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的作用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的作用

黄焕新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平果县马头镇卫生院广西平果531499)

【摘要】目的分析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的作用。方法为20168例儿童注射麻疹疫苗,剂量为0.5ml;对麻疹IgM抗体进行检测时,采用ELISA检测法,如血清样品的OD值与阴性OD对照值之间的比值<2.1,则可判定为阴性,如比值≥2.1,则为阳性。结果强化免疫后发现疑似病例4例,其中1例为临床诊断病例,1例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余2例为排除病例;接种疫苗后,麻疹的发病率为1.67/10万,2009年当地的麻疹的发病率为9.18/10万,在开展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结论利用麻疹疫苗进行强化免疫有助于降低麻疹发病率,是消除麻疹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麻疹疫苗消除强化免疫作用

【中图分类号】R51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007-02

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于儿童,临床症状包括眼结膜炎、上呼吸道发炎、发热及皮肤表面出现丘疹等[1]。由于麻疹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所以为了有效预防及消除麻疹,应重视对易感人群进行麻疹疫苗的免疫接种,以增强对于麻疹病毒的免疫能力。目前注射麻疹疫苗是增强麻疹免疫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分析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的作用,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某县某卫生院在2010年9月接受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的20168例儿童作为观察对象,男10562例,女9606例,年龄在8个月至14岁之间,平均(5.6±2.4)岁。

1.2方法

为20168例儿童注射麻疹疫苗,剂量为0.5ml。接种疫苗后安排专人对当地人群中出现的麻疹疑似病例进行调查,并收集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对麻疹IgM抗体进行检测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检测法,即抽取5ml的静脉血,将血液样本中的血清分离出来后放置于零下20℃的环境中保存12h,随后利用抗人IgMu链抗体对血清当中存在的麻疹IgM抗体进行捕捉,捕捉抗体后采用已知酶标抗体及病毒抗体对血清中的IgM进行检测。如血清样品的OD值与阴性OD对照值之间的比值<2.1,则可判定为阴性,如比值≥2.1,则为阳性。

1.3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了以下诊断标准:(1)疑似病例:发热,出疹(全身性斑丘疹)并伴有咳嗽,卡他性鼻炎或结膜炎症状之一者,或任何经过训练的卫生人员诊断为麻疹的病例均为疑似麻疹病例。(2)实验室确诊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血清学诊断麻疹IgM抗体阳性;或从疑似麻疹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麻疹病毒。(3)临床诊断病例:疑似麻疹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标本检测结果为阴性或没有标本检测结果,且与实验室确诊麻疹病例有明显流行病学联系;或实验室排除其它出疹性疾病。(4)排除病例:有完整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采集了合格血标本,经合格实验室检测结果阴性;或经实验室证实为其它发热出疹性疾病(如风疹等);或无实验室诊断结果的临床报告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与其它实验室确诊病例无流行病学联系,并且能明确找出是由其它原因引起发热出疹的病例(如药物性过敏性皮疹等)。

2.结果

经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后,在20168例已种麻疹疫苗者中未发现疑似麻疹病例;但当地当年报告麻疹疑似病例4例,经实验室确诊1例,临床诊断1例,排除2例,接种疫苗后,该乡镇麻疹的发病率为1.67/10万,而在2009年当地的麻疹的发生率为9.18/10万,开展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2例麻疹病例的年龄为8月龄和7岁,在免疫史方面,8月龄那例尚未接种麻疹疫苗,7岁那例曾接种过1剂次麻疹疫苗。

3.讨论

麻疹严重危害儿童身体健康,已列为国家重点消除的传染病。因麻疹病毒具有单一血清型,抗原稳定且麻疹疫苗具有较高的预防性,理论上可以通过免疫接种消灭麻疹。为了能够增加免疫效果,则应注意明确麻疹疫苗的接种对象:(1)儿童初次接种疫苗的时间应为8月龄,在18月龄后应接受再次免疫以增强免疫效果。(2)在易感人群周围出现疑似麻疹病例后可实行应急接种,如当地在2~3年之间会出现麻疹流行现象,则应确保接种率>95%。一般而言,接种时间越早,则强化免疫效果就越好,例如可在出现首代病例后及时完成接种,以便能够控制疫情蔓延[2]。因麻疹病毒在人体中的潜伏期为7~14d,而在接种麻疹疫苗后可于7~12d内产生抗体,所以应急接种能够有效阻止麻疹的流行。此外,应注意避免对以下几类人群接种疫苗,即对鸡蛋、青霉素过敏人群,孕妇,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病及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人群,存在免疫缺陷或脑外伤史的人群[3]。

近年来,强化免疫在我国各地得到了广泛开展,相对于常规免疫而言,在短时间内进行的强化免疫能够有效控制流行性疾病的蔓延,尤其是麻疹等流行性疾病。在本研究中对20168例儿童进行了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强化免疫时间为2010年,进行强化免疫后,当地麻疹发病率仅为1.67/10万,而在2009年没有进行强化免疫时,发病率为9.18/10万,可以发现在强化免疫后麻疹发病率降低了将近82%,所以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4]。另外,在本研究的2例疑似病例中无麻疹疫苗接种史的为1例,另1例曾接种过1剂次麻疹疫苗,提示接种疫苗的次数与麻疹发病率之间呈反比关系。相关研究指出,麻疹疫苗接种次数为两次以上者在发病总数中所占的比例约为4%,而未接种过疫苗者所占的比例则高达30%左右,因此为了降低麻疹的发病率,则应确保适龄儿童及时接受初免及再免,使疫苗的2剂次接种率>95%[5]。此外,为了能够使学龄期儿童的麻疹得以消除,则应在儿童入托或入学时进行查验补种。目前,麻疹防控已经成为我国流行性疾病监控的重要任务,而小月龄婴幼儿的麻疹防控工作尤为艰巨。有研究指出年龄在8个月以下的幼儿发病在发病总数中所占的比例超过了20%,导致小月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的原因可能为患病婴幼儿母亲体内的麻疹IgG抗体水平较低。因此,笔者建议妇女在进行婚检时可增加麻疹IgG抗体检测项目,同时可接种1剂次麻疹-风疹二联疫苗以确保母传麻疹IgG抗体的水平得以提高,从而有效控制小月龄婴幼儿麻疹的发病,同时也预防母亲在孕期受到风疹病毒的感染而导致畸胎、死胎等不良后果的出现。

在进行强化免疫时容易忽略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因此要重视提高流动儿童,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麻疹免疫率。因留守儿童与父母长期分离,日常监护人主要是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等,父母为了能与孩子见面,经常会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将孩子接到自己身边,因此留守儿童出现流动或漏接种的概率较高,也更容易被麻疹病毒感染。相关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接种麻疹疫苗率约为85%,而常住儿童则为93%左右,常住儿童的接种率明显高于留守儿童。对此,只有在强化免疫中充分重视留守儿童疫苗接种工作,才能够有效消除麻疹。此外,由于不典型性麻疹患者在我国各地均有存在,且在临床诊断中容易被误诊为风疹。为了避免漏诊或误诊,则应注意及时对疑似病例的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确保疑似病例的调查率能够达到100%,并尽量保证血液检测样本的采集率达到80%以上。同时注意向社会公众宣传麻疹防控知识,以便能够让公众了解到接种疫苗及参加强化免疫的重要性,从而有效控制麻疹的流行。综上所述,麻疹疫苗强化免疫能够在麻疹防控及消除中发挥重要作用,基层卫生防保机构应加强疫苗接种工作管理,根据当地麻疹流行周期、特征适时开展麻疹疫苗的强化免疫。此外,要确保麻疹流行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则首先应确保疫苗的接种率达到要求,以保证易感人群具有相对较高的麻疹IgG抗体水平。其次,应对疑似病例作出及时、准确及快速的诊断,并在确诊后迅速对患者进行彻底的隔离;在做好感染者隔离工作后,及时进行应急免疫。

参考文献

[1]杜冬梅.脑瘫儿童接种乙肝疫苗、脊灰疫苗、麻疹疫苗及甲肝减毒活疫苗的临床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3,10(6):137.

[2]芮莉萍,张丽,唐宁,王涛.含麻疹成分疫苗常规免疫首剂接种率评价指标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4):617-621.

[3]孙秀侠,孙宝霞.育龄人群孕前强化麻疹疫苗对阻断“双相移位”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疗前沿,2013,8(5):111-112.

[4]李永成,高志刚,张颖,张之伦,曲江文,丁亚兴,田宏,陈德荣,刘明珠.母亲接种麻疹疫苗对婴儿首针麻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中华传染病杂志,2014,32(1):18-21.

[5]陈萌,黄芳,陈维欣,董梅,张铁钢,吴疆.应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技术快速鉴别北京麻疹疫苗病毒与野病毒[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10):942-945.

标签:;  ;  ;  

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在消除麻疹中的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