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哲学阐释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哲学阐释学,写意精神,实相,海德格尔,中国传统哲学,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话语系统,写意画,视域融合
哲学阐释学论文文献综述
班班多杰[1](2019)在《中国古代没有哲学阐释学吗?》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传统思想中到底有无哲学阐释学?洪汉鼎先生说:我们中国的这个(阐释学)传统,一直到戴震,好像我们都没有超出施莱尔马赫的层次,基本上就停留在阐释学的第一个转向里面,没有到第二个海德格尔的转向……我们从总的来说,他没有达到海德格尔这种源始的阐释学。所以我们(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9-09-24)
陆少辉[2](2019)在《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执竞》两译本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哲学阐释学为翻译批评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评价标准。从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叁大原则对理雅各和许渊冲的《执竞》两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两译本的差异,探求哲学阐释学对《诗经》翻译与研究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瑶珂[3](2019)在《哲学阐释学视域下《庄子》德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学者们揭开了当代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在此期间形成的理论为译学提供了新视角,翻译越来越成为一门多元化的学科。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研究翻译现象能够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从语言转换的藩篱中解脱出来,更好地理解翻译的实质。对经典的阐释一直是学术界的一项重要课题。既然是阐释经典就必然涉及到对意义的态度和认识,故而阐释学理论可以为我们在今天重读经典提供理论上的支持。阐释翻译学研究不仅对翻译理论和语言哲学研究意义重大,而且对当代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也具有切实的借鉴意义。论文尝试在哲学阐释学框架内论述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及效果历史,探究影响译文产生的因素以及译文产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中国道家经典作品《庄子》为源语对象,通过对比、分析卫礼贤和舒马赫德文译本证明哲学阐释学及翻译的阐释学派理论对(文学)翻译的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本论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引论,明确研究动机、研究目的、研究现状和论文结构;第二章介绍论文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哲学阐释学的历史、主要概念及与翻译的关联;第叁章介绍《庄子》一书及其作者;第四章介绍《庄子》两德语译本及译者;第五章是论文的实践部分,借助实例对比分析:理解的历史性、前见对两译文的影响,视阈融合的过程和达成效果,以及效果历史对经典文本复译的指导意义;第六章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本文来源于《大连外国语大学》期刊2019-05-18)
杨为义[4](2019)在《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复译的合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阐释学是一门关于理解与解释的学科,而翻译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与解释,翻译的这种性质决定了阐释学理论与翻译研究的极其密切的关系,哲学阐释学可为翻译研究,特别是复译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视角。本文将从哲学阐释学的叁个核心理论: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出发,对复译的合理性进行研究。《双城记》是查尔斯·狄更斯的优秀代表作之一,自1913年第一次被译入中国至今,已被翻译多次。本文分别从共时和历时角度选取了《双城记》的五个译本,借助语料库软件对《双城记》的这五个中译本进行对比研究,然后从哲学阐释学角度对这些译本的差异性进行定性分析,探究这些差异性存在的原因及其合理性。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展开:(1)《双城记》五个译本有何主要差异?(2)如何从哲学阐释学角度解释五个译本的差异及复译的合理性?本研究发现: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会造成译本之间的差异性,并为复译提供合理性。理解总是以历史性的方式存在的,对原文的理解会受到历史特殊性的影响,理解的历史性必然会引起译者对原文文本的偏见甚至误译,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偏见,因此译本之间必然存在差异性。原文文本总是包含原文作者的视域,而译者拥有带有当下时代特征的个人视域,对原文文本的阐释是这两个不同视域进行融合,产生新的视域的结果,不同的译者拥有不同的视域,因此在翻译同一部作品时会产生出不同的译文,这就为复译提供了合理性和必然性。效果历史认为文本意义是开放的,永远不能被穷尽,它是超越生成它的那个时代的,文本的意义是和理解者一起处于不断形成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复译是多样的,以及合理的。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以及效果历史充分地肯定了译本的差异性以及其存在的合理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5-01)
肖瑶珂[5](2018)在《哲学阐释学视域下《庄子》德译研究——卫礼贤和舒马赫译本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阐释学(亦称诠释学)历史可追溯至古希腊,伽达默尔把阐释学现象看作人类的普遍经验,确立了阐释学作为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哲学的独立地位,为现当代译学研究注入了活力。按照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的观点:所有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都是阐释;所有的理解都需要阐释学的介入。作为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庄子》一书包罗万象,对宇宙、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都有详尽的论述,是道家学派的经典着作。由于《庄子》的历史性、重要性和复杂性,从哲学阐释学的角度研究其译本意义重大。尝试从哲学阐释理论视角出发,在认真对比《庄子》两德本译着与原着异同的前提下,重点对比分析选择的是名篇《逍遥游》《齐物论》《秋水》,拟运用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提出的"对话""效果历史意识"和"视域融合"叁个基本概念,去解释并对比两译者的不同翻译策略和翻译风格及其原因。(本文来源于《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杨天娇[6](2018)在《基于哲学阐释学的翻译主体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哲学阐释学有关意义的理解与解释的思想与翻译的主体性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伽达默尔的"理解""前理解""视域融合"等概念准确地诠释了翻译的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对重新审视翻译的主体性有着有益的启示。单纯强调"作者主体性"或"译者主体性"均忽视了译入语文化视域的能动作用。原作的意义规约性、译者的"前结构"以及读者的接受视域共同架构了翻译文本的场域。作者、译者、读者,是译本阐释循环图示中的叁方,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动态过程。翻译的主体应为作者、译者和读者叁重主体。(本文来源于《商丘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朱修会[7](2018)在《乔治·斯坦纳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教父》两汉译本的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以美国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的哲学阐释学翻译观作为理论框架,以马里奥·普佐的长篇小说《教父》不同时期的两个汉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即周汉林的译本和姚向辉的译本,通过具体典型译例的对比分析,阐释译者主体性在翻译四步骤活动中的差异及其原因。根据斯坦纳的哲学阐释学翻译观,译者的翻译活动是一种行事行为,通常要经历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这四步骤彼此渗透,循环不止,以期不断实现源文本与译本之间从最初的平衡-失去平衡-重建平衡的过程。其翻译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理性,反映了译者在翻译过程的主体性和创作性,阐释了译作不仅受到译者身份、时代背景、意识形态、传播媒介的影响,而且受到人类自身认知能力的限制和束缚。美国着名作家马里奥﹒普佐的长篇小说《教父》出版于1969年,主要描述了二战后美国黑手党家族之间为了生存而彼此倾轧残害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张跌宕、人物刻画生动形象、语言优美独特,深刻揭示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现实,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一度成为美国的头号畅销书,拍成的电影也屡获大奖,深受不同年代观众的喜爱。国内外学者主要研究其故事情节、人物性格或主题。本论文运用斯坦纳哲学阐释学翻译观,结合具体译例,对比分析《教父》的两汉语译者在翻译四步骤活动中的差异及其原因,以期引导读者更多地以哲学阐释学翻译观鉴赏翻译作品。这对我国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批评研究,无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会获得一些新启示。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介绍。主要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以及论文的整体结构。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介绍了《教父》原着及其汉语译本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重点介绍了周汉林译本和姚向辉译本。第叁章为理论框架。重点介绍了斯坦纳哲学阐释学翻译观及其翻译四步骤活动的内涵和意义。第四章为对比分析。主要运用斯坦纳哲学阐释学翻译观,通过对典型译例的对比分析,阐释两译者在信任、入侵、吸收和补偿四步骤中的差异及其原因。第五章为总结。(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峥翔[8](2017)在《哲学阐释学视角下Oliver Twist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翻译实际上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是架起不同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被认为是一种阐释,而阐释学主要涉及意义与理解之间关系、读者与文本之间关系等内容,因此,将阐释学与翻译研究相结合对翻译理论与实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阐释学(又称为解释学、释义学、诠释学)是一门探究意义的理解与解释的哲学流派,它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阐释学到现代阐释学的漫长历史过程。作为现代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一书中提出了“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效果历史”的思想作为哲学阐释学叁大理论原则。Oliver Twist是查尔斯·狄更斯在1838年出版的第二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小说。这部小说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对象。本文将选用荣如德中译本和何文安中译本,运用伽达默尔的叁大哲学阐释学原理对Oliver Twist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对其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详细的分析,挖掘两个译本的差异,分析引起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理解的历史性必然导致阐释的主体和客体都置身于历史之中,都有其不可磨灭的历史局限性和特殊性,因此,就历史背景和个人经历而言,两位译者选择符合他们时代的词汇,两译本有相当大的差异。(2)因为时间和环境的差距,原作者和阐释者必然有不同的视域,这是无法消除的。两位译者的历史背景、个人经历不同,视域必然不同。因此,由于不同的视域,两位译者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来实现视域融合。(3)由于理解的历史性,理解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效果历史关系。两译本以不同的方式较好地传达了原文的风格。荣如德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他的译本可读更富有文采;何文安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他的译本相对流畅。(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期刊2017-06-30)
谢飘飘[9](2017)在《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态。源语与目的语语言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使得文学翻译常常需要处理字里行间隐藏的文化信息。传统翻译标准强调忠实与对等。而大量翻译实践表明,绝对的对等是做不到的,文学翻译目标与具体的文学翻译实践之间存在着差距。译者在处理文化信息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存在信息的增添、变形甚至扭曲。法国文艺社会学家罗贝尔·埃斯卡皮曾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Escarpit,1987:137)。翻译中的创造性是指译者为了再现源语所做出的主观努力,而叛逆性则是译者为了达到某一主观愿望而对原作作出的客观背离。创造性与叛逆性是无法分开来的,而且此现象在翻译中普遍存在。本文拟从哲学阐释学视角,对《追风筝的人》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分析与研究。任何翻译都离不开对原文的理解与阐释。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阐释学与翻译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本文将哲学阐释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如:理解的前结构、视域融合以及效果历史等概念与创造性叛逆相结合,为创造性叛逆现象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追风筝的人》的翻译在语言和文化两方面都体现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对该小说的创造性叛逆现象进行剖析,并揭示这一现象背后的哲学阐释学原因。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与解读,本文认为,译者李继宏在翻译中作出的创造性叛逆绝非误读与胡译,而是出于某种目的对原文作出的有意背离与改变。从语言层面来说,李继宏的创造性叛逆主要体现在对原文的删减、增译和四字词语的使用以及叙述对象的转换上。李继宏创造性地删除了一些冗余的阿富汗词汇,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通过四字词语的使用,李继宏充分发挥了译语语言的优势,使译作语言更为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此外,叙述对象的转换使译作情感表现更加突出。从文化层面来说,李继宏更倾向于归化翻译策略,通过对原文一些宗教文化意象和物质文化意象创造性的转变,使其译作更好地为译语读者理解与接受。对政治敏感词的处理,则体现了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李继宏对小说中的一些政治敏感词作出必要的创造性叛逆。李继宏的创造性叛逆不仅体现在对《追风筝的人》原文中一些形式的改变上,也体现在其某些意义的变化上,且这些创造性叛逆都是合理必要的。由于受理解的前结构、理解的历史性和偏见的影响以及出自对不同视域的考虑,李继宏在翻译过程中或多或少在形式或者意义上背离原文,作出创造性叛逆。这种创造性叛逆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给文学翻译工作者带来新的启示与积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01)
彭文钊[10](2017)在《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政治语言学:哲学基础、语言观与政治观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语言学学科建设需要哲学基础作为支撑。从人类中心论范式入手,在整合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认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哲学解释学语言本体论思想,我们为政治语言学奠定了哲学解释学的哲学基础,形成了人、语言、政治世界叁元并立的主体对话关系。在此基础上,分别提出了学科意义上的以文本中心论作为本体论、意义建构论作为认识论、互文-对话论作为方法论的政治语言学语言观;以话语中心论作为为本体论、话语建构论作为认识论、话语实践论作为方法论的政治语言学政治观。形成了以政治文本和政治话语为中心及基本单位,以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为基本研究方法,分别在语言学和政治学两个平面上对语言与政治共变关系进行描写性与解释性研究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工具。政治语言学研究的实质是通过在场的政治文本或政治话语揭启不在场的权力与知识的共生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符号化折射与映现关系。(本文来源于《外语与外语教学》期刊2017年02期)
哲学阐释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诗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泉。哲学阐释学为翻译批评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评价标准。从理解的历史性、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叁大原则对理雅各和许渊冲的《执竞》两译本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两译本的差异,探求哲学阐释学对《诗经》翻译与研究的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哲学阐释学论文参考文献
[1].班班多杰.中国古代没有哲学阐释学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
[2].陆少辉.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诗经·执竞》两译本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3].肖瑶珂.哲学阐释学视域下《庄子》德译研究[D].大连外国语大学.2019
[4].杨为义.从哲学阐释学角度看复译的合理性[D].中国矿业大学.2019
[5].肖瑶珂.哲学阐释学视域下《庄子》德译研究——卫礼贤和舒马赫译本比较[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
[6].杨天娇.基于哲学阐释学的翻译主体性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8
[7].朱修会.乔治·斯坦纳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教父》两汉译本的对比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8
[8].王峥翔.哲学阐释学视角下OliverTwist两个中译本的比较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7
[9].谢飘飘.哲学阐释学视角下《追风筝的人》汉译中的创造性叛逆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
[10].彭文钊.哲学阐释学视域下的政治语言学:哲学基础、语言观与政治观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7
标签:哲学阐释学; 写意精神; 实相; 海德格尔; 中国传统哲学; 伽达默尔; 哲学诠释学; 话语系统; 写意画; 视域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