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试验论文_李爱博,赵雄伟,李春友,周本智,杨振亚

导读:本文包含了植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植株,性状,根肿病,胚轴,雾滴,产量,子叶。

植株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李爱博,赵雄伟,李春友,周本智,杨振亚[1](2019)在《基于控制试验的植株数量及空气温湿度与负离子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空气负离子(NAI)作为评价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以往研究侧重于野外观测试验,关于控制条件下的NAI研究甚少.本研究于2018年9—10月在浙江钱江源森林生态站杭州虎山试验基地人工气候室内控制相同气候条件下,对枫香和红豆杉不同植株数量的NAI浓度进行连续定位监测;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设置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不同梯度,监测NAI浓度变化,旨在为探究森林植被和气象因子对NAI作用机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两种植物显着提高NAI浓度.植株数量与NAI浓度呈极显着正相关,二者在0~50株范围内最符合二次函数关系,枫香、红豆杉的NAI浓度与株数的拟合方程分别为y=-0.0484x~2+4.7005x+345.7(R~2=0.62)、y=-0.0207x~2+1.9189x+365.91(R~2=0.34).NAI浓度与空气温度在5~30℃范围内呈极显着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0.4139x~2-9.2229x+89.919(R~2=0.92).NAI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在56%~87%范围内呈极显着正相关,拟合方程为y=3.6508e~(0.0526x)(R~2=0.94).(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赵孝东,孙伟,李辉,卞建波,陈香艳[2](2019)在《保水剂对丘陵旱地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临沂市是山东省的重点花生生产区之一,花生大都种植在丘陵旱地,缺少灌溉条件加之瘠薄的土壤,已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施用保水剂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旱地作物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水剂,筛选出适宜丘陵旱地推广应用的产品,为稳定提高丘陵旱地花生产量,解决地膜覆盖带来白色污染等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办法。(本文来源于《农业科技通讯》期刊2019年06期)

李幻[3](2019)在《基于植株冠层分层孔隙率的雾滴穿透量预测模型构建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株的药液利用率与植株冠层内部的沉积状况作为喷雾质量的衡量指标,一直被广泛关注,国内外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角度对其展开研究。植株的药液利用率主要受药液在植株冠层上的沉积影响。在喷杆喷雾过程中,药液通过植株冠层内部枝叶间的孔隙,从上而下层层穿透,沉积到各层叶片上,所以植株内部药液沉积的前提是药液穿透。植株冠层孔隙率及其分布,决定了雾滴穿透量的多少,而穿透量决定了药液在植株冠层内部及下方枝叶的沉积量,尤其对于高郁闭度冠层的植株,枝叶茂密,孔隙较少,药液不容易穿透,逐层衰减,导致下方植株枝叶很难获得药液,使得整体沉积状况极为不均匀。研究植株冠层内部孔隙的分布、大小以及孔隙与穿透量的关系对研究药液在枝叶上的沉积状况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花铃期棉花作为研究对象,探究高郁闭度植株冠层孔隙率与穿透量的关系,通过分层分区域的研究形式,基于高斯过程,构建出各种分层分区形式下的植株冠层孔隙率对穿透量的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具体完成内容如下:(1)植株冠层分层分区孔隙率的测量与统计选取四株植株围成矩形区域,将其均匀分为叁层,且各层之间相互独立。利用激光测距原理对其孔隙率进行测量,通过区域划分的方式,得出各层各区域的孔隙率大小及其分布情况。(2)植株冠层各层雾滴穿透量的测量根据测量孔隙率时的植株冠层分层方式,在两层之间放置隔板承接雾滴,测得雾滴通过植株冠层的穿透量。(3)植株冠层各层区域总穿透量的预测将植株冠层各层不同分区的孔隙率作为输入量,区域总穿透量作为输出量,通过高斯过程进行回归拟合,构建并确立各层区域总穿透量的预测模型,各模型预测效果较为准确,上层的相对误差均值为1.31%,中层为1.46%,下层为6.10%。(4)植株冠层各层分区穿透量的预测将各层穿透量进行分区统计,得到两区域和四区域的穿透量分布,同样利用不同的孔隙率分区形式获得孔隙率对分区域穿透量的预测模型,得出两区域的各层预测模型预测的相对误差均值均在10%以内,四区域穿透量各层预测模型的相对误差均值最大在30%左右。对于区域总穿透量的预测有明显的物理意义,预测效果最好。两区域穿透量的预测效果次之。这是由于雾滴在两区域之间有横向飞行和运输上的相互影响,对预测结果有一定影响。这种现象在四区域穿透量预测时更为明显,说明预测区域的大小会影响其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当选择预测区域过小时,各区穿透量受其他区域的穿透量影响较大,说明区域选择的合理化是预测准确的前提。论文通过测量分层孔隙率在植株群体上的分布规律,并且考虑农艺参数对孔隙率的影响,建立孔隙率分布与雾滴穿透量的关系,构建通过孔隙率预测穿透量的高斯过程回归预测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预测出植株冠层的穿透量,为后续植株内部沉积量的研究以及通过辅助气流等方式改变高郁闭度冠层孔隙率来增加药液在植株内部沉积量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9-03-27)

周尧[4](2018)在《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无菌播种下的番茄无菌苗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培养以及植株的再生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科学探讨。在构建植株再生体系的基础上,促进了番茄植株的茁壮生长。(本文来源于《种子科技》期刊2018年02期)

李艳荣[5](2018)在《不同施肥量对夏玉米植株和产量性状影响的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固定玉米4 100株·667 m-2密度下,研究不同施肥量对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以及产量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的增加,株高和穗位相应增高,空杆率降低,产量性状优化,单产显着增加,以50 kg·667 m-2的施肥处理效果最好,单产达到588.8 kg·667 m-2比对照增产170.1kg·667 m-2,增产40.6%。在不追肥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取一次性底施玉米缓控释肥或复合肥50kg·667 m-2,不能少于40 kg·667 m-2。(本文来源于《天津农林科技》期刊2018年01期)

胡贵民[6](2017)在《荧保素防治小麦全蚀病及对植株个体长势影响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荧保素作为一种生防类制剂产品,可有效防治全蚀病、纹枯病、根腐病对小麦的为害。试验表明,荧保素150ml/22.5㎏种子处理,全蚀病防效为80.77%,纹枯病防效为78.83%,根腐病防效为71.19%,对植株个体长势具有促根增蘖壮苗效果,增产效果显着,具有良好推广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7-12-09)

孙婷,张琳琳,宋怀波[7](2017)在《基于序列图像的植株叁维重建试验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实现更为高效、快捷以及廉价的植株叁维重建是智慧农业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实用的植株叁维重建角度出发,利用3DSOM软件开展了植株的叁维重建方法研究,搭建了一套植株序列图像获取系统,可以精确地获得植株的360?视角的序列图像,为后期进行植株的叁维重建奠定了基础。本试验以圣女果植株和树木植株为研究对象,分别利用8、16、32、64、80、96幅序列图像和20、40、60、80幅序列图像开展了植株的叁维重建试验与对比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对于树木植株,由于其枝干较多且不同角度的枝干间存在重迭,重建图像会丢失部分枝干细节信息,而对于小型植株如圣女果植株的重建效果较好;测试结果表明,最少利用16幅序列图像即可重建圣女果植株,最少利用20幅序列图像即可重建树木植株;圣女果植株的重建时间在14分钟以内,树木植株的重建时间在18分钟以内,且随着序列图像数量的增加,重建时间增长缓慢,表明重建用序列图像的数目对重建时间影响较小。为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叁维重建精度,对圣女果植株的枝干选取了5个截段进行了实际测量,其重建误差在0.05%-2.36%之间;同时选取树木4个截段进行了实际测量,其重建误差在0.11%-2.67%之间,重建精度满足植株叁维测量、树形修剪等的要求。(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7年04期)

于凤丽,李搏远[8](2017)在《不同马铃薯植株茎尖脱毒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薯1号"、"早大白"、"大西洋"3种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的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及同一品种不同来源植株脱毒苗的成活情况。结果表明,"中薯1号"的成苗率可到达70%,"早大白"的成苗率为50%,而"大西洋"的成苗率仅为40%,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茎尖脱毒成效存在差异。"中薯1号"种薯侧芽培养出的脱毒苗染菌率较高,生长情况较差,成活率为50%,培养箱培养成活率为80%。(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7年06期)

牟文平,徐志勇,罗仁革,康超勇,严萍[9](2016)在《一种基于土壤改良和提高甘蓝植株抗性的甘蓝根肿病治理技术试验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控制根肿病的发生,促进广元高山蔬菜的绿色健康发展,采用两点对比试验,研究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水溶性肥料、多粘芽孢杆菌、芸薹素等组合施用对甘蓝及其根肿病的影响,初步认为综合技术措施在提高甘蓝植株适病性方面是有效的。(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科技》期刊2016年12期)

郑波,刘彤,孙钦明,朱乐奎,刘尊驰[10](2016)在《植株高大的目标作物对防护林防风效应影响的风洞模拟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防护林对降低风害,促进农作物稳产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防护林配置研究仅注意到防护林本身,忽视了果树等植株高大作物对风速的影响。该文选取1种果树(枣树),3种疏透度林带(30.12%、25.01%和20.92%),在3种风速下(8、10、和14 m/s)进行风洞模拟,研究种植枣树等植株高大目标作物时,防护林风场特征及防风效应。结果表明:不同风速和林带疏透度下,枣树对林带前后流场均具有显着影响,特别是林带后近地面风速削减程度较大。1)随风速增大,无枣树林带防风效应减小,有枣树林带变化较小,但增量增大,在8、10、和14m/s风速下分别增大16.40%、23.65%和29.05%;2)疏透度为30.12%时,有枣树林带综合防风效应最佳。随疏透度减小,无枣树林带防风效应增大,有枣树林带变化较小,但增量减小,在3种疏透度下分别增加22.72%、15.22%和1.28%。因此总结认为在集约化和精准农业要求下,进行枣树等植株高大作物防护林带配置时,应考虑目标作物的防风效应,如此可减少防护林面积,显着提高目标作物的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农业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17期)

植株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临沂市是山东省的重点花生生产区之一,花生大都种植在丘陵旱地,缺少灌溉条件加之瘠薄的土壤,已成为制约花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施用保水剂对发展节水农业和旱地作物都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通过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保水剂,筛选出适宜丘陵旱地推广应用的产品,为稳定提高丘陵旱地花生产量,解决地膜覆盖带来白色污染等问题,提供可行性解决办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植株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1].李爱博,赵雄伟,李春友,周本智,杨振亚.基于控制试验的植株数量及空气温湿度与负离子的关系[J].应用生态学报.2019

[2].赵孝东,孙伟,李辉,卞建波,陈香艳.保水剂对丘陵旱地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试验[J].农业科技通讯.2019

[3].李幻.基于植株冠层分层孔隙率的雾滴穿透量预测模型构建与试验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9

[4].周尧.番茄下胚轴和子叶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试验研究[J].种子科技.2018

[5].李艳荣.不同施肥量对夏玉米植株和产量性状影响的试验[J].天津农林科技.2018

[6].胡贵民.荧保素防治小麦全蚀病及对植株个体长势影响试验研究[C].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7

[7].孙婷,张琳琳,宋怀波.基于序列图像的植株叁维重建试验与分析[J].软件.2017

[8].于凤丽,李搏远.不同马铃薯植株茎尖脱毒试验研究[J].现代园艺.2017

[9].牟文平,徐志勇,罗仁革,康超勇,严萍.一种基于土壤改良和提高甘蓝植株抗性的甘蓝根肿病治理技术试验初报[J].四川农业科技.2016

[10].郑波,刘彤,孙钦明,朱乐奎,刘尊驰.植株高大的目标作物对防护林防风效应影响的风洞模拟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6

论文知识图

防治成功的植株(试验组)转基因杨木和对照组杨木植...一3113和14组玉米的长势情况对比环境生物学叁氯乙醛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吡虫啉在金银花中的消解动态曲线环境生物学叁氯乙醛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

标签:;  ;  ;  ;  ;  ;  ;  

植株试验论文_李爱博,赵雄伟,李春友,周本智,杨振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