业生产结构变化和农业地位变化 |
2.1.4 农场经营主年龄结构和文化教育水平变化 |
2.2 台湾农业职业教育 |
2.2.1 台湾的教育体制 |
2.2.2 台湾的农业职业教育 |
第三章 台湾高等农业职业教育 |
3.1 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 |
3.1.1 技术学院及科技大学农业教育的变化 |
3.1.2 屏东科技大学农学院 |
3.2 专科学校 |
3.2.1 台湾农业专科学校情况 |
3.2.2 台湾农业专科教育的发展趋势 |
第四章 台湾中等农业职业教育 |
4.1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学制和学校类别 |
4.1.1 学制 |
4.1.2 学校类别 |
4.2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规模和学校分布 |
4.2.1 学校和学生数的发展变化 |
4.2.2 学校分布 |
4.3 中等农业职业教育目标和科类结构 |
4.3.1 教育目标 |
4.3.2 高级农业学校学科结构的变化 |
4.4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 |
4.4.1 课程设置 |
4.4.2 教学大纲和教材 |
4.5 中等农业职业学校办学条件 |
4.5.1 生物技术概论设备标准 |
4.5.2 农园场实习设备基准 |
4.5.3 农园场实习设备基准 |
4.5.4 林场实习设备基准 |
4.5.5 牧场实习设备基准 |
第五章 台湾核心农民的培养 |
5.1 核心农民培养产生的背景 |
5.1.1 经济背景 |
5.1.2 社会背景 |
5.2 核心农民培养的内容 |
5.2.1 培养计划目的 |
5.2.2 核心农民遴选审查过程 |
5.2.3 辅导办法 |
5.3 核心农民培养的保障措施 |
5.3.1 改善经营规模及管理技术 |
5.3.2 改善居住环境 |
5.3.3 加强农村文化福利工作 |
5.3.4 促进社会金融资金流入 |
5.3.5 奖励措施 |
5.4 培养计划的实施与成效 |
5.4.1 农民收入大幅提高 |
5.4.2 专业农民比重增大 |
5.4.3 农场经营主受教育程度上升 |
第六章 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及借鉴 |
6.1 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经验 |
6.1.1 农业职业教育结构随产业结构的需求调整 |
6.1.2 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完备升学渠道畅通 |
6.1.3 农业职业教育从以专科为主向本科转型 |
6.1.4 农业职业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
6.1.5 农业职业教育有着完善的建教合作制度 |
6.1.6 农业职业教育直接面向农家子弟 |
6.2 对大陆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借鉴 |
6.2.1 构建完备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
6.2.2 深化农业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 |
6.2.3 加大农业职业教育投入和补贴力度 |
6.2.4 在初高中开设农业选修课程培养乡土感情 |
6.2.5 配合人力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农业职业教育结构 |
6.2.6 探索发展设有农科的综合高中 |
6.2.7 大力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1. 本草、本草考证、本草考证学术史 |
1.1 本草的定义 |
1.2 本草考证的定义 |
1.3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 |
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3. 课题研究的范围、内容和方法 |
第一章 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总论 |
1.1 本草考证学术史总体发展路径及其分期 |
1.2 古代本草考证发展阶段 |
1.3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初期 |
1.4 现代本草考证发展成熟期 |
1.5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研究的特点 |
1.6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之学科定位 |
第二章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方法论研究 |
2.1 本草考证的思维过程和两大要素 |
2.2 药物特征信息的获取 |
2.3 药物基原品种的论证 |
第三章 本草考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
3.1 赵燏黄--现代本草考证之学的奠基人 |
3.2 谢宗万--当代本草考证研究之集大成者 |
3.3 各有特长的本草考证学术代表人物 |
第四章 结论 |
4.1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史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
4.2 现代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的特点 |
4.3 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目前存在的问题 |
4.4 对中药材基原品种本草考证学术发展的建议 |
第五章 创新点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5.1 创新点 |
5.2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几个定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2 研究目标 |
1.2.3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资料分析法 |
1.4.2 专家访谈法 |
1.4.3 综合分析法 第二章 萌芽期(1949年前) |
2.1 历史沿革 |
2.1.1 我国古代对资源昆虫的利用 |
2.1.2 我国古代对害虫的防治 |
2.1.3 我国近代昆虫学的兴起 |
2.1.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的萌芽 |
2.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2.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2.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2.2.3 教材和专着 |
2.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2.3.1 国立中央大学 |
2.3.2 江苏昆虫局 |
2.3.3 上海商检局 |
2.3.4 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 |
2.3.5 中央林业实验所 |
2.4 政府部门颁布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形成期(1950-1976年) |
3.1 历史沿革 |
3.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3.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3.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3.2.3 教材及专着 |
3.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3.3.1 中央林业部林业科学研究所 |
3.3.2 中国森林病虫通讯 |
3.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3.5.1 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
3.5.2 科技创新平台逐步完善 |
3.5.3 科学研究系统深入 |
3.5.4 防治理念由化学防治向综合治理转变 第四章 发展期(1977-1999年) |
4.1 历史沿革 |
4.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4.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4.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4.2.3 教材及专着 |
4.2.4 重大科技成果 |
4.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4.3.1 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 |
4.3.2 中国林学会森林病理分会 |
4.3.3 森林保护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3.4 森林病虫害生物学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
4.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4.5.1 学科体系逐渐完善 |
4.5.2 科学研究硕果累累 |
4.5.3 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
4.5.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4.5.5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第五章 完善期(2000至今) |
5.1 历史沿革 |
5.2 森林保护学研究进展 |
5.2.1 森林昆虫学研究进展 |
5.2.2 森林病理学研究进展 |
5.2.3 教材及专着 |
5.2.4 重大科技成果 |
5.3 重要学术组织及机构 |
5.3.1 国家林业局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中心 |
5.3.2 北京林业大学省部共建森林培育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5.3.3 昆嵛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
5.3.4 全国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检验鉴定技术培训中心 |
5.4 政府部门的相关法律及政策对学科发展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5.5.1 科研成果产出丰硕 |
5.5.2 教学体系日趋完善 |
5.5.3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效显着 |
5.5.4 国内外学术交流进一步广泛 |
5.5.5 人才培养成效显着 第六章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现状分析 |
6.1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取得的主要成绩 |
6.1.1 学科定位日益清晰 |
6.1.2 学科体系建设日趋完善 |
6.1.3 科学研究成效显着 |
6.1.4 创新平台建设初具规模 |
6.1.5 国际合作得到加强 |
6.2 我国当代森林保护学科的研究特征 |
6.2.1 研究目标紧扣国家需求 |
6.2.2 研究对象从病原或害虫个体到整个生态系统 |
6.2.3 研究尺度从基因、细胞至全球 |
6.2.4 研究方法多学科交叉融合 |
6.2.5 防控理念与时俱进 |
6.3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迅速发展的原因 |
6.3.1 国家的高度重视 |
6.3.2 林业生产的稳步增长 |
6.3.3 林业高等教育事业的兴起 |
6.3.4 交叉学科和通用技术的快速发展 |
6.3.5 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和引入 |
6.4 我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6.4.1 基础研究力量薄弱 |
6.4.2 人才培养体系不够完善 |
6.4.3 创新平台建设投入不足 |
6.4.4 国际合作交流有待加强 |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学科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发展方向建议 |
7.1 促进森林保护学科发展的政策建议 |
7.1.1 加大国家财政投入 |
7.1.2 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
7.1.3 强化基础研究 |
7.1.4 凝练学科方向 |
7.1.5 追踪国际前沿 |
7.2 森林保护学科未来发展方向建议 |
7.2.1 瞄准国家重大需求 |
7.2.2 多学科交叉融合 |
7.2.3 重大森林病虫害自我调控机理 |
7.2.4 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及生物安全 |
7.2.5 重大森林病虫害人为调控措施 |
7.3 森林保护学科重点研究领域建议 |
7.3.1 基础研究方面 |
7.3.2 应用研究方面 |
7.4 结论与讨论 |
7.4.1 结论 |
7.4.2 讨论 |
7.5 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
四、论专科学校的植物化学保护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维吾尔族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研究[D]. 陈诺.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2]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中国科学社与近代中国化学的发展[D]. 兰栋琪. 山西大学, 2020(01)
- [4]集约理念下的高校地下空间功能与形态研究[D]. 吕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郧阳地区的人口、农业与环境研究(1476-1911)[D]. 王谷.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6)
- [6]重庆市私立求精中学研究(1929-1949)[D]. 秦亚勤. 重庆师范大学, 2017(01)
- [7]化学专业转型改革研究[J]. 徐怀春,刘俊,张志信,解成骏. 文山学院学报, 2016(03)
- [8]台湾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欧剑锋. 湖南农业大学, 2016(08)
- [9]中药材品种本草考证的学术史研究[D]. 赵海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10]中国森林保护学科发展历程研究[D]. 曾凡勇.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