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包括设在桨毂上的滑槽和拉杆。桨毂竖向的端面上设有倒梯形的滑槽,拉杆前部设有与滑槽下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实现拉杆和桨毂的连接;滑槽和滑块设有相对应的两组。采用滑槽安装并通过端盖压紧的形式实现拉杆与桨毂的连接,端盖对拉杆自身起到自锁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可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包括设在桨毂上的滑槽和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毂竖向的端面上设有倒梯形的滑槽,所述的拉杆前部设有与滑槽下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实现拉杆和桨毂的连接;所述的滑槽和滑块设有相对应的两组。
设计方案
1.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包括设在桨毂上的滑槽和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毂竖向的端面上设有倒梯形的滑槽,所述的拉杆前部设有与滑槽下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实现拉杆和桨毂的连接;所述的滑槽和滑块设有相对应的两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和桨毂之间还设有中间板,滑块设在中间板上,拉杆铰接于中间板的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桨毂与滑槽相对应的上下部分别设有缺口槽,拉杆上下部与缺口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与缺口槽的形状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杆与中间板之间的铰接部对应到缺口槽以外的桨毂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无人直升机技术,具体涉及到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
背景技术
无人直升机是近些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行业,其主要应用到农业植保、消防、航拍等诸多技术领域。无人直升机的工作方式主要是通过动力机构驱动旋翼转动,再带动桨叶转动从而产生向上的推力,其中,推力的产生可以通过提升桨叶转动的速率来实现,但是目前大多数直升机采用的方式为通过调节机构改变桨叶的偏转角度,达到同等速率下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从而实现无人机上升以及空中作业。目前改变桨叶偏转角度主要是通过设在桨毂上的连杆带动实现,而连杆与桨毂之间一般采用螺栓连接的形式实现,但是由于在工作过程中桨毂会有一定的振动,长时间振动会导致螺栓松动,会导致无人机无法正产工作的弊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采用滑槽安装并通过端盖压紧的形式实现拉杆与桨毂的连接,端盖对拉杆自身起到自锁的效果,在工作过程中可保证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包括设在桨毂上的滑槽和拉杆。
所述的桨毂竖向的端面上设有倒梯形的滑槽,所述的拉杆前部设有与滑槽下相对应的滑块,滑块插接在滑槽内实现拉杆和桨毂的连接;所述的滑槽和滑块设有相对应的两组。
所述的拉杆和桨毂之间还设有中间板,滑块设在中间板上,拉杆铰接于中间板的端部。
所述的桨毂与滑槽相对应的上下部分别设有缺口槽,拉杆上下部与缺口槽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块,所述的支撑块与缺口槽的形状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的拉杆与中间板之间的铰接部对应到缺口槽以外的桨毂处。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拉杆和桨毂之间以滑槽以及自锁的形式实现配合,在桨叶工作的过程中,拉杆对桨毂以及桨叶角度的调节更可靠,不会出现螺栓连接松动的现象,后期维护也相对更为简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无人直升机的桨毂拉杆,它包括设在桨毂1上的滑槽101和拉杆2。
所述的桨毂1竖向的端面上设有倒梯形的滑槽101,所述的拉杆2前部设有与滑槽101下相对应的滑块201,滑块201插接在滑槽101内实现拉杆2和桨毂1的连接;所述的滑槽101和滑块201设有相对应的两组。
所述的拉杆2和桨毂1之间还设有中间板3,滑块201设在中间板3上,拉杆2铰接于中间板3的端部。
所述的桨毂1与滑槽101相对应的上下部分别设有缺口槽102,拉杆2上下部与缺口槽10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撑块202,所述的支撑块202与缺口槽102的形状相对应。
所述的拉杆2与中间板3之间的铰接部对应到缺口槽102以外的桨毂1处。
工作的过程中,桨毂连接到桨头上,拉杆一端固定于桨毂的毂身上,另一端通过主动连杆进行带动,通过主动连杆的带动,拉杆和桨毂同步转动实现桨叶角度的调节,在工作的过程中桨毂和拉杆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桨毂上设置滑槽主要是保证安装的便捷性,并且滑槽的方式不会轻易的出现松动的问题,同时为了保证其可靠性,设置两组滑槽和滑块。中间板的目的是为了使拉杆可以旋转,为支撑块的工作提供依托,拉杆在中间板上沿着铰接部转动可带动其上的支撑块对缺口槽进行填充,防止滑块从滑槽中滑出,实现了自锁的效果,因拉杆与桨毂在工作过程中为同步转动的工作方式,所以不必考虑支撑块会从缺口槽内滑出的问题。
此外,为了便于支撑块与缺口槽之间的配合,将中间板的长度设置适当的长一些,超出到缺口槽的外部,进而使支撑块与缺口槽的配合更为完整和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本范围之内进行的修改、替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2621.1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1(河南)
授权编号:CN209441634U
授权时间:20190927
主分类号:B64C 27/59
专利分类号:B64C27/59
范畴分类:32E;
申请人:河南播荫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河南播荫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风路东18号东1单元17层1702号
发明人:徐伟;赵楠;刘雪;汪衡;陈继训;程燕
第一发明人:徐伟
当前权利人:河南播荫植保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