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大本: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利益维度论文

汪大本: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利益维度论文

[摘 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一种全新的历史观,在肯定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对历史发展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动因进行了探索,看到了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利益是促使阶级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发展进步和历史交叠更替的最深层次原因。利益维度作为解析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视角,能够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着更加深刻而本质的理解,能够使我们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动因的认识更加深刻。

[关键词]利益维度;唯物史观;国家;阶级

马克思主义指出,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和代表元素,代表以宗教统治为基础的国家统治,并且法哲学是一种由上层建筑向其统治基础延伸的理论,以服务其宗教统治政治为最终目的和出发点。而唯物主义必须从现实出发,从人和人的现实需要来解释历史和客观世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都是建立在现实需要的基础上的,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利益理论的基础上的。利益的主体是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的核心,马克思主义将人的实现问题作为命题的核心问题,简言之就是人的需要产生和满足的过程,因此必须肯定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一、现实的“人”是考察历史的基础

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我们还可以揭示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回声的发展。”[1](P30)历史的活动就是人的活动,是人这一历史主体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所以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1](P158)这里的人是历史主体的人,是全部的创造历史的人,并不是单个的人。因此唯物史观才否定英雄使观,强调创造历史的“人”不是单个历史英雄,而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对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该研究结合有理数例题的特点对戴再平教授建立的例题分类稍加调整后作为研究工具,根据各类型例题所占比重进行分析;选取黎野平教授构建的分析问题3层面为研究工具,对有理数例题的文字特征进行对比分析.

历史是主体的活动,是以现实需要的满足为目的的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历史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唯物史观的核心观点主要体现于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主观能动性来实现自己的需要,而满足利益的需求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个人的需要决定个人的行为动机,阶级的利益决定阶级奋斗的目标。而市民社会就包含了这样一种现实的利益要求,“市民社会包括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变化”。[1](P211)这种物质无论是用于基本的生存需要还是发展需要,都是在现实活动中产生以及在物质资料的生产实践活动中得到满足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P159)历史就是在这样一个反复的需要得到满足而又产生新的需要的过程中得到推动和发展的。

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修就看到了人的需要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他将人们对利益需要的追求看作历史发展的推动力。指出“为了穿衣……为了养活自己和家属,总之为了享受与肉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快乐,工匠和农夫才思想、想象和劳动。”[2](P496)正是由于人们需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和生存,人们才联合起来。为了耕作和捕猎,获取生存的物质需要,不断地改造工具。可见,物质利益方面的需要是人们从事劳动的目的,也是推进生产资料改革的推动力。在这个过程中,依旧要将实践主体的人从实践中分离出来,看到主体和主体需要对实践的推动作用。人产生了需要,人也解决了需要,这种需要的产生推动着历史主体通过实践来改造现存的世界,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历史。“生命与需要是同一的,没有需要就没有生命,当然,没有生命,也就无所谓需要,这是任何生命有机体的共性。”[3](P41)由此可见,在历史发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背后更深层次原因在于历史中人民群众的需要,即对物质满足和精神慰藉的需要,这种需要无不深刻的体现利益的作用。个人的需要产生了群体的联合,私有制下形成阶级的群体为了维护巩固共同的需要产生了国家等上层建筑,并开始将个体的利益囊括于普遍的利益中加以伪装,不仅加剧了个人对于阶级的依赖,还使阶级的统治呈现出合法化的假象。因此,从现实利益出发才能够看清历史的真相,才能更好的了解阶级国家产生背后深层次的历史原因。

二、现实利益尤其是物质利益的获得是阶级与国家形成的原因

在对历史发展动力的考察过程中,意识与物质的争论成了主要的焦点。“但是人并非一开始就具有‘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注定要受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震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1](P161)唯物主义的历史观与旧的历史观的不同在于,唯物主义更加注重将历史发展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从历史主体的实践活动来考察历史发展背后的动因。利益的冲突是产生阶级斗争的物质性根源,马克思正是在社会实践中看到了思想背后的物质动因,考察了历史发展的动力来源,才由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进行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与实践。只有将历史建构在实践和物质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在历史的迷雾中看到人的现实利益需求的作用和实践的目的性。

马克思也是在考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经济的基础地位,才将人的现实利益作为考察历史的基础。正是从人这一历史的基础出发,马克思才将“人”作为一切学说的目的加以追求,将“人”的解放作为最终的目的。只有阐明历史的发展逻辑起点和动力,才能够看清历史发展动力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新型SPAD器件的I-V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得到的雪崩电压仿真值约为37.1V。图3为在过偏压3V、温度20℃下的SPAD器件的二维电场仿真分布图。图中区域1为主雪崩区,电场分布均匀,场强约为3.89×105V/cm,雪崩区结深约为3μm,雪崩区宽度达到1μm,可以明显提高对近红外短波光子的探测响应;区域2和 3为深N阱内部的两个对称环状的次雪崩区,在结深方向大概有2μm分布深度,电场强度约为2.23×105V/cm,有利于提高中短波光子的响应,拓宽器件光谱响应范围。

马克思认为,由于需要的存在,因而人必须进行生产,从自然界获取满足自己需要的生产资料。在实践过程中发生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因而必定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个人利益和阶级利益虽然出现不完全吻合的局面,但是阶级可以更加有效的维护个人作为阶级成员的那部分利益。因此,“个人隶属于一定阶级这一现象,在那个除了反对统治阶级以外不需要维护任何特殊的阶级利益的阶级形成之前,是不可能消灭的。”[1](P199)正如马克思所言,“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会使它本身出丑。”费尔巴哈作为唯物主义的代表,在历史观中转向唯心立场。因此,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1](P158)只有利益在思想中得到扎根,才能立足于现实生活来考察历史发展的动力。从满足需要的客体来讲,主体的需要大致可以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两种类型的需要都促进了历史的进步。

因此,一个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不仅仅要使其阶级在物质资料上占据主导,而且也通过巩固在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来促使其政治统治合理化、合法化。当然,这种利益的分化不仅出现在阶级的对立中,也有可能出现在阶级的内部,产生不同的利益诉求,这是政党产生也是国家更替的原因。个人的利益与“普遍的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这种个人或冲突的利益往往是与现存的权威——法律相违背的,被判定为是异己的、非法的。

当然,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方法不仅仅是这种暴力,也表现为一种对阶级维护的教育中。任何统治阶级都注重通过思想上的驾驭来维护其统治,这种统治不过是表现为一种利益的巩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P178)统治阶级不仅通过给予被统治者一定利益,还必须通过政治教育来使更多人认识到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紧密关系,并自愿参与到对这种利益的维护当中来。

马克思不仅考察了人类活动中人改造自然的一个方面,还具体考察了人与人的关系。分工是个体向群体转化的必要条件和必然结果,但是这种分工的必然主要在于交往的需要,产生于个人需要的扩大。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阶级并没有完全解决利益的个人属性,这突出表现为在一个统治阶级的内部依旧存在着利益的分化,依旧存在利益集团之间的经济冲突,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资本主义的政治集团和党派更好的证实了这一观点。政治话语权的争夺往往让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家不得不为之付出沉重的经济代价来争夺政治上的执政党地位。政治应当是政治家关注的范畴,之所以被大的资本家和资本家集团操控,就在于政治利益建立在经济利益的基础上,政治地位往往包含着经济投入与回报的预期。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在历史发展动力的认识上产生了最大的差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物质性的生产,而费尔巴哈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是历史的目的性,而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动力这一主要矛盾对历史发展的作用。“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P159)因此,归根究底推动历史发展的是对不同利益的追求与利益的权衡。如果国家是现实物质利益的集合体,那么宗教是在精神方面的主体利益表达。宗教的合理性在于其满足了人们在精神方面的需要,是精神的“鸦片”。宗教的这种满足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其企图用宗教对虚幻幸福的追求来掩盖甚至遏制人们对现实幸福的追求。因此马克思提出废除作为人民幻想的幸福的宗教,也就是要求实现人民的现实的幸福。

麹武为太子丹之傅,是门客中的策士。他从“智者不冀侥幸以要功,明者不苟从志以顺心。事必成然后举,身必安而后行。故发无失举之尤,动无蹉跌之愧”的角度,向太子丹提出了“愿合纵于楚,并势于赵,连横于韩、魏,然后图秦”的建议。不被采纳之后,进退有据,推荐了田光,谓其“深中有谋”。

在饲喂第8周结束时,称定大鼠体质量,按3 mL/kg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进行麻醉;打开大鼠腹腔,从下腔静脉收集血液并于4℃静置2 h,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吸取上层血清于-70℃冷冻保存待测;剖取肝脏,取肝右叶部分组织,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用于病理学检查。

通过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进行物质和实践的解释,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而剖析这一基本矛盾,就不难看到潜藏其背后的利益的变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简言之就是如何能够更好的满足现实需要的问题。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也在于科技发展对物质生产方面更好的满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关乎到如何实现资源整合,实现最大化效益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反作用就在于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生产力的推动。但这种推动由于生产力水平又具有时间上的继承性,因此,只有矛盾中包含的利益问题的解决促使社会的进步。简言之,生产决定需要,需要促进生产。

历史是人的主体实践性活动,是实践活动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实践的主体是人,人创造了历史,主要体现于主体对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实践的改造活动虽然具有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是主体不断的需要的产生,是推动第一个需要产生的连连不断的需要。这种需要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可以分为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生存需要就是主体维持其作为肉体实在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进行的实践活动,从原始时期的捕食到耕作都属于这种生存实践的范畴。而发展需要就是主体在生存的基础上追求后续发展和种族延续上进行的物质生产资料的改造活动,最早源于对生产工具的改造活动。毫无疑问,在这种发展需要的更加深刻的实践中,是物质利益的需要产生了基本的推动力,精神需要是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无论是出于生存的需要还是发展的需要,实践主体逐渐意识到个体力量的局限性,不得不尝试进行利益的交换或者相似利益的联合,就产生了社会分工以及阶级和国家。

三、利益需求的多样化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深层动因

国家是历史发展展开的一个单元,凝结着利益的集合。经济是政治的基础,政治是经济的表现,政治的维护并不是要维护其作为统治阶级的名义政治地位,而是要维护其作为统治阶级对经济的控制权力。作为国家形成基本方式的阶级斗争“首先是为了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4](P250)因此,一切阶级都将经济利益装饰上政治的窗纱,将个人或阶级的经济利益伪装为具有公共属性的政治利益。这种因为利益的交集产生的联合形成一个掌握生产资料的阶级群体,其将阶级内部的共同利益用国家这一机关实现合法化,并且将利益通过国家的法律和制度加以巩固。只有将经济利益通过政治权威加以巩固,才能使政治上的统治阶级掌握对物质利益的主导,实现利益分配与权力合法化。

(一)物质利益需要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中东地区、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也成为伊洛戈人的迁移目的地。他们在菲律宾举国实行劳务输出策略下进行短期迁移,前往世界各地务工,是海外劳工(Overseas Filipino Workers,OFWs)。海外劳工与返乡侨民这两个词严格讲来有不同所指:海外劳工受合同约束,以打工为目的,合同结束必须回国;返乡侨民则是那些长期居住在国外,取得或未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移出者,他们回到菲律宾只是出于短期度假的目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海外劳工在假期返乡探亲,就成了返乡侨民。这两个词虽然有不同强调,但有所重叠、时常混用。海外菲侨和海外劳工共同组成了该省乡镇节庆期间回到家乡的侨民人口。

利益可以解释人类一切历史活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利益演变规律的集中体现,所谓历史的必然性也是物质利益的最终归属问题。这样市民阶级就产生了,资产阶级同样如此产生的。“资产阶级本身只是逐渐地随同自己的生存条件一起发展起来,由于分工,它又重新分裂为各种不同的集团,最后,随着一切私有财产被变为工业资本或商业资本,它吞并了在它以前存在过的私有财产的阶级。”[1](P165)利益促使资产阶级的形成,也是利益促使了资产阶级内部的分化,出现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成为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理论的内部基础。

许多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纯理论式和灌输式教学为主,过于重视学生英语考试成绩的提升,忽略了学生英语素养以及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此外,大多数初中英语老师采用统一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对班级内所有学生进行无差别教学,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不仅造成了部分英语水平较高学生课堂学习时间的浪费,也增加了一些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紧跟老师授课节奏的难度,不利于班级整体英语水平的提升。

作为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无产阶级,也有着作为阶级的利益。但是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1](P413)并且,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追求就是要求消灭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消灭商品交换这一利益矛盾表现的形式,使劳动不再作为劳动者生存的必须和资本家剥削劳动者的外衣,而成为生活的必须。也只有真正实现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私人利益才会卸掉其公共利益的伪装,在劳动中得到公正与满足。正是从利益的角度考察历史,马克思才得出结论:国家和阶级是历史的产物,消灭私有制,生产力得到高度的发达,需要的满足就不依赖于异化的劳动。当不存在利益的冲突和需要的矛盾,按劳分配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被按需分配取代后,阶级和国家就失去了利益的联合体的属性,从而成为历史的产物退出现实的舞台。这一切都是以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为前提,以利益冲突的合理化解为基础的。

(二)精神文化需要是文明进步的动力

马克思指出,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物质需要的满足往往会使需要转入到精神领域,哲学就是最好的说明。考察历史不难发现,古希腊城邦高度发展的生产力为古希腊哲学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是古希腊文明的摇篮。正是城邦分工的出现,为古希腊思辨哲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的意识,如果物质资料生产的发达产生了自然科学,那么对实践的社会思考就产生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因此,人的实践不仅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人不仅需要物质对生命个体的延续,还需要社会交往、感情交流、审美情趣和文化教养来实现全面的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就是看到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也看到了人的实现问题上的不同层次需要的社会性。

历史主体的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促进又是相互制约的。首先,物质需要是精神需要产生的基础。只有当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相应的精神需要才能在生存的基础上得以产生。例如,只有人们满足了“吃”这一基本的生存需要,才能在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饮食文化,追求更高层次的审美需要。其次,精神需要的进步与满足促进更高层次物质需要的产生和物质生产。科学理论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形成的,但是理论的创新往往又能够指导促进新的需要的产生和满足。最后,精神需要和物质需要都是在实践中产生并得到解决的。物质需要的产生和解决对实践的依赖不难理解,而精神需要也是离不开实践的。物质决定意识,精神需要作为更高层次的需要是决定于当下生产力发展的。例如,欣赏音乐会或美术展览作为精神需要满足的过程,必须建立在乐器和绘画才艺不断进步的物质基础之上的。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这种需要的满足离不开物质基础;但另一方面,精神需要的满足会促使更高层次需要的产生,成为实践发展的动力。

四、结语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新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并力图借助建构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来对德国思辨唯心主义哲学进行批判。而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批判的主要立场在于反对脱离人的实际利益,而从意识出发来解释世界。唯物史观的目的就在于建构新的实践和物质为基础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从利益维度对唯物史观的研究对象进行解读,有利于对历史和唯物史观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利益维度不仅为我们了解历史和把握唯物史观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立了基本思路和方法。从利益维度这一基本的建构社会主义话语的视角出发,将社会主义的原则建立在社会实践发展的利益基础上,才能使社会主义的实践更加具有群众基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才能更加深入人心。只有以史为鉴,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将理论落实于现实的实践上,付诸于与人相关的利益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理论的生命力。

[参 考 文 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葛力.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

[3]王伟光.利益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TheDimensionofInterestfortheFormationofMarxistHistoricalMaterialism

WANG Da-ben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 650091,China)

Abstract:Marxist view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s a brand new historical view. It confirms people’s central status in history,and,meanwhile,explores the deeper motivation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e function of interest,especially material interest,is revealed in the process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Interest is the root cause motivating the formation of class-based state,which is also the deepest drive for social advancement and historical updating. The dimension of interest,as a viewpoint analyzing the law of social development,can provide deeper interpretation for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help us to understand the drive of human social history development.

Keywords:the dimension of interest;historical materialism;state;class

[收稿日期]2018-06-28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2017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项目编号:MKSKY2017008。

[作者简介]汪大本(1994-),男,陕西旬阳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文章编号]1004—5856(2019)05—0005—05

[中图分类号]B0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4-5856.2019.05.002

责任编辑:孙 畅

标签:;  ;  ;  ;  ;  ;  ;  ;  ;  ;  ;  ;  ;  ;  

汪大本: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形成的利益维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