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功能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因组,基因,功能,叶锈病,赤霉病,黄萎病,宏基。
功能基因组论文文献综述
张文利[1](2019)在《水稻基因组中R-loop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R-loop是广泛存在于多数生物基因组中一种叁链核酸结构,是由DNA:RNA杂合双链和一条被置换出来的单链DNA组成。已有的研究结果显示,R-loop形成可影响生物体内许多生物学过程,包括DNA复制起始,DNA双链断裂及损伤修复,免疫球蛋白IgG分类转换和基因组的不稳定性等。不过,与动物及酵母等生物相比,植物基因组中R-loop功能研究还有待广泛深入开展。(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王宏伟,孙思龙,葛文扬,赵兰飞,吕忠璠[2](2019)在《长穗偃麦草基因组解析及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Host) Nevisk.=Syn. Thinopyrum ponticum (Podp.) Barkworth and D. R.Dewey)是小麦远缘杂交利用最广泛和成功的小麦近缘物种之一,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作出重大贡献。本课题组综合利用二代加叁代测序、Bionano、Hi-C等技术,组装了高质量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2n=2x=14, EE)基因组,共将4.63 Gb的拼接序列锚定到了7条染色体上,占预测基因组大小的95%。Contig及Scaffold的N50长度分别为2.15 Mb和73.24 Mb。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共得到~45,000个高可信度基因,83%的基因组序列被注释为重复序列。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约500万年前与小麦A、B、D亚基因组分化,但至今仍在染色体结构上保持了较好的共线性,其中约22,000个基因与小麦参考基因组注释基因具有共线性,3,827个为E基因组特异基因。通过抗病基因家族分析发现CC-NBS-LRR基因在E基因组上大量扩张,尤其是在7E染色体长臂末端形成E染色体组特异区段,与小麦B、D亚基因组共线性区域相比发生倒位;并且,连锁遗传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携带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广谱抗叶锈病基因Lr19和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均被定位在此染色体区间。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交换,获得了7E-7D倒位交换重组体,单花滴注接种鉴定表明该小麦-长穗偃麦草短片段易位系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优异种质材料。(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梅磊,肖钦之,陈进红,祝水金[3](2019)在《3个棉属中植物络合素合酶的比较基因组学鉴定与功能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重金属胁迫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植物络合素合酶(Phytochelatin Synthase,PCS)在植物主动防御金属毒害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棉花对多种重金属有着较好的耐性,且种属数量多,属间差异大,是挖掘优质PCS功能基因的潜在对象;【材料与方法】为了更好的了解棉花中PCS基因的数量、分布及可能特性,以完成全基因组测序的3个代表性棉属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AD)1)、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D5)和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A2)为研究对象,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PCS蛋白特征域结构,鉴定3个棉花品系中PCS基因家族成员,并对其进行蛋白特征鉴定、同源类别分析、基因结构预测、酶作用位点比对以及半胱氨酸(Cys,Cysteine)分布分析;【结果与分析】主要结果表明:(1)在雷蒙德氏棉、亚洲棉和陆地棉中分别鉴定出2、2和4个PCS基因,棉花中所有PCS蛋白家族成员均含有2个特有的结构域,与催化中心相关的氨基酸位点完全保守;(2)PCS蛋白家族在进化上分属两个不同亚组,亚组(Ⅰ)与亚组(Ⅱ)在亲缘关系上分别更接近双子叶植物和线虫,两个亚组内PCS家族在基因结构,Cys分布的表现上也出现差异化,依据这些推测亚组(Ⅰ)相较亚组(Ⅱ)可能会表现出更强的植物络合素合酶活性;(3)雷蒙德氏棉中的两个旁系同源基因外显子完整性不及亚洲棉和陆地棉,可能对重金属更敏感;【结论】棉属PCS基因功能分化程度要高于其他植物,对棉属PCS进行深入研究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0-27)
宋玉茵[4](2019)在《基因组3D结构的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携带着生物体全部遗传信息,基因的表达是通过中心法则的两个过程即转录和翻译,将DNA遗传密码表达成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基因的表达对于生命活动的进行有着重要意义。基因组是细胞核内的全部DNA的总和,其中编码蛋白质的DNA约占基因组的2%,其余的绝大多数的非编码区域虽然不表达任何蛋白质,但是对于编码基因的表达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DNA缠绕组蛋白,并以八聚体的方式堆积成染色质并进一步压缩成为染色体,此外不同区域的DNA也会相互发生作用,形成基因组的3D结构。研究表明基因组的3D结构对于基因表达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并与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药物反应等有关。本研究综述了关于基因组3D结构的研究进展、研究方法并对于其在癌症治疗过程中作用进行了进一步探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30期)
罗芳,鲁伦慧,李哲,付川,闫彬[5](2019)在《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叁峡库区重庆主城段水体浮游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叁峡水库建成以来,水生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水库浮游微生物在关键生源要素循环中发挥关键驱动作用。为了分析叁峡库区重庆段水体浮游微生物的功能及多样性,于2015年5月对叁峡库区重庆主城段(北碚、朱沱、木洞)表层水环境总DNA样本进行了提取。调查水域总磷(total phosphorus,TP)、总氮(total nitrogen,TN)已分别达到IV、V类水标准,水体污染主要是由TN,TP造成的,各调查水域均处于中营养至重富营养状态。基于宏基因组学技术在Illumina HiSeq4000平台上对总的浮游微生物进行了序列测定,分析了重庆主城段水环境浮游微生物的物种以及功能结构特征。结果显示,朱沱和木洞点位水体优势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北碚点位水体优势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和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颤藻属(Oscillatoria)和微鞘藻属(Microcoleus)只出现在北碚点位的嘉陵江表层水体,其余两处几乎没有。在对3组样本一共99 472条基因进行通路分析时,有54 340条有功能注释结果。由直系同源聚类(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COG)注释结果得知,浮游微生物物种基因的主要功能为翻译、核糖体结构和生物合成、氨基酸转运和代谢。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水温(T)、总碳(total carbon,TC)、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影响叁峡库区重庆段浮游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本文来源于《叁峡生态环境监测》期刊2019年03期)
聂利珍,房永雨[6](2019)在《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研究植物基因功能和农作物品种改良的强有力工具。文章对CRISPR/Cas9和CRISPR/Cpf1两种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作用机理、区别及其在模式植物和农作物研究中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进一步揭示了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分子育种中的应用前景,以期为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育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姝懿,赵学亮,孙珂,呼和巴特尔,王文龙[7](2019)在《布鲁菌疫苗株A19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Illumina Hiseq和PacBio测序技术对布鲁菌A19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GO注释、VFDB注释、ARDB注释、CRISPR以及基因岛预测等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A19全基因组大小为3.28 Mb,GC含量分布未见异常,含1个CRISPR和16个基因岛,通过GO数据库注释发现,参与生物学途径的基因5 311个、细胞组份基因有3 350个、分子功能基因有3 078个;通过VFDB注释发现,与毒力相关的基因82个,主要包括脂多糖(LPS)、纤连结合蛋白、virB四型分泌系统等毒力相关因子;通过ARDB数据库注释发现,与耐药相关的基因1个,该基因的表达产物通过影响焦磷酸异构酶的表达,从而产生对抗生素的耐药。本试验通过A19全基因组测序,为布鲁菌病的治疗和致病机制的研究及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董琪,Magwanga,Richard,Odongo,路普,蔡小彦,周忠丽[8](2019)在《棉属D基因组3个野生棉种Bet v1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棉花D基因组中Bet v 1基因家族进行分析,比较其在不同抗性棉种间的表达模式差异,为深入研究Bet v 1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基因组中Bet v 1基因进行鉴定。通过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D5)、叁裂棉(G. trilobum,D8)和瑟伯氏棉(G.thurberi,D1)转录组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分析Bet v 1基因在黄萎病菌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利用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对Bet v 1基因进行功能鉴定。【结果】[棉花D基因组中包含59个成员,其中57个基因带有内含子,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多数为亲水性蛋白并定位于细胞质。]黄萎病菌胁迫条件下3个野生棉种的Bet v 1基因表达量与其抗病水平一致。将不同表达水平的基因分为3组,其中第3组基因响应黄萎病菌侵染并在抗病棉种瑟伯氏棉中高表达,表明该组基因可能与黄萎病胁迫应答反应有关。从中筛选出高水平表达的Bet v 1基因,在陆地棉中沉默相应的同源基因,棉株感病加重,揭示该基因在棉花抵御黄萎病菌侵染过程中起正调控作用。【结论】响应黄萎病菌胁迫的Bet v 1基因在棉花抗黄萎病复杂的生物过程中至关重要。本研究结果为棉花Bet v 1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提供依据,为进一步解析棉花Bet v 1基因的功能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棉花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9](2019)在《我国科学家揭示香蕉亚基因组进化和功能分歧》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7月15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金志强、胡伟研究团队在《Nature Plant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Musa balbisiana genome reveals subgenome evolu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gence"的研究论文。该文报道了一种高质量的M. balbisiana基因组装配,为了解水果生物学提供了更多的背景,并有助于开发育种最佳香蕉品种的工具。(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常亚军,廖永林,蒋兴川,王桂荣,杨斌[10](2019)在《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一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重要入侵害虫,已经入侵了全球100多个国家,2019年1月在我国云南省被发现后迅速蔓延至其他地区,并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危害。本文对草地贪夜蛾的形态与生物学特性、害虫防控方法、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特别是害虫的化学感受相关基因家族进行了综述,为开发并优化草地贪夜蛾的预警和绿色防控技术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9年05期)
功能基因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 (Host) Nevisk.=Syn. Thinopyrum ponticum (Podp.) Barkworth and D. R.Dewey)是小麦远缘杂交利用最广泛和成功的小麦近缘物种之一,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作出重大贡献。本课题组综合利用二代加叁代测序、Bionano、Hi-C等技术,组装了高质量的二倍体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elongatum,2n=2x=14, EE)基因组,共将4.63 Gb的拼接序列锚定到了7条染色体上,占预测基因组大小的95%。Contig及Scaffold的N50长度分别为2.15 Mb和73.24 Mb。对基因组进行注释共得到~45,000个高可信度基因,83%的基因组序列被注释为重复序列。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E基因组约500万年前与小麦A、B、D亚基因组分化,但至今仍在染色体结构上保持了较好的共线性,其中约22,000个基因与小麦参考基因组注释基因具有共线性,3,827个为E基因组特异基因。通过抗病基因家族分析发现CC-NBS-LRR基因在E基因组上大量扩张,尤其是在7E染色体长臂末端形成E染色体组特异区段,与小麦B、D亚基因组共线性区域相比发生倒位;并且,连锁遗传分析发现,长穗偃麦草携带的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广谱抗叶锈病基因Lr19和主效抗赤霉病基因Fhb7均被定位在此染色体区间。利用中国春ph1b突变体促进部分同源染色体交换,获得了7E-7D倒位交换重组体,单花滴注接种鉴定表明该小麦-长穗偃麦草短片段易位系赤霉病抗性明显提高,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新的优异种质材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功能基因组论文参考文献
[1].张文利.水稻基因组中R-loop功能分析[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2].王宏伟,孙思龙,葛文扬,赵兰飞,吕忠璠.长穗偃麦草基因组解析及重要功能基因的克隆与应用[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3].梅磊,肖钦之,陈进红,祝水金.3个棉属中植物络合素合酶的比较基因组学鉴定与功能预测[C].201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4].宋玉茵.基因组3D结构的功能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
[5].罗芳,鲁伦慧,李哲,付川,闫彬.基于宏基因组学的叁峡库区重庆主城段水体浮游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功能分析[J].叁峡生态环境监测.2019
[6].聂利珍,房永雨.CRISPR/Cas9和CRISPR/Cpf1基因组编辑技术在农作物基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J].北方农业学报.2019
[7].王姝懿,赵学亮,孙珂,呼和巴特尔,王文龙.布鲁菌疫苗株A19全基因组测序及功能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19
[8].董琪,Magwanga,Richard,Odongo,路普,蔡小彦,周忠丽.棉属D基因组3个野生棉种Betv1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J].棉花学报.2019
[9]..我国科学家揭示香蕉亚基因组进化和功能分歧[J].中国食品学报.2019
[10].常亚军,廖永林,蒋兴川,王桂荣,杨斌.草地贪夜蛾及其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进展[J].植物保护.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